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风险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8816发布日期:2019-11-16 01:0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贷款风险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金融风险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贷款风险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及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信贷业务活跃于市场。信贷机构在接收到贷款申请后,需要对贷款申请者进行风控分析,以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对信贷机构造成的损失。目前,信贷机构在接收到贷款申请者的贷款申请后,一般是由业务人员人工对贷款申请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实,例如,贷款申请者的住址是否存在虚假上报等,存在的问题是,人工核实容易发生操作风险,不利于控制信贷机构的信贷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人工核实所造成的操作风险、有利于控制信贷机构的信贷风险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贷款风险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贷款主体的贷款请求;

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

获取所述贷款主体的上门取样数据,从所述上门取样数据中提取所述贷款主体的第二基本信息;所述第一基本信息和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表征的物理含义相同;

将所述第一基本信息与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输出所述贷款请求的风险分析结果。

由此,避免了由业务人员人工对贷款主体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实而存在的操作风险,有利于控制信贷机构的信贷风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第一住址,所述第二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第二住址;

所述将所述第一基本信息与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第一住址与所述用户第二住址之间的距离;

若所述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得到第一比对结果;

若所述距离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得到第二比对结果。

由此,通过从实际拍摄的现场图片中提取贷款人的实际居住地址,与用户提供的居住地址进行比对,可以约束业务人员的行为,避免业务人员在上门调查时虚报调查结果所造成的不利于风险控制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输出所述贷款请求的风险分析结果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比对结果,则输出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结果为正常;

否则,输出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结果为异常。

由此,对于比对结果异常的用户,输出风险分析提示,信贷机构则会进一步确认该贷款人是否满足贷款条件,进而降低了信贷机构的放贷风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基本信息与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二比对结果,则将所述用户第二住址作为与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贷后管理信息保存至数据库。

由此,提升了贷款客户的信息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门取样数据包括图像取样数据,所述图像取样数据由拍摄终端拍摄的贷款主体的现场拍摄图像、拍摄终端的定位信息及图像拍摄时间信息合成;所述获取所述贷款主体的上门取样数据,从所述上门取样数据中提取所述贷款主体的第二基本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图像取样数据,从所述图像取样数据中提取所述定位信息,并将所述定位信息作为所述用户第二住址。

由此,从现场图片包括的位置信息提取用户第二住址,确保了上门取样数据的真实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风险控制标准,确定与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项,并根据所述风险分析项确定所述第一基本信息;所述风险控制标准中包含贷款类型与风险分析项的对应关系。

由此,对于不同类型的贷款请求,采取相应的风险分析项,增强了风险分析的目标性,提升了风险分析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检测当前的风险分析模式是否为智能模式;

若当前的风险分析模式为智能模式,则进入步骤: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

由此,兼容人工对贷款主体进行审核的风险分析方法,扩大了本申请的应用场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贷款风险分析装置,所述贷款风险分析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贷款主体的贷款请求;

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

提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贷款主体的上门取样数据,从所述上门取样数据中提取所述贷款主体的第二基本信息;所述第一基本信息和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表征的物理含义相同;

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基本信息与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对结果,输出所述贷款请求的风险分析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接收贷款主体的贷款请求;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获取所述贷款主体的上门取样数据,从所述上门取样数据中提取所述贷款主体的第二基本信息;所述第一基本信息和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表征的物理含义相同;将所述第一基本信息与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所述比对结果,输出所述贷款请求的风险分析结果;由此,计算机设备从贷款主体的上门取样数据中获取第二基本信息,并将该第二基本信息与贷款请求携带的第一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即可得到风险分析结果,避免了由业务人员人工对贷款主体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实而存在的操作风险,本申请有利于控制信贷机构的信贷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数据。

当前,随着社会及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信贷业务活跃于市场。信贷机构在接收到贷款申请后,需要对贷款申请者进行风控分析,以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对信贷机构造成的损失。目前,信贷机构在接收到贷款申请者的贷款申请后,一般是由业务人员人工对贷款申请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实,例如,人工核实贷款申请者的居住地址是否存在虚假上报等,导致的问题是,人工核实容易发生操作风险,因此,不利于控制信贷机构的信贷风险。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由业务人员人工对贷款申请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实而易于发生操作风险、不利于控制信贷机构的信贷风险的技术问题。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具体地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其执行主体可以是贷款风险分析装置,该贷款风险分析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成为计算机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下述方法实施例中,均以执行主体是计算机设备为例来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贷款风险分析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接收贷款主体的贷款请求。

