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信息惠警惠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9366发布日期:2021-04-16 10:0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信息惠警惠民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一线警员提供跨业务数据库、跨地理阻隔的现代化移动警务通办公机制。


背景技术:

2.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新技术和惠警惠民创新思路的应用需求,公安警务相关业务单位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构建警用移动信息网对其他网络信息资源的访问和交换体系,访问移动互联网信息资源为公安移动业务提供服务,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借鉴移动互联网应用模式实现警民互动,提高公安部门在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管控和社会服务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互联网+”思路,基于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和开放平台技术,针对公安信息移动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核心需求,结合警用移动信息通信基础环境和技术规范,有效利用公安信息网业务资源、移动互联网信息资源,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信息惠警惠民系统,实现信息安全保障与业务应用创新协调发展,构建公安移动互联网+信息惠警惠民安全服务体系,贴近公安一线实战需求,有力支撑公安工作核心任务,整体提升公安工作效能和实战能力。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信息惠警惠民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于soa架构的web service和移动vpn技术相结合的第三代移动访问技术,包括移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平台、移动应用服务三个层次;其中移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现有移动警务接入平台设施、视频专网资源访问基础设施、移动互联网资源访问与服务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平台主要包括应用开发门户、应用发布管理、应用统一认证/互联网用户实名认证、共享资源访问与安全交换;移动应用服务主要包括由应用访问管理、网络安全隔离、应用访问代理组成的服务资源访问部分,应用配置管理部分和应用访问审计部分三个组成部分,为访问移动互联网专网/警务移动信息网服务资源提供安全访问通道、配置管理和安全审计服务。
6.本发明是在“互联网+”大环境下,伴随着全国公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实现了“互联网+警务”的新型移动警务通系统,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能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能借鉴移动互联网应用模式实现警民互动,提高公安部门在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管控和社会服务能力。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发明的移动互联服务信息访问体系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8.本发明采用基于soa架构的web service和移动vpn技术相结合的第三代移动访问技术,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和交互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融合了无线通讯、数据库同步、身份证及网络安全隔离网闸等多种移动通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的前沿技术,以专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为依托,为一线警员提供了一种跨业务数据库、跨地理阻隔的现代化移动警务通办公机制。
9.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惠警惠民体系架构,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运维管理、安全保障等体系要求,包含移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平台、移动应用服务等几个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支撑信息惠警惠民与移动视频应用等各类业务,实现民警对移动互联网app应用、即时通信、web应用等各类服务资源的访问;实现百姓对交管、户政、社区、出入境等各类信息和服务的获取。
10.移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现有移动警务接入平台设施、视频专网资源访问基础设施、移动互联网资源访问与服务基础设施。
11.应用支撑平台主要包括应用开发门户、应用发布管理、应用统一认证/互联网用户实名认证、共享资源访问与安全交换等几个部分。
12.移动应用服务,主要包括移动视频应用服务、信息惠民服务、信息惠警服务。
13.如图1所示,移动互联网信息惠警惠民应用资源信息访问体系结构,包括由应用访问管理、网络安全隔离、应用访问代理组成的服务资源访问部分,应用配置管理部分和应用访问审计部分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为惠警惠警应用访问移动互联网专网/警务移动信息网服务资源提供安全访问通道、配置管理和安全审计服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