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23892发布日期:2019-10-09 01:1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脸、指纹识别作为非接触式身份认证手段,能够准确地实现实时身份认证,用户体验较好。但是在认证数据库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对于认证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一一进行比对和匹配,这就导致身份认证的效率较为低下。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通过用户即时输入的手机号或其他身份类账号来缩小用来比对和匹配的认证数据,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用户参与输入相关的信息,不仅操作繁琐,增加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降低用户的使用效率,不利于维护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增加了用户的信息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具体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发送的。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之后,还包括:

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

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并返回匹配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关联;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被实施为: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和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和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和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之后,还包括:

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与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关联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

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并返回匹配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具体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

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使其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并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匹配结果。

结合第二方面,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之前,还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使所述用户设备将用户标识信息和接收到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用以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广播消息中还携带有签名信息,所述签名信息由私钥对于广播时间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用于在被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公钥验证通过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其中,所述公钥与所述私钥相匹配。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具体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并将其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

响应于匹配成功,执行预设操作。

结合第三方面,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包括:

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及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预先被存储在与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相关联。

结合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基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之前,还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使所述用户设备将用户标识信息和接收到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用以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和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广播消息中还携带有签名信息,所述签名信息由私钥对于广播时间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用于在被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公钥验证通过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其中,所述公钥与所述私钥相匹配。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和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被实施为: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进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有效区域发送的进入信号,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进入信号包括所述用户标识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

具体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建立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结合第四方面,本公开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发送的。

结合第四方面和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之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

第一匹配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并返回匹配结果。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之前,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关联;

所述建立模块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和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和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之后,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与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关联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第二匹配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并返回匹配结果。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

具体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

识别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使其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并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匹配结果。

结合第五方面,本公开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获取模块之前,还包括:

第一广播消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使所述用户设备将用户标识信息和接收到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用以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结合第五方面和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广播消息中还携带有签名信息,所述签名信息由私钥对于广播时间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用于在被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公钥验证通过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其中,所述公钥与所述私钥相匹配。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

具体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第三匹配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并将其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

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匹配成功,执行预设操作。

结合第六方面,本公开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及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预先被存储在与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相关联。

结合第六方面和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基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获取模块之前,还包括:

第二广播消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使所述用户设备将用户标识信息和接收到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用以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和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广播消息中还携带有签名信息,所述签名信息由私钥对于广播时间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用于在被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公钥验证通过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其中,所述公钥与所述私钥相匹配。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和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广播消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进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有效区域发送的进入信号,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进入信号包括所述用户标识信息。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支持信息处理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信息处理方法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信息处理装置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信息处理装置所用的计算机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信息处理方法为信息处理装置所涉及的计算机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首先确定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然后根据确定的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后续该数据库可用于针对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的识别处理。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信息比对和匹配的数据量,从而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用户操作的复杂度,进而降低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0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1是适于用来实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实现它们。此外,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中省略了与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无关的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理解,诸如“包括”或“具有”等的术语旨在指示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特征、数字、步骤、行为、部件、部分或其组合的存在,并且不欲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行为、部件、部分或其组合存在或被添加的可能性。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首先确定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然后根据确定的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后续该数据库可用于针对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的识别处理。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信息比对和匹配的数据量,从而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用户操作的复杂度,进而降低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适用于服务器端,如图1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s103:

在步骤s101中,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在步骤s102中,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在步骤s103中,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上文提及,随着数据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脸、指纹识别作为非接触式身份认证手段,能够准确地实现实时身份认证,用户体验较好。但是在认证数据库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对于认证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一一进行比对和匹配,这就导致身份认证的效率较为低下。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通过用户即时输入的手机号或其他身份类账号来缩小用来比对和匹配的认证数据,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用户参与输入相关的信息,不仅操作繁琐,增加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降低用户的使用效率,不利于维护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增加了用户的信息安全风险。

