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亮度的清晰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现有技术下,人脸识别会受到光照条件例如白天和夜晚,室内和室外等影响,一旦光线过亮或过暗,都会影响设备的图像采集,给设备的识别带来麻烦,进而导致身份验证失败,不仅如此,如果长时间不对人脸识别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清洁,就会有灰尘覆盖在摄像头表面,同样也会影响识别效果,降低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亮度的清晰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亮度的清晰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机箱和四个支撑杆,所述机箱的一侧从上而下依次设有摄像头、显示屏和若干按钮,四个支撑杆分别与机箱的下方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机箱的上方设有调光机构,所述机箱的靠近摄像头的一侧的上方设有除尘机构,所述机箱内设有plc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显示屏、摄像头和按钮均与plc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通讯电路,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可调电容cp1、电感l1、三极管q1和天线ant,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与第一电阻r1的两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感l1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可调电容cp1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容c3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阻r3组成的串联电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容c4并联,所述天线ant与电感l1的中心点连接;
所述调光机构包括灯壳、灯管和调节组件,所述灯壳固定在机箱上,所述灯管固定在灯壳内,所述灯壳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方向与显示屏的方向相同,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灯壳内的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单元、驱动板、遮板和连接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和连接单元均设置在灯壳内,所述驱动单元与驱动板的远离遮板的一侧传动连接,所述遮板的远离驱动板的一侧与开口的下方铰接,所述驱动板通过连接单元与遮板连接,所述灯管与plc电连接;
所述除尘机构包括传动组件、连接板、限位组件和若干刷毛,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机箱的上方,所述传动组件与连接板的上方传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位于连接板的下方,所述刷毛均匀分布在连接板的靠近摄像头的一侧,所述刷毛的长度大于连接板与摄像头的最小距离。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驱动板转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马达、转轴和轴承,所述第一马达和轴承分别位于开口内的顶部的两端,所述第一马达和轴承均与灯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马达与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驱动板的远离遮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马达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遮板转动,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铰接块、连杆、滑块和滑槽,所述铰接块与驱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铰接块和滑块铰接,所述滑槽与遮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滑块和滑槽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滑槽内涂有润滑油。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光线通过驱动板和遮板与开口之间的缝隙射出灯壳,所述开口外的四侧均设有遮光条,所述遮光条的颜色为黑色。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连接板移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马达、驱动轴、传动轴、移动块和滑轨,所述第二马达和滑轨均固定在机箱上,所述第二马达与驱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与传动轴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移动块铰接,所述滑轨位于摄像头的上方,所述移动块设置在滑轨内,所述移动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马达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限制连接板的下方的位置,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和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板设置在连接板的远离摄像头的一侧,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板抵靠,所述固定板的长度等于滑轨的长度,两根固定杆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两端,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杆与机箱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移动块脱离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与第二马达抵靠,所述移动块、驱动轴和从动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滑轨的长度。