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79696发布日期:2020-06-12 16:2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存储访问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业务应用都需要支持大量的用户数据存储,业务服务商可能将用户的数据存储于云端服务器,以支持业务运行。当面临存储系统升级时,则需要将一个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平滑迁移到新的存储系统中。

现有技术中,进行数据迁移的方式可以是基于文件系统级别的数据迁移,或者快照形式的数据迁移。但是,文件系统级别的数据迁移对上层的文件系统有依赖,并且有时候也依赖于人工操作和控制;快照形式的数据迁移则需要停止业务服务,在数据迁移完成之后再重新启动服务,但这是很多业务服务场景所不能接受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以在不停止数据服务的情况下实现自动、便捷的数据迁移。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将源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源存储单元,将目标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目标存储单元;

建立各所述源存储单元和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

当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所述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

根据所述位置对应关系,若所述影响数据所在源存储单元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中不存在所述影响数据,则将所述影响数据所在的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对应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

根据拷贝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源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源存储单元,将目标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目标存储单元;建立各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当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根据位置对应关系,若所述影响数据所在源存储单元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中不存在所述影响数据,则将影响数据所在的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根据拷贝后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源卷和目标卷的存储空间进行划分,以根据划分后的存储单元进行数据的迁移,避免大批量迁移导致停止服务情况的发生。同时,通过建立源卷中的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卷中的目标存储单元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并根据该位置对应关系,将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从源卷的源存储单元中自动迁移至目标卷中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中,无需借助特定文件系统,无需人工操作控制,提高了数据迁移的便捷度。并且,根据拷贝后的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从而通过目标卷代替源卷执行相应业务,同步实现了业务服务的迁移。

可选的,各所述源存储单元的大小相等,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大小相等,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的大小相等。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通过将各源存储单元和各目标存储单元的大小进行限定,能够有效保证数据迁移过程的准确性,避免了数据的重复拷贝或遗漏拷贝等情况的发生。

可选的,所述位置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源存储单元的起始地址和目标存储单元的起始地址。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通过将位置对应关系细化为包括源存储单元的起始地址和目标存储单元的起始地址,从而便于根据位置对应关系进行存储单元的查找匹配,以保证后续数据迁移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位置对应关系中还包括所述源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和目标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通过将位置对应关系中添加源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和目标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以便在两偏移地址数值不等时,进行目标存储单元的准确定位,从而为后续数据迁移的准确执行提供保障。

可选的,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之前,还包括:

若获取到数据从所述源卷向所述目标卷的迁移指示,则在逻辑存储层将应用层的数据访问卷从所述源卷切换挂载至所述目标卷。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通过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之前,在获取到数据从源卷向目标卷的迁移指示时,在逻辑存储层将应用程序的数据访问卷从源卷挂载至目标卷,实现了数据访问卷的切换,从而达到业务功能迁移的效果。

可选的,根据所述位置对应关系,将所述影响数据所在的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对应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内之后,还包括:

对完成拷贝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进行拷贝完成的标记;

相应的,当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所述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对应关系,如果所述影响数据所在源存储单元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的标记为拷贝完成,则放弃拷贝操作,直接根据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通过在将影响数据拷贝至目标源的目标存储单元内之前,当识别到目标存储单元的标记为拷贝完成时,放弃拷贝操作,直至根据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从而避免数据的重复拷贝。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识别到所有目标存储单元的标记均为拷贝完成,则删除所述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通过在数据迁移的过程中,追加在识别到目标存储单元的标记均为拷贝完成时,删除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以减少数据存储量,同时隐含释放数据全部迁移完毕的信息,避免在已全部迁移完毕的情况下反复进行标记查找和比对操作,减少了业务功能执行过程中的数据处理量。

可选的,所述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所述影响数据与源存储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标记,作为所述目标卷的元信息进行存储。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通过将源存储单元与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影响数据与源存储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标记作为目标卷的元信息进行存储,以便基于上述对应关系以及标记进行数据的查找或标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划分模块,用于将源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源存储单元,将目标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目标存储单元;

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各所述源存储单元和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