其中,贷款请求可以是贷款主体基于自身的贷款需求发送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贷款主体可以是贷款个人、公司或组织,等等;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以贷款主体为个人用户为例,作进一步说明。

步骤s200,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

具体地,贷款人根据实际的贷款需求,通过移动终端或设备发出贷款请求,贷款请求携带有贷款人的基本信息,例如,贷款人的身份信息、居住地址、房屋内部的装饰装潢等信息;计算机设备在接收到该贷款请求后,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可选的,第一基本信息可以是贷款人的居住地址或者房屋内部的装饰装潢等信息。

步骤s300,获取所述贷款主体的上门取样数据,从所述上门取样数据中提取所述贷款主体的第二基本信息。

其中,第一基本信息和第二基本信息表征的物理含义相同;上门取样数据可以是信贷机构的业务人员前往贷款人的实际居住地址,所获取到的实地调查数据,该上门取样数据可以是业务人员在贷款人的实际居住地址获取到的图片或者视频数据,等等。第一基本信息和第二基本信息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门取样数据具体是业务人员在贷款人的实际居住地址通过拍摄终端拍摄到的现场图片;可选地,该现场图片可以包括实际拍摄时的拍摄地址,即贷款人的实际居住地址,该现场图片还可以体现房屋内部的装饰装潢等信息;本实施例从上门取样数据中提取贷款人的第二基本信息,具体是从该现场图片中提取该图片实际拍摄时的拍摄地址,或者从该现场图片中识别并提取房屋内部的装饰装潢等信息。

传统技术中,贷款人在发出贷款请求后,信贷机构的业务人员会上门调查该客户居住地址的真实性以及该客户屋内的装饰装潢是否符合信贷机构的贷款条件,上述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信贷机构对业务人员的行为无法约束,即存在业务人员为了促进贷款签单而虚报调查结果的情况,本实施例计算机设备通过从实际拍摄的现场图片中提取贷款人的实际居住地址,或者通过该现场图片识别贷款人屋内的装饰装潢等信息,由此可以约束业务人员的行为,避免业务人员在上门调查时虚报调查结果所造成的不利于风险控制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本信息和第二基本信息表征的物理含义相同,即若第一基本信息为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则第二基本信息则为实际拍摄现场图片时的拍摄地址,即贷款人的实际居住地址。

步骤s400,将所述第一基本信息与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计算机设备从贷款请求中获取到第一基本信息、从上门取样数据中获取到第二基本信息后,将该第一基本信息与该第二基本信息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具体地,继续以第一基本信息为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第二基本信息为实际拍摄现场图片时的拍摄地址为例进行说明,计算机设备将贷款人提交的该居住地址与实际拍摄现场图片时的该拍摄地址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的真实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可以设定判断条件具体为:若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与实际拍摄现场图片时的拍摄地址二者重合或者二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某个阈值(例如,一公里),则判定该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真实,即比对结果为比对通过;否则,则判定该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为虚假地址,即比对结果为比对未通过。

步骤s500,根据所述比对结果,输出所述贷款请求的风险分析结果。

根据第一基本信息和第二基本信息的比对结果,得到针对贷款请求的风险分析结果;其中,若第一基本信息与第二基本信息的比对结果为通过,则该贷款请求的风险分析结果为正常,若第一基本信息与第二基本信息的比对结果为未通过,则贷款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该贷款人的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结果为异常,信贷机构则需要进一步确认该贷款人是否满足贷款条件,由此,降低了信贷机构的放贷风险。

本实施例通过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获取所述贷款主体的上门取样数据,从所述上门取样数据中提取所述贷款主体的第二基本信息;所述第一基本信息和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表征的物理含义相同;将所述第一基本信息与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所述比对结果,输出所述贷款请求的风险分析结果;由此,计算机设备从贷款主体的上门取样数据中获取第二基本信息,并将该第二基本信息与贷款请求携带的第一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即可得到风险分析结果,避免了由业务人员人工对贷款主体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实而存在的操作风险,本实施例有利于控制信贷机构的信贷风险。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第一住址,第二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第二住址。

步骤s400,将所述第一基本信息与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的步骤包括:

步骤s401,检测所述用户第一住址与所述用户第二住址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一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第一住址,用户第一住址可以是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第二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第二住址,用户第二住址可以是业务人员上门调查时拍摄现场图片的拍摄地址,即该贷款人的实际居住地址。

