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反馈模组及触觉反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83138发布日期:2021-05-18 13:59阅读:53来源:国知局
触觉反馈模组及触觉反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觉反馈模组及触觉反馈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触控键盘、触控方向盘、触控按摩椅等触控装置中,包括用于触觉反馈的触觉反馈模组,通过弹性体实现触觉反馈,提高触觉的感知性,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3.触觉反馈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电极组件,每一电极组件包括pet基材以及依次设置在pet基材上的电极层、弹性基材及弹性柱,弹性柱作为弹性体实现触觉反馈;相邻的电极组件的两个电极层施加不同极性的电压,由电压差产生的电场力使得位于两个电极层之间的弹性柱发生弹性变形振动,从而实现触觉反馈的效果。但是由于相邻电极层之间具有pet基材、弹性基材以及弹性柱,使得相邻电极层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电极层需要输入较高的电压才能实现弹性柱的弹性变形振动,造成能源浪费、安全性较低等问题,在同等电压下,作用于弹性柱的电场力较小,弹性变形振动较小,触觉反馈效果较差,因此,提供一种施加较小电压就能实现较大弹性变形振动的触觉反馈模组及触觉反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触觉反馈模组及触觉反馈装置,该触觉反馈模组施加较小电压就能实现较大弹性变形振动。
5.一种触觉反馈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电极组件,每一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基底、电极层以及多个弹性柱,所述电极层形成于所述基底的表面,每一所述弹性柱形成于所述电极层背离所述基底的表面,相邻两个所述电极层的输入电压不同。
6.上述触觉反馈模组,用户施力向下按压时,相邻的两个电极层输入电压,并且相邻的两个电极层输入的电压不同,使得相邻两个电极层之间形成电压差u,产生电场力,使得位于相邻两个电极层之间的弹性柱发生弹性变形,当用户停止施力时电压消失,弹性柱恢复原状,形成弹性变形振动的效果,从而实现触觉反馈的效果;根据电场力计算公式:f=(u2xax∈)/d2,其中,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电场力f与距离d成反比,电场力f与电压差u成正比,在达到相同的触觉反馈效果时,用于促使弹性柱形变的电场力f相同,此时,电压差u和距离d成反比,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极组件相比,上述触觉反馈模组中的电极组件在相邻电极层之间没有弹性基材,仅具有基底和弹性柱,相邻电极层之间的距离较小,使得只需较小的电压差u就能够提供相同大小的电场力f,而此时,相邻的两个电极层分别输低的电压,并保证相邻的两个电极层之间的电压差u较小,就能够实现同样的触觉反馈效果,一方面节约了弹性材料、简化了制备工艺,另一方面输入电压较低提高了安全性,而在电压差u相同时,上述触觉反馈模组能够提高较大的电场力f,用于促使弹性柱形变的电场力f较大,弹性柱的形变较大,形成的弹性变形振动效果较强,触觉反馈效果较好。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觉反馈模组还包括补强件,所述补强件设置在所述电极层上、且与所述弹性柱相连,通过补强件提高弹性柱与电极层之间的附着力,进一步将弹性
柱固定在电极层上。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强件为弹性线,所述弹性线形成于所述电极层背离所述基底的表面,用于提高弹性柱与电极层之间的附着力,以避免弹性柱脱落,提高触觉反馈模组的可靠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线包括多个第一弹性线,多个所述弹性柱阵列分布,所述第一弹性线位于同一行上的相邻两个所述弹性柱之间、且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柱,用于进一步提高弹性柱与电极层之间的附着力,并且便于触觉反馈模组的加工制备。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线包括多个第二弹性线,多个所述弹性柱阵列分布,所述第二弹性线位于同一列上的相邻两个所述弹性柱之间、且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柱,用于进一步提高弹性柱与电极层之间的附着力,使得弹性柱较好地附着在电极层上,并且便于触觉反馈模组的加工制备。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线包括多个第三弹性线,所述弹性柱的外侧对称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弹性线、且每一所述弹性线与所述弹性柱的外表面相连接,以使得弹性柱能够较好地附着在电极层上。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柱为圆柱,所述弹性线沿平行于所述弹性柱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弹性柱直径的二分之一,以在提高弹性柱与电极层之间的附着力的基础上,避免弹性线的设置影响弹性柱。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强件为弹性套,所述弹性套套设在与所述弹性柱的外侧,所述弹性套形成于所述电极层背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且与所述弹性柱的外表面相连,用于提高弹性柱与电极层之间的附着力,进而能够避免弹性柱脱落,提高触觉反馈模组的可靠性。