考虑到上述问题,在该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首先确定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然后根据确定的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后续该数据库可用于针对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的识别处理。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信息比对和匹配的数据量,从而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用户操作的复杂度,进而降低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发送的、用于对于用户或用户设备的身份和唯一性进行标识的信息。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可包括用户手机、手环、物联网或传感器设备等可发送标识信息的可双向通信设备,甚至rfid标签等可被读取标识信息的单向通信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可包括预设区域或场所内的用户设备标识信息、用户手机号、用户账户信息、用户所携带或佩戴的可通信设备发出的标识信息等等。其中,所述预设区域或场所内的用户设备标识信息比如可以为卖场、会场、公司、写字楼等区域或场所内的用户手机imei信息等信息;所述用户账户信息比如可以为用户微信号、支付宝账号、钉钉号、邮箱信息、银行账号、身份证号、护照号、军官证号、某一关联应用的账号信息、在某一关联设备上注册或绑定的账号信息等等;所述用户携带或佩戴的可通信设备发出的标识信息比如可以为用户携带或佩戴的rfid标签、蓝牙通信设备、nfc通信设备等可通信设备发出的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生物特征指的是人脸、指纹、虹膜等人体固有的、具有唯一可识别性的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其生物特征之间可以存在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关联关系,使得两者相互对应。其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其生物特征之间存在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关联关系指的是,当用户提供的生物特征和用户标识信息都只有一个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和手机号,则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其生物特征之间就存在一对一的关联关系,即一个用户标识信息对应一个该用户的生物特征;当用户提供了一个生物特征,但提供了多个用户标识信息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以及手机号、微信号和邮箱地址,则其所提供的多个用户标识信息都与其提供的生物特征相对应;当用户提供了多个生物特征,但只提供了一个用户标识信息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和虹膜,以及手机号,则其用户标识信息就与这多个生物特征相对应;类似地,当用户提供了多个生物特征,也提供了多个用户标识信息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和虹膜,以及手机号和微信号,则其多个用户标识信息分别与这多个生物特征相对应。也就是说,无论用户提供的用户标识信息和生物特征有几个,同一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和生物特征要相关联、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得到,比如可通过注册操作获取,也可通过大数据或其他公开平台获取。获取得到的用户标识信息、用户生物特征及其对应关系可事先存储在服务器或者存储器中。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是由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组成的数据库,是一个针对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而生成的数据库,可以说所述数据库具有针对性。其中,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可包括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上文提及,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可用于后续生物特征的识别工作,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03,即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之后,还包括对于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和识别的步骤,即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1-s205:

在步骤s201中,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在步骤s202中,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在步骤s203中,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在步骤s204中,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

在步骤s205中,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并返回匹配结果。

由上可知,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是由预设范围内的用户标识信息、以及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组成的,而不是由未加限制的、大范围的用户生物特征组成,而且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用户标识信息与其生物特征是相互对应的。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建立了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之后,执行用户身份识别任务时,通过对于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生物特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小范围的数据匹配,即可获取与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以此来实现对于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验证或者判断用户的合法性等目的。比如,在将接收到的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存储的生物特征进行一一比对和匹配后,若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待识别生物特征相匹配的生物特征,认为该用户通过身份验证,为合法用户,则返回识别成功消息,但若经过比对和匹配,发现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并不存在与所述待识别生物特征相匹配的生物特征,认为该用户未通过身份验证,为非法用户,则返回识别失败消息。另外,由于上述数据匹配的基础是具有针对性的小范围数据,因而能够快速地完成识别任务,有效节约识别时间,减小识别处理的数据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可在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时或者之前,由生物特征采集设备或者具有生物特征采集功能的其他设备获取,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其中,所述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可为人脸采集设备、指纹采集设备、虹膜采集设备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03,即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的步骤,而此时,所述步骤s103被实施为: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和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即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01-s304:

在步骤s301中,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在步骤s302中,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在步骤s303中,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关联;

在步骤s304中,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和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库的针对性,提高用户身份识别的效率,在该实施方式中,还将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与一用户注册设备相关联,获取所述用户注册设备的识别信息,并建立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为索引的数据库。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指的是用户注册或者绑定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的设备,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指的是能够对于用户注册设备进行唯一识别的信息,比如用户注册设备id号等等。由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是用户注册或者绑定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的设备,因此,所述用户注册设备也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关联。更为具体地,在获取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之后,首先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双重关联关系,获取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然后再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该实施方式使得用户标识信息、用户注册设备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均存在关联和对应关系,比如,每个场所具有一个或几个用户注册设备,每个用户注册设备对应一个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每个用户注册设备上注册或绑定的用户标识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都存储在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的识别信息为索引,根据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锁定对应的数据库,然后再在该数据库中进行后续的用户身份匹配和识别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身份识别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04,即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和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之后,还包括对于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和识别的步骤,即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401-s407:

