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物流仓储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1971发布日期:2020-05-20 01:13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用于物流仓储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物流仓储的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仓储管理是货物在整个物流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随着仓储行业的发展,仓库早已不单单只是一个货物临时存放地。在当今的制造和分销过程,仓库已成为生产销售的各流程中最关键的连接点。现在大多数仓库的工作方式还是采用二维条形码技术和人工笔录,使用手持设备逐个扫描条形码来采集货物在物流仓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预处理并上传到后端管理系统。尽管将条形码技术与人工笔录相比,初步实现了速度更快、错误率更低的获取货物仓储数据信息的目标。但是,由于条形码的信息直接印刷在物体表面,导致其存储的信息无法修改,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务和仓储量剧烈增加,不能修改信息的条形码技术严重影响了仓储管理业务流程的效率。

专利cn109461228a公开了一种物流电子标签系统,包括:用于标识模具物品进入或出不同库区的路径;电子目视板,用于将现有纸质目视看板数据现场即时输入电子目视板,通过以太网传入服务器的数据库;电子标识卡,用于插入料架卡槽中,对零件进行标识;计数装置,与服务器无线连接,用于将冲压零件数自动发送到服务器;自动统计每个班次生产的零件;质量检查时发现不合格,通过电子目视板场,输入不合格零件号及数量,服务器自动减去不合格品数量;并增加不合格品数量。该方案防止了在废料管理上的漏洞,精确库存,减少库存品资金占用。

但是,物流仓库内存储的物品种类多样,大小各异,若电子标签之间采用统一的间距,则不满足实际仓储的需求。若根据实际仓储情况,使电子标签之的间距各有差异,但同一型号的射频电子标签,其灵敏度相同。当电子标签之间间距较小时,射频电子标签会产生电磁干涉的风险;当电子标签之间间距较大时,其灵敏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物流仓储的电子标签,根据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不同,调节rfid读写装置发射的射频信号,以解决不同间距对电子标签灵敏度需求不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物流仓储的电子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标签本体为多个,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标签框架上,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可调节;标签本体包括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rfid标签模块、显示装置和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与物流管理端相连接,用于接收物流管理端发送的物流信息,并通过显示装置进行显示;rfid标签模块与rfid读写装置通信连接,rfid读写装置包括依顺次连接的输入模块、微控制器和功率发射器,根据输入模块输入的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微控制器控制功率发射器为rfid标签模块发送射频信号。

进一步的,标签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红外测距模块,红外测距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微处理器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将红外测距模块测量的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发送至物流管理端;rfid读写装置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与pid控制器相连接,物流管理端将接收的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传输至pid控制器。

进一步的,标签本体还设置有外接拓展接口,外接拓展接口的输入端用于外接传感器,外接拓展接口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指示灯。

进一步的,外接拓展接口的输入端用于外接的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标签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突出的横条,标签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突出的横条相适应的定位滑槽。

进一步的,标签框架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标签本体上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适应的定位钉。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种用于物流仓储的电子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标签本体为多个,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标签框架上,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可调节;标签本体包括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rfid标签模块、显示装置和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与物流管理端相连接,用于接收物流管理端发送的物流信息,并通过显示装置进行显示;rfid标签模块与rfid读写装置通信连接,rfid读写装置包括依顺次连接的输入模块、微控制器和功率发射器,根据输入模块输入的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微控制器控制功率发射器为rfid标签模块发送射频信号。当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较大时,将rfid读写装置与rfid标签模块之间的信号灵敏度调高;当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较小时,将rfid读写装置与rfid标签模块之间的信号灵敏度调低,以适应实际仓储管理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1中用于物流仓储的电子标签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用于物流仓储的电子标签的结构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用于物流仓储的电子标签的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3中用于物流仓储的电子标签的主视图。

图5为实施例3中用于物流仓储的电子标签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标签本体,2-标签框架,3-显示装置,4-红外测距模块,5-显示开关,6-突出的横条,7-定位滑槽,8-定位孔,9-定位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用于物流仓储的电子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标签本体为多个,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标签框架上,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可调节;标签本体包括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rfid标签模块、显示装置和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与物流管理端相连接,用于接收物流管理端发送的物流信息,并通过显示装置进行显示;rfid标签模块与rfid读写装置通信连接,rfid读写装置包括依顺次连接的输入模块、微控制器和功率发射器,根据输入模块输入的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微控制器控制功率发射器为rfid标签模块发送射频信号。

根据放置在置物架上物品大小的不同,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可调节,rfid读写装置的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标签本体的间距距离数值,微控制器内设置有增益放大器和存储器,根据间距距离,调节不同的增益以改变功率发射器发射出的射频信号大小,使rfid读写装置与rfid标签模块之间的信号灵敏度可调。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距离与发射的射频信号大小可通过存储器预先存储相对应的值,如: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距离为10cm-30cm之间时,功率发射器发射0.15p/w的射频信号;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距离为30cm-40cm之间时,功率发射器发射0.3p/w的射频信号;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距离为40cm-50cm之间时,功率发射器发射0.5p/w的射频信号。即:当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较大时,将rfid读写装置与rfid标签模块之间的信号灵敏度调高;当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较小时,将rfid读写装置与rfid标签模块之间的信号灵敏度调低,以适应实际仓储管理的需求。

标签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红外测距模块,红外测距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微处理器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将红外测距模块测量的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发送至物流管理端;rfid读写装置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与pid控制器相连接,物流管理端将接收的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传输至pid控制器。通过设置红外测距模块,自动判断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分别与物流管理端的通信,rfid读写装置自动获取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可不用通过输入模块进行输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物流仓储的管理效率。

标签本体还包括显示开关,显示开关与微处理器相连接,作为标签本体的电源开关。

标签本体还设置有外接拓展接口,外接拓展接口的输入端用于外接传感器,外接拓展接口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指示灯。外接拓展接口的输入端用于外接的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由于一些物品,例如食品、电子元器件等在保存过程当中对环境温度和/或环境湿度有一定的需求,通过在标签本体上设置外接拓展接口,在需要的时候通过外接拓展接口连接传感器,以满足实际需求。在不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不连接,以节省电子标签的成本。

实施例2,如图3所示,标签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突出的横条,标签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突出的横条相适应的定位滑槽,标签本体通过定位滑槽卡接在突出的横条上,通过左右滑动改变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

实施例3,如图4-图5所示,标签框架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标签本体上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适应的定位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定位孔将标签本体固定到标签框架上,以改变标签本体之间的间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