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5352发布日期:2019-10-12 23:35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智能配电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配电终端装置及双MCU的智能配电终端远程IAP程序升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配电自动化系统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智能配电终端多采用双MCU 实现方式,MCU一:主控模块,负责模拟量采集、运行监视、保护控制;MCU二:通信模块,负责和主站通信及文件管理。产品功能的不断优化,使智能配电终端主控模块的远程IAP程序升级变得非常急需和重要。

(2)目前设备的程序升级,多数是安排售后人员到现场进行升级,费时费力,而且售后维护成本高。

(3)智能配电终端安装在架空线杆上,现场更新程序需要专业运维人员上杆操作。

(4)现有的IAP程序升级方法,也是采用串口线或USB线连接设备和PC 机,进行本地的IAP程序升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终端装置及双MCU的智能配电终端远程IAP程序升级的方法;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配电终端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底板、安装在箱体上的内层门板、安装在内层门板外侧的外层门板、设置在箱体底部的电池挡板I与电池挡板II、设置在电池挡板I与电池挡板II中的蓄电池模块、安装在箱体中的模块支架、设置在模块支架上的电源管理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通信模块、用于电连接的航插底板与用于安装主控模块4G天线的天线弯角、设置在箱体内的端子/空开支架、设置在箱体内的主板箱体、设置在主板箱体上的上盖板、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接地铜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箱体内设置有铰接座,在铰接座上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杆,在内层门板底部设置有导向槽,在导向槽的两端点设置有卡位孔,在第一连杆端部设置有弹性销,在内层门板上设置有导向通孔,在导向通孔中竖直活动设置有导向杆,在导向杆上端设置有压头,在导向杆下端设置有位于弹性销上方且用于将弹性销下压到对应卡位孔中的压板,在压头下表面与箱体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在箱体上设置有偏心架,在偏心架上设置有位于压头上方且用于下压压头的偏心轮,在偏心架上设置有与偏心轮键连接的横轴,在横轴外端键连接有脚踏板/手压板。

在内层门板上设置有内门印字,在外层门板上设置有外门印字,在上盖板上设置有上盖板印字,在上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器件的连接块;内层门板为金属板,外层门板为绝缘板,在箱体内设置有电容器件,在箱体内安装有用于固定电容器件的电容卡箍。

还包括作为文件升级管理的监控主站和/或调试管理软件、4G无线通信、光纤网络通信、加密或透传、主控模块、以及通信模块;

监控主站经过4G无线通信或光纤网络通信后,再经过加密或透传与通信模块通讯连接,调试管理软件经过光纤网络通信后,再经过加密或透传与通信模块通讯连接,主控模块与通信模块通讯连接;

通信模块作为第二MCU,负责与监控主站通信及文件管理,接收监控主站和 /或调试管理软件发来的程序升级包;

主控模块作为第一MCU,接收通信模块转送的程序升级包并升级,负责模拟量采集、运行监视、保护控制。

一种双MCU的智能配电终端远程IAP程序升级的方法,借助于智能配电终端装置,其包括作为文件升级管理的监控主站和/或调试管理软件、4G无线通信、光纤网络通信、加密或透传、主控模块、以及通信模块;监控主站经过4G无线通信或光纤网络通信后,再经过加密或透传与通信模块通讯连接,调试管理软件站经过光纤网络通信后,再经过加密或透传与通信模块通讯连接,主控模块与通信模块通讯连接;通信模块作为第二MCU,负责与监控主站通信及文件管理,接收监控主站和/或调试管理软件发来的程序升级包;主控模块作为第一MCU,接收通信模块转送的程序升级包并升级,负责模拟量采集、运行监视、保护控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步骤一:监控主站和/或调试管理软件将程序升级包通过光纤网络方式或4G 无线通信方式下发给通信模块;

步骤二:通信模块接收完毕并校验正确,将程序升级包发送给主控模块;

步骤三:主控模块接收完毕并校验正确,将程序升级包存储到本地的 NorFlash,并置有程序升级标志,然后进入Bootloader程序;

步骤四:Bootloader程序检测到有程序升级的标志,就读取NorFlash中存储的程序升级包到主控模块的芯片Flash;读取完毕校验正确,跳转到应用程序开始执行升级后的新程序;

当升级后的新程序运行正常,执行步骤五;

步骤五:当升级后的新程序运行正常,就置程序升级成功标志;