在步骤s401中,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在步骤s402中,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在步骤s403中,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关联;

在步骤s404中,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和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在步骤s405中,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与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关联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

在步骤s406中,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在步骤s407中,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并返回匹配结果。

如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身份识别的效率,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时候,首先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与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关联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然后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最后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锁定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这样就可以先根据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锁定对应的数据库,再在该数据库中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匹配和识别工作,从而大大提高用户身份识别的效率,节约识别时间,减小识别计算量。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适用于用户注册设备端,如图5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01-s503:

在步骤s501中,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

在步骤s502中,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使其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并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

在步骤s503中,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匹配结果。

上文提及,随着数据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脸、指纹识别作为非接触式身份认证手段,能够准确地实现实时身份认证,用户体验较好。但是在认证数据库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对于认证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一一进行比对和匹配,这就导致身份认证的效率较为低下。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通过用户即时输入的手机号或其他身份类账号来缩小用来比对和匹配的认证数据,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用户参与输入相关的信息,不仅操作繁琐,增加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降低用户的使用效率,不利于维护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增加了用户的信息安全风险。

考虑到上述问题,在该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在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之后,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使其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包括小范围数据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并基于该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进行用户身份的匹配和识别。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信息比对和匹配的数据量,从而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用户操作的复杂度,进而降低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文提及,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用户标识信息与用户生物特征之间均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那么,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包括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用户标识信息、用户生物特征、以及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这样,在用户注册设备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之后,就可以将其识别信息以及获取的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一并发送给服务器,使其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确定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然后再在对应的这个数据库里对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匹配和识别。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可由所述用户注册设备直接采集得到,也可由其他生物特征采集设备采集,再发送给所述用户注册设备。对于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的获取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设置和选择,本发明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501,即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之前,还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的步骤,即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601-s604:

在步骤s601中,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使所述用户设备将用户标识信息和接收到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用以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在步骤s602中,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

在步骤s603中,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使其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并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

在步骤s604中,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匹配结果。

为了建立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之前,还需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这样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广播消息之后,就可以从中提取出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连同用户标识信息一并发送给服务器,而服务器收到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获取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的关联信息,建立一个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以用于后续有针对性的用户身份匹配和识别。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广播消息可通过蓝牙、wifi等近距离通信设备发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为了增强广播消息的安全性,所述广播消息中还携带有签名信息,其中,所述签名信息是由所述用户注册设备利用私钥对于广播消息的广播时间或其他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的,这样在所述广播消息被用户设备使用公钥验证通过后,就可以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这一动作。其中,所述公钥与所述私钥相匹配,所述私钥可以内置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中,比如出厂时就配置在设备中,而所述公钥既可以内置于所述用户设备中,也可以在所述用户设备执行注册或绑定操作时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或服务器处获得。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公钥对于收到的签名信息进行处理后,若得到的广播时间信息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处于预设时间范围内,比如,30分钟,认为所述用户设备可能还位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附近,即当前收到的签名信息有效,则签名验证通过,触发向服务器发送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否则,认为所述用户设备可能已经远离所述用户注册设备,即当前收到的签名信息失效,则签名验证不通过,不执行相应信息的发送操作。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适用于用户注册设备等用户交互端,如图7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701-s703:

在步骤s701中,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在步骤s702中,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并将其与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

在步骤s703中,响应于匹配成功,执行预设操作。

上文提及,随着数据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脸、指纹识别作为非接触式身份认证手段,能够准确地实现实时身份认证,用户体验较好。但是在认证数据库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对于认证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一一进行比对和匹配,这就导致身份认证的效率较为低下。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通过用户即时输入的手机号或其他身份类账号来缩小用来比对和匹配的认证数据,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用户参与输入相关的信息,不仅操作繁琐,增加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降低用户的使用效率,不利于维护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增加了用户的信息安全风险。