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柱为圆柱,所述弹性套沿平行于所述弹性柱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弹性柱直径的二分之一,以在提高弹性柱与电极层之间的附着力的基础上,避免弹性套的设置影响弹性柱。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柱为锥形柱,沿背离所述电极层的方向,所述弹性柱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用于提高弹性柱与电极层之间的附着力,以避免弹性柱脱落,提高触觉反馈模组的可靠性。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柱为圆柱,所述弹性柱包括柱体以及突出于所述柱体外表面的凸台,所述凸台沿平行于所述柱体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柱体直径的二分之一,以在提高弹性柱与电极层之间的附着力的基础上,避免凸台的设置影响弹性柱。
17.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觉反馈装置,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的触觉反馈模组。
18.上述触觉反馈装置,由于触觉反馈模组通过在电极层的表面上直接设置弹性柱,在施加较小电压就能实现较大弹性变形振动,因此,具有该触觉反馈模组的触觉反馈装置的触觉反馈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现有技术中触觉反馈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现有技术中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觉反馈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电极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一种弹性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另一种弹性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又一种弹性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再一种弹性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电极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29.图11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一种弹性套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电极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31.图1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电极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现有技术中触觉反馈模组的附图标记:
34.01-触觉反馈模组;
35.010-电极组件;
36.011-基底;012-电极层;013-弹性层;014-弹性基材;015-弹性柱;
37.本发明实施例中触觉反馈模组的附图标记:
38.10-触觉反馈模组;
39.100-电极组件;
40.110-基底;120-电极层;
41.130-弹性柱;
42.131-柱体;132-凸台;
43.140-补强件;
44.141-弹性线;142-第一弹性线;143-第二弹性线;144-第三弹性线;145-弹性套。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4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8.图1为本发明现有技术中触觉反馈模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觉反馈模组01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电极组件010,每一电
极组件010包括层叠设置的基底011、电极层012以及弹性层013,其中弹性层013包括弹性基材014以及设置在弹性基材014上的弹性柱015,相邻的电极层012具有电压差,以形成电场力使得弹性柱015发生弹性变形振动,实现触觉反馈,而由于相邻的电极层012之间具有基底011、弹性基材014以及弹性柱015,三层结构使得相邻的电极层012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相邻的电极层012之间的电压差较大,而相邻的电极层012势必需要输入较高的电压才能实现弹性柱的弹性变形振动,造成能源浪费、安全性较低等问题,而在相邻的电极层012之间的电压差一定的情况下,弹性柱受到的电场力较小,促使弹性柱所发生的形变振动较小,触觉反馈效果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去除弹性基材,在电极层的表面上直接设置弹性柱,以在施加较小电压就能实现较大弹性变形振动。
49.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一种触觉反馈模组10包括多个电极组件100,多个电极组件100依次层叠设置,每一电极组件100包括基底110、电极层120以及多个弹性柱130;其中,基底110可以的材料可以为透明度较高,耐弯折性能良好的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当然并不局限于此;电极层120的材料可以为柔性导电材料,如导电布,导电浆等,以提高电极层120的耐弯折性能,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弹性柱130可以采用光学透明性较好、结构弹性较高、化学惰性良好,粘附性较好的硅胶材料,具体可以选择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当然,弹性基材110还可以采用其它能够满足需要的材料制备;
