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航机组运行规范性评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67749发布日期:2020-07-04 04:4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航运行风险源指标评价体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航机组运行规范性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民航局对航空运行安全的监管一致非常严格,结合国际民航组织及国家实际,下发了一系列的适航和运行规章制度,但多是从运输航空的角度出发制定的,对通航运行企业具有纲领性指导作用,在具体操作层面,还需要各地空管局和通航运行单位根据总体框架下自主制定通航运行规范。

通航运行公司在管理、人员配备等方面不会像商业运输航空那样,大多是在总体要求框架下自主制定自己的运行规章。在这样情况下就会造成运行规范的评价不一致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存在各运行单位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而这些制度并不能在出现违规前或违规时的提醒,而是违规造成后果后的追查,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违规现象的发生。

通航飞行中,由于机型、任务等多种差异,各通航运行公司在制定机组在运行规范时,无法采用商业运输航空按照民航局颁布的详细运行规范来执行,因此就出现了各通航公司的运行规范较多的存在于制度层面,无法进行定量评估,成为通航运行过程中的一种风险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航机组运行规范性评估方法,避免出现违规现象发生,能够为通航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对机组运行进行定量评估,从而消除因机组不规范执行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航机组运行规范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通航机组运行规范评估按照实施时间顺序划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事后总结阶段,当每个阶段评估指标计算结果为0时,表示存在运行风险,计算结果为1时,表示机组运行规范;

步骤2:在准备阶段,对根据飞行任务各项准备事项进行完备性评估,定量评估内容为:机组人员飞行资质符合度、机组身体条件符合度、通航飞机状态、飞行前准备完整度,具体评估方法为4个因素的乘积:

f1=∏(y1,y2,y3,y4),

1)通航机组人员飞行资质符合度因素计算方法为:

n为机组人员数量;

2)通航机组身体条件符合度因素计算方法为:

ski标识第i个机组成员第k个身体,n为机组人员数量;

符合度因素包括最近体检状态、当前疲劳程度两个因素,m=2,最近体检状态无不适宜驾驶情况的ski=1,否则为0;连续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或24小时内休息时间小于8小时,ski=1,否则为0;

3)通航飞机状态符合度计算方法为:

gi为与通航飞机状态有关的检查分量,包括:最近保养记录、机载设备工作状态、发动机状态、油料状态四个因素,k=4,当上述四个分项状态满足飞行条件时,对应的gi为1,否则对应的gi为0;

4)飞行前准备完整度计算方法为:

pi为与飞行前准备有关的检查分量,包括计划是否报批、执行时段及航线是否与计划相符、执行时段天气状况及应对计划、是否熟悉作业空域使用要求、飞行资料是否齐全,l=5,当上述五个分项飞行前准备状态满足飞行要求时,对应的pi为1,否则对应的pi为0;

步骤3:运行实施阶段,基于实时飞行轨迹评估,对是否违反报批时段和空域、固定翼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是否符合规范进行定量评估,评估方法为2个因素的乘积:

f2=∏(s1,s2),

1)是否违反报批时段和空域计算方法为:

根据实时雷达记录飞行轨迹p(xi,yi,zi),判断当前位置是否处于批复的飞行空域a和飞行时段[t1,t2],当有违反时,该信息为0,没有违反时为1;

2)对固定翼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定量评估方法为:

根据实时雷达记录飞行的速度v(xi,yi,zi)、实时飞行高度h(xi,yi,zi),判断当前飞行的速度和高度是否违反运行管理规范,当有违反时,该信息为0,没有违反时为1;对旋翼飞机无起飞速度和高度限制,s2=1;

