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故事叙述的儿童互动绘本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87750发布日期:2019-09-29 18:10阅读:1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故事叙述的儿童互动绘本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移动终端教育类应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故事叙述的儿童互动绘本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故事绘本作为儿童早期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的主要载体,经历静态纸质、动态视觉与互动绘本三个发展阶段。互动绘本继承静态纸质绘本的图、文内容,并扩增动画、声音、音效等多媒体内容,表现形式上更加生动、形象与直观,将阅读方式从单一视觉系统扩展到视、听、触觉的多元化模式,便于儿童理解和体会绘本所要表达的意义。互动绘本应用程序的交互方式除了点击、拖动等常规触摸交互外,还引入摇动、震动、图像识别等,大大激发儿童想象力、促进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然而当前互动绘本仍是根据儿童在移动终端输入的交互信息,执行翻页、声音和动画播放、或者物件跳出等功能,故事叙述方式(情节的正叙、倒叙等)并没有发生变化。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相同的故事、不同的叙述方式,可极大提升儿童重复体验的乐趣。因此,采用故事叙述方式改造现有互动绘本具有较高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当前移动终端上的互动绘本应用程序通过翻页调整,播放动画、音效与声音等,为儿童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创设了一个高度情境化的数字载体。在氛围营造、策略设定、技术运用、文字长短、语音节奏、呈现方式等方面非常完善,可满足儿童从动作层面到抽象层面的逻辑培养。但是它们均是按照已有内容顺序展开叙述,如下方面还可进一步改善:(1)重复播放多媒体资源令交互性不足,难以调动较高年龄儿童的阅读兴趣;(2)页码翻转次序固定,导致故事的戏剧张力不足,较难为儿童带来更大的冲击;(3)故事内容叙述方式固定,儿童较易从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跳脱出来。这些缺陷限制了互动绘本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故事叙述的儿童互动绘本实现方法,为儿童早期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提供一种新的绘本互动的模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基于故事叙述的儿童互动绘本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关键事件提取;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选取儿童熟悉、易于接受的互动绘本主题,依据绘本的图、文、动画和声音等素材,将相对内聚、独立、有意义的内容分解、组成关键事件,并用形式化语言描述;

(2)事件过渡结构设置;按照绘本故事中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沿时间轴布设所有关键事件;为满足角色的可信度和情节连贯性,每个关键事件需设计前、后置条件;事件切换时,依据前、后置条件,选择最符合故事叙述的事件过渡结构;

(3)事件间的转换设置;通过构建关键事件网络,实现故事叙述过程中自动与交互事件的转换;

(4)故事叙述实现;采用冲突介绍、冲突展开与结果呈现为特征的三行为结构模型完成绘本故事的叙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关键事件提取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1)选取明确的常见故事绘本,使用photoshop与多媒体编辑软件完成故事的图、文、动画、声音素材设计与处理:

(1-1-1)选择儿童熟悉、易接受的故事主题;

(1-1-2)通过点、线、面图形构件元素设计故事的场景、情节与角色;

(1-1-3)交互设计:支持儿童拖动画面、改变布局,令画面随着儿童的动作而改变,实现可重复、叙述、创编的目的;

(1-2)关键事件定义,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整体走向,将绘本内容分离成内聚、独立、有意义的关键事件;每个关键事件包括角色及其活动或行为,以及场景、相对时间属性:

(1-2-1)角色指事件中出现并表达各自不同情感的人、动物;

(1-2-2)行为指角色的动作;

(1-2-3)场景指事件发生的地方;

(1-2-4)相对时间表示事件在故事中发生的时间及先后关系;

(1-3)关键事件描述,采用[角色]do[行为]at[场景]at[时间]表示关键事件,展现其属性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事件过渡结构设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1)时间轴布设,依据关键事件的时间区间信息,将其标注在叙事时间轴对应位置上;将时间区间的两个端点定义为事件的转折点,即情节发展的临界点;

(2-1-1)区间标注,每个关键事件都对应一个时间区间,将绘本中所有关键事件按照其时间区间标注在叙事时间轴上;