考虑到上述问题,在该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在与用户进行交互时,首先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然后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并将其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匹配成功时再执行预设操作。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信息比对和匹配的数据量,从而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用户操作的复杂度,进而降低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指的是用户注册或者绑定用户标识信息的设备,所述用户标识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发送的、用于对于用户或用户设备的身份和唯一性进行标识的信息;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用户手机、手环、物联网或传感器设备等可发送标识信息的可双向通信设备,甚至rfid标签等可被读取标识信息的单向通信设备;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指的是能够对于用户注册设备进行唯一识别的信息,比如用户注册设备id号等等。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生物特征指的是用户人脸、指纹、虹膜等用户固有的、具有唯一可识别性的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在所述用户注册设备上注册或者绑定的用户标识信息相对应,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用户的生物特征相对应。其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对应的生物特征之间可以存在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关联关系,使得两者相互对应。其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其生物特征之间存在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关联关系指的是,当用户提供的生物特征和用户标识信息都只有一个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和手机号,则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其生物特征之间就存在一对一的关联关系,即一个用户标识信息对应一个该用户的生物特征;当用户提供了一个生物特征,但提供了多个用户标识信息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以及手机号、微信号和邮箱地址,则其所提供的多个用户标识信息都与其提供的生物特征相对应;当用户提供了多个生物特征,但只提供了一个用户标识信息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和虹膜,以及手机号,则其用户标识信息就与这多个生物特征相对应;类似地,当用户提供了多个生物特征,也提供了多个用户标识信息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和虹膜,以及手机号和微信号,则其多个用户标识信息分别与这多个生物特征相对应。也就是说,无论用户提供的用户标识信息和生物特征有几个,同一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和生物特征都会相关联、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得到,比如可通过注册操作获取,也可通过大数据或其他公开平台获取。获取得到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用户标识信息、用户生物特征及其对应关系可事先以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在服务器或者存储器中,更为具体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是由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生物特征组成的数据库,也可以说是一个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为索引的数据库,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包括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互相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操作可以为支付操作、交易操作、门禁操作、打卡操作等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如图8所示,所述步骤s701,即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801-s802:

在步骤s801中,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

在步骤s802中,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及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预先被存储在与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相关联。

为了准确获取交互用户的生物特征,在该实施方式中,首先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然后再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其中,如上文所述,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及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已预先被存储在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生物特征与用户标识信息相对应,而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相关联。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如图9所示,所述步骤s802,即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901-s902:

在步骤s901中,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在步骤s902中,基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上文提及,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包括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互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说是一个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为索引的数据库,因此,可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首先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再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寻找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交互端比如可以为支付设备、交易设备、门禁设备、打卡设备等既可以存储数据,还可以获取用户生物特征功能的设备。比如,对于支付设备,其中设有与多个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分别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存储有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互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所述用户进入所述支付设备覆盖的区域时,用户设备发出进场信号,支付设备从接收到的进场信号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然后利用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寻找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作为待对比的用户生物特征,之后在用户需要进行支付时,所述支付设备采集用户的人脸等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将采集到的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从数据库中寻找到的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说明该用户是合法用户,则执行支付等预设操作,若匹配不成功,则说明该用户是非法用户,拒绝执行支付等预设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701,即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之前,还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的步骤,即如图10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1-s1004:

在步骤s1001中,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

在步骤s1002中,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在步骤s1003中,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并将其与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

在步骤s1004中,响应于匹配成功,执行预设操作。

为了建立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之前,还需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这样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广播消息之后,就可以从中提取出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连同用户标识信息一并发送给服务器,而服务器收到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获取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的关联信息,建立一个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以用于后续有针对性的用户身份匹配和识别。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广播消息可通过蓝牙、wifi等近距离通信设备发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为了增强广播消息的安全性,所述广播消息中还携带有签名信息,其中,所述签名信息是由所述用户注册设备利用私钥对于广播消息的广播时间或其他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的,这样在所述广播消息被用户设备使用公钥验证通过后,就可以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这一动作。其中,所述公钥与所述私钥相匹配,所述私钥可以内置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中,比如出厂时就配置在设备中,而所述公钥既可以内置于所述用户设备中,也可以在所述用户设备执行注册或绑定操作时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或服务器处获得。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公钥对于收到的签名信息进行处理后,若得到的广播时间信息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处于预设时间范围内,比如,30分钟,认为所述用户设备可能还位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附近,即当前收到的签名信息有效,则签名验证通过,触发向服务器发送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否则,认为所述用户设备可能已经远离所述用户注册设备,即当前收到的签名信息失效,则签名验证不通过,不执行相应信息的发送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001,即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的步骤,可被实施为: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进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有效区域发送的进入信号,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进入信号包括所述用户标识信息。

