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特征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36072发布日期:2020-01-07 12:0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标识特征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识特征复合结构。



背景技术:

复合纸质材料的生产需要专用制造装备、工艺和材料,由复合纸质材料制成的某些产品也会有较高的制造成本,制作这些产品的副本也较为困难或成本过高。基于复合纸质材料及其印刷制品的此特性,一些带有纸质包装的商品均可以使用该材料制品进行包装;或者,某些重要的信息可以由复合纸质材料制品作为载体,以便与其他普通物品进行区分。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材料和制造工艺的技术也有了快速发展,单一技术手段也可以制造出结构较为简单的、具有标识特征的复合纸质材料,制造复合纸质材料及其制品已不再是非常困难或成本非常高的作业。复合纸质材料制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广泛和普遍,使得一般的复合纸质料制品不再具有预期的区分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出具有更高区分度、且难以制造其复制品的产品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识特征复合结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标识特征复合结构,包括基体层、第二标识特征体、图形区域以及口令信息区域。基体层含多个第一标识特征载体并在基体层表面形成无序图案;第二标识特征体具有预定宽度,第二标识特征体至少部分段体嵌入于基体层内部;图形区域设置于第二标识特征体表面,图形区域包括按照预定规则设置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组合,图形组合可由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读取并识别数据符号信息;口令信息区域设置有口令信息。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口令信息区域设置于第二标识特征体表面且与图形区域相邻。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形区域和口令信息区域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二者互相间隔排列。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义一个图形区域和一个与之相邻的口令信息区域为一个鉴别单元,第二标识特征体部分段体嵌入于基体层内时,至少一个鉴别单元暴露于第二标识特征体外部。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标识特征体全部嵌入于基体层内时,基体层上覆盖第二标识特征体的结构部分被设置为与第二标识特征体表面不粘连且能被沿预设的轨迹与基体层分离。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标识特征载体随机分布于基体层内。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标识特征载体为片状结构。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标识特征载体在基体层的厚度方向上随机排布。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标识特征载体中的一些第一标识特征载体的表面暴露于基体层外。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形区域的图形组合为二维码图形、条形码或加密数字。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标识特征体为条形薄片。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标识特征体含有磁性材料、金属材料、热敏材料、荧光材料、衍射图像表面或全息图像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基体层内的多个第一标识特征载体可以在基体层表面形成无序且具有唯一排列关系的图案,第一标识特征载体还可以从基体层中分离出来,因此无法制作具有上述结构的副本。而且,结合了嵌入基体层内部的具有较大宽度的第二标识特征体,进一步提高了制造工艺难度。图形区域及口令信息区域的设置还可以方便使用者通过通用设备或专用设备获取与上述标识特征对应的验证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标识特征复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标识特征载体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标识特征载体在基体层内分布状况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标识特征体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第二标识特征体的立体图;

图6为含有图4中第二标识特征体的标识特征复合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10c、10d-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1-下表面,12-上表面;

100-基体层,200、200b-第二标识特征体,300、300b-图形区域,410、410b-第一口令信息区域,420-第二口令信息区域;500b-隐藏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标识特征复合结构,包括含有第一标识特征载体的基体层、第二标识特征体、图形区域和口令信息区域。第一标识特征载体在基体层表面形成有无序图案;第二标识特征体具有预定长度、宽度和厚度,第二标识特征体至少部分段体嵌入于基体层内部;图形区域设置于第二标识特征体表面,图形区域包括按照预定规则设置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组合,图形组合可由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读取并识别数据符号信息;口令信息区域含有口令信息。

通过通用或专用的设备可以读取图形区域的图形组合,并获取到该图形组合记录的数据符号信息,该信息可以是进一步获取所需信息的渠道。获取口令信息区域记载的口令信息后,将口令信息经由前述渠道输入可获得该口令信息对应的唯一甄别特征信息。该唯一甄别特征信息可以是预先获取并存储的基体层表面形成无序图案的图像信息,使得通过目测对比标识特征复合结构表面的无序图案与唯一甄别特征信息是否一致成为可能。

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标识特征复合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的示意图,图3为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在基体层100内分布状况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标识特征复合结构包括基体层100、第二标识特征体200、图形区域300、第一口令信息区域410和第二口令信息区域420,基体层100内含有多个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基体层100为纸基,可以通过造纸设备生产,其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强度。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为六角形片状结构,随机散布在基体层100内并与基体层100成为一体。在基体层100的生产过程中将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加入原料中并成形干燥即可获得含有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的基体层100。第二标识特征体200为条状薄片,也是在基体层100的生产过程中固定在基体层100内部并且将一个表面暴露在基体层100外部。第二标识特征体200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口令信息区域410和第二口令信息区域420,二者也是暴露在基体层100外部的。以下将对上述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解释。