(2-1-2)临界点设置,将叙事时间轴上时间区间的端点定义为临界点,在此刻,将根据预设的事件过渡结构切换关键事件;

(2-2)为实现交互过程中绘本前后事件间自然过渡,每个关键事件需添加前、后置条件,衔接前置事件的角色、场景,以及影响后续事件发生;

(2-2-1)前置条件,根据绘本中前一关键事件的描述,定义前置角色、场景属性;

(2-2-2)后置条件,影响后一个关键事件发生的属性,预先设定或由用户交互指定的后一事件的部分属性;

(2-3)事件过渡设置,包含事件自动与交互过渡两种:前者按照绘本预先设定的角色、行为目标及事件顺序,线性地重组事件;后者采用用户交互点作为情节的初始点,支持用户与绘本中角色进行交互;

(2-3-1)事件自动过渡,根据绘本预先设定的角色行为目标及时间顺序,规划各角色的属性;当各角色完成对应区间内被赋予的任务,应用程序便执行下一区间的关键事件;

(2-3-2)事件交互过渡,交互控制赋予用户在故事叙述过程中主动参与调整故事情节的能力,在预设交互点添加角色、道具、场景等对象,过渡到新的关键事件,交互点应严格遵循事件重组规则,过滤掉非法的交互行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所述事件间的转换设置具体包括:

交互过渡事件的转换,为了保证用户交互过程中事件转换的实现,基于关键事件结点和事件之间的过渡方向构建关键事件网络;通过在关键事件网络中设计多个交互点,支持应用程序响应交互命令,实现各个事件的转换,创造绘本故事的叙述;故事叙述过程中,如无交互事件发生,各个关键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自动执行,此处不详细介绍自动过渡时间的转换;

(3-1)关键事件网络,由事件结点和边组成,边表示事件间的过渡方向,事件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由有向图组织的网络;

(3-2)交互点设计,在部分事件中预设用户交互点,每个交互点可映射多个事件过渡结构,并在功能上将交互命令视为事件过渡结构,儿童根据提示信息在交互点与绘本内容进行交互;

(3-3)交互事件转换,应用程序接收到交互命令后,从关键事件网络中遍历搜索与当前事件结点相连的边,从中选出最符合当前交互命令的事件间过渡方向,依照该路径实现事件的转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所述故事叙述实现具体包括:

基于事件过渡结构,以冲突介绍、冲突展开、结果呈现向儿童叙述故事内容;围绕绘本故事,通过有机统一儿童认知冲突、围绕故事主题展示的冲突展开叙述;

(4-1)故事叙述模型,通过儿童与绘本故事的认知差异的冲突,使用冲突展开、化解即围绕故事主题展示故事内容,以三行为结构模型构造剧情曲线,有机统一关键事件;

(4-2)无交互时优先级设置,在故事叙述过程中,预设的事件发展顺序具有最高优先级,如无用户输入,根据预设次序,系统严格按照三行为结构模型的顺序,从起始事件开始,依次线性地展开事件;

(4-3)有交互时优先级设置,如有用户交互,选择的新事件可作为事件间的内插事件或替换预设的原后置事件,改变当前故事发展方向,使其按用户的期望发展;

(4-4)交互命令撤销操作,交互点允许用户撤销交互命令,事件继续按预设方向进行线性重组,此时情节结构由封闭转向开放。

本发明基于故事叙述的儿童互动绘本实现方法,综合考虑故事内容、叙述方式以及交互设计,建立儿童与绘本内容的形互动形式;支持外部的交互动作灵活改变绘本的故事内容叙述方式,儿童能够逐步进行抽象水平的思考,最终达到摆脱具体的事物,在抽象层次上提升思维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故事叙述的儿童互动绘本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有关“数的学习”故事绘本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拟化的角色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5以内数的分解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事件过渡的叙事时间轴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事件自动过渡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事件交互过渡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事件间交互点转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5以内数的分解的事件间的转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故事叙述的儿童互动绘本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关键事件提取。

