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26591发布日期:2020-09-25 17:5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资源分配及区块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区块链技术,又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集体维护分布式账本的技术方案,本质是由多个节点集体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区块链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技术整合的结果,利用区块链技术维护一个可靠的、难以篡改的账本记录,可以降低信任的风险,并能有效的降低参与方协作的维护成本。信用行为早已普及,比如在熟人之间进行借贷等。有了信用,才有信用行为,政府通过发行货币等方式来量化信用,而区块链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之后,就会产生全面参与量化信用的热闹场面。区块链就是用理性的技术,来解决人性中的不信任。区块链技术是希望能够形成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社会网络,而这种社会网络形成后,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形成社会的信任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大幅下降。

区块链技术下可以实现自动化采购、智能化物联网应用、虚拟资产的兑换和转移、信息存证等等应用,可以在艺术、法律、开发、房地产、医院、人力资源等等各行各业发挥它的作用。它将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可用于实现全球范围内日趋自动化的物理资源和人力资产的分配,促进科学、健康、教育等领域的大规模协作。区块链技术可以击碎所有造成中间成本的私有信用机构,让价值交换双方直接挂钩,它将重构的是整个社会。

教育部近期不断深推教育改革,强调教育公平,以义务阶段教育为例,推行学位紧张的学区和学校,实行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入学方式,形成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强化部门联动共同审核入学资格。其中涉及租房家庭资格审核、本市户籍无房家庭资格审核等多种复杂情况审核。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以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包括资源需求方的多维属性数据和资源需求方意愿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

建立包括资源提供方的资源分配规则的分配区块链数据库;

根据所述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匹配所述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分配规则,获取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

通过人工智能运算中心对所述资源需求方属性和匹配后的所述资源分配规则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资源需求方的资源分配结果;

建立包括资源分配结果的结果区块链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资源需求方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按划分的区域建立,将不同区域的所述资源需求方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合并为综合需求区块链数据库。

优选地,还包括:

按照所述资源需求方的资源分配结果更新所述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多维属性数据中对应的属性数据。

优选地,所述资源需求方的多维属性数据包括:性别、姓名、年龄、住址、籍贯、户籍和当前学籍;

所述资源需求方意愿包括:入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后入学、高考后入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博后。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匹配所述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分配规则,获取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还包括:

所述资源需求方的资源需求方意愿为多个,为多个资源需求方意愿设置优先级;

根据所述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优先级顺序分别匹配所述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分配规则,获取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

基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包括资源需求方的多维属性数据和资源需求方意愿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

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包括资源提供方的资源分配规则的分配区块链数据库;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匹配所述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分配规则,获取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

计算单元,用于通过人工智能运算中心对所述资源需求方属性和匹配后的所述资源分配规则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资源需求方的资源分配结果;

第三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包括资源分配结果的结果区块链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第一建立单元还用于:所述资源需求方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按划分的区域建立,将不同区域的所述资源需求方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合并为综合需求区块链数据库。

优选地,还包括更新单元,用于:

按照所述资源需求方的资源分配结果更新所述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多维属性数据中对应的属性数据。

优选地,所述资源需求方的多维属性数据包括:性别、姓名、年龄、住址、籍贯、户籍和当前学籍;

所述资源需求方意愿包括:入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后入学、高考后入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博后。

优选地,所述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匹配所述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分配规则,获取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还用于:

所述资源需求方的资源需求方意愿为多个,为多个资源需求方意愿设置优先级;

根据所述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优先级顺序分别匹配所述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分配规则,获取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包括资源需求方的多维属性数据和资源需求方意愿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建立包括资源提供方的资源分配规则的分配区块链数据库;根据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匹配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分配规则,获取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通过人工智能运算中心对资源需求方属性和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资源需求方的资源分配结果;建立包括资源分配结果的结果区块链数据库。本发明技术方案是针对现状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系统和方法,全程由人工智能系统决算,彻底消除人为操作空间。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流程图。本申请实施方式以分配教育资源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利用区块链多方维护、不可篡改特性,打造一个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系统,尤其在生源数远大于招生计划数的优质学校,消除暗箱“录取”可能性,实现人人可以公平公正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本申请通过横向、纵向管理生源信息,构建生源属性区块链数据库,使未来学籍管理全程信息一体化。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方法,具体属于“区块链+教育”领域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方法包括:

