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笔记本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3101发布日期:2020-06-20 14:4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笔记本键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笔记本键盘。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电脑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由传统的台式电脑发展到现在普遍使用的笔记本电脑,但受制于体积问题,笔记本电脑自带的键盘不方便进行快速打字输入,人们在使用笔记本进行大量文字输入时,通常会采用外接键盘进行输入。

目前常用的外接键盘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超薄型的蓝牙键盘或usb接口键盘,另一种是带有保护套的键盘,其中,带保护套的键盘拆装方式较为复杂,需要特定的工具才可拆卸,一旦发生故障需要进行拆装时将不方便操作;此外,目前市面上的外接键盘普通防水效果较差,在使用键盘时,如果不小心洒水到键盘上,将会造成键盘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拆装、清洁效果好且能辅助散热的多功能笔记本键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笔记本键盘,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夹设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的键盘本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一限位机构可拆卸连接;上壳体在朝向下壳体的表面处覆盖有密封板,密封板上具有多个与键盘本体按钮适配的缺口,缺口内铺设硅胶片,上壳体开设有多个与密封板上缺口匹配的通孔,通孔内水平嵌设按压密封片,按压密封片和硅胶片之间垂直安装有按压连杆,按压密封片另一表面上在与按压连杆位置对应处设有键帽固定装置,键帽固定装置上盖设键帽。

进一步地,上壳体通孔内壁开设凹槽,按压密封片嵌入凹槽内,按压密封片周向边缘还竖直连接有朝向密封板的环形连接块,环形连接块末端设有朝通孔中心延伸的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与按压密封片平行布置。

进一步地,限位机构包括设于下壳体外周边缘的下固定块、设于上壳体外周边缘且与下固定块位置对应的上固定块,上固定块为带孔的圆柱结构,下固定块为具有开口的叉脚结构,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在上壳体与下壳体封闭时处于贴合状态,上固定块的孔内设置固定杆,固定杆贯穿下固定块且贯穿端部呈圆柱形,固定杆的圆柱形端部活动套设一限位块,固定杆外周套设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一端与上固定块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相接,限位块在旋转至下固定块开口处后可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分离。

进一步地,上壳体与下壳体在内周边缘处设有相互配合的环形密封框,上壳体在环形密封框内安装橡胶密封圈。

更进一步地,环形密封框呈阶梯设计。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对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封闭空间抽气的负压机构,负压机构包括微型真空泵,微型真空泵进气口接有一根抽气管,抽气管另一端伸入上壳体与下壳体形成的封闭空间内;键盘本体连接有带usb接口的数据线,数据线具有与微型真空泵电连接的分支。

更进一步地,密封板在抽气管途经位置处设有抽气通孔,抽气通孔与抽气管之间连接支管。

再进一步地,抽气通孔为螺纹孔,支管与抽气通孔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插设在笔记本散热口的卡接头,卡接头与抽气管中间段位置通过散热管连接,散热管与抽气管相通。

进一步地,下壳体外表面设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上壳体和下壳体串接起的限位机构结构巧妙,可随时拆装,无需额外工具,便于键盘本体的更换和维护;

2)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采用阶梯型密封形式,可有效增强密封效果,杂物无法进入上壳体与下壳体内对键盘本体产生影响;

3)创造性地引入负压机构,在键盘本体与计算机电连接后,负压机构开启,散热管可即时将计算机散热口的热量抽出并通过微型真空泵释放至外界,为计算机运行过程降温;此外,抽气管还可对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密封空间进行抽气,进一步增强其内的密封性,同时使得环形密封圈牢牢贴合凹槽底壁,保证键盘本体按键的密封性、安全性和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多功能笔记本键盘下壳体和负压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上壳体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的上壳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所述的限位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提供一种多功能笔记本键盘,其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夹设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的键盘本体(未示出),键盘本体为现有技术,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一限位机构可拆卸连接;如图2所示,上壳体1在朝向下壳体的表面处覆盖有密封板3,密封板3上具有多个与键盘本体按钮适配的缺口31,如图3所示,缺口31内铺设硅胶片32,上壳体1开设有多个与密封板上缺口31匹配的通孔11,通孔11内水平嵌设按压密封片12,按压密封片12和硅胶片32之间垂直安装有按压连杆13,按压密封片12另一表面上在与按压连杆13位置对应处设有键帽固定装置14,键帽固定装置上盖设键帽(键帽未示出),键帽固定装置和键帽均为现有技术,键帽可以更换。