基体层100为纤维结构的纸制品,可以由纸浆制成。纸浆通过上浆设备连续地流到圆网或长网上,浆料在网上逐渐脱水形成湿的幅面,再经辊式压榨辊进行脱水。依靠机械压力仅能除去纸张幅面上的部分水分,后续需要由烘缸进行干燥。基体层100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多层结构。当基体层100为多层结构时,各层的纤维长短或排列方式可能会不同。

在基体层100的制造过程中,可以提前在原料纸浆中混入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最终成形的基体层100内便可随机分布多个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参考图2,图2为图1中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的示意图。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为六角形片状结构,具有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基体层100本身具有一定的透视度,分布在基体层100内的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或多或少都可以被观察/拍摄到。

由于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在基体层100内是随机分布的,每个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在基体层100内都具有唯一的方位,且任意两个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不同,从而形成可以目视和拍摄的唯一图案。并且,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是独立于基体层100的物体,可以被从基体层100中分离出来。通过复印的方式可以复制该唯一图案,但复制的图案中无法将代表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的区域分离出来。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的制造材料可以为具有纤维结构的纸、塑料、金属或复合材料,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可以形状厚度完全一致,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差异。

参考图3,图3为第一标识特征载体在基体层100内分布状况的示意图。基体层100中包括多个第一标识特征载体,多个第一标识特征载体与基体层100的表面的方向位置关系均不相同。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a完全在基体层100内部,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a的上表面与基体层100表面之间具有大约15度的夹角。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b平行于基体层100上表面且其一个表面与基体层100的上表面平齐。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c也完全位于基体层100内部,但其相对于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a距离基体层100的上表面更远。由于上述原因,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a、10b和10c在基体层100表面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颜色深浅、透明度及可见度均不相同,可以形成复杂和更多的随机且唯一的图案。第一表示特征载体在基体层宽度方向可以是满版无序排列,也可以是在预定宽度、预定位置范围内的无序排布。

第二标识特征体200的形状为带状,厚度小于0.02mm且宽度大于5mm,本实施例中第二标识特征体200的宽度为6mm、厚度为0.01mm。此处的数值用于举例说明,而非限制。第二标识特征体200的长度等于基体层100的宽度,第二标识特征体200的两端的段完全位于基体层100的表面以下,中间部分段未被基体层100的组织覆盖。图1中第二标识特征体200上虚线表示的部分即隐于基体层100内的部分。

本实施例中,第二标识特征体200为金属材料制成的薄带,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表面光泽。第二标识特征体200是在基体层100的制造过程中通过特殊工艺添加进去的,其部分带段完全位于基体层100内部,另一部分带段的一个表面露出于基体层100表面。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标识特征体200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磁性材料、热敏材料、荧光材料、衍射图像表面或全息图像表面。

图形区域300为印刷于第二标识特征体200表面的矩形区域,该区域内设有按预定规则设置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组合,本实施例中图形组合为例如快速响应码(quickresponsecode)的二维码(2-dimensionalbarcode)。二维码可以是按照二维码网格矩阵码标准(sj/t11349-2006)或国际标准(iso/iec18004:2000《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技术规范—qr码》编码获得的图形。

图形组合可由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读取并识别数据符号信息,如,使用手机微信中的扫一扫功能对图形区域300进行扫描,当然,支付宝软件或其他通用专用应用程序中的扫一扫功能也可以用于对图形区域300进行扫描。

图形区域300所记载的数据符号信息,可以经应用程序识别并输出预定义的信息,如,跳转至预定网站。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图形区域300中记载的数据符号信息还可以是具有时效性的信息,或者可以是仅可供读取有限次数的信息。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图形区域300中设置的组合还可以为条形码、加密数字、个性化图形、图案、文字、数字、字母等。

第一口令信息区域410和第二口令信息区域420也设置在第二标识特征体200表面,并且与图形区域300相邻。第一口令信息区域410含有口令信息,该口令信息可以是提取预定信息的密匙。如,扫描图形区域300后跳转至的网站,可以在该网站输入第一口令信息区域410中记载的字符串,从该网站获取预定信息。具体地,预定信息可以是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在基体层100上形成的图案的电子图片。获取电子图片后,可以将该图片与基体层100表面的图案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第二口令信息区域420可以印刷有使用说明或提示信息,或者网站内需要多重验证时,第二口令信息区域420设置第二道密匙。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使用应用程序扫描图形区域300后,可以跳转至设定的网站,网站上设置有查询栏,将第一口令信息区域410中记载的口令信息输入网站中的查询栏后可以提取出该口令信息对应的预设验证信息。若之后在查询栏中输入相同的口令信息再次查询,则会提取出预设的验证信息,并且,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可以是例如“该密匙851a9_3m8为第2次查询”的字样。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仅设置第一口令信息区域410,不设置第二口令信息区域420。

如图1所示,第二标识特征体200的长度与基体层100的宽度相等,第二标识特征体200上包括两个图形区域和口令信息区域组合形成的鉴别单元,一个鉴别单元为图形区域300、第一口令信息区域410和第二口令信息区域420,另一个鉴别单元为图形区域300a、第一口令信息区域410a和第二口令信息区域420a。其中图形区域300a、第一口令信息区域410a和第二口令信息区域420a位于基体层100内部。