步骤4:事后总结阶段,测评通航机组操作规范自评以及对任务、飞机维护方面的反馈和建议评估,评估方法为3个因素的乘积:

f3=∏(a1,a2,a3),

其中,a1表示飞行任务结束后,机组是否按照单位制定的规范要求填写自评总结表,按要求填写时a1=1,未填写时a1=0;

a2为机组完成飞行任务的执行情况评估,包括机组自评打分和单位评价打分,分值均为0~10分,取机组自评和单位评价的平均分数,当平均分大于或等于8时,a2=1,当平均分小于8时a2=0;

a3为机组对飞机维护方面的反馈和建议,评估机组是否按照单位制定的反馈要求填写飞机状态表,当机组按要求填写飞机状态表时a3=1,未填写时a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规范机组在执行通航飞行任务前的准备阶段、飞行任务执行实施阶段、飞行完成后的事后总结阶段进行定量规范指标评估,达到提高通航运行安全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通航机组运行规范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通航机组运行规范评估按照实施时间顺序划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事后总结阶段,当每个阶段评估指标计算结果为0时,表示存在运行风险,计算结果为1时,表示机组运行规范。各阶段评估计算指标具体如下:

二、准备阶段,对根据飞行任务各项准备事项进行完备性评估,定量评估内容为:机组人员飞行资质符合度、机组身体条件符合度、通航飞机状态、飞行前准备完整度,具体评估方法为4个因素的乘积:

f1=∏(y1,y2,y3,y4),

1)通航机组人员飞行资质符合度因素计算方法为:

n为机组人员数量;

2)通航机组身体条件符合度因素计算方法为:

ski标识第i个机组成员第k个身体,n为机组人员数量;

符合度因素包括最近体检状态、当前疲劳程度两个因素,因此m=2,最近体检状态无不适宜驾驶情况的ski=1,否则为0;连续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或24小时内休息时间小于8小时,ski=1,否则为0;

3)通航飞机状态符合度计算方法为:

gi为与通航飞机状态有关的检查分量,包括最近保养记录、机载设备工作状态、发动机状态、油料状态四个因素,因此k=4,当上述四个分项状态满足飞行条件时,对应的gi为1,否则对应的gi为0;

4)飞行前准备完整度计算方法为:

pi为与飞行前准备有关的检查分量,包括计划是否报批、执行时段及航线是否与计划相符、执行时段天气状况及应对计划、是否熟悉作业空域使用要求、飞行资料是否齐全,l=5,当五个分项飞行前准备状态满足飞行要求时,对应的pi为1,否则对应的pi为0。

三、运行实施阶段,基于实时飞行轨迹评估,对是否违反报批时段和空域、固定翼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是否符合规范进行定量评估,评估方法为2个因素的乘积:

f2=∏(s1,s2),

1)是否违反报批时段和空域计算方法为:

根据实时雷达记录飞行轨迹p(xi,yi,zi),判断当前位置是否处于批复的飞行空域a和飞行时段[t1,t2],当有违反时,该信息为0,没有违反时为1;

2)对固定翼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定量评估方法为:

根据实时雷达记录飞行的速度v(xi,yi,zi)、实时飞行高度h(xi,yi,zi),判断当前飞行的速度和高度是否违反运行管理规范,当有违反时,该信息为0,没有违反时为1;对旋翼飞机无起飞速度和高度限制,s2=1。

四、事后总结阶段,测评通航机组操作规范自评以及对任务、飞机维护方面的反馈和建议评估,评估方法为3个因素的乘积:

f3=∏(a1,a2,a3),

其中,a1表示飞行任务结束后,机组是否按照单位制定的规范要求填写自评总结表,按要求填写时a1=1,未填写时a1=0;

a2为机组完成飞行任务的执行情况评估,其中包括机组自评打分和单位评价打分,分值均为0~10分,取机组自评和单位评价的平均分数,当平均分大于或等于8时,a2=1,当平均分小于8时a2=0;

a3为机组对飞机维护方面的反馈和建议,评估机组是否按照单位制定的反馈要求填写飞机状态表,当机组按要求填写飞机状态表时a3=1,未填写时a3=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