50.继续参考图3,电极层120形成于基底110的表面,并结合图1,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极组件010相比,上述电极组件100中没有弹性基材,每一弹性柱130直接形成于电极层120背离基底110的表面;相邻两个电极层120的输入电压不同,在具体设置时,该输入电压不同可以是相邻两个电极层120的输入电压的极性相反,也可以是相邻两个电极层120的输入电压为同一极性的不同值。
51.上述触觉反馈模组10,用户施力向下按压时,相邻的两个电极层120输入电压,并且相邻的两个电极层120输入的电压不同,使得相邻两个电极层120之间形成电压差u,产生电场力,使得位于相邻两个电极层120之间的弹性柱130发生弹性变形,当用户停止施力时电压消失,弹性柱130恢复原状,形成弹性变形振动的效果,从而实现触觉反馈的效果;根据电场力计算公式:f=(u2xax∈)/d2,其中,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电场力f与距离d成反比,电场力f与电压差u成正比,在达到相同的触觉反馈效果时,用于促使弹性柱130形变的电场力f相同,此时,电压差u和距离d成反比,请参考图1以及图3,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极组件010相比,上述触觉反馈模组10中的电极组件100在相邻电极层120之间没有弹性基材,仅具有基底110和弹性柱130,相邻电极层120之间的距离较小,使得只需较小的电压差u就能够提供相同大小的电场力f,而此时,相邻的两个电极层120分别输低的电压,并保证相邻的两个电极层120之间的电压差u较小,就能够实现同样的触觉反馈效果,一方面节约了弹性材料、简化了制备工艺,另一方面输入电压较低提高了安全性,而在电压差u相同时,上述触觉反馈模组10能够提高较大的电场力f,用于促使弹性柱130形变的电场力f较大,弹性柱130的形变较大,形成的弹性变形振动效果较强,触觉反馈效果较好。
52.由于上述触觉反馈模组10中,弹性柱130直接设置在电极层120上,为了提高弹性柱130在电极层120上的附着力,如图5所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触觉反馈模组10还包括补强件140,补强件140设置在电极层120上,并且该补强件140与弹性柱130相连。在具体设置
时,该补强件140可以采用与电极层120以及弹性柱130之间连接强度较大的材料制备,可以与弹性柱130的材料相同,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备,在制备过程中可以一次成型补强件140与弹性柱130,也可以在成型弹性柱130后二次成型补强件140。
53.上述触觉反馈模组10中,补强件140设置在电极层120上,在补强件1140和电极层120之间具有附着力f1,弹性柱130与电极层之间单独具有附着力f2,此时补强件140连接弹性柱130使得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至少为f1和f2之和,因此,与未设置补强件140的触觉反馈模组10相比,上述触觉反馈模组10通过补强件140能够有效地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该较大的附着力能够进一步将弹性柱130固定在电极层120上。
54.补强件140的结构形式具有多种,如图6、图7、图8以及图9所示,具体地,补强件140可以为弹性线141,该弹性线141形成于电极层120背离基底110的表面,并且该弹性线141与弹性柱130相连接,在具体设置时,该弹性线141可以采用沉积、喷涂、印刷等方式成型形成于电极层120背离基底110的表面上,并延伸至弹性柱130的外表面上。
55.上述触觉反馈模组10中,该弹性线141的设置能够提高了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使得弹性柱130能够稳定地贴附在电极层120背离基底110的表面上,以避免弹性柱130脱落,提高触觉反馈模组10的可靠性;在弹性线141的材料和弹性柱130的材料一致时,弹性线141和弹性柱130可以一体压印成型于带有电极层120的基底110上,以便于加工制备。
56.弹性线141的结构形式具有多种,如每一弹性柱130的外侧具有弹性线141,而不同弹性柱130的弹性线141也不相同,或是,一部分弹性柱130的弹性线141相同,而另一部分弹性柱130的弹性线141不同;为了便于弹性柱130和弹性线141成型并进一步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更具体地,弹性线141的结构形式可以有以下设置方式:
57.方式一,如图6所示,多个弹性柱130阵列分布,弹性线141包括多个第一弹性线142和多个第二弹性线143,第一弹性线142位于同一行上的相邻两个弹性柱130之间,并且该第一弹性线142连接同一行上的弹性柱130,第二弹性线143位于同一列上的相邻两个弹性柱130之间,并且该第二弹性线143连接同一列上的弹性柱130,此时,行列交错的第一弹性线142和第二弹性线143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并且受力均匀,使得弹性柱130较好地附着在电极层120上,并且规则行列排布的弹性线141和弹性柱130成型工艺简单,便于触觉反馈模组10的加工制备。
58.方式二,如图7所示,多个弹性柱130阵列分布,弹性线141仅包括多个第一弹性线142,第一弹性线142位于同一行上的相邻两个弹性柱130之间,并且该第一弹性线142连接同一行上的弹性柱130,相邻的两个弹性柱130之间具有一第一弹性线142,此时,行排布的第一弹性线142和弹性柱130能够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并且受力均匀,使得弹性柱130较好地附着在电极层120上,并且规则行排布的弹性线141和弹性柱130成型工艺简单,便于触觉反馈模组10的加工制备。
59.方式三,如图8所示,多个弹性柱130阵列分布,弹性线141仅包括多个第二弹性线143,第二弹性线143位于同一列上的相邻两个弹性柱130之间,并且该第二弹性线143连接同一列上的弹性柱130,相邻的两个弹性柱130之间具有一第二弹性线143,此时,列排布的