关键事件提取涉及绘本设计、关键事件定义以及描述。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选择易于接受的绘本主题(如“数”这类数学主题),设计绘本故事的图、文、动画和声音等素材,将相对内聚、独立、有意义的内容分解、组成关键事件;并用形式化语言描述。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1)互动绘本设计,选取明确的常见“数”作为绘本故事主题,如图2所示,包括“认识数字1-5”、“5以内数物结合”、“5以内的分解组合”,使用photoshop与多媒体编辑软件完成故事的图、文、动画、声音等素材设计与处理。

(1-1-1)主题设计,按照生活化、情境化与趣味化的设计理念,选择儿童熟悉、易接受的故事主题。图3是儿童“数”的学习拟化的主线人物。

(1-1-2)场景设计。图4表示“5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习场景,通过小熊、分解式、数字、矩形框等图形构件元素设计已有图文和场景中故事背景、情节与角色。

(1-1-3)交互设计。支持儿童拖动角色、改变布局等交互操作,令画面随着儿童的动作而改变,实现可重复、叙述、创编的目的。

(1-2)关键事件定义。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整体走向,将绘本内容分离成内聚、独立、有意义的关键事件;每个关键事件包括角色及其活动或行为,以及场景、相对时间等属性。例如,用形式化的语言的定义“5以内数的分解”中关键事件。

{

角色:小熊、小猴、斑马、小猫、狐狸、小鱼、小鸟等。

行为:骑车、荡秋千、钻火圈等。

场景:室内、野外等。

相对时间:通过太阳的位置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先后关系。

其中,角色指事件中出现并表达各自不同情感的人、动物;行为指角色的动作;场景指事件发生的地方;相对时间表示事件在故事中发生的时间及先后关系;

(1-3)关键事件描述,采用[角色]do[行为]at[场景]at[时间]关键事件描述的方式,展现关键事件属性关系,其中e为关键事件,t为关键事件时间节点,以“5以内数的分解组合”为例,关键事件可描述为:

e0:[小熊]do[小熊奶奶笑了]at[房间]at[时间t0]

e1:[小猴]do[小熊奶奶笑了]at[野外]at[时间t1]

e2:[斑马]do[小熊奶奶笑了]at[野外]at[时间t2]

e3:[小猫]do[小熊奶奶笑了]at[野外]at[时间t3]

e4:[狐狸,小鱼,小鸟]do[小熊奶奶笑了]at[野外]at[时间t4]

e5:[狐狸,小熊]do[小熊奶奶笑了]at[野外]at[时间t5]

(2)事件过渡结构设置。按照绘本故事中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沿时间轴布设所有关键事件e,为实现交互过程中前后场景间自然过渡,为每个关键事件添加前、后置条件;事件切换时,依据这些条件,选择最符合故事的事件过渡结构。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1)时间轴布设。如图5所示,依据“5以内数的分解组合”的所有关键事件的时间区间标注在叙事时间轴对应位置上;并将时间区间的两个端点定义为事件的转折点,即情节发展的临界点。

(2-1-1)区间标注。每个关键事件都对应一个时间区间,如图5中关键事件e1的时间区间由t1和t2组成,将绘本中所有关键事件按照其时间区间标注在叙事时间轴上;

(2-1-2)临界点设置。将叙事时间轴上时间区间的端点(如t1、t2、t3...ti)定义为临界点,在这些时刻,将根据预设的事件过渡结构切换关键事件;

(2-2)事件过渡结构设计。为实现交互过程中绘本前后事件间自然过渡,每个关键事件需添加前、后置条件,衔接前置事件的角色、场景等,以及影响后续事件发生,例如“5以内数的分解组合”由于行为和地点属性相同,关键事件e2和e3可以过渡。

(2-2-1)前置条件。根据绘本中前一个关键事件的描述,定义前置角色、场景等属性,根据e2行为,e3的前置条件可以do[小熊奶奶笑了]at[野外]。

(2-2-2)后置条件。影响后一个关键事件发生的属性,预先设定或由用户交互指定的后一事件的部分属性,同前置条件。

(2-3)事件过渡设置。包含事件自动与交互生成及过渡:前者按照绘本预先设定的角色行为目标及事件顺序,线性地重组事件;后者采用用户交互点作为情节的初始点,支持用户与绘本中角色进行交互。