为了准确获取有效交互范围内的用户信息,同时缩短寻找对应用户生物特征的时间,在该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进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有效区域后可以以预设频率发送进入信号,其中,所述进入信号至少包括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当然,还可以包括进场时间、用于进行身份认证的鉴权信息等等,待用户交互端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进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有效区域发送的进入信号后,就可以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了。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有效区域指的是用户注册设备可以进行有效操作或者进行有效信号覆盖的区域,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有效区域可以与其有效交互范围相同,也可以覆盖所述有效交互范围。

下述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具体可实现为服务器。如图11所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101,被配置为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11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建立模块11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上文提及,随着数据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脸、指纹识别作为非接触式身份认证手段,能够准确地实现实时身份认证,用户体验较好。但是在认证数据库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对于认证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一一进行比对和匹配,这就导致身份认证的效率较为低下。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通过用户即时输入的手机号或其他身份类账号来缩小用来比对和匹配的认证数据,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用户参与输入相关的信息,不仅操作繁琐,增加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降低用户的使用效率,不利于维护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增加了用户的信息安全风险。

考虑到上述问题,在该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首先确定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然后根据确定的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后续该数据库可用于针对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的识别处理。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信息比对和匹配的数据量,从而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用户操作的复杂度,进而降低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发送的、用于对于用户或用户设备的身份和唯一性进行标识的信息。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可包括用户手机、手环、物联网或传感器设备等可发送标识信息的可双向通信设备,甚至rfid标签等可被读取标识信息的单向通信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可包括预设区域或场所内的用户设备标识信息、用户手机号、用户账户信息、用户所携带或佩戴的可通信设备发出的标识信息等等。其中,所述预设区域或场所内的用户设备标识信息比如可以为卖场、会场、公司、写字楼等区域或场所内的用户手机imei信息等信息;所述用户账户信息比如可以为用户微信号、支付宝账号、钉钉号、邮箱信息、银行账号、身份证号、护照号、军官证号、某一关联应用的账号信息、在某一关联设备上注册或绑定的账号信息等等;所述用户携带或佩戴的可通信设备发出的标识信息比如可以为用户携带或佩戴的rfid标签、蓝牙通信设备、nfc通信设备等可通信设备发出的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生物特征指的是人脸、指纹、虹膜等人体固有的、具有唯一可识别性的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其生物特征之间可以存在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关联关系,使得两者相互对应。其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其生物特征之间存在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关联关系指的是,当用户提供的生物特征和用户标识信息都只有一个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和手机号,则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其生物特征之间就存在一对一的关联关系,即一个用户标识信息对应一个该用户的生物特征;当用户提供了一个生物特征,但提供了多个用户标识信息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以及手机号、微信号和邮箱地址,则其所提供的多个用户标识信息都与其提供的生物特征相对应;当用户提供了多个生物特征,但只提供了一个用户标识信息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和虹膜,以及手机号,则其用户标识信息就与这多个生物特征相对应;类似地,当用户提供了多个生物特征,也提供了多个用户标识信息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和虹膜,以及手机号和微信号,则其多个用户标识信息分别与这多个生物特征相对应。也就是说,无论用户提供的用户标识信息和生物特征有几个,同一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和生物特征要相关联、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得到,比如可通过注册操作获取,也可通过大数据或其他公开平台获取。获取得到的用户标识信息、用户生物特征及其对应关系可事先存储在服务器或者存储器中。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是由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组成的数据库,是一个针对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而生成的数据库,可以说所述数据库具有针对性。其中,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可包括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上文提及,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可用于后续生物特征的识别工作,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1103之后,还包括对于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和识别的部分,即如图1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201,被配置为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12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建立模块12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第二获取模块1204,被配置为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

