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4939发布日期:2020-05-15 16:13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属于计算机散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目前现有的计算机散热装置,往往散热效果不好,无法有效的进行降温,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同时放置计算机时不够稳定,现有的手提式计算机无法对不同规格的计算机尺寸进行安装,为此,提供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侧连接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右侧设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均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侧均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靠外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放置槽顶侧均嵌设有多孔板,所述底板顶侧中部挖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盘,左侧所述限位盘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右侧所述限位盘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底板右侧设有调节钮,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上均套接有螺母,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所述底板内腔底部对称设有冷却水循环泵,所述冷却水循环泵一侧均设有制冷管,所述底板底侧等距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风机。

进一步而言,所述底板底侧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侧均设有防滑纹理。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螺纹杆左端通过转轴与安装槽内壁左侧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螺纹杆右端贯穿底板右侧,且与调节钮内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设有正螺纹凹槽,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设有逆螺纹凹槽,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正螺纹凹槽与螺母匹配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逆螺纹凹槽与螺母匹配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移动板底侧与第二移动板底侧均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放置板底部一侧分别挖设有矩形槽,所述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分别与放置板底部的矩形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底板顶侧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上四个拐角处均设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能够通过旋转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来调整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之间的距离,更加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计算机规格,便于进行推广使用;

2、通过设置风机,在启动风机时,风机产生的风力,能够将制冷管所产生的温度进行吹送,与计算机底部进行接触,从而能够有效的对计算机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第一安装架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底板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板;2、第一安装架;3、第二安装架;4、放置板;5、放置槽;6、限位板;7、多孔板;8、限位盘;9、第一螺纹杆;10、第二螺纹杆;11、调节钮;12、第一移动板;13、第二移动板;14、冷却水循环泵;15、制冷管;16、通孔;17、风机;18、支撑杆;19、支撑块;20、散热口;21、安装槽;22、连接杆;23、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侧连接有第一安装架2,所述第一安装架2右侧设有第二安装架3,所述第一安装架2与第二安装架3均包括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顶侧均设有放置槽5,所述放置槽5内部靠外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所述放置槽5顶侧均嵌设有多孔板7,所述底板1顶侧中部挖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内部设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盘8,左侧所述限位盘8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右侧所述限位盘8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0,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9与第二螺纹杆10,能够通过旋转第一螺纹杆9与第二螺纹杆10来调整第一安装架2与第二安装架3之间的距离,更加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计算机规格,便于进行推广使用,所述底板1右侧设有调节钮11,所述第一螺纹杆9与第二螺纹杆10上均套接有螺母,所述第一螺纹杆9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12,所述第二螺纹杆10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13,所述底板1内腔底部对称设有冷却水循环泵14,通过设置冷却水循环泵14,能够向弯曲状的制冷管15进行循环注水,能够能够保持制冷管15内部冷却水的流动性,使制冷效果进一步提高,所述冷却水循环泵14一侧均设有制冷管15,所述底板1底侧等距设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风机17,通过设置风机17,在启动风机17时,风机17产生的风力,能够将制冷管15所产生的温度进行吹送,与计算机底部进行接触,从而能够有效的对计算机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底侧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9,所述支撑块19底侧均设有防滑纹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杆9左端通过转轴与安装槽21内壁左侧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螺纹杆10右端贯穿底板1右侧,且与调节钮11内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杆9上设有正螺纹凹槽,所述第二螺纹杆10上设有逆螺纹凹槽,所述第一螺纹杆9通过正螺纹凹槽与螺母匹配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0通过逆螺纹凹槽与螺母匹配连接,通过设置正螺纹凹槽与逆螺纹凹槽,在旋转调节钮11时,第一螺纹杆9上的螺母和第二螺纹杆10上的螺母带动第一移动板12、第二移动板13相对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板12底侧与第二移动板13底侧均与底板1活动连接,所述放置板4底部一侧分别挖设有矩形槽,所述第一移动板12与第二移动板13分别与放置板4底部的矩形槽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顶侧设有散热口20,所述散热口20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23,通过设置散热口20与防尘网23,能够将风机17吹送的低温气体通过散热口20与防尘网23排出,能够有效的进行散热的同时,能够防止计算机底部的灰尘进入底板1内腔中。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移动板12与第二移动板13上四个拐角处均设有螺纹孔,通过设置螺纹孔,能够将第一安装架2与第二安装架3分别与第一移动板12与第二移动板13进行装配固定,同时能够方便对损坏的第一移动板12或第二移动板13进行拆卸更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旋转调节钮11时,第一螺纹杆9上的螺母和第二螺纹杆10上的螺母带动第一移动板12、第二移动板13相对进行移动,从而将计算机放入第一安装架2与第二安装架3内,通过冷却水循环泵14,能够向弯曲状的制冷管15进行循环注水,在启动风机17时,风机17产生的风力,能够将制冷管15所产生的温度进行吹送,与计算机底部进行接触,从而能够有效的对计算机进行散热。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