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57893发布日期:2020-05-15 17:38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



背景技术:

物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社会物流总需求呈平稳上升的发展态势,对物流的效率要求也日渐提高。外场作为中转部门,是收货部门和到达部门的纽带,也是物流操作的核心。目前物流公司的外场效率统计口径与逻辑通常如下:1、以组织架构为基准来统计;2、从人数角度细分多个指标,侧重通过调节人数管控效率;3、以日或月为时间维度统计;4、以产品维度分开统计效率。

现有的外场效率统计存在以下缺点:1.难以发现外场低效环节加以改善;2.效率盘点延迟导致当日无法及时调整优化;3.难以发现低效人员,及时优化提高效率。如何解决这些缺点和问题,对及时发现低效人员、及时优化调整提高效率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能够对外场效率进行实时盘点,及时发现低效人员,以便于及时优化调整,达到改善并提高当日效率,累计提升月效率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将外场操作划分为至少两个环节,获取所述至少两个环节的数据,按照固定周期,对每一个环节的所述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图形展示。

可选地,将所述外场操作划分为五个环节,包括装卸环节、卸车环节、分拣环节、电叉环节和装车环节。

可选地,所述固定周期为1小时,一个可视化的图形展示中包括连续的24个小时。

可选地,还包括按照固定周期,对部门和操作人员的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图形展示。

可选地,对装卸环节进行可视化的图形展示时,包括:

获取外场与部门每个固定周期的装卸货量、参与装卸的操作人员数量,计算每个固定周期的分时效率;

获取从当天最初的固定周期累计到当前固定周期的总装卸货量、总参与人数,计算累计效率;

获取每个固定周期参与装卸的人员的操作货量、从当天最初的固定周期累计到当前固定周期的总装卸货量以及当月的操作货量,计算效率排名;

获取每个固定周期的出勤人数、出勤率以及当天最初固定周期累计到当前的出勤人数、出勤率,计算每个固定周期的人数需求量。

可选地,对卸车环节进行可视化的图形展示时,包括:

获取外场与部门每个固定周期的卸车货量、参与卸车的操作人员数量,计算每个固定周期的分时效率;

获取从当天最初的固定周期累计到当前固定周期的总卸车货量、总参与人数,计算累计效率;

获取每个固定周期参与卸车的人员的操作货量、从当天最初的固定周期累计到当前固定周期的总卸车货量以及当月的操作货量,计算效率排名;

获取每个固定周期的出勤人数、出勤率以及当天最初固定周期累计到当前的出勤人数、出勤率,计算每个固定周期的人数需求量。

可选地,对分拣环节进行可视化的图形展示时,包括:

获取外场、人员与线路的每小时的总分拣件数、快递分拣件数、零担分拣件数,以及从当天最初的固定周期累计到当前固定周期的总件数,计算分拣件数排名。

可选地,对电叉环节进行可视化的图形展示时,包括:

获取外场与部门每个固定周期的电叉票数、参与电叉分拣的操作人员数量,计算每个固定周期的分时效率;

获取从当天最初的固定周期累计到当前固定周期的总电叉票数、总参与人数,计算累计效率;

获取每个固定周期参与电叉分拣的人员的操作票数、从当天最初的固定周期累计到当前固定周期的总电叉票数以及当月的电叉票数,计算效率排名;

获取每个固定周期的出勤人数、出勤率以及当天最初固定周期累计到当前的出勤人数、出勤率,计算每个固定周期的人数需求量。

可选地,对装车环节进行可视化的图形展示时,包括:

获取外场与部门每个固定周期的装车货量、参与装车的操作人员数量,计算每个固定周期的分时效率;

获取从当天最初的固定周期累计到当前固定周期的总装车货量、总参与人数,计算累计效率;

获取每个固定周期参与装车的人员的操作票数、从当天最初的固定周期累计到当前固定周期的总装车货量以及当月的操作货量,计算效率排名;

获取每个固定周期的出勤人数、出勤率以及当天最初固定周期累计到当前的出勤人数、出勤率,计算每个固定周期的人数需求量。

可选地,所述可视化的图形展示的内容包括对应环节的分时效率、累计效率、累计出勤、累计出勤率,按照1小时为一个固定周期,进行24个固定周期的图表展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通过打破组织架构的束缚,实时效率盘点,发现低效人员,便于及时优化调整,达到改善并提高当日效率,累计提升月效率的功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其具体实现途径如下:1、以外场操作环节维度细分效率:根据外场的装卸、卸车、分拣、电叉、装车等5个环节,细分为装卸分时、卸车分时、分拣分时、电叉分时与装车分时。2、以小时维度细分效率: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统计操作货量、人数与操作效率。3、新增人员维度统计效率:除了统计外场与部门每小时效率外,还实时统计操作人员分时效率,及时发现低效人员。即可在每个环节内部,及时发现低效外场、低效部门与低效人员加以改善,也可在外场内部分时对比各个操作环节效率值,发现薄弱操作环节,及时进行人员、车辆等资源调配,提高外场整体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的装卸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2所示的装卸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的个人效率展开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的卸车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图4所示的卸车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的个人效率展开示意图;

