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3615发布日期:2020-07-24 16:4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大数据管理领域,涉及一种大数据技术,具体是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大数据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成为数据的主要部分,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大数据就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表象,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幕的衬托下,这些原本看起来很难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开始容易被利用起来了,通过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会逐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但是当前,对于学校内的学生分数信息划分的不够细致,无法对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各科分数进行统计处理,需要人工根据分数进行班级评优处理,无法根据班级分数情况,以及自身以往的分数对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进行判定,无法做到点对点的信息推送,学生的分数信息以及上学考勤情况,需要教师人工进行记录统计挨个向家长进行问题反馈,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加强;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本发明所有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如何实现对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分数统计,以及根据分数进行班级评优处理;

(2):如何根据班级下的各科平均分对各个学生各科合格的状态进行判定,并将个体学生以往的科目最高分与此次科目考试分数进行对比,判定学生的学习状态;

(3):如何实现对学生问题的统计,完成点对点的信息推送。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信息录入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存储模块、家长端、分配模块、教师端、身份识别模块、考勤通报模块;

所述信息录入单元用于录入学生数据,学生数据包括学号、学生姓名、性别、班级、各科分数、各科辅导教师身份编号、家长身份编号,并将学号、学生姓名、性别、班级、各科分数、各科辅导教师身份编号、家长身份编号作为统一关联数据进行传输,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学生数据,在存储时添加学期信息,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学校的学生分数进行计算处理,具体的计算处理步骤表现为:

s01:将学生的学号作为关联检索数据,学号为变量,标记为st;

ss01:当st为1101时,调取学号信息为1101的学生的所有考试分数,包括语文考试分数、数学考试分数、英语考试分数、政治考试分数、历史考试分数、地理考试分数、物理考试分数、化学考试分数、生物考试分数;

ss02:将语文考试分数、数学考试分数、英语考试分数、政治考试分数、历史考试分数、地理考试分数、物理考试分数、化学考试分数、生物考试分数进行累计叠加,得到学号为1101的同学的总分数;

ss03:当st为1102时,调取学号信息为1102的学生的所有考试分数,具体处理内容同ss01、ss02;

ss04:当st为1103时,调取学号信息为1103的学生的所有考试分数,具体处理内容同ss01、ss02;

s04:获取每个学号下的学生的分数信息,包括各科分数以及总分数,根据学号对学生进行分班判定处理;

当学号为1101时,表示该同学属于一年级一班,将学号为1101的同学的分数信息添加到一年级一班中;

当学号为1102时,表示该同学属于一年级一班,将学号为1102的同学的分数信息添加到一年级一班中;

当学号为1201时,表示该同学属于一年级二班,将学号为1201的同学的分数信息添加到一年级二班中;

当学号为1301时,表示该同学属于一年级三班,将学号为1301的同学的分数信息添加到一年级三班中;

当学号为1401时,表示该同学属于一年级四班,将学号为1401的同学的分数信息添加到一年级四班中,以此类推;

s05:对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数排名,排名包括各科分数的排名,以及总分的排名,再进行同年级的总分数排名,以及同年级的各科分数排名;

s06:获取同一个班级内不同学生的语文分数、数学分数、英语分数、政治分数、历史分数、地理分数、物理分数、化学分数、生物分数;

s06:将不同学生的语文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语文平均分,将不同学生的数学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数学平均分,将不同学生的英语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英语平均分,将不同学生的政治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政治平均分,将不同学生的历史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历史平均分,将不同学生的地理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地理平均分,将不同学生的物理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物理平均分,以此类推处理,获取班级内各科平均分;

s07:根据班内的各科平均分对各个学生的各科成绩进行判定处理:

当学号为1101时,将学号为1101下的所有科目成绩与班级各科成绩做对比;

当学号为1101的学生的语文成绩大于等于班级语文平均分时,标记为绿色;

当学号为1101的学生的语文成绩小于班级语文平均分时,标记为红色;

当学号为1101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大于等于班级数学平均分时,标记为绿色;