源存储单元确定模块,用于当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所述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

影响数据拷贝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对应关系,若所述影响数据所在源存储单元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中不存在所述影响数据,则将所述影响数据所在的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对应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内;

访问请求响应模块,用于根据拷贝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

上述可选方式所具有的其他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数据访问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一种数据迁移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迁移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实施例一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在存储系统更新或升级时,将一个存储空间中的数据平滑迁移至另一存储空间的情况,该方法由数据迁移装置执行,该装置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具体配置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具备对数据迁移过程所涉及的各存储空间具备一定控制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可以是数据迁移所涉及的存储空间中的其中一个,还可以是其他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

如图1a所示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s101、将源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源存储单元,将目标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目标存储单元。

其中,卷为存储空间的单位,可以按需包括设定大小的存储空间。源存储单元用于作为源卷中的数据迁移的最小单位;相应的,目标存储单元用于作为目标卷中接收数据的最小单位。

其中,存储单元可以采用均匀划分或随机划分的划分方式。由于各存储单元为单次进行数据迁移的最小单位,为了便于对迁移过程进行有效把控,避免数据的重复读取和/或重复写入,优选是采用均匀划分的方式,将源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的源存储单元;相应的,将目标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的目标存储单元。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目标卷中目标存储单元能够与源卷中的源存储单元相匹配,保证数据迁移的准确度,通常设置目标存储单元的大小为源存储单元的整数倍。典型的,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的大小相等。

为了避免数据迁移过程对业务功能的影响,一般的,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的大小会较小,以保证单次数据迁移过程不会影响用户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访问。例如,存储单元的大小为1mb。

s102、建立各所述源存储单元和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

其中,位置对应关系包括源存储单元的起始地址和目标存储单元的起始地址。

在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的大小不等时,可选的,位置对应关系还包括源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和目标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或者,可选的,位置对应关系还可以包括源存储单元的终止地址和目标存储单元的终止地址。为了保证数据迁移的准确度,避免数据重复读取或重复写入请求的发生,典型的,建立源存储单元与目标存储单元的一一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后续对位置对应关系的查找使用,在建立各所述源存储单元和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之后,可以将各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作为目标卷的元信息进行存储。

s103、当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所述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

其中,数据访问请求可以是数据读取请求或数据写入请求。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即被数据访问影响到的数据,至少包括需要读取的数据和/或需要写入的数据。

可选的,确定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所述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可以是预先建立有影响数据与源存储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应的,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上层所访问数据在物理存储空间的存储位置,一般由逻辑存储层来维护,因此存储于源卷中的数据,可基于以往记录的数据存储位置获知影响数据存储于哪个源存储单元中。

s104、根据所述位置对应关系,若所述影响数据所在源存储单元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中不存在所述影响数据,则将所述影响数据所在的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对应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内。

具体的,根据位置对应关系,确定与影响数据所在源存储单元具备位置对应关系的目标存储单元,若所述影响数据所在源存储单元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中不存在所述影响数据,则将影响数据所在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所确定的目标存储单元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发起数据访问请求时,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所在源存储单元中的数据马上迁移至相应的目标存储单元中,满足了用户对数据实时性的访问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后续对位置对应关系的查找使用,在将数据拷贝至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后,还可以将此次拷贝操作的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作为目标卷的元信息进行存储。

s105、根据拷贝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

示例性地,若数据访问请求为数据读取请求,则直接从目标卷的拷贝后的目标存储单元中,进行数据读取操作;若数据访问请求为数据写入请求,则数据访问请求为数据写入请求,则直接将数据写入请求中的待写入数据,写入目标卷的拷贝后的目标存储单元中,以实现对目标卷的目标存储单元中数据的添加、删除或修改等。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源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源存储单元,将目标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目标存储单元;建立各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当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根据位置对应关系,将影响数据所在的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根据拷贝后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源卷和目标卷的存储空间进行划分,以根据划分后的存储单元进行数据的迁移,避免大批量迁移导致停止服务情况的发生。同时,通过建立源卷中的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卷中的目标存储单元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并根据该位置对应关系,将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从源卷的源存储单元中自动迁移至目标卷中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中,无需借助特定文件系统,无需人工操作控制,提高了数据迁移的便捷度。并且,根据拷贝后的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从而通过目标卷代替源卷执行相应业务,同步实现了业务服务的迁移。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业务功能的迁移,在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之前,还包括,s103a,若获取到数据从源卷向目标卷的迁移指示,则在逻辑存储层将应用层的数据访问卷从源卷切换挂载至目标卷。如图1b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数据访问卷为访问操作的单一入口,因此通过数据访问卷的切换,保证了用户数据的一致性。

