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推演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防洪预案的可视化推演方法。
背景技术:
在联合国关注的15中自然主要灾害中,洪水灾害是破坏程度最严重和因灾死亡人口最多的一种灾害。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洪水灾害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
目前对于洪水风险的评估大都是采用洪水风险图。例如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二维平面的洪水淹没分析,基于dem三维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给定淹没高程下的洪水淹没区绘制等。但是上述方法绘制的洪水风险图都是静态的,无法实现防洪预案的推演,无法直观的知晓受灾人口、淹没土地等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公开了防洪预案的可视化推演方法。
技术方案:防洪预案的可视化推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防洪预案对应的防洪区域的基础地形资料、河道情况资料,并结合气象台提供的气象预报数据、水调自动化系统提供的水位数据、入库流量数据和出库流量数据指定至少一个文本型防洪预案;
s2:分别将步骤s1得到的文本型防洪预案转化成结构化应急预案;
s3:将步骤s2得到的结构化应急预案导入基于gis的水动力模型中,然后按照预先案依次对其中的任务进行任务控制与调节,完成后得到执行结果:
s4:将步骤s3得到的执行结果导入图表生成组件,然后将该执行结果生成相应的图表;
s5:将步骤s4得到的图表通过可视化组件演示出来。
进一步地,步骤s2中的结构化应急预案有多个有逻辑关系的预案任务组成,该预案任务由多个预案资源组成。
进一步地,步骤s3中的基于gis的水动力模型为floodarea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s3的基于gis的水动力模型中将防洪区域中的土地按照曼宁系数经验值进行类型的划分,分为建筑用地、水域、旱田、水田和林地。
更进一步地,步骤s3得到的执行结果包括洪水深度、总受灾面积、总受灾面积中的不同类型土地的面积、居民户数和财产损失。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防洪预案的可视化推演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最终的数据可视化,更加直观,提高了用户体验;
2、推演过程可重复,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防洪预案的可视化推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防洪预案对应的防洪区域的基础地形资料、河道情况资料,并结合气象台提供的气象预报数据、水调自动化系统提供的水位数据、入库流量数据和出库流量数据指定至少一个文本型防洪预案;
s2:分别将步骤s1得到的文本型防洪预案转化成结构化应急预案;
s3:将步骤s2得到的结构化应急预案导入基于gis的水动力模型中,然后按照预先案依次对其中的任务进行任务控制与调节,完成后得到执行结果:
s4:将步骤s3得到的执行结果导入图表生成组件,然后将该执行结果生成相应的图表;
s5:将步骤s4得到的图表通过可视化组件演示出来。
进一步地,步骤s2中的结构化应急预案有多个有逻辑关系的预案任务组成,该预案任务由多个预案资源组成。
进一步地,步骤s3中的基于gis的水动力模型为floodarea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s3的基于gis的水动力模型中将防洪区域中的土地按照曼宁系数经验值进行类型的划分,分为建筑用地、水域、旱田、水田和林地。
更进一步地,步骤s3得到的执行结果包括洪水深度、总受灾面积、总受灾面积中的不同类型土地的面积、居民户数和财产损失。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