本实施例在获取到用户第一住址与用户第二住址后,检测该用户第一住址与该用户第二住址之间的距离。

步骤s402,若所述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得到第一比对结果。

若检测到该用户第一住址与该用户第二住址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根据风控需求设置,例如阈值设置为一千米;即若贷款人在贷款请求中提交的居住地址与上门拍摄现场图片的拍摄地址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千米,则该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有效,得到的第一比对结果则为比对通过。

步骤s403,若所述距离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得到第二比对结果。

若检测到该用户第一住址与该用户第二住址之间的距离不小于该预设阈值,则得到第二比对结果;即若贷款人在贷款请求中提交的居住地址与上门拍摄现场图片的拍摄地址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一千米,则该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无效,得到的第二比对结果则为比对未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上门取样数据包括图像取样数据,该图像取样数据由拍摄终端拍摄的贷款主体的现场拍摄图像、拍摄终端的定位信息及图像拍摄时间信息合成,本实施例步骤s300包括:

获取所述图像取样数据,从所述图像取样数据中提取所述定位信息,并将所述定位信息作为所述用户第二住址。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信贷机构的业务人员前往贷款人的实际居住地址以获取上门取样数据时,业务人员在拍摄终端录入贷款请求中贷款人提供的居住地址,即用户第一住址,拍摄终端发送该用户第一住址至计算机设备;业务人员根据贷款人的指示前往其实际居住地址,并采用拍摄终端拍摄图片,拍摄终端在拍摄过程中获取拍摄终端当前的定位数据,拍摄终端将获取到的定位数据解析成文字,将该文字、图片拍摄时间与拍摄的图片进行合成,得到现场图片,该现场图片中就包含了时间数据和定位数据;其中,定位数据可以通过调用拍摄终端的定位功能获得,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现场图片中包含了图片拍摄的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确保了上门取样数据的真实性。

进一步地,拍摄终端上传该现场图片至计算机设备,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现场图片通过拍摄终端中预设的应用软件完成上传,计算机设备控制该应用软件禁止访问拍摄终端的历史相册,由此,可以避免拍摄终端将预先存储的虚假图片上传至计算机设备,确保了上门取样数据的真实性。

计算机设备在接收到拍摄终端发送的现场图片后,对该现场图片进行图像处理,解析出现场图片包括的贷款人的实际居住地址,即用户第二住址,并检测用户第一住址与用户第二住址之间的距离,若该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该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有效,得到的第一比对结果则为比对通过;若该距离不小于预设阈值,则该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无效,得到的第一比对结果则为比对未通过。

进一步地,步骤s500,根据所述比对结果,输出所述贷款请求的风险分析结果的步骤包括:

步骤s501,若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比对结果,则输出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结果为正常。

若用户第一住址与用户第二住址的比对结果为通过,则表示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有效,风险分析结果则为正常;可以理解的是,风险控制标准中包含多个针对贷款人不同信息的风险分析项,例如,针对贷款人居住地址真实性的分析、针对贷款人偿还能力的分析,等等,本实施例以风险分析项为核实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是否真实来进行风险控制。

步骤s502,否则,输出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结果为异常。

若用户第一住址与用户第二住址的比对结果为未通过,则贷款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该贷款人的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结果为异常,信贷机构则需要进一步确认该贷款人是否满足贷款条件。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贷款主体的贷款请求;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获取所述贷款主体的上门取样数据,从所述上门取样数据中提取所述贷款主体的第二基本信息;第一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第一住址,第二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第二住址;检测所述用户第一住址与所述用户第二住址之间的距离;若所述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得到第一比对结果;若所述距离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得到第二比对结果;若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比对结果,则输出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结果为正常;否则,输出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结果为异常;由此,计算机设备从现场拍摄图片中获取贷款人的实际居住地址,并将该实际居住地址与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进行比对,即可得到风险分析结果,避免了由业务人员人工对贷款主体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实而存在的操作风险,降低了信贷机构的信贷风险。

进一步地,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基本信息还包括第一拍摄时间,第二基本信息还包括第二拍摄时间;第一拍摄时间可以是贷款人提交的待审核图片的拍摄时间,待审核图片可以是体现贷款人房屋内部装饰的图片,在此不做具体限制;第二拍摄时间可以是业务人员上门调查时拍摄现场图片的拍摄时间。在该实施例中,检测用户第一住址与用户第二住址之间的距离之前,首先检测第一拍摄时间与第二拍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阈值,该阈值实际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自行设置,若第一拍摄时间与第二拍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小于该阈值,再进入步骤:检测所述用户第一住址与所述用户第二住址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若用户第一住址与用户第二住址之间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得到第一比对结果,进一步输出该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结果为正常。由此,该实施例通过在检测用户第一住址与用户第二住址之间的距离之前,先对第一拍摄时间与第二拍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进行判断,进一步确保了业务人员上门调查时拍摄的现场图片真实性,有利于控制信贷机构的信贷风险。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

