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70213发布日期:2020-06-26 22:5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数据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计算机系统指用于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需要大容量的主存以存放和运行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目录、系统缓冲区等,而辅存则需要大容量的直接存取设备。此外,系统应具有较强的网络功能。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组成。前者是借助电、磁、光、机械等原理构成的各种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后者是各种程序和文件,用于指挥全系统按指定的要求进行工作。然而,现有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数据加密处理会占用大量的运算资源,影响计算机性能;同时,数据检索体验效果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数据加密处理会占用大量的运算资源,影响计算机性能;同时,数据检索体验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所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加密程序确定原始数据中的关键数据;

步骤二,对所述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加密数据,所述加密数据携带加密标识;将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替换为所述加密数据;

步骤三,若所述加密数据的长度大于所述关键数据的长度,则使用预设的填充数据覆盖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

步骤四,将所述加密数据添加在所述原始数据的尾部;

步骤五,若所述加密数据的长度与所述关键数据的长度相同,则使用所述加密数据覆盖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

步骤六,将替换后的原始数据,确定为待发送数据;

步骤七,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至接收端,以使接收端在基于所述加密标识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解密处理之后,得到所述原始数据;

步骤八,通过检索程序构建作为检索对象的基础数据所对应的两个相同的索引库;所述基础数据为步骤七得到的原始数据;

步骤九,当获得作为检索对象的辅助数据时,从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依据所述第一索引库当前所对应检索对象和本次所获得的辅助数据,重构所述第一索引库;

步骤十,根据所述多个用户中的任一用户发出的邀请指令,向所述任一用户指定的所述多个用户中的其他用户发送合并检索请求;

当检测到所述其他用户接收到所述合并检索请求时,接收所述任一用户和所述其他用户分别输入的所述关键词;

步骤十一,当获得数据检索请求时,从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基于所述第二索引库以及所对应的检索对象,确定所述数据检索请求所对应的检索结果;根据检索结果的关键词和预定类目确定规则确定对应的类目数据库;根据所述关键词在所述第一索引库中进行检索,得到分别与所述多个用户对应的多个检索结果;按照预定合并规则将所述多个检索结果进行合并;将所述合并后的检索结果发送至所述多个用户。

进一步,步骤一前,需进行:

步骤1,通过数据输入模块利用键盘输入设备输入数据;

步骤2,主控模块通过通信模块利用无线发射器进行网络无线通信。

进一步,步骤十一中,所述从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包括:如果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索引库为两个,随机选择一个索引库作为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

进一步,如果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索引库为一个,将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索引库作为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所述从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

进一步,确定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包括:如果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为两个,随机选择一个索引库作为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如果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为一个,将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作为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

进一步,步骤十一中,所述从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包括:如果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索引库为两个,将未根据上一次所获得的辅助数据进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作为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

进一步,步骤十一中,如果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索引库为一个,将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索引库作为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所述从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包括:如果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为两个,判断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两个索引库是否均未被重构过,如果是,随机选择一个索引库作为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否则,将根据上一次所获得的辅助数据进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作为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如果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为一个,将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作为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

进一步,步骤十一后还需进行:

第一步,通过数据计算模块利用计算程序对计算机数据进行计算;

第二步,通过运行模块利用运行程序对计算机应用程序进行运行;

第三步,通过数据编辑模块利用编辑程序对计算机数据进行编辑;

第四步,通过显示模块利用显示器显示计算机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控制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系统包括:

数据输入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键盘输入设备输入数据;

主控模块,与数据输入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加密模块、数据检索模块、数据计算模块、运行模块、数据编辑模块、显示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单片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通信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无线发射器进行网络无线通信;

数据加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数据加密程序对计算机数据进行加密;

数据检索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检索程序检索计算机数据;

数据计算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计算程序对计算机数据进行计算;

运行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运行程序对计算机应用程序进行运行;

数据编辑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编辑程序对计算机数据进行编辑;

显示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计算机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收用户输入程序存储介质,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电子设备执行下列步骤:

步骤i,通过加密程序确定原始数据中的关键数据;对所述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加密数据,所述加密数据携带加密标识;将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替换为所述加密数据;若所述加密数据的长度大于所述关键数据的长度,则使用预设的填充数据覆盖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

步骤ii,将所述加密数据添加在所述原始数据的尾部;若所述加密数据的长度与所述关键数据的长度相同,则使用所述加密数据覆盖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将替换后的原始数据,确定为待发送数据;

步骤iii,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至接收端,以使接收端在基于所述加密标识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解密处理之后,得到所述原始数据;通过检索程序构建作为检索对象的基础数据所对应的两个相同的索引库;所述基础数据为得到的原始数据;

步骤iv,当获得作为检索对象的辅助数据时,从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依据所述第一索引库当前所对应检索对象和本次所获得的辅助数据,重构所述第一索引库;

步骤v,根据所述多个用户中的任一用户发出的邀请指令,向所述任一用户指定的所述多个用户中的其他用户发送合并检索请求;

当检测到所述其他用户接收到所述合并检索请求时,接收所述任一用户和所述其他用户分别输入的所述关键词;