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光照条件以便调节光线,所述机箱的靠近显示屏的一侧的上方设有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设备的节能效果,所述灯壳的上方设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plc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节亮度的清晰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通过调光机构控制驱动板和遮板打开的角度从而调节光线的亮暗,使得人脸识别在光照量稳定的环境下进行,与现有的调光机构相比,该调光机构实现了调节光线亮暗的功能,减轻了光照条件对人脸识别的影响,减小了识别失败的几率,不仅如此,通过除尘机构对摄像头进行清洁,避免灰尘影响设备的图像采集,与现有的除尘机构相比,该除尘机构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在无线通讯电路中,采用普通的三点式振荡电路,从而提高了该电路的实用性,同时,该电路采用大电流发射,在开阔地带可达1km,保证了工作人员对系统的远程监控的可靠性,提高了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可调节亮度的清晰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可调节亮度的清晰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的灯壳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可调节亮度的清晰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的连接单元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可调节亮度的清晰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可调节亮度的清晰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的电路图;
图中:1.机箱,2.显示屏,3.摄像头,4.支撑杆,5.按钮,6.灯壳,7.灯管,8.驱动板,9.遮板,10.第一马达,11.转轴,12.轴承,13.铰接块,14.连杆,15.滑块,16.滑槽,17.第二马达,18.驱动轴,19.传动轴,20.移动块,21.滑轨,22.连接板,23.刷毛,24.遮光条,25.光照传感器,26.光伏板,27.固定板,28.固定杆,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p1.可调电容,l1.电感,q1.三极管,ant.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亮度的清晰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机箱1和四个支撑杆4,所述机箱1的一侧从上而下依次设有摄像头3、显示屏2和若干按钮5,四个支撑杆4分别与机箱1的下方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机箱1的上方设有调光机构,所述机箱1的靠近摄像头3的一侧的上方设有除尘机构,所述机箱1内设有plc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显示屏2、摄像头3和按钮5均与plc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通讯电路,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可调电容cp1、电感l1、三极管q1和天线ant,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与第一电阻r1的两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感l1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可调电容cp1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容c3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阻r3组成的串联电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容c4并联,所述天线ant与电感l1的中心点连接;
在使用该人脸识别设备时,用户先站到机箱1的正前方,plc会控制摄像头3进行图像采集,然后图像会显示到显示屏2上,用户根据显示屏2上的图像调整位置,使脸部的图像位于显示屏2的中心处,识别成功后,显示屏2上会发出提示,支撑杆4用于支撑机箱1,调光机构会根据周围环境的明暗度调节光线,便于摄像头3在稳定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图像采集,如果因摄像头3上有灰尘而导致显示屏2上的图像显示不清晰,用户可按下按钮5,使plc驱动除尘机构清洁摄像头3,减轻摄像头3脏污对图像采集的影响,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如图2所示,所述调光机构包括灯壳6、灯管7和调节组件,所述灯壳6固定在机箱1上,所述灯管7固定在灯壳6内,所述灯壳6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方向与显示屏2的方向相同,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灯壳6内的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单元、驱动板8、遮板9和连接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和连接单元均设置在灯壳6内,所述驱动单元与驱动板8的远离遮板9的一侧传动连接,所述遮板9的远离驱动板8的一侧与开口的下方铰接,所述驱动板8通过连接单元与遮板9连接,所述灯管7与plc电连接;
plc控制灯管7发出光线,通过灯壳6开口处的驱动单元控制驱动板8向外转动,驱动板8通过连接单元带动遮板9跟着向外转动,通过调整驱动板8和遮板9转动的角度,调整从灯壳6内射出的光线的多少,从而减少光照条件对人脸识别的影响,提高人脸识别的成功率。
如图4所示,所述除尘机构包括传动组件、连接板22、限位组件和若干刷毛23,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机箱1的上方,所述传动组件与连接板22的上方传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位于连接板22的下方,所述刷毛23均匀分布在连接板22的靠近摄像头3的一侧,所述刷毛23的长度大于连接板22与摄像头3的最小距离;