参见图1c所示的数据访问过程示意图,当未实现挂载切换时,在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后,由于应用层的数据访问卷仍为源卷,因此会首先进行源卷访问。当实现挂载切换后,在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后,由于应用层的数据访问卷已切换至目标卷,因此会直接在目标卷中进行数据访问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目标卷中数据访问操作的准确执行,还可以将影响数据与源存储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目标卷的元信息进行存储,从而在目标卷中能够根据影响数据与源存储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当前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所对应的当前源存储单元的确定,然后根据源存储单元与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源存储单元对应的当前目标存储单元,以在当前目标存储单元中进行数据访问操作。

实施例二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

进一步地,将操作“根据所述位置对应关系,将所述影响数据所在的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对应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内”之后,追加“对完成拷贝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进行拷贝完成的标记”;相应的,在“当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所述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之后,追加“根据所述位置对应关系,如果所述影响数据所在源存储单元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的标记为拷贝完成,则放弃拷贝操作,直接根据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以有效监控源卷与目标卷相对应的存储单元之间的数据迁移情况。

如图2所示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s201、将源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源存储单元,将目标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目标存储单元。

s202、建立各所述源存储单元和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

s203、当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所述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

s204、判断与源存储单元具备位置对应关系的目标存储单元的标记是否为拷贝完成,若否,则执行s205;否则执行s208。

其中,标记用于标识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拷贝完成情况。

为了便于对拷贝完成情况的准确把控,可以将目标存储单元的标记作为目标卷的元信息中进行存储,以便根据元信息的查找比对,确定目标存储单元是否已完成数据拷贝。

s205、根据所述位置对应关系,将所述影响数据所在的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对应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内。

当根据标记确定目标存储单元未拷贝完成时,将影响数据所在的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与源存储单元具备位置对应关系的目标存储单元内。

优选是,标记还可以进一步记录正在拷贝的状态,则可以等待当前拷贝完成后,再进行数据访问的响应。由于存储单元的空间较小,所以通常拷贝会很快完成,因此也可以不记录正在拷贝的状态。

s206、对完成拷贝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进行拷贝完成的标记。

为了保证标记情况与目标存储单元的实际拷贝情况的一致性,在将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后,会对完成拷贝的目标存储单元进行拷贝完成标记。

示例性地,可以将该目标存储单元的标记作为目标卷的元信息进行存储,从而实现对目标卷的元信息的实时更新。

s207、根据拷贝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

s208、根据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

当根据标记确定目标存储单元拷贝完成时,放弃拷贝操作,直接根据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

可以理解的是,当目标卷的所有目标存储单元均拷贝完成时,每次接收到数据访问请求时,均需要根据标记进行拷贝完成的判定,将会造成一定的内存占用,同时延长了数据访问时间。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果识别到所有目标存储单元的标记均为拷贝完成,则删除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从而无需源存储单元的介入,可以直接在目标卷的目标存储单元中进行数据访问。

为了保证在目标卷的目标存储单元中进行数据访问的准确性,在删除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之前,还可以根据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以及影响数据与源存储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重新建立影响数据与目标存储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该目标卷作为新的源卷,将重新建立的影响数据与目标存储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新的影响数据与源存储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替换元信息中影响数据与源存储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完成数据迁移的目标存储单元进行拷贝完成标记,并在下一次进行数据拷贝之前,根据标记进行拷贝完成状态的确定,并在拷贝完成时放弃拷贝操作,避免了数据的重复拷贝,节约了数据访问时的资源占用量,同时提高了数据访问效率。