优选地,在步骤101:建立包括资源需求方的多维属性数据和资源需求方意愿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优选地,资源需求方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按划分的区域建立,将不同区域的资源需求方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合并为综合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优选地,资源需求方的多维属性数据包括:性别、姓名、年龄、住址、籍贯、户籍和当前学籍;资源需求方意愿包括:入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后入学、高考后入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博后。优选地,还包括:按照资源需求方的资源分配结果更新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多维属性数据中对应的属性数据。

本申请首先配置个生源属性区块链数据库,以城市为单位,建立各自生源属性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以此可生成全国生源需求区块链数据库。生源属性区块链数据库包含学生多维属性数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姓名、年龄、住址、籍贯、户籍(记录)、各升学志愿特征值(入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后入学、高考后入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博后等)、当前学籍信息等属性。本申请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以公安人口数据库为蓝本,增加资源需求方意愿如升学志愿特征、当前学籍信息等属性,形成一个生源横向、纵向学籍管理的不可篡改的多方维护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经过认证的各学籍管理单位,可以在升学完成后,更新生源需求区块链数据库。在升学节点到来前,限时开放,用于生源更新各自的升学志愿特征值。

优选地,在步骤102:建立包括资源提供方的资源分配规则的分配区块链数据库。本申请建立包括优质教育资源的资源分配规则的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例如资源分配规则包括生源的年龄范围、户籍所在地的区域范围、资源需求方意愿等。本申请校端方面配置一个学校招生规则特征的分配区块链数据库,学校可以制定各自合适的招生规则,作为人工智能运算中心的输入。

优选地,在步骤103:根据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匹配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分配规则,获取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本申请根据生源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如a学生资源需求方意愿若为第一中学的,则匹配第一中学的资源分配规则。

优选地,根据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匹配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分配规则,获取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还包括:资源需求方的资源需求方意愿为多个,为多个资源需求方意愿设置优先级;根据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优先级顺序分别匹配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分配规则,获取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本申请通过人工智能运算中心对a学生的属性和第一中学的资源分配规则进行计算,例如a学生的户籍是否属于第一中学的资源分配规则中的户籍地址,a学生的年龄是否属于第一中学的资源分配规则中的年龄范围。当a学生的资源需求方意愿为多个时,如还包括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等,为a学生的资源需求方意愿的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和第三中学设置优先级,如第一中学为第一优先级,第二中学为第二优先级,第三中学为第三优先级,按照三个资源需求方意愿的优先级的顺序分别为a学生匹配分配规则,如首先匹配第一中学的分配规则,第二匹配第二中学的分配规则,第三匹配第三中学的分配规则。

优选地,在步骤104:通过人工智能运算中心对资源需求方属性和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资源需求方的资源分配结果。

优选地,在步骤105:建立包括资源分配结果的结果区块链数据库。如图2所示,本申请通过配置的人工智能运算中心,在志愿特征值为该目标校的生源中,根据学校招生规则及学生志愿次序,设计运算规则,生成合格入学生源名单,学校以此更新提档学生名单结果区块链数据库,并以此发布录取信息,完成录取。本申请配置一个提档学生名单(被该校招生)的结果区块链数据库,为人工智能运算中心的输出,该结果区块链数据库只能由人工智能运算中心更改,同时提档学生名单在经过认证机构认证之后,在录取工作完成之后,更新到生源属性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