plc驱动传动组件,带动连接板22平移,连接板22上的刷毛23随之移动,擦去摄像头3上的灰尘,起到清洁的作用,限位组件防止连接板22的下方翘起,使刷毛23与摄像头3充分接触,提高了清洁的效率。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驱动板8转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马达10、转轴11和轴承12,所述第一马达10和轴承12分别位于开口内的顶部的两端,所述第一马达10和轴承12均与灯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马达10与转轴11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1的另一端与轴承12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1与驱动板8的远离遮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马达10与plc电连接。
plc驱动第一马达10使转轴11转动,带动驱动板8外翻,轴承12限制了转轴11的远离第一马达10的一端的位置,使转轴11和驱动板8保持平衡。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铰接块13、连杆14、滑块15和滑槽16,所述铰接块13与驱动板8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4的两端分别与铰接块13和滑块15铰接,所述滑槽16与遮板9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5设置在滑槽16内,所述滑块15与滑槽16滑动连接。
当驱动板8外翻时,铰接块13会随之运动,带动连杆14的靠近铰接块13的一端运动,连杆14的另一端带动滑块15在滑槽16内移动,从而带动遮板9外翻,实现驱动板8传动给遮板9的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滑块15和滑槽16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滑槽16内涂有润滑油,润滑油可以使滑块15在滑槽16内移动得更加顺畅。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光线通过驱动板8和遮板9与开口之间的缝隙射出灯壳6,所述开口外的四侧均设有遮光条24,所述遮光条24的颜色为黑色。
由于设计的问题,驱动板8和遮板9与开口之间会存在一些缝隙,通过黑色的遮光条24可挡住这些缝隙,防止光线通过这些缝隙射出灯壳6而影响识别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连接板22移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马达17、驱动轴18、传动轴19、移动块20和滑轨21,所述第二马达17和滑轨21均固定在机箱1上,所述第二马达17与驱动轴18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18的另一端与传动轴19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轴19的另一端与移动块20铰接,所述滑轨21位于摄像头3的上方,所述移动块20设置在滑轨21内,所述移动块20与滑轨2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20与连接板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马达17与plc电连接。
plc驱动第二马达17使驱动轴18转动,带动传动轴19转动,从而使移动块20在滑轨21内往复移动,带动连接板22和刷毛23,从而实现刷毛23对摄像头3来回擦拭的功能。
作为优选,为了限制连接板22的下方的位置,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27和两根固定杆28,所述固定板27设置在连接板22的远离摄像头3的一侧,所述固定板27与连接板22抵靠,所述固定板27的长度等于滑轨21的长度,两根固定杆28分别设置在固定板27的两端,所述固定板27通过固定杆28与机箱1固定连接。
通过固定板27防止连接板22的下方翘起,使刷毛23与摄像头3充分接触,固定杆28用于固定固定板27,实现给连接板22限位的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移动块20脱离滑轨21,所述滑轨21的一端与第二马达17抵靠,所述移动块20、驱动轴18和从动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滑轨21的长度,为了保证移动块20始终处于滑轨21内,需要满足上述条件。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光照条件以便调节光线,所述机箱1的靠近显示屏2的一侧的上方设有光照传感器25,所述光照传感器25与plc电连接。
光照传感器25检测周围的光照条件,然后发送信号给plc,plc根据信号控制调节组件调整调光机构的光线的射出率,使光照条件适宜用户进行人脸识别。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设备的节能效果,所述灯壳6的上方设有光伏板26,所述光伏板26与plc电连接,光伏板26吸收光能,并转化为电能供给设备,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
用户使用该人脸识别设备时,通过调光机构根据环境的亮度调节光线,使光照条件适宜摄像头3进行图像的采集,然后显示屏2会显示出摄像头3采集的图像,用户再调整位置使脸部的图像位于显示屏2的中心处,如果摄像头3上有灰尘,用户可按下按钮5,使plc驱动除尘机构清洁摄像头3,避免灰尘影响图像的清晰度,使识别更容易成功,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调节亮度的清晰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通过调光机构控制驱动板8和遮板9打开的角度从而调节光线的亮暗,使得人脸识别在光照量稳定的环境下进行,与现有的调光机构相比,该调光机构实现了调节光线亮暗的功能,减轻了光照条件对人脸识别的影响,减小了识别失败的几率,不仅如此,通过除尘机构对摄像头进行清洁,避免灰尘影响设备的图像采集,与现有的除尘机构相比,该除尘机构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在无线通讯电路中,采用普通的三点式振荡电路,从而提高了该电路的实用性,同时,该电路采用大电流发射,在开阔地带可达1km,保证了工作人员对系统的远程监控的可靠性,提高了其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