动态跟踪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16727发布日期:2020-10-23 19: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动态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智能相机及非智能相机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中预存有所述非智能相机及所述智能相机的视角所对应的经纬度范围,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相机识别并发送的目标对象的第一画面坐标,其中,所述第一画面坐标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智能相机的拍摄画面中的坐标;

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智能相机的坐标转换模型,获得与所述第一画面坐标对应的经纬度坐标及高度值;

查找预存的所述经纬度范围,获得视角所对应的经纬度范围包含所述经纬度坐标的非智能相机和/或智能相机,作为跟踪相机;

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跟踪相机的坐标转换模型,获得与所述经纬度坐标及高度值对应的第二三维坐标,并获得与所述第二三维坐标对应的第二画面坐标,其中,所述第二画面坐标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跟踪相机的拍摄画面中的坐标;

基于预先建立的设备参数与三维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二画面坐标和所述第二三维坐标获得使所述目标对象处于所述跟踪相机的拍摄画面的中间位置的设备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转换模型包括画面坐标、三维坐标及经纬度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建立所述坐标转换模型的步骤,该步骤包括:

为待标定相机建立三维坐标系,其中,所述待标定相机为任一智能相机或任一非智能相机;

获得所述待标定相机的拍摄画面内的标定点的画面坐标;

根据所述待标定相机的设备高度值及画面坐标得到所述标定点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

根据所述待标定相机的经纬度坐标,以及该待标定相机的拍摄画面中的设定点的经纬度坐标获得所述标定点的经纬度坐标,其中,所述设定点为已知经纬度坐标的点;

根据所述标定点的画面坐标、三维坐标及经纬度坐标之间的关系得到所述坐标转换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标定相机的设备高度值及画面坐标得到所述标定点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的步骤,包括:

获得所述待标定相机的参考相机,其中,所述参考相机为拍摄画面与所述待标定相机的拍摄画面具有重合点的任一智能相机或任一非智能相机,所述标定点为所述重合点中的任意一点;

获得所述标定点在所述参考相机的拍摄画面中的画面坐标;

根据所述待标定相机的设备高度值、所述参考相机的设备高度值、所述标定点在所述待标定相机的拍摄画面中的画面坐标以及所述标定点在所述参考相机的拍摄画面中的画面坐标,得到所述标定点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所述非智能相机或智能相机的视角所对应的经纬度范围的步骤,该步骤包括:

针对任一非智能相机或智能相机,获得所述非智能相机或智能相机的设备参数可变范围;

根据所述设备参数可变范围获得所述非智能相机或智能相机的可视起点、可视最远距离及可视角度;

根据所述非智能相机或智能相机的经纬度值、所述可视起点、可视最远距离及可视角度计算得到所述非智能相机或智能相机可视的经纬度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智能相机或智能相机可视的经纬度范围按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jx=j0+rcosθ

wx=w0+rcosθ

θ∈(0°,α),r∈(r1,r1+r2)

其中,(jx,wx)为可视的经纬度范围,(j0,w0)为所述非智能相机或智能相机的经纬度值,r1为可视起点,r1+r2为可视最远距离,α为可视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智能相机的坐标转换模型,获得与所述第一画面坐标对应的经纬度坐标及高度值的步骤,包括:

获得发送所述第一画面坐标的智能相机的当前设备参数;

获得预先建立的与所述当前设备参数对应的三维坐标系,以及在该三维坐标系下所述智能相机的坐标转换模型;

根据所述坐标转换模型中的画面坐标、三维坐标及经纬度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第一画面坐标对应的经纬度坐标,并根据所述第一画面坐标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高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态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画面坐标包括多个,各所述第一画面坐标包括横坐标及纵坐标,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画面坐标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高度值的步骤,包括:

获得多个第一画面坐标中的最小纵坐标及最大纵坐标;

根据所述最小纵坐标及所述最大纵坐标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高度值。

8.一种动态跟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智能相机及非智能相机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中预存有所述非智能相机及所述智能相机的视角所对应的经纬度范围,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智能相机识别并发送的目标对象的第一画面坐标,其中,所述第一画面坐标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智能相机的拍摄画面中的坐标;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智能相机的坐标转换模型,获得与所述第一画面坐标对应的经纬度坐标及高度值;

查找模块,用于查找预存的所述经纬度范围,获得视角所对应的经纬度范围包含所述经纬度坐标的非智能相机和/或智能相机,作为跟踪相机;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跟踪相机的坐标转换模型,获得与所述经纬度坐标及高度值对应的第二三维坐标,并获得与所述第二三维坐标对应的第二画面坐标,其中,所述第二画面坐标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跟踪相机的拍摄画面中的坐标;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设备参数与三维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二画面坐标和所述第二三维坐标获得使所述目标对象处于所述跟踪相机的拍摄画面的中间位置的设备参数。

9.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跟踪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利用建立的坐标转换模型将智能相机获取的目标对象的相对位置转换为绝对位置信息,并获得视角所对应的经纬度范围包含该绝对位置的跟踪相机。再根据坐标转换模型将目标对象的绝对位置信息转换为相对于跟踪相机的相对位置信息,并控制设备参数变化以使目标对象保持在跟踪相机的拍摄画面的中间位置,从而实现跟踪相机对目标对象的定位跟踪。该动态跟踪控制方案,借助智能相机对目标对象的识别信息,并结合建立的坐标转换模型,实现系统中其他相机的联动功能。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需要后台设备进行视频分析处理所造成的处理量大、跟踪滞后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汪智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2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