实施例三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一种数据迁移装置的结构图。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在存储系统更新或升级时,将一个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平滑迁移至另一存储系统的情况,该装置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具体配置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具备对数据迁移过程所涉及的各存储系统具备一定控制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可以是数据迁移所涉及的存储系统中的其中一个,还可以是其他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

如图3所示的一种数据迁移装置300,包括:存储单元划分模块301、对应关系建立模块302、源存储单元确定模块303、影响数据拷贝模块304和访问请求响应模块305。其中,

存储单元划分模块301,用于将源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源存储单元,将目标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目标存储单元;

对应关系建立模块302,用于建立各所述源存储单元和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

源存储单元确定模块303,用于当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所述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

影响数据拷贝模块304,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对应关系,若所述影响数据所在源存储单元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中不存在所述影响数据,则将所述影响数据所在的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对应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内;

访问请求响应模块305,用于根据拷贝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存储单元划分模块将源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源存储单元,将目标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目标存储单元;通过对应关系建立模块建立各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通过源存储单元确定模块在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通过影响数据拷贝模块根据位置对应关系,将影响数据所在的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通过访问请求响应模块根据拷贝后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源卷和目标卷的存储空间进行划分,以根据划分后的存储单元进行数据的迁移,避免大批量迁移导致停止服务情况的发生。同时,通过建立源卷中的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卷中的目标存储单元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并根据该位置对应关系,将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从源卷的源存储单元中自动迁移至目标卷中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中,无需借助特定文件系统,无需人工操作控制,提高了数据迁移的便捷度。并且,根据拷贝后的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从而通过目标卷代替源卷执行相应业务,同步实现了业务服务的迁移。

进一步地,各所述源存储单元的大小相等,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大小相等,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的大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源存储单元的起始地址和目标存储单元的起始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对应关系中还包括所述源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和目标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挂载切换模块,用于:

在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之前,若获取到数据从所述源卷向所述目标卷的迁移指示,则在逻辑存储层将应用层的数据访问卷从所述源卷切换挂载至所述目标卷。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标记模块,用于:

在根据所述位置对应关系,将所述影响数据所在的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对应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内之后,对完成拷贝的所述目标存储单元进行拷贝完成的标记;

相应的,该装置还包括,标记验证单元,用于:

当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所述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之后,根据所述位置对应关系,如果所述影响数据所在源存储单元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的标记为拷贝完成,则放弃拷贝操作,直接触发访问请求响应模块305,执行根据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的操作。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对应关系删除模块,用于:

如果识别到所有目标存储单元的标记均为拷贝完成,则删除所述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

进一步,该装置还包括元信息存储模块,用于:

所述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所述影响数据与源存储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标记,作为所述目标卷的元信息进行存储。

上述数据迁移装置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具备执行数据迁移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4所示,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迁移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1、存储器402,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401为例。

存储器402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

存储器4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迁移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3所示的存储单元划分模块301、对应关系建立模块302、源存储单元确定模块303、影响数据拷贝模块304和访问请求响应模块305)。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迁移方法。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实现数据迁移方法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实现数据迁移方法的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现数据迁移方法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处理器401、存储器402、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4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实现数据迁移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4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源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源存储单元,将目标卷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目标存储单元;建立各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存储单元的位置对应关系;当获取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在源卷中所在的源存储单元;根据位置对应关系,将影响数据所在的源存储单元的数据,拷贝至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根据拷贝后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源卷和目标卷的存储空间进行划分,以根据划分后的存储单元进行数据的迁移,避免大批量迁移导致停止服务情况的发生。同时,通过建立源卷中的源存储单元和目标卷中的目标存储单元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并根据该位置对应关系,将数据访问请求的影响数据,从源卷的源存储单元中自动迁移至目标卷中相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中,无需借助特定文件系统,无需人工操作控制,提高了数据迁移的便捷度。并且,根据拷贝后的目标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对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响应,从而通过目标卷代替源卷执行相应业务,同步实现了业务服务的迁移。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