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1793发布日期:2020-06-05 19:08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触控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触控笔。
背景技术
:主动电容笔为与电容式触控屏配合使用的笔,与电容式触控屏之间进行通信交互。与用手指进行触控操作相比,主动电容笔具有细笔尖,定位精度高,有压感等优势。因此,主动电容笔目前广泛应用于例如移动设备等电容式触控设备中。但在主动电容笔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号干扰,导致触控异常或触控精度降低的问题,所以很多的主动电容笔都会设置防止信号干扰的装置,而很多防信号干扰的装置依然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在振动环境下信号防干扰的功能会受到影响,稳定性低,影响触控笔的使用。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触控笔,旨在解决触控笔防信号干扰功能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触控笔包括金属笔管、支架、电路板、导电笔芯以及弹性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金属笔管内;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路板上具有第一接地端;所述导电笔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弹性件由导电材质制成,所述弹性件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固定脚及抵接部,所述第一固定脚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的外壁及所述金属笔管的内壁弹性抵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还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紧贴于所述支架的外壁,所述第一固定脚和抵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为片状结构,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安装部的位置设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部紧贴于所述安装平面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还包括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二固定脚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支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电路板夹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第一固定脚与所述第二固定脚分别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固定脚和所述第二固定脚呈环抱状环抱并紧贴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外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固定脚和所述第二固定脚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两侧相对的位置,所述抵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还连接有第三固定脚,所述电路板还设有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三固定脚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脚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架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接,另一端向所述导电笔芯的方向倾斜延伸,以使所述抵接部与其相对应的支架表面呈锐角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设有多个定位凸起,多个所述定位凸起形成供所述安装部安装定位的定位空间。本实用新型触控笔通过在触控笔内设置有可导电的弹性件,该弹性件的第一固定脚与电路板的接地端电连接,抵接部位于支架外壁与金属笔管内壁之间,并且抵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外壁及金属笔管的内壁弹性抵接,当干扰信号传递至金属笔管上时,干扰信号就会通过弹性件流入地中,实现防止信号干扰的目的。又因为支架的外壁与金属笔管的内壁间距离较近,空间较小,使得弹性件的变形量较大,在触控笔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与金属笔管的内壁保持稳定地抵接,增加了触控笔防信号干扰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控笔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触控笔一实施例的一组装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触控笔一实施例的另一组装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触控笔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触控笔130电路板153第三固定脚110金属笔管131第一接地端154抵接部120支架132第二接地端155安装部121第一支架140导电笔芯155a第一端122第二支架150弹性件155b第二端123安装平面151第一固定脚124定位凸起152第二固定脚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触控笔10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至图5,该触控笔100包括金属笔管110、支架120、电路板130、导电笔芯140以及弹性件150。支架120安装于金属笔管110内,电路板130安装于支架120上,电路板130上具有第一接地端131,导电笔芯140与电路板130电连接。弹性件150由导电材质制成,弹性件150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固定脚151及抵接部154,第一固定脚151与第一接地端131固定连接,抵接部154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20的外壁及金属笔管110的内壁弹性抵接。触控笔是一种小笔形的工具,用来输入指令到电脑屏幕、移动设备和绘图板等具有触摸屏的设备,用户可以通过触控笔点击触控屏幕来选取文件或绘画。随着触控屏幕在手机、平板电脑或一体机等科技产品中的普遍应用,触控技术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占据主角的地位。