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39506发布日期:2021-05-14 13:3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全面屏手机的普及,屏下指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全面屏手机。
3.现有的指纹识别大多采用光学指纹识别,其包括补光光源与指纹传感器。在指纹识别过程中,通过打开补光光源发出光,投射到手指上进行散射,散射光进入指纹传感器中,指纹传感器对接收到光进行处理实现指纹识别。
4.但是,当在日光场景下,外界光线会穿透手指进行指纹区域,再叠加上本身补光光源提供的光线,容易造成指纹传感器探测到的信号过爆,从而在强光下无法进行指纹解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所述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电子设备配置有屏幕、指纹传感器和至少一个辅助光源,且所述指纹传感器和所述至少一个辅助光源位于所述屏幕下方,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外部环境光中的第一频段的光强度;所述第一频段的光用于所述指纹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当所述第一频段的光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辅助光源提供第二频段的光;当所述第一频段的光强度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辅助光源不提供所述第二频段的光;所述第二频段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频段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在指纹传感器检测外界光线不充足的情况下,需要开启辅助光源进行补光,来实现进行指纹识别功能;在指纹传感器检测外界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不开启辅助光源进行补光,以避免指纹传感器接收到光信号过多而导致无法进行指纹识别,同时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9.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检测外部环境光中的第一频段的光强度,包括:利用所述指纹传感器或者环境光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频段的光强度。在指纹传感器在获取指纹图像进行指纹识别的过程中,可以将图像的光线强度转换成电信号,以实现检测获取图像光线的强度,这样避免增加检测光强的器件。
10.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频段的光和所述第二频段的光为不可见光。
1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检测单元、至少一个辅助光源和处理器,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外部环境光中的第一频段的光强度;所述第一频段的光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纹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所述至少一个辅助光源,用于提供第二频段的光;所述第二频段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频段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第一频段的光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辅助光源提供所述第二频段的光;以及当所述第一频段的光强度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辅助光源不提供
所述第二频段的光;其中,所述指纹传感器和所述至少一个辅助光源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下方。
12.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检测单元为所述指纹传感器或者环境光传感器。
13.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频段的光和所述第二频段的光为不可见光。
1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指纹传感器、屏幕、至少一个红外光源和处理器,所述指纹传感器,用于利用第一频段的红外光进行指纹识别,以及检测外部环境光中的所述第一频段的红外光强度;所述至少一个红外光源,用于提供第二频段的红外光;所述第二频段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频段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第一频段的红外光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红外光源提供所述第二频段的红外光;以及当所述第一频段的红外光强度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红外光源不提供所述第二频段的红外光;其中,所述指纹传感器和所述辅助光源位于所述屏幕下方。
附图说明
15.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内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黑暗或无红外线的环境下进行指纹识别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外界环境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进行指纹识别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22.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指的是,将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显示屏下方,无需手指与指纹传感器接触,即可通过该指纹传感器,实现采集位于显示屏上方的手指的指纹信息,进而基于采集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识别的技术。可以理解,对于能够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无需在显示屏以外设置指纹采集区域,从而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2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其它各种类型的、具有显示屏的设备。