第一匹配模块1205,被配置为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并返回匹配结果。

由上可知,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是由预设范围内的用户标识信息、以及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组成的,而不是由未加限制的、大范围的用户生物特征组成,而且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用户标识信息与其生物特征是相互对应的。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建立模块1203建立了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之后,第一匹配模块1205执行用户身份识别任务时,通过对于第二获取模块1204获取的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生物特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小范围的数据匹配,即可获取与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以此来实现对于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验证或者判断用户的合法性等目的。比如,在将接收到的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存储的生物特征进行一一比对和匹配后,若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待识别生物特征相匹配的生物特征,认为该用户通过身份验证,为合法用户,则返回识别成功消息,但若经过比对和匹配,发现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并不存在与所述待识别生物特征相匹配的生物特征,认为该用户未通过身份验证,为非法用户,则返回识别失败消息。另外,由于上述数据匹配的基础是具有针对性的小范围数据,因而能够快速地完成识别任务,有效节约识别时间,减小识别处理的数据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可在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时或者之前,由生物特征采集设备或者具有生物特征采集功能的其他设备获取,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其中,所述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可为人脸采集设备、指纹采集设备、虹膜采集设备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1003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的部分,而此时,所述建立模块1003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和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即如图1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301,被配置为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13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第三获取模块1303,被配置为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关联;

建立模块130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和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库的针对性,提高用户身份识别的效率,在该实施方式中,还将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与一用户注册设备相关联,获取所述用户注册设备的识别信息,并建立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为索引的数据库。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指的是用户注册或者绑定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的设备,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指的是能够对于用户注册设备进行唯一识别的信息,比如用户注册设备id号等等。由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是用户注册或者绑定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的设备,因此,所述用户注册设备也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关联。更为具体地,在获取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之后,首先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双重关联关系,获取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然后再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该实施方式使得用户标识信息、用户注册设备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均存在关联和对应关系,比如,每个场所具有一个或几个用户注册设备,每个用户注册设备对应一个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每个用户注册设备上注册或绑定的用户标识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都存储在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的识别信息为索引,根据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锁定对应的数据库,然后再在该数据库中进行后续的用户身份匹配和识别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身份识别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1304之后,还包括对于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和识别的部分,即如图1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401,被配置为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14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第三获取模块1403,被配置为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关联;

建立模块140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和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生物特征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第四获取模块1405,被配置为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与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关联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1406,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第二匹配模块1407,被配置为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并返回匹配结果。

如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身份识别的效率,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时候,第四获取模块1405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与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关联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第二确定模块1406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第二匹配模块1407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锁定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这样就可以先根据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锁定对应的数据库,再在该数据库中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匹配和识别工作,从而大大提高用户身份识别的效率,节约识别时间,减小识别计算量。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具体可实现为用户注册设备。如图15所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1501,被配置为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

识别信息发送模块1502,被配置为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使其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并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

接收模块1503,被配置为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匹配结果。

上文提及,随着数据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脸、指纹识别作为非接触式身份认证手段,能够准确地实现实时身份认证,用户体验较好。但是在认证数据库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对于认证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一一进行比对和匹配,这就导致身份认证的效率较为低下。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通过用户即时输入的手机号或其他身份类账号来缩小用来比对和匹配的认证数据,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用户参与输入相关的信息,不仅操作繁琐,增加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降低用户的使用效率,不利于维护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增加了用户的信息安全风险。

考虑到上述问题,在该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在第五获取模块1501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之后,识别信息发送模块1502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使其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包括小范围数据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并基于该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进行用户身份的匹配和识别。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信息比对和匹配的数据量,从而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用户操作的复杂度,进而降低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文提及,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用户标识信息与用户生物特征之间均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那么,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包括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用户标识信息、用户生物特征、以及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这样,在用户注册设备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之后,就可以将其识别信息以及获取的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一并发送给服务器,使其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确定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然后再在对应的这个数据库里对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匹配和识别。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可由所述用户注册设备直接采集得到,也可由其他生物特征采集设备采集,再发送给所述用户注册设备。对于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的获取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设置和选择,本发明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获取模块1501之前,还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的部分,即如图1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广播消息发送模块1601,被配置为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使所述用户设备将用户标识信息和接收到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用以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第五获取模块1602,被配置为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

