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旅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0628发布日期:2019-12-06 21:2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旅游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旅游信息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旅游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体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四个层面。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放松身心、开阔视野,特别是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旅游景点往往爆满,造成了游客交通难、观景难、吃饭难以及住宿能等多种问题,影响人们的旅游行程,所以就需要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旅游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旅游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旅游系统,包括用户移动终端、服务器终端和基础设施终端,所述用户移动终端用于无线或者有线连接所述服务器终端和所述基础设施终端,所述服务器终端无线或者有线连接所述基础设施终端;

所述用户移动终端用于用户查询旅游信息、定位自身位置、报警求助、投诉景区、评价景区以及接收景区推送信息;

所述服务器终端用于为用户进行地图导引、景点讲解、门票预订、住宿预订、美食推荐、纪念品推荐、厕所人流统计及推荐、景点实时人气统计及旅游路线推荐和当地天气推送;

所述基础设施终端用于拍摄旅游景点实时视频、广播旅游语音、电子指示旅游事项、为用户形成ar情境并进行相关介绍。

优选地,所述用户移动终端包括用户查询模块、gps定位模块、报警求助模块、用户投诉模块、用户评价模块和景区信息推送模块,所述用户查询模块用于用户在该系统进行相关事项查询,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定位用户自身位置,所述报警求助模块用于用户进行报警或求助,所述用户投诉模块用于用户投诉相关事项,所述用户评价模块用于用户评价相关事项,所述景区信息推送模块用于用户接收景区的相关推送信息。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终端包括地图导引模块、景点讲解模块、门票预订模块、住宿预订模块、美食推荐模块、纪念品推荐模块、厕所人流统计模块、景点实时人气模块和当地天气模块,所述地图导引模块用于为用户导引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路线,所述景点讲解模块用于为用户讲解旅游当地的历史人文,所述门票预订模块用于为用户预订景点门票,所述住宿预订模块用于为用户预订景点当地住宿,所述美食推荐模块用于为用户推荐景点当地美食,所述纪念品推荐模块用于为用户推荐景点当地纪念品,所述厕所人流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景点各个厕所的实时人流量,所述景点实时人气模块用于统计各个景点的实时人流量,所述当地天气模块用于收集景点当地的实时天气。

更优选地,所述地图导引模块包括地图路线导引方式和语音路线导引方式。

更优选地,所述景点讲解模块电连接语音讲解模块和ar讲解模块,所述语音讲解模块用于通过语音为用户讲解旅游当地的历史人文,所述ar讲解模块用于通过ar穿戴设备形成虚拟情境为用户讲解旅游当地的历史人文。

更优选地,所述厕所人流统计模块采用人流量计数器监测人流量,所述厕所人流统计模块电连接厕所推荐模块,所述厕所推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景点的实时人流量推荐用户去人流量较少的厕所。

更优选地,所述景点实时人气模块采用人流量计数器监测人流量,所述景点实时人气模块电连接旅游路线推荐模块,所述旅游路线推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景点的实时人流量为用户推荐最佳旅游路线,并实时更新。

更优选地,所述当地天气模块电连接注意事项提醒模块,所述注意事项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景点当地的实时天气为用户推送天气以及旅游注意事项。

优选地,所述基础设施终端包括摄像头、广播、电子指示牌、ar穿戴设备和人流量计数器,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旅游景区的实时视频,所述广播用于在旅游景区播放语音广播,所述电子指示牌用于在旅游景区为用户指示路线或显示注意事项,所述ar穿戴设备用于为用户提供ar虚拟场景,所述人流量计数器用于检测厕所和景区人流量。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不仅能够帮助用户提前查询旅游当时相关事项,提前预定门票和住宿等,还能够为用户在旅游景点根据人流量合理规划旅游路线,导引路线,并进行旅游景点讲解,还能够为客户推荐美食、纪念品,当景点人流高峰时,还能够为客户推荐人流较少的厕所,减少用户排队等待的时间,同时还根据旅游当地天气变化情况为用户推送注意事项,是一种现代化智慧旅游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旅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旅游系统的用户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旅游系统的服务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旅游系统的基础设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照图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旅游系统,

实施例1,包括用户移动终端、服务器终端和基础设施终端,所述用户移动终端用于无线或者有线连接所述服务器终端和所述基础设施终端,所述服务器终端无线或者有线连接所述基础设施终端;