具体地,上壳体通孔11内壁开设凹槽15,按压密封片12嵌入凹槽15内,按压密封片12呈圆形,按压密封片12周向边缘还竖直连接有朝向密封板的环形连接块16,环形连接块16末端设有朝通孔中心延伸的环形密封圈17,环形密封圈17与按压密封片12平行布置,环形密封圈17下表面贴合凹槽15下端面设置。

键盘本体位于密封板3和下壳体2之间,通过按压键帽可以带动按压连杆13下移,按压连杆13向下移动使得硅胶片32形变接触键盘本体,从而实现键盘输出功能。

结合图1、图2和图4来看,限位机构包括设于下壳体2外周边缘四个角上的下固定块41、设于上壳体1外周边缘且与下固定块位置对应的上固定块42,上固定块42为带孔的圆柱结构,下固定块41为具有开口43的叉脚结构,叉脚结构中心设连接通孔,上固定块42和下固定块41在上壳体与下壳体封闭时处于贴合状态,上固定块42的孔内固定设置固定杆44,固定杆44贯穿下固定块的连接通孔且贯穿端部呈圆柱形(一般地,固定杆整体为圆柱形杆),固定杆44的圆柱形端部活动套设一限位块45,固定杆44外周套设扭力弹簧46,扭力弹簧46一端与上固定块42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45相接,限位块呈条状,且当固定杆位于下固定块连接通孔中时,条状限位块的两端分布在连接通孔直径两端,下固定块在连接通孔外周具有可供限位块穿过的通道(即除了叉脚结构的开口之外,在与开口同轴线的连接通孔另一侧处也需相应设有槽口),当需要解除固定时,转动限位块至固定块开口处后可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分离。

为使上、下壳体之间的封闭空间处在密封状态,上壳体1与下壳体2在内周边缘处设有相互配合的环形密封框5,上壳体在环形密封框内安装橡胶密封圈6。环形密封框还可进一步呈阶梯设计,有效加强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的笔记本键盘除具备上述易于拆装、密封性好的功能外,还增加了笔记本散热及提升键盘本体操作安全性等功能,具体来说,还设有可对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封闭空间抽气的负压机构,负压机构包括微型真空泵71,型号为myp3701,电压为5v,微型真空泵进气口接有一根抽气管72,抽气管72另一端伸入上壳体1与下壳体2形成的封闭空间内;键盘本体连接有带usb接口73的数据线74,usb接口与笔记本电脑数据接口适配,下壳体侧壁具有供数据线伸出的孔,该数据线74具有与微型真空泵71电连接的分支75,usb接口在插入笔记本电脑数据接口时,一方面使得笔记本键盘可以工作,又同时启动微型真空泵71开始工作产生负压,笔记本键盘还包括插设在笔记本电脑散热口处的卡接头76(卡接头的长度小于笔记本电脑散热口长度,卡接头为和常见的usb接口类似的结构,只要是能与散热口适配且能将热量导出至散热管即可),卡接头76与抽气管中间段位置通过散热管77连接,散热管77与抽气管72相通,微型真空泵开始工作时,一来可使抽气管及时将上、下壳体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空气抽出,二来可将散热口处热量即时通过微型真空泵排出,对笔记本电脑起到高效降温作用。抽气管和数据线通过塑胶包装在一起,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也增加美观感。

负压机构设置在一外壳78内,卡接头76安装在外壳78上。

为确保上壳体1与密封板3之间的空间也形成负压状态,密封板3在抽气管途经位置处设有抽气通孔33,抽气通孔33与抽气管72之间连接有支管79,抽气通孔33为螺纹孔,支管与抽气通孔螺纹连接,便于后续进行拆卸维护。

下壳体外表面为与桌面接触的部位,宜在外表面四个角处设置防滑垫8,以确保键盘整体放置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笔记本键盘的使用过程如下:将卡接头卡接至笔记本电脑散热口处,将usb接口与笔记本电脑连接,微型真空泵开始工作,抽气管对上壳体与密封板之间、密封板与下壳体之间所形成空间进行吸气操作,吸气过程中,散热管将笔记本电脑产生的热量导出,同时使得上壳体、下壳体之间处于负压状态,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橡胶密封框紧紧吸附,此外,因为上壳体与密封板之间为负压状态,环形密封圈、按压密封片和环形连接块紧抵在凹槽下端面,不影响键盘功能的情况下保证紧密性,且因上壳体、下壳体封闭空间密封性强,即使有水洒在笔记本键盘上,也不会对键盘本体造成任何影响,只需自然放干即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