当学号为1101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小于班级数学平均分是,标记为红色,以此类推,学生的各科成绩对比处理同s07;

s08:学生的学号作为关联检索数据,通过存储模块调取对应学号学生的以往考试分数信息;

s09:将以往的语文分数进行对比,得到个人语文最高分,将以往的数学分数进行对比,得到个人数学最高分,将以往的英语分数进行对比,得到个人英语最高分,以此类推,其他科目的最高分如上得出;

s10:将学生当前的语文分数、数学分数、英语分数、政治分数、历史分数、地理分数、物理分数、化学分数、生物分数与以往的语文最高分、数学最高分、英语最高分、政治最高分、历史最高分、地理最高分、物理最高分、化学最高分、生物最高分一一对应相减,依次得到语文分数差值、数学分数差值、英语分数差值、政治分数差值、历史分数差值、地理分数差值、物理分数差值、化学分数差值、生物分数差值;

s11:当语文分数差值大于等于-10时,判定学生为退步状态;

当语文分数差值大于等于0小于-10时,判定学生为稳定状态;

当语文分数差值大于0时,判定学生为进步状态。

s12:将同一个班级内各个学生的总分数相加再除以班级人数,得到该班级的总科目平均分。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学生的指纹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考勤通报模块预设置了学生的指纹信息与签到标准时间,并将学生的指纹信息与对应的学号相关联,考勤通报模块用于学生的正常上学记录,具体的记录处理步骤包括:

h01:实时获取学生指纹信息;

h02:将实时获取的学生指纹信息与预设置的指纹信息做配对处理;

若配对成功,获取当前时间,并根据签到标准时间对当前签到状态进行判定;

当签到时间晚于签到标准时间时,判定该学生为迟到状态,生成发送指令,将学生学号与迟到信息发送给分配模块;

当签到时间不晚于签到标准时间时,判定该学生为正常到校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家长端为家长用移动终端绑定了家长身份编号,用于接收对应学生的学生数据,所述教师端为教师用移动终端绑定了辅导教师身份编号,用于接收对应班级内学生的学生数据,所述分配模块用于根据家长端与教师端的绑定编号进行分类数据推送处理,具体的分类推送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获取家长端的家长身份编号;

步骤二:将家长身份编号作为检索依据,从存储模块中检索到与家长身份编号相关联的学号,将该学号下的所有学生数据与迟到信息发送给家长端;

步骤三:获取教师端的辅导教师身份编号;

步骤四:将辅导教师身份编号作为检索依据,从存储模块中检索到与辅导教师身份编号相关联的所有学号,将学号下的学生数据与迟到信息发送至教师端。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根据当前学期下的总科目平均分进行班级评优处理,评优处理步骤包括:

r01:获取当前学期信息,将学期信息作为检索依据,调取该学期下的所有班级的总科目平均分;

r02:根据各个班级的总科目平均分进行排名,总科目平均分位列第一的班级评为优秀班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数据处理单元对学校内的各个学生进行班级分类统计,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学生分数情况归类在一个班级区域下,获取同一个班级内不同学生的各科成绩,将同一个班级内各个学生的总分数相加再除以班级人数,得到该班级的总科目平均分,根据当前学期下的总科目平均分进行班级评优处理,将学期信息作为检索依据,调取该学期下的所有班级的总科目平均分,根据各个班级的总科目平均分进行排名,总科目平均分位列第一的班级评为优秀班级,完成校内学生大数据的划分统计,并根据分数进行班级评优处理,更加高效方便;