步骤vi,当获得数据检索请求时,从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基于所述第二索引库以及所对应的检索对象,确定所述数据检索请求所对应的检索结果;根据检索结果的关键词和预定类目确定规则确定对应的类目数据库;根据所述关键词在所述第一索引库中进行检索,得到分别与所述多个用户对应的多个检索结果;按照预定合并规则将所述多个检索结果进行合并;将所述合并后的检索结果发送至所述多个用户。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数据加密模块无需对所有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只需要对原始数据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也即对原始数据进行部分加密,可以减少发送端的加密处理的工作量,避免出现由于加密处理的工作量过大而占用大量运算资源的问题,保证计算机的性能正常;同时,通过数据检索模块主动将多个用户在同一方面的检索结果进行个性化合并,提升了用户检索的便利性,拓宽了用户的选择范围,满足了多个用户在同一方面的共性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实现了在利用辅助数据更新索引库过程中避免影响对数据检索请求的响应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中:1、数据输入模块;2、主控模块;3、通信模块;4、数据加密模块;5、数据检索模块;6、数据计算模块;7、运行模块;8、数据编辑模块;9、显示模块。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加密模块加密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检索模块检索方法一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检索模块检索方法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通过数据输入模块利用键盘输入设备输入数据。

s102,主控模块通过通信模块利用无线发射器进行网络无线通信。

s103,通过数据加密模块利用数据加密程序对计算机数据进行加密。

s104,通过数据检索模块利用检索程序检索计算机数据。通过数据计算模块利用计算程序对计算机数据进行计算。

s105,通过运行模块利用运行程序对计算机应用程序进行运行。

s106,通过数据编辑模块利用编辑程序对计算机数据进行编辑。

s107,通过显示模块利用显示器显示计算机数据。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控制系统包括:数据输入模块1、主控模块2、通信模块3、数据加密模块4、数据检索模块5、数据计算模块6、运行模块7、数据编辑模块8、显示模块9。

数据输入模块1,与主控模块2连接,用于通过键盘输入设备输入数据。

主控模块2,与数据输入模块1、通信模块3、数据加密模块4、数据检索模块5、数据计算模块6、运行模块7、数据编辑模块8、显示模块9连接,用于通过单片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通信模块3,与主控模块2连接,用于通过无线发射器进行网络无线通信。

数据加密模块4,与主控模块2连接,用于通过数据加密程序对计算机数据进行加密。

数据检索模块5,与主控模块2连接,用于通过检索程序检索计算机数据。

数据计算模块6,与主控模块2连接,用于通过计算程序对计算机数据进行计算。

运行模块7,与主控模块2连接,用于通过运行程序对计算机应用程序进行运行。

数据编辑模块8,与主控模块2连接,用于通过编辑程序对计算机数据进行编辑。

显示模块9,与主控模块2连接,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计算机数据。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图1所示内容,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加密模块加密方法如下:

s201,通过加密程序确定原始数据中的关键数据。

s202,对所述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加密数据,所述加密数据携带加密标识。将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替换为所述加密数据。

s203,将替换后的原始数据,确定为待发送数据。

s204,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至接收端,以使接收端在基于所述加密标识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解密处理之后,得到所述原始数据。

作为优选实施,本发明提供的将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替换为所述加密数据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加密数据的长度大于所述关键数据的长度,则使用预设的填充数据覆盖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

将所述加密数据添加在所述原始数据的尾部。

本发明提供的将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替换为所述加密数据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加密数据的长度与所述关键数据的长度相同,则使用所述加密数据覆盖所述原始数据中的所述关键数据。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图1所示内容,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检索模块检索方法如下:

s301,通过检索程序构建作为检索对象的基础数据所对应的两个相同的索引库。

s302,当获得作为检索对象的辅助数据时,从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依据所述第一索引库当前所对应检索对象和本次所获得的辅助数据,重构所述第一索引库。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图1所示内容,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检索方法还包括:

s401,当获得数据检索请求时,从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

s402,基于所述第二索引库以及所对应的检索对象,确定所述数据检索请求所对应的检索结果。根据检索结果的关键词和预定类目确定规则确定对应的类目数据库。

s403,根据所述关键词在所述第一索引库中进行检索,得到分别与所述多个用户对应的多个检索结果。按照预定合并规则将所述多个检索结果进行合并。将所述合并后的检索结果发送至所述多个用户。

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根据检索结果的关键词和预定类目确定规则确定对应的类目数据库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多个用户中的任一用户发出的邀请指令,向所述任一用户指定的所述多个用户中的其他用户发送合并检索请求。

当检测到所述其他用户接收到所述合并检索请求时,接收所述任一用户和所述其他用户分别输入的所述关键词。

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从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包括:如果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索引库为两个,随机选择一个索引库作为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如果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索引库为一个,将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索引库作为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所述从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包括:如果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为两个,随机选择一个索引库作为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如果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为一个,将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作为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

本发明提供的从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包括:如果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索引库为两个,将未根据上一次所获得的辅助数据进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作为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如果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索引库为一个,将当前未被执行数据检索的索引库作为待重构的第一索引库。所述从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至少一个索引库中,确定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包括:如果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为两个,判断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两个索引库是否均未被重构过,如果是,随机选择一个索引库作为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否则,将根据上一次所获得的辅助数据进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作为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如果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为一个,将当前未被执行重构操作的索引库作为待利用的第二索引库。

应当注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软件部分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或者专用设计硬件来执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设备和方法可以使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包含在处理器控制代码中来实现,例如在诸如磁盘、cd或dvd-rom的载体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的可编程的存储器或者诸如光学或电子信号载体的数据载体上提供了这样的代码。本发明的设备及其模块可以由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等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例如固件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