步骤七:最后应用程序会将程序升级的结果返回给监控主站或调试管理软件,从而通过监控主站或调试管理软远程得知程序升级的结果。

当升级后的新程序运行不正常,硬件看门狗会自动复位再次进入 Bootloader程序,然后执行步骤六;

步骤六:Bootloader程序检测到有程序升级的标志和程序升级未成功,就切换到原来的旧程序运行,并置程序升级失败标志;之后执行步骤七。

通信模块,接收程序升级包的过程中和/或接收完毕后,对程序升级包进行校验,校验正确才会下发给主控模块;如果校验出错,监控主站或调试管理软件带有保证程序升级包传输正确性的重发机制;

通信模块给主控模块下发程序升级包时,主控模块接收程序升级包的过程中和/或接收完毕后,对程序升级包进行校验,校验正确才置有程序升级的标志;如果校验出错,通信模块带有保证程序升级包传输正确性的重发机制。

如果升级的新程序运行不正常,硬件看门狗会自动复位,再次进入 Bootloader程序,Bootloader程序检测到程序升级未成功标志,会自动切换到原来的旧程序运行。

主站或调试管理软件向智能配电终端通信模块下发程序升级包时,会先与通信模块进行合法的双向身份认证,身份认证通过才会下发程序升级包。

本实用新型利用智能配电终端文件系统及应用程序,实现配电终端远程IAP 程序升级。由监控主站或调试管理软件,通过光纤网络或4G无线通信将程序升级包远程下发给配电终端的通信模块,通信模块接收程序升级包后转发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进行程序升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底板;3、内层门板;4、内门印字;5、电容卡箍;6、外层门板;7、外门印字;8、蓄电池模块;9、电池挡板I;10、电池挡板II; 11、航插底板;12、天线弯角;13、第一连杆;14、端子/空开支架;15、主板箱体;16、上盖板;17、上盖板印字;18、连接块;19、第二连杆;20、接地铜排;21、模块支架;22、电容器件;23、主控模块;24、通信模块;25、导向槽; 26、弹性销;27、导向通孔;28、压板;29、导向杆;30、压头;31、复位弹簧; 32、偏心架;33、偏心轮;34、脚踏板;手压板;35、卡位孔、36、电源管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 MCU的智能配电终端远程IAP程序升级的方法。通过远程IAP程序升级的方式可以极大的减少售后维护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企业的维护成本,不需要维护人员到现场就可以实现远程程序升级。

本实施例的智能配电终端装置,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上的底板2、安装在箱体1上的内层门板3、安装在内层门板3外侧的外层门板6、设置在箱体 1底部的电池挡板I9与电池挡板II10、设置在电池挡板I9与电池挡板II10中的蓄电池模块8、安装在箱体1中的模块支架21、设置在模块支架21上的电源管理模块36、与主控模块23电连接的通信模块24、用于电连接的航插底板11 与用于安装主控模块23的4G天线的天线弯角12、设置在箱体1内的端子/空开支架14、设置在箱体1内的主板箱体15、设置在主板箱体15上的上盖板16、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接地铜排20。

在箱体1内设置有铰接座,在铰接座上连接有第一连杆13,第一连杆13 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杆19,在内层门板3底部设置有导向槽25,在导向槽25的两端点设置有卡位孔35,在第一连杆13端部设置有弹性销26,在内层门板3上设置有导向通孔27,在导向通孔27中竖直活动设置有导向杆29,在导向杆29上端设置有压头30,在导向杆29下端设置有位于弹性销26上方且用于将弹性销 26下压到对应卡位孔35中的压板28,在压头30下表面与箱体1上设置有复位弹簧31,在箱体1上设置有偏心架32,在偏心架32上设置有位于压头30上方且用于下压压头30的偏心轮33,在偏心架32上设置有与偏心轮33键连接的横轴,在横轴外端键连接有脚踏板34/手压板。

在内层门板3上设置有内门印字4,在外层门板6上设置有外门印字7,在上盖板16上设置有上盖板印字17,在上盖板1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器件的连接块18;内层门板3为金属板,外层门板6为绝缘板,在箱体1内设置有电容器件22,在箱体1内安装有用于固定电容器件的电容卡箍5。

还包括作为文件升级管理的监控主站和/或调试管理软件、4G无线通信、光纤网络通信、加密或透传、主控模块23、以及通信模块24;

监控主站经过4G无线通信或光纤网络通信后,再经过加密或透传与通信模块24通讯连接,调试管理软件经过光纤网络通信后,再经过加密或透传与通信模块24通讯连接,主控模块23与通信模块24通讯连接;

