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人脸识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震车载人脸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系统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是当今国际科技领域攻关的高精尖技术。它广泛采用区域特征分析算法,融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车载人脸识别设备以其使用场景多样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由于路况影响及车辆行进过程中带来的颠簸震动,极易对车载人脸识别设备造成损坏,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车载人脸识别设备不能有效应对路况影响及车辆行进过程中带来的颠簸震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震车载人脸识别设备,具有防震减损的优点,解决了颠簸震动损坏人脸识别设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震车载人脸识别设备,包括人脸识别设备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人脸识别设备本体底部,所述人脸识别设备本体内含硬件组,所述硬件组包括主板、总线、电源和硬盘,所述主板集成有人脸识别芯片和无线通讯芯片,所述人脸识别芯片用于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所述无线通讯芯片用于与云数据库进行脸部识别结果的传输共享,还包括防震结构,所述防震结构包括中空金属壳、记忆弹簧和橡胶减震垫片,所述防震结构下端与底座相连,上端与人脸识别设备本体相连,所述记忆弹簧一端焊接于所述中空金属壳底部,另一端与橡胶减震垫片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粘接层,优选的所述电源包括USB接口和石墨烯电池,优选的所述硬盘为Intel545S,优选的所述无线通讯芯片支持2G、3G、4G和WiFi连接,优选的所述防震结构两端均设有胶黏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座和摄像机之间加入由中空金属壳、多个记忆弹簧和橡胶减震垫片组成的防震结构,最大限度的降低带有硬件组的人脸识别设备本体感受到的震感,使其不会感受到明显的推拉力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人脸识别设备本体,2.底座,3.防震结构,4.中空金属壳,5.记忆弹簧,6.橡胶减震垫片,7.粘接层,8.硬件组。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一种防震车载人脸识别设备,包括人脸识别设备本体1和底座 2,所述底座2位于所述人脸识别设备本体1底部,所述人脸识别设备本体1内含硬件组8,所述硬件组8包括主板、总线、电源和硬盘,所述主板集成有人脸识别芯片和无线通讯芯片,所述人脸识别芯片用于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所述无线通讯芯片用于与云数据库进行脸部识别结果的传输共享,还包括防震结构3,所述防震结构3包括中空金属壳4、记忆弹簧5和橡胶减震垫片6,所述防震结构3下端与底座2相连,上端与人脸识别设备本体1相连,所述记忆弹簧 5一端焊接于所述中空金属壳4底部,另一端与橡胶减震垫片6连接。
工作原理说明: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车辆上,由于路况影响及车辆行进过程中带来的颠簸震动会经由底座2和由中空金属壳4、记忆弹簧5、橡胶减震垫片 6组成的防震结构3传送到带有硬件组8的人脸识别设备本体1,所述防震结构 3在感受到震动时,记忆弹簧5会在各自位置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微小形变,此时橡胶减震垫片6维持带有主板8的摄像机7稳定,而后记忆弹簧5会缓慢恢复原状,此时记忆弹簧5与橡胶减震垫片6一同维持带有硬件组8的人脸识别设备本体1稳定。
所述底座2底部设有粘接层7。
从上述描述可知,胶黏层为该带有硬件组8的人脸识别设备本体1提供了更多可使用的车辆位置和使用场景。
所述电源包括USB接口和石墨烯电池。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用接口和大容量电池,可进一步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
所述硬盘为Intel545S。
从上述描述可知,小型固态专业硬盘可满足其集成在硬件组8中的要求。
所述无线通讯芯片支持2G、3G、4G和WiFi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支持较多连接方式的无线通讯模块,有利于提升设备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其中,推荐制式为CDMA、CDMA2000、TD-LTE/FDD-LTE。
所述防震结构3两端均设有胶黏层。
从上述描述可知,胶黏层可在满足防震结构组装需要的同时放宽对于材质的要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