本申请利用区块链多方维护、不可篡改的特性,打造一个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系统,尤其在生源数远大于招生计划数的优质学校,消除暗箱“录取”可能性,实现人人可以公平公正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本申请通过横向、纵向管理生源信息,构建生源属性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使未来学籍管理全程信息一体化。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实施方式可以横向、纵向管理生源信息,构建生源属性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使未来学籍管理全程信息一体化。本申请还可以依此建立个人电子档案,跟随终身。本申请利用区块链技术维护一个可靠的、难以篡改的账本记录,存储每次录取生源的数据库,校方以此发布招生录取通知,完成录取,消除人为篡改招生录取名单空间,打造社会公平。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系统,系统包括:

第一建立单元301,用于建立包括资源需求方的多维属性数据和资源需求方意愿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优选地,第一建立单元301还用于:资源需求方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按划分的区域建立,将不同区域的资源需求方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合并为综合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优选地,资源需求方的多维属性数据包括:性别、姓名、年龄、住址、籍贯、户籍和当前学籍;资源需求方意愿包括:入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后入学、高考后入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博后。优选地,系统还包括更新单元,用于:按照资源需求方的资源分配结果更新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多维属性数据中对应的属性数据。

本申请首先配置个生源属性区块链数据库,以城市为单位,建立各自生源属性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以此可生成全国生源需求区块链数据库。生源属性区块链数据库包含学生多维属性数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姓名、年龄、住址、籍贯、户籍(记录)、各升学志愿特征值(入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后入学、高考后入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博后等)、当前学籍信息等属性。本申请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以公安人口数据库为蓝本,增加资源需求方意愿如升学志愿特征、当前学籍信息等属性,形成一个生源横向、纵向学籍管理的不可篡改的多方维护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经过认证的各学籍管理单位,可以在升学完成后,更新生源需求区块链数据库。在升学节点到来前,限时开放,用于生源更新各自的升学志愿特征值。

第二建立单元302,用于建立包括资源提供方的资源分配规则的分配区块链数据库。本申请建立包括优质教育资源的资源分配规则的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例如资源分配规则包括生源的年龄范围、户籍所在地的区域范围、资源需求方意愿等。本申请校端方面配置一个学校招生规则特征的分配区块链数据库,学校可以制定各自合适的招生规则,作为人工智能运算中心的输入。

匹配单元303,用于根据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匹配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分配规则,获取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本申请根据生源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如a学生资源需求方意愿若为第一中学的,则匹配第一中学的资源分配规则。

优选地,匹配单元用于根据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匹配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分配规则,获取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还用于:资源需求方的资源需求方意愿为多个,为多个资源需求方意愿设置优先级;根据需求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需求方意愿优先级顺序分别匹配分配区块链数据库中的资源分配规则,获取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本申请通过人工智能运算中心对a学生的属性和第一中学的资源分配规则进行计算,例如a学生的户籍是否属于第一中学的资源分配规则中的户籍地址,a学生的年龄是否属于第一中学的资源分配规则中的年龄范围。当a学生的资源需求方意愿为多个时,如还包括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等,为a学生的资源需求方意愿的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和第三中学设置优先级,如第一中学为第一优先级,第二中学为第二优先级,第三中学为第三优先级,按照三个资源需求方意愿的优先级的顺序分别为a学生匹配分配规则,如首先匹配第一中学的分配规则,第二匹配第二中学的分配规则,第三匹配第三中学的分配规则。

计算单元304,用于通过人工智能运算中心对资源需求方属性和匹配后的资源分配规则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资源需求方的资源分配结果。

第三建立单元305,用于建立包括资源分配结果的结果区块链数据库。如图2所示,本申请通过配置的人工智能运算中心,在志愿特征值为该目标校的生源中,根据学校招生规则及学生志愿次序,设计运算规则,生成合格入学生源名单,学校以此更新提档学生名单结果区块链数据库,并以此发布录取信息,完成录取。本申请配置一个提档学生名单(被该校招生)的结果区块链数据库,为人工智能运算中心的输出,该结果区块链数据库只能由人工智能运算中心更改,同时提档学生名单在经过认证机构认证之后,在录取工作完成之后,更新到生源属性的需求区块链数据库。

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所述/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所述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