在主动式触控笔中,通常是通过触控笔内的电路板与触摸屏之间相互发送和接收信号来实现触控,信号传递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决定了触控笔的触控精度,而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主要是为了增加主动式触控笔防信号干扰的稳定性。主动笔一般包括有笔壳、导电笔芯、电路板、电容、充电装置等,在有些主动笔中,为实现需要的功能,还会包括压力传感器、防摔系统、功能按键、电量指示灯、语音系统等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外来干扰信号,采用金属笔管110作为触控笔100防止外来干扰信号的屏蔽主体,金属笔管110具有导电性,当金属笔管110与电路板130的接地端之间产生电连接时,金属笔管110可以将其上的干扰信号接入地线,也即当外来的干扰信号传递至金属笔管110上时,干扰信号都会通过弹性件150被传递至地线,而无法穿过金属笔管110进入触控笔100内干扰电路板130及导电笔芯140上的正常信号,从而达到了防止信号干扰的目的。此外,金属笔管110为使用者使用触控笔100时提供把持的部位,还为电路板130和其它部件提供安装和支撑空间,所以金属笔管110是中空设置的,其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仅需足够安装所需要安装的部件即可,金属笔管110的材料可以是铜、铝、复合金属或者合金等等。支架120的材料可以是塑料的、合成的或者其他的绝缘材料。支架120的形状可以跟金属笔管110一致,以能有效利用空间,也可以是其他便于安装或便于生产制造的形状,可圆可方、可长可短、可规则形状可不规则形状,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支架120是用于安装电路板130和其它部件的,以便于触控笔100能够模块化的安装,这样比较方便快捷。所以支架120的大小可根据需要安装的部件的数量、大小等来设定,为能够顺利实施本申请的方案,支架120和金属笔管110在设计其大小时,支架120与金属笔管110之间除了留有方便安装和拆卸的空隙之外,支架120的外壁与金属笔管110的内壁之间至少有一处能够压缩和安装抵接部的安装空隙,该安装空隙可以是人为设计出来的,也可以是在原本安装好的触控笔100内找出合适的空隙作为抵接部的安装空隙,该安装空隙的大小可以使得抵接部能够产生较大的变形量。可以理解的是,将弹性件150的抵接部154设于支架120外壁与金属笔管110内壁之间时,因为安装空隙较小,抵接部154压缩安装后变形量较大,抵接部154产生较大的反向弹性力使得抵接部154与支架120的外壁及金属笔管110的内壁弹性抵接,从而使得触控笔100在使用过程中弹性件150能与金属笔管110保持稳定、可靠地抵接,从而增加触控笔100防信号干扰的稳定性。当然,当金属笔管110内的其它部件上具有比支架120更为靠近金属笔管110的内壁的部位、或者能使抵接部154变形量更大弹性抵接更稳定时,抵接部154也可以设置于这些部位上,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合理的设置抵接部154的位置。区别于被动式电容笔,主动笔内一般这有电路板130,电路板130主要起到了接收和发射信号的作用。电路板130可以根据触控笔领域现有的技术进行设定,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而一般的电路板130上都会有接地端,避免信号干扰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导电部件与接地端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由导电材质制成的弹性件150的第一固定脚151与第一接地端131连接,抵接部154又与金属笔管110抵接,从而使得金属笔管110与地连接,起到了防信号干扰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导电笔芯140与电路板130电连接,能够有效的接收和传递信号,实现触控功能。导电笔芯140同样可以根据触控笔100领域现有的技术进行设定,在此不做详细介绍。其材料仅需能够导电即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为能很好的起到防信号干扰的效果,导电笔芯140需要与金属笔管110绝缘设置,可以是通过绝缘笔头将两者隔开,也可以是采用绝缘笔套套于导电笔芯140外,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弹性件150可以是弹片、弹簧或其他弹性部件,其大小、形状可以根据需要的弹力大小、安装的便利性、生产制造的难易、美观性适用性等来进行设定。而其制造材质需要能够导电,可以是金属或其他具有导电性能的材质。此外,弹性件150至少具有第一固定脚151和抵接部154,第一固定脚151用于与电路板130的第一接地端131连接,抵接部154变形后与金属笔管110的内壁弹性抵接,支架120和金属笔管110限制抵接部154继续变形,第一固定脚131和抵接部154之间可以是是直接的或间接的电连接,这样就能使金属笔管110接地,达到防信号干扰的效果。当然,弹性件150还可以设有其他的部件,比如用于连接的部件、用于安装的部件等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定。本实用新型触控笔100通过在触控笔内设置有可导电的弹性件150,该弹性件150的第一固定脚151与电路板130的第一接地端131电连接,抵接部154位于支架120外壁与金属笔管110内壁之间,并且抵接部154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20的外壁及金属笔管110的内壁弹性抵接,因为支架120的外壁与金属笔管110的内壁间距离较近,空间较小,使得抵接部154的变形量较大,在触控笔100使用的过程中弹性件150可以与金属笔管110的内壁保持稳定地抵接,增加了触控笔100防信号干扰的稳定性。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及图3,弹性件150还具有安装部155,安装部155紧贴于支架120的外壁,第一固定脚151和抵接部154分别连接于安装部155。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55跟第一固定脚151及抵接部154连接的同时,又紧贴安装在支架120的表面上,使得安装部155可以为抵接部154的变形提供支撑和基准,不仅使得抵接部154以安装部155为支撑点抵接支架120的外壁,避免了抵接部154在没有足够的支撑时反向变形或移动,进而脱离金属笔管110的现象,还能以安装部155为变形基准点,根据安装空间的大小更好地、准确地控制或预设好抵接部154的变形量。安装部155可以是片状的、条状的、或者其他适应支架120外壁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仅需能够连接第一固定脚151和抵接部154并紧贴支架120外壁即可。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安装部155为片状结构,支架120上对应安装部155的位置设有安装平面123,安装部155紧贴于安装平面123上。可以理解的是,安装部155与支架120之间以平面的方式相互紧贴,不仅使得安装部155可以贴合得更紧,还能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增加了对于抵接部154的支撑面积,有助于抵接部154稳定地抵接金属笔管110,进而增加防信号干扰的稳定性。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至图5,弹性件150还包括第二固定脚152,第二固定脚152的一端连接于安装部155,另一端连接至支架120。