第二弹性线143和弹性柱130能够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并且受力均匀,使得弹性柱130较好地附着在电极层120上,并且规则列排布的弹性线141和弹性柱130成型工艺简单,便于触觉反馈模组10的加工制备。
60.方式四,如图9所示,弹性线141包括多个第三弹性线144,每一弹性柱130的外侧对称设有四个第三弹性线144,并且每一弹性线141与弹性柱130的外表面相连接,以使得弹性柱130能够较好地附着在电极层120上,此时,对称设置的第三弹性线144和弹性柱130能够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并且受力均匀,使得弹性柱130较好地附着在电极层120上,并且规则列排布的弹性线141和弹性柱130成型工艺简单,便于触觉反馈模组10的加工制备。在具体设置时,弹性柱130的外侧可以设有两个第三弹性线144,这两个第三弹性线144之间成180
°
设置,弹性柱130的外侧可以设有三个第三弹性线144,这三个第三弹性线144两两之间成120
°
设置,当然第三弹性线144的数目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六个、八个、十个等,而第三弹性线144的具体数目根据触觉反馈模组10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61.在上述弹性线141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弹性线141的设置影响相邻电极层之间的距离,更具体地,弹性柱130为圆柱,弹性线141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弹性柱130直径的二分之一,第一弹性线142、第二弹性线143以及第三弹性线144均在上述限制之内,在具体设置时,弹性线141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0.4倍的弹性柱130直径,弹性线141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0.3倍的弹性柱130直径,弹性线141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0.2倍的弹性柱130直径,弹性线141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0.1倍的弹性柱130直径,而弹性线141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具体厚度根据触觉反馈模组10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62.上述触觉反馈模组10中,通过设置弹性线141就能够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而限定弹性线141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弹性柱130直径的二分之一,能够避免弹性线141的设置影响弹性柱130;值得注意的是,在弹性线141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较小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提高弹性线141的宽度来提高弹性线141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进而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如弹性线141的宽度可以为0.6倍的弹性柱130直径,弹性线141的宽度可以为0.7倍的弹性柱130直径,弹性线141的宽度可以为0.8倍的弹性柱130直径,弹性线141的宽度可以为0.9倍的弹性柱130直径,而弹性线141的具体宽度根据触觉反馈模组10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63.补强件140的结构形式具有多种,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具体地,补强件140可以为弹性套145,该弹性套145套设在与弹性柱130的外侧,弹性套145形成于电极层120背离基底110的表面,并且该弹性套145与弹性柱130的外表面相连接,在具体设置时,该弹性套145可以采用沉积、喷涂、印刷等方式成型形成于电极层120背离基底110的表面上,并延伸至弹性柱130的外表面上。
64.上述触觉反馈模组10中,该弹性套145的设置提高了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使得弹性柱130能够稳定地贴附在电极层120背离基底110的表面上,进而能够避免弹性柱130脱落,提高触觉反馈模组10的可靠性;在弹性套145的材料和弹性柱130的材料一致时,弹性套145和弹性柱130可以一体压印成型于带有电极层120的基底110上,以便于加工制备。
65.在上述弹性套145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在弹性套145的设置影响相邻电极层之间的