所述用户移动终端用于用户查询旅游信息、定位自身位置、报警求助、投诉景区、评价景区以及接收景区推送信息;所述用户移动终端包括用户查询模块、gps定位模块、报警求助模块、用户投诉模块、用户评价模块和景区信息推送模块,所述用户查询模块用于用户在该系统进行旅游的相关事项查询,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定位用户自身位置,以便地图导引模块后期进行地图导引,指导用户旅游路线,所述报警求助模块用于用户进行报警或求助,以防在旅游途中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得到相关景点工作人员的帮助,所述用户投诉模块用于用户投诉相关事项,从而能够使相关景区对相关事项(旅游景点或服务等)进行改进和提升,所述用户评价模块用于用户评价相关事项,以便用户在接收后能够对相关景区或服务进行评价,所述景区信息推送模块用于用户接收景区的相关推送信息,例如景区最新的天气情况、注意事项或其他突发事件等。

所述服务器终端用于为用户进行地图导引、景点讲解、门票预订、住宿预订、美食推荐、纪念品推荐、厕所人流统计及推荐、景点实时人气统计及旅游路线推荐和当地天气推送;所述服务器终端包括地图导引模块、景点讲解模块、门票预订模块、住宿预订模块、美食推荐模块、纪念品推荐模块、厕所人流统计模块、景点实时人气模块和当地天气模块,所述地图导引模块用于为用户导引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路线,方便客户到景区游玩,所述地图导引模块包括地图路线导引方式和语音路线导引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宜的导引方式,所述景点讲解模块用于为用户讲解旅游当地的历史人文,所述景点讲解模块电连接语音讲解模块和ar讲解模块,所述语音讲解模块用于通过语音为用户讲解旅游当地的历史人文,即为如今普通的通过旅游耳机为游客讲解旅游当地的历史认为,所述ar讲解模块用于通过ar穿戴设备形成虚拟情境为用户讲解旅游当地的历史人文,具有更好地沉浸感,使用户能够更加身历其境地感受旅游景区之前的历史人文故事等。

所述门票预订模块用于为用户预订景点门票,所述住宿预订模块用于为用户预订景点当地住宿,方便用途提前预定景点门票和当地住宿,所述美食推荐模块用于为用户推荐景点当地美食,所述纪念品推荐模块用于为用户推荐景点当地纪念品,方便客户及时了解到景点当地的美食和纪念品,所述厕所人流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景点各个厕所的实时人流量,方便游客直观了解景区内各个厕所的实时人流量,所述厕所人流统计模块采用红外传感器监测人流量,所述厕所人流统计模块电连接厕所推荐模块,所述厕所推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景点的实时人流量推荐用户去人流量较少的厕所,减少排队等待的时间,提高旅游质量。

所述景点实时人气模块用于统计各个景点的实时人流量,所述景点实时人气模块采用人流量计数器监测人流量,所述景点实时人气模块电连接旅游路线推荐模块,所述旅游路线推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景点的实时人流量为用户推荐最佳旅游路线,并实时更新,从而能够使游客减少景点拥挤、排队等待的时间,缓解景区压力,同时能够使游客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旅程。所述当地天气模块用于收集景点当地的实时天气。所述当地天气模块电连接注意事项提醒模块,所述注意事项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景点当地的实时天气为用户推送天气以及旅游注意事项,提醒用户注意天气、穿衣或者开车注意事项。

所述基础设施终端用于拍摄旅游景点实时视频、广播旅游语音、电子指示旅游事项、为用户形成ar情境并进行相关介绍。所述基础设施终端包括摄像头、广播、电子指示牌、ar穿戴设备和人流量计数器,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旅游景区的实时视频,所述广播用于在旅游景区播放语音广播,方便游客在各个角落听到,所述电子指示牌用于在旅游景区为用户指示路线或显示注意事项,帮助游客能够更好地到达旅游目的地或者更改更舒心的旅游,所述ar穿戴设备用于为用户提供ar虚拟场景,所述人流量计数器用于检测厕所和景区人流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仅能够帮助用户提前查询旅游当时相关事项,提前预定门票和住宿等,还能够为用户在旅游景点根据人流量合理规划旅游路线,导引路线,并进行旅游景点讲解,还能够为客户推荐美食、纪念品,当景点人流高峰时,还能够为客户推荐人流较少的厕所,减少用户排队等待的时间,同时还根据旅游当地天气变化情况为用户推送注意事项,是一种现代化智慧旅游系统。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