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0、指纹传感器20、辅助光源30和处理器40。其中,显示屏10的正下方设置有指纹传感器20,在指纹传感器20周边设置有多个辅助光源30。
25.在电子设备100中,多个辅助光源30发出的光(如图1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的光线)可透过显示屏10传播至显示屏10上方,投射到位于显示屏10上方的手指50上进行反射,形成的反射光再透过显示屏10传播至指纹传感器20,指纹传感器20根据其接收的反射光采集手指50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识别。
26.在电子设备处在光照强度较强的环境下,外界环境中的光(如图1中的虚线箭头所
示的光线)可透过位于显示屏10上方的手指50进行折射,形成的折射光透过显示屏10传播至指纹传感器20,指纹传感器20也能根据其接收的折射光采集手指50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识别。
27.但是,如果指纹传感器20同时接收到上述的反射光和折射光后,造成指纹传感器20接收到光信号过多,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指纹识别。
2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20还用于获取外界环境中的第一频段的光强度。
29.需要优先说明的是,在触发电子设备100的指纹识别功能时,辅助光源30先不工作,以便指纹传感器20获取外界环境中的光。然后根据指纹传感器20是否需要补光,确定是否打开辅助光源是否工作,以进行补光。
30.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中,显示屏10可以采用自发光显示屏来显示图案,比如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来显示图案;或者采用非自发光显示屏来显示图案,比如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来显示图案。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31.但是,对于oled显示屏来说,可见光的传感器现在主要应用在oled显示屏的屏下指纹,利用oled显示屏自发光进行指纹探测,外界环境中的可见光在经过手指50的时候,会被手指50反射,无法在可见光传感器上成像。对于lcd显示屏来说,可见光无法穿透指纹传感器20中的背光模组(设置有反射片),因此无法被指纹传感器所感知到。所以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指纹识别所采集的光为不可见光,优选的为红外光。下述实施例中,将采用红外光来进行指纹识别。
32.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辅助光源30可以为红外led,用于提供红外光。其中,多个红外led均匀的分布在指纹传感器20的周边,使得各个红外led发出红外光通过反射,均匀的投射在指纹传感器20上。
33.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当指纹传感器20为正方形时,在指纹传感器20的四个侧边的中间位置上均设置一个辅助光源30,且每个辅助光源303与指纹传感器20对应的侧边的距离相同,以保证各个辅助光源30发出光通过反射,均匀的投射在指纹传感器20上。
34.其中,指纹传感器20获取的第一频段的光为特定频段的红外光。本申请通过获取特定频段的红外光来进行光强度的探测,以避免指纹传感器20对全频段的红外光进行探测。
35.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通常指纹传感器的敏感波段有固定的峰值波段,比如峰值波长为850nm或者940nm。但是指纹传感器20采集的光通常是一个范围,不会是单波长,所以第一频段优先和指纹传感器的敏感波段相近,如指纹传感器的吸收峰值波段为940nm附近,而指纹传感器20检测的第一频段也需要覆盖940nm范围。
36.在一个可能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20为红外感光传感器。红外感光传感器用于接收外界环境中的红外光。具体地,红外感光传感器可以由大量的红外光电二极管组成的阵列,每个红外接收二极管均可根据其接收的红外光产生电信号,且产生的电信号关联于接收的红外光的光照强度。
3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感光传感器通过将接收到的特定频段的红外光转换成电流,然后将电流数值发送给处理器40。其中,电流数值越大,则表示指纹传感器20接收到红外光强度越强,从而指纹传感器20所处的外界环境中的红外光强度越强;反之,电流数值越
小,则表示指纹传感器20接收到红外光强度越弱,从而指纹传感器20所处的外界环境中的红外光强度越弱。
38.处理器40分别与指纹传感器20和辅助光源30连接。处理器40用于根据第一频段的光强度与设定的阈值之间的关系,控制辅助光源30是否提供第二频段的光。
39.具体地,处理器40预先存储有用于检测外界环境中的光强度的阈值。其中,设定的阈值可以为电信号数值、光信号数值等等。设定的阈值类型跟处理器40接收到信号数值类型相匹配,也即跟处理器40连接的设备相匹配。
40.处理器40与红外感光传感器连接。在接收由红外感光传感器发送的电流数值后,与存储的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电流数值小于预定的阈值时,则表明指纹传感器20接收到红外光强度比较弱,指纹传感器20所获取的外界环境中的红外光不能支撑其进行指纹识别,此时处理器40控制各个辅助光源30进行工作,以提供红外光进行补光。当接收到的电流数值大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时,则表明指纹传感器20接收到的红外光强度比较强,指纹传感器20所获取的外界环境中的红外光足以支撑其进行指纹识别,此时处理器40控制各个辅助光源30不进行工作,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100的功耗。
41.处理器40控制各个辅助光源30发出红外光进行补光过程中,其根据接收到电流数值的大小,来控制各个辅助光源30提供的红外光的强度。当接收到电流数值越小,表明外界环境中的红外光强度越弱,则需要补充的红外光越多,此时控制各个辅助光源30发出的红外光强度越强。当接收到电流数值较大,表明外界环境中的红外光强度较强,则需要补充的红外光较少,此时控制各个辅助光源30发出少量的红外光即可,避免辅助光源30所发出红外光的光照强度过大而增加电子设备100的功耗。
42.另外,在各个辅助光源30发出红外光进行补光的过程中,指纹传感器20继续采集红外光,以探测指纹传感器20接收到红外光是否过多,从而保证指纹传感器20不因补光而导致无法进行指纹识别。
43.其中,辅助光源30提供的红外线的第二频段为指纹传感器20进行指纹识别所需要的光中的任意频段。但是,获取的第一频段的光必须在辅助光源30提供的红外线的第二频段之中。
4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如果处在黑暗或无红外线的环境下,此时处理器40接收到电流值基本上为0。这种情况下,指纹传感器20进行指纹识别所需的红外光都由辅助光源30提供。