图6是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的分拣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图6所示的分拣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的个人效率展开示意图;

图8是根据图6所示的分拣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的线路效率展开示意图;

图9是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的电叉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示意图;

图10是根据图9所示的电叉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的部门效率展开示意图;

图11是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的装车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示意图;

图12是根据图11所示的装车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的个人效率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外场操作中研究发现:现有的外场效率统计通常以外场作为整体来统计效率,外场内部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统计;外场的直属机构为事业部,又以事业部为单位计算效率;最后汇总所有数据计算全国的整体效率。效率管控以原有组织架构为单位,以天或月为时间跨度,以调节人数方式管控效率高低。若外场同时有零担与快递业务,将零担与快递分开统计效率。其存在较多弊端。例如,当前效率依据组织架构为单位进行统计对比,外场内部也只细分到部门层级。但部门更多是以班次和操作人员数量划分,导致多个部门操作内容相同,操作环节一致。部门间效率高低无法反映外场内部各个操作环节效率高低,更无法发现低效操作环节加以改善,反而一昧只关注外场与部门效率,而抹杀某个优秀操作环节或掩盖某个低效环节。因为即便是效率最高的外场,也可能存在部分环节效率低下拖累整体外场效率;效率最低的外场,也可能存在部分环节管理出众,效率优秀。当前效率以天或月为时间跨度计算,当日效率需在明日才能出数,当月效率需在次月才能下发,易导致当日效率或当月效率盘点不及时而无法改善。且次日或次月很多情形与当前存在差异,依据当前效率值决策次日或次月资源分配,将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却仍然无力及时调整,一直停留在效率低下怪圈,无法自拔。当前效率通过出勤率高低来调节,只能定位于人数,却无法锁定具体个人。通过异常人员来监控,只能排除潜离人员,且存在发现滞后。对于那些出勤低效、滥竽充数人员,难以及时发现并优化调整,提高组织整体效率。

基于此,发明人提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旨在通过打破组织架构的束缚,实时效率盘点,发现低效人员,及时优化调整,提高外场的操作效率。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一般性地包括以下步骤:将外场操作划分为至少两个环节;获取至少两个环节的数据;再按照固定周期,对每一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图形展示。通过对外场操作进行环节划分打破传统的组织架构的数据统计的束缚,获取数据后进行数据的处理,然后按照固定周期进行可视化的图形展示,以实现实时效率的盘点,便于及时地发现低效人员,并进行优化调整,从而达到改善并提高当日效率,累计提升月效率的功效。

具体地,如图2-图12所示,对外场操作进行环节划分时,根据物流外场操作具有的五个步骤,如外场的装卸、卸车、分拣、电叉、装车等,从而将其细分为装卸环节、卸车环节、分拣环节、电叉环节和装车环节。需要理解的是,外场操作的环节划分并不仅限于根据这五个步骤进行划分,还可以是其他的划分方式,如根据地域、部门等进行划分,其目的以便于对外场操作的不同工作进行分步的数据统计为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周期为1小时。即以每一个小时为一个计时周期进行外场操作的数据统计。即,装卸环节、卸车环节、分拣环节、电叉环节和装车环节等五个环节,对应地,可以分别用图形展示出其相应的装卸装卸分时效率、卸车分时效率、分拣分时效率、电叉分时效率与装车分时效率等数据。在一个可视化的图形展示中包括连续的24个小时(如凌晨0点-夜间24点),以对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统计操作货量、人数与操作效率、部门以及操作人员等的数据,从而在一个图形展示中,展示出一天内每个小时的相关数据,进而能够对外场的分时效率进行可视化显示。相对于传统采用的以天或月为时间跨度统计,能够及时地发现低效人员,及时地进行优化调整,从而达到改善并提高当日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为装卸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和相应的个人效率展开示意图。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在进行装卸环节的分时效率统计时,其具体过程如下:

获取外场与部门每小时(即每个固定周期)的装卸货量、参与装卸的操作人员数量等等数据,计算分时效率;以及从当天最初的小时累计到当前小时的总装卸货量、总参与人数等数据,计算累计效率。通过分时效率和累计效率的效率排名,可以发现装卸环节的低效外场与部门,从而便于进行优化调整。

获取每小时参与装卸的人员的操作货量、从当天最初的小时累计到当前小时的总装卸货量以及当月的操作货量等数据,计算效率排名。通过效率排名,发现低效人员加以调整优化。

监控每小时出勤人数、出勤率以及当天最初小时累计到当前的出勤人数、出勤率等数据,计算装卸环节每个小时的人数需求量,从而实现根据计算结果实时调节人数变化,及时改善装卸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为卸车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和相应的个人效率展开示意图。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在进行卸车环节的分时效率统计时,其具体过程如下:

获取外场与部门每小时的卸车货量、参与卸车的操作人员数量等数据,计算分时效率;以及从当天最初的小时累计到当前小时的总卸车货量、总参与人数等数据,计算累计效率。通过效率排名,可以发现卸车环节的低效外场与部门,从而便于进行优化调整。

获取每小时参与卸车的人员的操作货量、从当天最初的小时累计到当前小时的总卸车货量以及当月的操作货量等数据,计算效率排名。通过效率排名,发现低效人员加以调整优化。

监控每小时出勤人数、出勤率以及当天最初小时累计到当前的出勤人数、出勤率等数据,计算卸车环节每个小时的人数需求量,从而实现根据计算结果实时调节人数变化,及时改善卸车效率。

如图6-图8所示,为分拣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和相应的个人效率展开、及线路效率展开示意图。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在进行分拣环节的分时效率统计时,其具体过程如下:

获取外场、人员与线路的每小时的总分拣件数、快递分拣件数、零担分拣件数,以及从当天最初的小时累计到当前小时总件数等数据,计算分拣件数排名。通过分拣件数排名,发现量少的人员与线路。实现人员与线路的整合,提升分拣总量。

如图9-图10所示,为电叉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和相应的个人效率展开示意图。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在进行电叉环节的分时效率统计时,其具体过程如下:

获取外场与部门每小时的电叉票数、参与电叉分拣的操作人员数量等数据,计算分时效率;以及从当天最初的小时累计到当前小时的总电叉票数、总参与人数等数据,计算累计效率。通过效率排名,发现电叉环节的低效外场与部门,从而便于进行优化调整。

获取每小时参与电叉分拣的人员的操作票数、从当天最初的小时累计到当前小时的总电叉票数以及当月的电叉票数等数据,计算效率排名。通过效率排名,发现电叉环节的低效人员加以调整优化。

监控每小时出勤人数、出勤率以及当天最初小时累计到当前的出勤人数、出勤率等数据,计算电叉环节每个小时的人数需求量,从而实现根据计算结果实时调节人数变化,及时改善电叉分拣效率。

如图11-图12所示,为装车环节的分时效率界面和相应的个人效率展开示意图。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在进行装车环节的分时效率统计时,其具体过程如下:

获取外场与部门每小时的装车货量、参与装车的操作人员数量等数据,计算分时效率;以及从当天最初的小时累计到当前小时的总装车货量、总参与人数等数据,计算累计效率。通过效率排名,发现装车环节的低效外场与部门,从而便于进行优化调整。

获取每小时参与装车的人员的操作货量、从当天最初的小时累计到当前小时的总装车货量以及当月的操作货量等数据,计算效率排名。通过效率排名,发现装车环节的低效人员加以调整优化。

监控每小时出勤人数、出勤率以及当天最初小时累计到当前的出勤人数、出勤率等数据,计算装车环节每个小时的人数需求量,从而实现根据计算结果实时调节人数变化,及时改善装车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可视化的图形展示的内容包括对应环节的分时效率、累计效率、累计出勤、累计出勤率等,按照1小时为一个固定周期,进行24个固定周期的图表展示。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12仅为可视化的图形展示的一种图形显示方式,其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的图形显示方式,例如框图、线条图、立体图等等,其展示内容还可以是包括其他的相关数据的图表等。

总体来说,外场操作的分时效率既可在每个环节内部,及时发现低效外场、低效部门与低效人员加以改善,也可在外场内部分时对比各个操作环节效率值,发现薄弱操作环节,及时进行人员、车辆等资源调配,提高外场整体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对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场数据统计方法,其外场操作的分时效率,可以极大方便外场每天对低效操作环节与部门调整出勤人员,外场在职效率提升3%以上,可节省外请外包人数,大量节省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