步骤s600,若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二比对结果,则将所述用户第二住址作为与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贷后管理信息保存至数据库。

若用户第一住址与用户第二住址的比对结果为未通过,则贷款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信贷机构则需要进一步确认该贷款人是否满足贷款条件,若信贷机构最终确认该贷款人满足贷款条件,则计算机设备将用户第二住址作为与该贷款请求对应的贷后管理信息保存至数据库,后续的贷后管理及上门催收等工作均基于该用户第二住址进行,由此,提升了贷款客户的信息准确性。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00之前,本实施例贷款风险分析方法还包括:

步骤s700,基于预设的风险控制标准,确定与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项,并根据所述风险分析项确定所述第一基本信息。

其中,风险控制标准中包含贷款类型与风险分析项的对应关系。风险控制标准中包含贷款类型与风险分析项的对应关系。例如,贷款类型为小额贷款时,风险控制标准中包括的风险分析项则需要对贷款人的个人信息、居住地址、屋内的装饰装潢等信息进行核实,来判断该贷款人的贷款申请是否可以通过;本实施例中,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项包括第一基本信息中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风险分析项具体是通过核实贷款人提交的居住地址是否真实来进行风险控制的,本实施例基于预设的风险控制标准,确定与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项,对于不同类型的贷款请求,采取相应的风险分析项,增强了风险分析的目标性,提升了风险分析的可靠性。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00之前,还包括:

步骤s800,检测当前的风险分析模式是否为智能模式;

若当前的风险分析模式为智能模式,则进入步骤s200,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为了兼容普通的风险分析方法,设计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为智能模式,即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称风险分析方法,在智能模式中,由计算机设备从上门取样数据中提取贷款主体的第二基本信息,并将贷款请求携带的第一基本信息与该第二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第二种为普通模式,普通模式则与传统的风险分析方法一致,采用人工对贷款主体进行审核,由此,扩大了本申请的应用场景。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贷款风险分析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贷款主体的贷款请求;

获取模块20,用于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

提取模块30,用于获取所述贷款主体的上门取样数据,从所述上门取样数据中提取所述贷款主体的第二基本信息;所述第一基本信息和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表征的物理含义相同;

比对模块40,用于将所述第一基本信息与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输出模块50,用于根据所述比对结果,输出所述贷款请求的风险分析结果。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可选地,第一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第一住址,第二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第二住址;比对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第一住址与所述用户第二住址之间的距离;

第一比对单元,用于若所述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得到第一比对结果;

第二比对单元,用于若所述距离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得到第二比对结果。

可选地,输出模块包括:

第一输出单元,用于若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比对结果,则输出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结果为正常;

第二输出单元,用于若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输出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结果为异常。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若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二比对结果,则将所述用户第二住址作为与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贷后管理信息保存至数据库。

可选地,上门取样数据包括图像取样数据,图像取样数据由拍摄终端拍摄的贷款主体的现场拍摄图像、拍摄终端的定位信息及图像拍摄时间信息合成;提取模块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图像取样数据,从所述图像取样数据中提取所述定位信息,并将所述定位信息作为所述用户第二住址。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风险控制标准,确定与所述贷款请求对应的风险分析项,并根据所述风险分析项确定所述第一基本信息。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的风险分析模式是否为智能模式;

并在检测出当前的风险分析模式为智能模式时,发送检测结果至获取模块,以使该获取模块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贷款风险分析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贷款风险分析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贷款风险分析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贷款风险分析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贷款风险分析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贷款风险分析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贷款主体的贷款请求;

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

获取所述贷款主体的上门取样数据,从所述上门取样数据中提取所述贷款主体的第二基本信息;所述第一基本信息和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表征的物理含义相同;

将所述第一基本信息与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输出所述贷款请求的风险分析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贷款主体的贷款请求;

从所述贷款请求中获取贷款主体的第一基本信息;

获取所述贷款主体的上门取样数据,从所述上门取样数据中提取所述贷款主体的第二基本信息;所述第一基本信息和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表征的物理含义相同;

将所述第一基本信息与所述第二基本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输出所述贷款请求的风险分析结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