第二固定脚152使得弹性件150多了一个连接点,即弹性件150不仅通过第一固定脚151固定连接至电路板130,还通过第二固定脚152连接至支架120,使得弹性件150在触控笔100中的安装得更加的稳定,有助于防信号干扰的稳定性。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150设有多个固定脚且不区分第一固定脚和第二固定脚,仅在安装时将一部分固定脚连接至电路板130的第一接地端131,另外一部分连接至支架120,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设计、生产制造甚至安装时不必区分第一固定脚和第二固定脚,方便高效。此外,第二固定脚152连接在安装部155的位置可以有多种,可以与第一固定脚151位于安装部155的同一侧,也可以是相对侧,还可以在其他使得弹性件150连接得更稳定的位置,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至图5,支架12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电路板130夹设于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之间,第一固定脚151与第二固定脚152分别位于安装部155的两侧,且第一固定脚151和第二固定脚152呈环抱状环抱并紧贴于第一支架121的外壁。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150通过第一固定脚151和第二固定脚152环抱并紧贴于第一支架121的外壁,使得即便触控笔100处于较为激烈的振动环境,弹性件150也可以很稳定的处于原本的位置而不易发生偏移或脱落的现象,增加防信号干扰的稳定性。第一固定脚151和第二固定脚152可以环抱第一支架121的整个外壁,也可以是环抱部分外壁。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脚151行业第二固定脚152环抱第一支架121的整个外壁和第二支架122的部分外壁或整个外壁,第即二固定脚延伸至第二支架122的外壁进行连接。当然,第一固定脚151和第二固定脚152也可以呈环抱状环抱在第二支架122的外壁,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至图5,安装部155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55a和第二端155b,第一固定脚151和第二固定脚152分别连接于第一端155a两侧相对的位置,抵接部154连接于第二端155b。可以理解的是,抵接部154在安装时受到压缩而弹性变形,抵接部154本身带有反向弹性力,弹性件150通过第一固定脚151与第二固定脚152分别与电路板130及支架120相连接,使得弹性件150可以克服该反向弹性力而稳定地处于安装位置。进而可以理解地是,相比于抵接部154和第一固定脚151及第二固定脚152均连接在安装部155的同一端,它们分别连接在安装部155相对的两端时,第一固定脚151和第二固定脚152受力较小,并且第一固定脚151和第二固定脚152连接的位置是相对的,使得两固定脚受力均匀,使得弹性件150连接得更加可靠,不易脱落。当然,在另外的一些事实例中,第一固定脚151和第二固定脚152的长度一致,以使受力更加均匀,连接更加稳定。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及图5,第二端155b还连接有第三固定脚153,电路板130还设有第二接地端132,第三固定脚153固定连接于第二接地端132。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150设置有两处接地,不仅使得弹性件150的连接更加稳定,还能避免在只有一个接地且接地意外脱落或接触不良时防信号干扰功能失效的现象,增加了触控笔100防信号干扰的稳定性。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设计多个接地,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地端132位于与第一接地端131相对的位置,以使抵接部154处于两接地端连线上的中部位置,第三固定脚153则沿支架120外壁延伸至第二接地端132并固定连接,这样使得抵接部154相对于弹性件150上各个连接点的位置处于一个较为居中的位置,抵接部154受到压缩变形后各连接点受力均匀,增加弹性件150的连接的稳定性。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第二固定脚152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架120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固定脚152可拆卸连接使得弹性件150、电路板130与支架120三者之间的安装更加的方便快捷。具体地,先将连接好第一固定脚151和第三固定脚153的电路板130安装至支架120上,再将第二固定脚152紧绕支架120外壁并做好连接,即可使得整个弹性件150环抱住支架120,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第二固定脚152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卡接的、嵌接的等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脚152末端设有卡接部位,支架120上设有适配的卡接槽,安装时第二固定脚152卡接至卡接槽即可。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抵接部154的一端与安装部155相连接,另一端向导电笔芯140的方向倾斜延伸,以使抵接部154与其相对应的支架120表面呈锐角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部154相对安装部155向导电笔芯140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与支架120表面呈锐角设置,使得支架120及弹性件150安装至金属笔管110内时更加方便快捷。具体地,可以先将弹性件150与电路板130安装至支架120上,此时弹性件是环抱住并紧贴于支架的外壁的,抵接部154伸出支架120外,而且抵接部154向导电笔芯140的方向倾斜。故而在把支架120安装至金属笔管110内时只需要把支架120往金属笔管110内推动即可,抵接部154在与金属笔管110接触时,由于抵接部154朝向导电笔芯140倾斜,也即背向金属笔管110倾斜的特性,其会受压于金属笔管110而自动变形并随支架120进入金属笔管110内,而无需手动按压抵接部154将其安装至金属笔管110内,安装方便快捷。此外,抵接部154倾斜并弹性抵接金属笔管110的内壁,对于支架120和电路板130都起到了一定的防滑及固定的作用。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支架120设有多个定位凸起124,多个定位凸起124形成供安装部155安装定位的定位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凸起124不仅有助于安装部155的定位安装,还能够避免安装部155在触控笔100使用过程中因振动、摔落等偏离原本的安装位置,提高弹性件150的安装稳定性,进而增加触控笔100防信号干扰功能的稳定性。定位凸起124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两个所述定位凸起124可沿金属笔管110的宽度方向分别位于安装部155的两侧。当然,定位凸起124的数量还可以设置更多,例如沿金属笔管110的长度方向在安装部155的前后再多设两个定位凸起124,以包围住安装部等,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