通信模块24作为第二MCU,负责与监控主站通信及文件管理,接收监控主站和/或调试管理软件发来的程序升级包;

主控模块23作为第一MCU,接收通信模块24转送的程序升级包并升级,负责模拟量采集、运行监视、保护控制。

本实施例的双MCU的智能配电终端远程IAP程序升级的方法,借助于智能配电终端装置,其包括作为文件升级管理的监控主站和/或调试管理软件、4G无线通信、光纤网络通信、加密或透传、主控模块23、以及通信模块24;监控主站经过4G无线通信或光纤网络通信后,再经过加密或透传与通信模块24通讯连接,调试管理软件站经过光纤网络通信后,再经过加密或透传与通信模块24通讯连接,主控模块23与通信模块24通讯连接;通信模块24作为第二MCU,负责与监控主站通信及文件管理,接收监控主站和/或调试管理软件发来的程序升级包;主控模块23作为第一MCU,接收通信模块24转送的程序升级包并升级,负责模拟量采集、运行监视、保护控制。

步骤一:监控主站和/或调试管理软件将程序升级包通过光纤网络方式或4G 无线通信方式下发给通信模块24;

步骤二:通信模块24接收完毕并校验正确,将程序升级包发送给主控模块 23;

步骤三:主控模块23接收完毕并校验正确,将程序升级包存储到本地的 NorFlash,并置有程序升级标志,然后进入Bootloader程序;

步骤四:Bootloader程序检测到有程序升级的标志,就读取NorFlash中存储的程序升级包到主控模块的芯片Flash;读取完毕校验正确,跳转到应用程序开始执行升级后的新程序;

步骤五:升级后的新程序运行正常,就置程序升级成功标志;

步骤七:最后应用程序会将程序升级的结果返回给监控主站或调试管理软件,从而通过监控主站或调试管理软远程得知程序升级的结果。

当在步骤五中,如果新程序运行不正常,硬件看门狗会自动复位再次进入 Bootloader程序,然后执行步骤六;

步骤六:Bootloader程序检测到有程序升级的标志和程序升级未成功,就切换到原来的旧程序运行,并置程序升级失败标志;之后执行步骤七。

作为优选方式,智能配电终端的通信模块,接收程序升级包的过程中和接收完毕,都会对程序升级包进行校验,校验正确才会下发给智能配电终端的主控模块,如果校验出错,主站或管理软件会有重发机制,保证程序升级包传输的正确性。

作为优选方式,智能配电终端的通信模块给主控模块下发程序升级包时,主控模块接收程序升级包的过程中和接收完毕,也会对程序升级包进行校验,校验正确才置有程序升级的标志。如果校验出错,通信模块会有重发机制,保证程序升级包传输的正确性。

作为优选方式,如果升级的新程序运行不正常,硬件看门狗会自动复位,再次进入Bootloader程序,Bootloader程序检测到程序升级未成功标志,会自动切换到原来的旧程序运行。

作为优选方式,主站或调试管理软件向智能配电终端通信模块下发程序升级包时,会先和智能配电终端进行合法的双向身份认证,身份认证通过才会下发程序升级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双MCU智能配电终端基础上,通过光纤网络或4G无线通信,借助智能配电终端的通信模块可以实现对主控模块的远程IAP程序升级。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高效、快速、批量的对现场需要升级的智能配电终端进行远程 IAP程序升级,解决只有维护人员到现场才能升级的问题,大大节约售后维护成本,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箱体1与底板2作为支撑,印字起到安全提醒指引作用,电容卡箍5实现对电容器件22的固定,外层门板6,内层门板3,实现双层保护,电源模块8提供电能,通过电池挡板I9,电池挡板II10实现固定,航插底板11实现航插连接,天线弯角12方便安装电线,端子/空开支架14,主板箱体15,上盖板16,连接块18,模块支架21,实现固定支撑。第一连杆13与第二连杆19铰接实现内门的开合,接地铜排20实现接地连接,保证装置可靠接地,卡位孔35实现端头定位固定,导向槽25导向作用,弹性销26插入定位孔实现固定连接内门的开合,当需要将弹性销从卡位孔中取出的时候,脚脚踏板34/手压板-横轴-偏心轮33- 下压压头30-复位弹簧31-导向杆29沿导向通孔27移动-压板28将弹性销插入卡位孔中。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