距离,更具体地,弹性柱130为圆柱,弹性套145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弹性柱130直径的二分之一,在具体设置时,弹性套145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0.4倍的弹性柱130直径,弹性套145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0.3倍的弹性柱130直径,弹性套145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0.2倍的弹性柱130直径,弹性套145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0.1倍的弹性柱130直径,而弹性套145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具体厚度根据触觉反馈模组10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66.上述触觉反馈模组10中,通过设置弹性套145就能够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而限定弹性套145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弹性柱130直径的二分之一,能够避免弹性套145的设置影响弹性柱130;值得注意的是,在弹性套145沿平行于弹性柱130轴线方向上的厚度较小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提高弹性套145面积来提高弹性套145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进而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如弹性套145的面积可以与弹性柱130相等,而弹性套145的具体面积根据触觉反馈模组10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67.用于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的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上述补强件14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弹性柱130可以为锥形柱,沿背离电极层120的方向,弹性柱130的截面积逐渐减小,在具体设置时,锥形柱的斜面与其中心线之间的倾斜角度可以为16
°
~25
°
之间的任意值,较佳地,倾斜角度可以为16
°
、18
°
、20
°
、22
°
、24
°
、25
°
,而锥形柱的斜面与其中心线之间的具体倾斜角度根据触觉反馈模组10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68.请参考图1和图12,与现有技术的触觉反馈模组01中的弹性柱015相比,上述触觉反馈模组10中,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相接触的端面的面积明显有较大的提高,以使得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相接触的面积较大,从而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使得弹性柱130能够稳定地贴附在电极层120背离基底110的表面上,以避免弹性柱130脱落,提高触觉反馈模组10的可靠性;沿背离电极层120的方向,弹性柱130的截面积变化的方式并不局限于逐渐减小,还可以为阶梯状减小的方式,而弹性柱130背离电极层120的端面的面积具体大小根据触觉反馈模组10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69.用于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的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形式,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弹性柱130可以为圆柱,弹性柱130包括柱体131以及突出于柱体131外表面的凸台132,凸台132沿平行于柱体131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柱体131直径的二分之一;在具体设置时,凸台132与柱体131为一体式结构,弹性柱130可以采用沉积、喷涂、印刷等方式一次成型形成于电极层120背离基底110的表面上,加工制备较为方便快捷;凸台132的面积可以与柱体131的截面积相等,凸台132沿平行于柱体131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柱体131直径的五分之二、三分之一、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等,而凸台132的具体面积以及凸台132沿平行于柱体131轴线方向上的厚度根据触觉反馈模组10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70.上述触觉反馈模组10中,该凸台132的设置提高了柱体131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使得柱体131能够稳定地贴附在电极层120背离基底110的表面上,进而能够避免弹性柱130脱落,提高触觉反馈模组10的可靠性;而限定凸台132沿平行于柱体131轴线方向上的
厚度小于柱体131直径的二分之一,能够避免凸台132的设置影响弹性柱130,提高触觉反馈模组10的可靠性。
71.值得注意的是,用于提高弹性柱130与电极层120之间的附着力的结构形式可以为补强件140、弹性柱130为锥形柱、弹性柱130包括柱体131和凸台132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为两两组合,还可以为三者相组合在一起。
72.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觉反馈装置,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的的触觉反馈模组10。触觉反馈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手机、车载设备、按摩椅等需要触觉反馈的装置。例如,如果触觉反馈装置为笔记本电脑,则触觉反馈模组10为笔记本电脑的输入触觉反馈模组10,也称为pc触觉反馈模组10。
73.上述触觉反馈装置,由于触觉反馈模组10通过在电极层120的表面上直接设置弹性柱130,在施加较小电压就能实现较大弹性变形振动,因此,具有该触觉反馈模组10的触觉反馈装置的触觉反馈效果较好。
7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