(2-3-1)事件自动过渡。根据绘本预先设定的角色行为目标及时间顺序,规划各角色(马戏团里小熊、猴子、斑马)的属性(如小熊骑自行车、小猴荡秋千、斑马跳火圈等);当各角色完成对应区间内被赋予的任务,应用程序便进入下一区间。图6表示e4和e5之间的自动过渡,完成5以内的分解,并让小熊奶奶见到外出旅行的小熊。

(2-3-2)事件交互过渡。交互控制赋予用户在故事叙述过程中主动参与调整故事情节的能力,在预设交互点添加角色、道具、场景等对象,过渡到新的关键事件。交互点严格遵循事件重组规则,过滤掉非法的交互行为。如图7所示,“5的分解”事件中,在矩形框里可以拖拽对应分合式拆解数字的小熊,完成5的分解学习。

(3)事件间的转换。通过构建关键事件网络,实现故事叙述过程中自动与交互事件的转换,采用冲突介绍、冲突展开、结果呈现为特征的三种行为结构完成“数”相关的绘本故事叙述。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1)交互事件的转换。为了保证用户交互过程中事件转换的实现,首先通过结点和事件之间的过渡方向构建关键事件网络;通过在部分关键事件中设计交互点,可支持应用程序响应交互命令,实现各个事件的转换,创造绘本故事叙述。

(3-1-1)关键事件网络。由事件结点和边组成,边表示事件间的过渡方向,事件之间相互连接形成有向图。

(3-1-2)交互点设计。如图8所示,在部分事件结点处预设用户交互点,每个交互点映射多个事件过渡结构,并在功能上将交互命令视为事件过渡结构,儿童根据提示信息在交互点与绘本内容进行交互。“5以内数的分解”中存在大量的交互过渡结构,比如马戏团表演过程中按照不同方式分解的5个小动物,其过渡结构如下:

i:第五个节目:狐狸先生变魔术,鱼缸里有五条鱼游来游去。“变变变!”咦只剩下了3条鱼儿,还有2条鱼儿去哪了呢小熊奶奶没有笑;

ii:“变变变!”鱼缸里飞出3只小鸟,咦鱼儿都不见了!“哗哗哗!”大家都兴奋地鼓掌,可是小熊奶奶还是没有笑!“变变变!”狐狸先生把红布掀开,啊!鱼缸也不见了,变成了旅行回来的小熊;

iii:小熊奶奶笑了。

i和ii同时完成,执行交互点ii变出了旅行回来的小熊;完成第五个节目的表演。对于不同交互点,分解数字不同但是认识数字的过程相同。

(3-1-3)交互事件转换。又分为交互点与关键事件之间的过渡,以及交互点与交互点之间的过渡。应用程序接收到交互命令后,从关键事件网络中遍历搜索与当前事件结点相连的边,从中选出最符合当前交互命令的事件间过渡方向,依照该路径实现事件的转换。

(3-2)故事叙述实现。如图9所示,基于事件过渡结构,以冲突介绍、冲突展开、结果向儿童展示“5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围绕绘本故事,通过有机统一儿童认知冲突、围绕故事主题展示的冲突展开叙述。

(3-2-1)故事叙述模型。通过儿童与绘本故事的认知差异的冲突,使用冲突展开、化解即围绕故事主题展示故事内容。以三行为结构模型构造剧情曲线,有机统一关键事件。

(3-2-2)无交互时优先级设置。在故事叙述过程中,预设的事件发展顺序具有最高优先级。如无用户输入,根据预设次序,系统严格按照三行为结构模型的顺序,从起始事件开始,依次线性地展开事件。

(3-2-3)有交互时优先级设置。如有用户交互,选择的新事件可作为事件间的内插事件或替换预设的原后置事件,改变当前故事发展方向,使其按用户的期望发展。

(3-2-4)交互命令撤销操作。交互点允许用户撤销交互命令,事件继续按预设方向进行线性重组,此时情节结构由封闭转向开放。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