45.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当电子设备处在黑暗的环境下,此时红外光源发出红外线,该红外线穿过显示屏10的可透红外的光学膜片、导光膜(light guide film,lgf)、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cf)等组层后,通过手指50反射,然后再次穿过显示屏10的各个组层,传播至指纹传感器20,指纹传感器20根据其接收的反射光采集手指50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识别。
4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如果处在外界光充足的情况下,此时处理器40控制不开启辅助光源30进行补光,以避免指纹传感器20接收到光信号过多而导致无法进行指纹识别,同时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100的功耗。
47.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当电子设备处在外界光充足的环境下,此时红外光源不发出红外线,外界红外线穿过手指50直射到显示屏10上,或经过显示屏10的玻璃外表面反射
到手指50后,再经过手指50反射到显示屏10上,然后穿过显示屏10的可透红外的光学膜片、lgf、tft、cf等组层后,传播至指纹传感器20,指纹传感器20根据其接收的反射光采集手指50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识别。
48.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虽然采用指纹传感器30来获取外界环境中的第一频段的光强度,但是对于本领域人员来说,可以增加其它器件,如环境光传感器、光强计、强度检测仪等器件,来替代指纹传感器30获取外界环境中的第一频段的光强度,然后将获取的光强度发送给处理器40进行处理。这种方案也可以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实现的,在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4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该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50.步骤s501,触发指纹识别功能。
51.具体地,对于手机来说,进行按压“开关机”键、唤醒屏幕、进入app、进行支付等操作时,都可以触发指纹指纹识别功能。
52.步骤s502,检测外部环境光中的第一频段的光强度。
53.具体地,在指纹识别过程中,获取的光要穿过显示屏,对于oled显示屏来说,可见光的传感器现在主要应用在oled显示屏的屏下指纹,利用oled显示屏自发光进行指纹探测,外界环境中的可见光在经过手指50的时候,会被手指反射,无法在可见光传感器上成像。对于lcd显示屏来说,可见光无法穿透指纹传感器20中的背光模组(设置有反射片),因此无法被指纹传感器所感知到。所以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指纹识别所采集的光为不可见光,优先的为红外光。
54.其中,第一频段的光为特定频段的红外光,通过获取特定频段的红外光来进行光强度的探测,以避免对全频段的红外光进行探测。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通常指纹传感器的敏感波段是固定的,比如850nm或者940nm。但是采集的光通常是一个范围,不会是单波长,所以第一频段的光在850nm至940nm之间的波段最好。
5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的第一频段的光为特定频段的红外光。通过将接收到的特定频段的红外光转换成电流,得到电流数值。其中,电流数值越大,则表示接收到红外光强度越强,从而指纹传感器20所处的外界环境中的红外光强度越强;反之,电流数值越小,则表示接收到红外光强度越弱,从而指纹传感器20所处的外界环境中的红外光强度越弱。
56.步骤s503,判断第一频段的光强度是否超过阈值。
57.具体地,处理器40预先存储有用于检测外界环境中的光强度的阈值。其中,设定的阈值可以为电信号数值、光信号数值等等。设定的阈值类型跟将光强度转换成的信号类型相匹配。
58.处理器40接收电流数值后,与存储的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电流数值小于预定的阈值时,则表明接收到红外光强度比较弱,指纹传感器20所检测的外界环境中的红外光不能支撑其进行指纹识别,此时执行步骤s504。当接收到的电流数值大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时,则表明接收到的红外光强度比较强,指纹传感器20所获取的外界环境中的光足以支撑其进行指纹识别,此时执行步骤s505。
59.步骤s504,当第一频段的光强度小于阈值时,控制至少一个辅助光源提供第二频段的光线。
60.处理器40控制各个辅助光源发出红外光进行补光过程中,其根据接收到电流数值的大小,来控制各个辅助光源提供的红外光的强度。当接收到电流数值越小,表明外界环境中的红外光强度越弱,则需要补充的红外光越多,此时控制各个辅助光源发出的红外光强度越强。当接收到电流数值较大,表明外界环境中的红外光强度较强,则需要补充的红外光较少,此时控制各个辅助光源发出少量的红外光即可,避免辅助光源所发出红外光的光照强度过大而增加电子设备的功耗。
61.另外,在各个辅助光源30发出红外光进行补光的过程中,指纹传感器20继续采集红外光,以探测指纹传感器20接收到红外光是否过多,从而保证指纹传感器20不因补光而导致无法进行指纹识别。
62.其中,辅助光源提供的红外线的第二频段为指纹传感器20进行指纹识别所需要的光中的任意频段。但是,获取的第一频段的光必须在辅助光源提供的红外线的频段之中。
63.步骤s505,当第一频段的光强度不小于阈值时,控制至少一个辅助光源不提供第二频段的光线。
6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如果处在外界光充足的情况下,此时处理器40控制控制辅助光源不工作,以避免指纹传感器接收到光信号过多而导致无法进行指纹识别,同时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65.步骤s506,指纹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
66.指纹传感器20根据其接收的反射光采集手指50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识别。
6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如果指纹传感器检测外界光不充足的情况下,需要开启辅助光源进行补光,来实现进行指纹识别功能;如果指纹传感器检测外界光充足的情况下,不开启辅助光源进行补光,以避免指纹传感器接收到光信号过多而导致无法进行指纹识别,同时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6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适合的方式结合。
6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