识别信息发送模块1603,被配置为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使其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并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

接收模块1604,被配置为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匹配结果。

为了建立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五获取模块1602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之前,第一广播消息发送模块1601还需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这样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广播消息之后,就可以从中提取出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连同用户标识信息一并发送给服务器,而服务器收到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获取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的关联信息,建立一个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以用于后续有针对性的用户身份匹配和识别。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广播消息可通过蓝牙、wifi等近距离通信设备发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为了增强广播消息的安全性,所述广播消息中还携带有签名信息,其中,所述签名信息是由所述用户注册设备利用私钥对于广播消息的广播时间或其他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的,这样在所述广播消息被用户设备使用公钥验证通过后,就可以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这一动作。其中,所述公钥与所述私钥相匹配,所述私钥可以内置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中,比如出厂时就配置在设备中,而所述公钥既可以内置于所述用户设备中,也可以在所述用户设备执行注册或绑定操作时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或服务器处获得。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公钥对于收到的签名信息进行处理后,若得到的广播时间信息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处于预设时间范围内,比如,30分钟,认为所述用户设备可能还位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附近,即当前收到的签名信息有效,则签名验证通过,触发向服务器发送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否则,认为所述用户设备可能已经远离所述用户注册设备,即当前收到的签名信息失效,则签名验证不通过,不执行相应信息的发送操作。

图17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具体可实现为用户注册设备等用户注册设备。如图17所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1701,被配置为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第三匹配模块1702,被配置为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并将其与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

执行模块1703,被配置为响应于匹配成功,执行预设操作。

上文提及,随着数据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脸、指纹识别作为非接触式身份认证手段,能够准确地实现实时身份认证,用户体验较好。但是在认证数据库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对于认证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一一进行比对和匹配,这就导致身份认证的效率较为低下。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通过用户即时输入的手机号或其他身份类账号来缩小用来比对和匹配的认证数据,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用户参与输入相关的信息,不仅操作繁琐,增加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降低用户的使用效率,不利于维护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增加了用户的信息安全风险。

考虑到上述问题,在该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在与用户进行交互时,第三获取模块1701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第三匹配模块1702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并将其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匹配成功时执行模块1703再执行预设操作。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信息比对和匹配的数据量,从而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用户操作的复杂度,进而降低用户投入的时间成本,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指的是用户注册或者绑定用户标识信息的设备,所述用户标识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发送的、用于对于用户或用户设备的身份和唯一性进行标识的信息;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用户手机、手环、物联网或传感器设备等可发送标识信息的可双向通信设备,甚至rfid标签等可被读取标识信息的单向通信设备;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指的是能够对于用户注册设备进行唯一识别的信息,比如用户注册设备id号等等。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生物特征指的是用户人脸、指纹、虹膜等用户固有的、具有唯一可识别性的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在所述用户注册设备上注册或者绑定的用户标识信息相对应,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用户的生物特征相对应。其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对应的生物特征之间可以存在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关联关系,使得两者相互对应。其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其生物特征之间存在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关联关系指的是,当用户提供的生物特征和用户标识信息都只有一个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和手机号,则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其生物特征之间就存在一对一的关联关系,即一个用户标识信息对应一个该用户的生物特征;当用户提供了一个生物特征,但提供了多个用户标识信息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以及手机号、微信号和邮箱地址,则其所提供的多个用户标识信息都与其提供的生物特征相对应;当用户提供了多个生物特征,但只提供了一个用户标识信息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和虹膜,以及手机号,则其用户标识信息就与这多个生物特征相对应;类似地,当用户提供了多个生物特征,也提供了多个用户标识信息时,比如用户提供了指纹和虹膜,以及手机号和微信号,则其多个用户标识信息分别与这多个生物特征相对应。也就是说,无论用户提供的用户标识信息和生物特征有几个,同一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和生物特征都会相关联、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得到,比如可通过注册操作获取,也可通过大数据或其他公开平台获取。获取得到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用户标识信息、用户生物特征及其对应关系可事先以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在服务器或者存储器中,更为具体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是由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生物特征组成的数据库,也可以说是一个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为索引的数据库,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包括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互相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操作可以为支付操作、交易操作、门禁操作、打卡操作等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如图18所示,所述第三获取模块1701包括:

获取子模块1801,被配置为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

第一确定子模块18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及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预先被存储在与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相关联。

为了准确获取交互用户的生物特征,在该实施方式中,获取子模块1801获取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第一确定子模块1802再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其中,如上文所述,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及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已预先被存储在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生物特征与用户标识信息相对应,而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相关联。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1802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基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上文提及,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包括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互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说是一个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为索引的数据库,因此,可根据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首先确定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再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寻找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交互端比如可以为支付设备、交易设备、门禁设备、打卡设备等既可以存储数据,还可以获取用户生物特征功能的设备。比如,对于支付设备,其中设有与多个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分别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存储有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用户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以及互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所述用户进入所述支付设备覆盖的区域时,用户设备发出进场信号,支付设备从接收到的进场信号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然后利用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从所述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中寻找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作为待对比的用户生物特征,之后在用户需要进行支付时,所述支付设备采集用户的人脸等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将采集到的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与从数据库中寻找到的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说明该用户是合法用户,则执行支付等预设操作,若匹配不成功,则说明该用户是非法用户,拒绝执行支付等预设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在所述第三获取模块1701之前,还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的部分,即如图19所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广播消息发送模块1901,被配置为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以使所述用户设备将用户标识信息和接收到的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用以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

第三获取模块1902,被配置为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

第三匹配模块1903,被配置为获取待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并将其与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进行匹配;

执行模块1904,被配置为响应于匹配成功,执行预设操作。

为了建立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三获取模块1902获取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之前,第二广播消息发送模块1901还需向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携带有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这样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广播消息之后,就可以从中提取出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连同用户标识信息一并发送给服务器,而服务器收到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获取与其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并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与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的关联信息,建立一个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以用于后续有针对性的用户身份匹配和识别。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广播消息可通过蓝牙、wifi等近距离通信设备发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为了增强广播消息的安全性,所述广播消息中还携带有签名信息,其中,所述签名信息是由所述用户注册设备利用私钥对于广播消息的广播时间或其他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的,这样在所述广播消息被用户设备使用公钥验证通过后,就可以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这一动作。其中,所述公钥与所述私钥相匹配,所述私钥可以内置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中,比如出厂时就配置在设备中,而所述公钥既可以内置于所述用户设备中,也可以在所述用户设备执行注册或绑定操作时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或服务器处获得。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公钥对于收到的签名信息进行处理后,若得到的广播时间信息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处于预设时间范围内,比如,30分钟,认为所述用户设备可能还位于所述用户注册设备附近,即当前收到的签名信息有效,则签名验证通过,触发向服务器发送用户标识信息和用户注册设备识别信息,否则,认为所述用户设备可能已经远离所述用户注册设备,即当前收到的签名信息失效,则签名验证不通过,不执行相应信息的发送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广播消息发送模块1901可被配置为: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进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有效区域发送的进入信号,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进入信号包括所述用户标识信息。

为了准确获取有效交互范围内的用户信息,同时缩短寻找对应用户生物特征的时间,在该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进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有效区域后可以以预设频率发送进入信号,其中,所述进入信号至少包括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当然,还可以包括进场时间、用于进行身份认证的鉴权信息等等,待用户交互端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进入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有效区域发送的进入信号后,所述第二广播消息发送模块1901就可以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广播消息了。其中,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有效区域指的是用户注册设备可以进行有效操作或者进行有效信号覆盖的区域,所述用户注册设备有效区域可以与其有效交互范围相同,也可以覆盖所述有效交互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图20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20所示,所述电子设备2000包括存储器2001和处理器2002;其中,

所述存储器2001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2002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方法步骤。

图21适于用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1所示,计算机系统21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21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21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21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2103中的程序而执行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种处理。在ram2103中,还存储有系统21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2101、rom2102以及ram2103通过总线21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2105也连接至总线21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21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21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21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21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2109。通信部分21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21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2105。可拆卸介质21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21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21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方法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及其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所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21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2111被安装。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方式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路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