本实施例中,图中所示的标识特征复合结构是经过裁切后获得的局部结构。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基体层100可以有更大的宽度,第二标识特征体200也可以设置更多个鉴别单元。第二标识特征体200上有多个鉴别单元暴露于基体层100表面,外露的鉴别单元可以是相邻的鉴别单元,也可以是间隔的。如,第一个鉴别单元是外露时,第二个鉴别单元是隐藏的,第三个鉴别单元是外露的,第四个鉴别单元隐藏……以此类推。或者,基体层100上能够暴露鉴别单元的区域的长度为两个鉴别单元所占的长度,这样就可以使相邻的两个鉴别单元暴露于基体层100之外。举例,在基体层上暴露用于鉴别单元裸露部分的区域为20mm,含在纸张内的区域为5mm。鉴别单元的尺寸可以有多种,因此在20mm裸露部分区域内可能有一个或多个鉴别单元裸露。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第二标识特征体200由于拉伸造成的长度累积误差也会造成其在基体层上裸露的部位不同。因此,基体层上裸露出的鉴别单元的图形并不一定是相同的。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标识特征体200全部嵌入于基体层100内,基体层100上覆盖第二标识特征体200表面的结构部分被设置为与第二标识特征体200表面不粘连且能被沿预设的轨迹与基体层分离。换言之,第二标识特征体200表面覆盖有一层容易撕开的结构,且该结构为基体层100的一部分,与基体层100一体成型,而非通过粘接等手段附加在基体层100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口令信息区域不设置于第二标识特征体200的表面,而是印刷于基体层100表面,且与图形区域300相邻。相对于口令信息区域设置于第二标识特征体200的结构,直接将口令信息区域设置在基体层100表面的工艺难度较低。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的排布还可以是按照预定义的规则设置的,且根据该规则设置的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的排布形式不会重复,多个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在基体层100表面形成的图形组合也是唯一的。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如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多边形、圆形、及纤维状、微点状等。基体层100中可以设置一种形状的载体,也可以设置多种形状的载体,如仅设置四边形的载体,或者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混合物。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还可以为或者是无规则的纤维状,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五边形等多边形,也可以是粉末、微粒、球状、正方体状或其他不规则的立方体,还可以是“s”形、“y”形、“w”形等不规则的样式。第一标识特征10的材料可以为30-40克薄型纸,或8-30μmpet膜。

上述结构,随机分布或按照预定规则分布的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可以在基体层100表面形成唯一的图案,仅能通过复印的方式取得该图案的副本。并且,由于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是嵌入基体层100内部与基体层100之间紧密结合同时也可以被从基体层100中分离出来,而复印出的图案则没有可以分离的效果。因此,一旦被制造出,标识特征复合结构就无法取得完全相同的副本。在基体层100中嵌入第二标识特征体200的工艺也具有较大的难度,制造门槛较高。制作具有较大宽度的第二标识特征体200并在其表面设置图形区域300的工艺也较复杂。组合了上述标识特征的结构,制造难度大,无法被复制。

参考图4至图6,示出了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标识特征体200b的正视图,图5为图4中第二标识特征体200b的立体图,图6为含有图4中第二标识特征体200b的标识特征复合结构500b的示意图。

第二标识特征体200b为pet材料的条状薄片,宽度范围可以在3~15mm之间,优选5.5~9mm;厚度可以在8-30μm之间,优化10-20μm;材质可以为透明或不透明或含有激光全息的pet膜。pet膜表面的图形区域300b上印刷有二维码,第一口令信息区域410b上印刷有密码。第二标识特征体200b部分段嵌入在基体层中,如图中的虚线框内的区域;部分段裸露在外部,如图中位于虚线框两侧的隐藏区域500b。在第二标识特征体200b的一侧,还设置有定向施放加入的第一标识特征载体10d,多种形状的标识特征载体形成一个带状区域,并与二维码形成信息组合。生产时根据印刷品的位置印刷或标记固定采集区域,在检测环节对固定采集区域范围内的第一特征标识进行拍照、存储和赋值,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采集第二特征的二维码或随机图案,调取第一特征固定区域内的图片信息,进行比对。

图像采集技术和辅助硬件设备可以进行二维码的识别和可变区域内的图片拍照,并通过互联网软件系统自动,建立二维码和第一标识特征载体的对应关系。所有抓取的二维码和第一标识特征载体的图像储存在数据库内,或不设立数据库以计算机算法的形式建立对应关系。在查询时,使用社会通用软件和定制专用软件可以得到不同的查询内容和结果。社会通用软件如微信,主要应用于消费者的查询。专用软件应可以用于各印刷品生产环节的工厂,如造纸厂、印刷厂、加工厂等,通过此种内容来进行工业生产的管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