(2):本发明先是获取同一个班级内不同学生的各科分数,将不同学生的语文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语文平均分,以此类推处理,获取班级内各科平均分,根据班内的各科平均分对各个学生的各科成绩进行判定处理,当学生的语文成绩大于等于班级语文平均分时,标记合格,当学生的语文成绩小于班级语文平均分时,标记为不合格,进一步将学生的学号作为关联检索数据,通过存储模块调取对应学号学生的以往考试分数信息,将以往的语文分数进行对比,得到个人语文最高分,将以往的数学分数进行对比,得到个人数学最高分以此类推,将学生当前的考试所得的各科成绩与以往的各科最好成绩一一对应相减,得到各科当前分数与以往最高分数的分数差值,当语文分数差值大于等于-10时,判定学生为退步状态,当语文分数差值大于等于0小于-10时,判定学生为稳定状态,当语文分数差值大于0时,判定学生为进步状态,先是通过班级的平均分了解学生各科在班级内的分数状态,再通过与自身以往分数的对比,了解学生自身学习的状态,在查看时更加清晰直观;

(3):本发明通过分配模块根据家长端与教师端的绑定编号进行分类数据推送处理,将家长身份编号作为检索依据,从存储模块中检索到与家长身份编号相关联的学号,将该学号下的所有学生数据与迟到信息发送给家长端,将辅导教师身份编号作为检索依据,从存储模块中检索到与辅导教师身份编号相关联的所有学号,将学号下的学生数据与迟到信息发送至教师端,家长端与教师端能够接收到对应学生的的所有信息数据,包括各科分数、学习状态,至此完成信息点对点的推送。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信息录入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存储模块、家长端、分配模块、教师端、身份识别模块、考勤通报模块;

信息录入单元用于录入学生数据,学生数据包括学号、学生姓名、性别、班级、各科分数、各科辅导教师身份编号、家长身份编号,并将学号、学生姓名、性别、班级、各科分数、各科辅导教师身份编号、家长身份编号作为统一关联数据进行传输,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学生数据,在存储时添加学期信息,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学校的学生分数进行计算处理,具体的计算处理步骤表现为:

s01:将学生的学号作为关联检索数据,学号为变量,标记为st;

ss01:当st为1101时,调取学号信息为1101的学生的所有考试分数,包括语文考试分数、数学考试分数、英语考试分数、政治考试分数、历史考试分数、地理考试分数、物理考试分数、化学考试分数、生物考试分数;

ss02:将语文考试分数、数学考试分数、英语考试分数、政治考试分数、历史考试分数、地理考试分数、物理考试分数、化学考试分数、生物考试分数进行累计叠加,得到学号为1101的同学的总分数;

ss03:当st为1102时,调取学号信息为1102的学生的所有考试分数,具体处理内容同ss01、ss02;

ss04:当st为1103时,调取学号信息为1103的学生的所有考试分数,具体处理内容同ss01、ss02;

s04:获取每个学号下的学生的分数信息,包括各科分数以及总分数,根据学号对学生进行分班判定处理;

当学号为1101时,表示该同学属于一年级一班,将学号为1101的同学的分数信息添加到一年级一班中;

当学号为1102时,表示该同学属于一年级一班,将学号为1102的同学的分数信息添加到一年级一班中;

当学号为1201时,表示该同学属于一年级二班,将学号为1201的同学的分数信息添加到一年级二班中;

当学号为1301时,表示该同学属于一年级三班,将学号为1301的同学的分数信息添加到一年级三班中;

当学号为1401时,表示该同学属于一年级四班,将学号为1401的同学的分数信息添加到一年级四班中,以此类推;

s05:对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数排名,排名包括各科分数的排名,以及总分的排名,再进行同年级的总分数排名,以及同年级的各科分数排名;

s06:获取同一个班级内不同学生的语文分数、数学分数、英语分数、政治分数、历史分数、地理分数、物理分数、化学分数、生物分数;

s06:将不同学生的语文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语文平均分,将不同学生的数学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数学平均分,将不同学生的英语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英语平均分,将不同学生的政治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政治平均分,将不同学生的历史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历史平均分,将不同学生的地理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地理平均分,将不同学生的物理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物理平均分,以此类推处理,获取班级内各科平均分;

s07:根据班内的各科平均分对各个学生的各科成绩进行判定处理:

当学号为1101时,将学号为1101下的所有科目成绩与班级各科成绩做对比;

当学号为1101的学生的语文成绩大于等于班级语文平均分时,标记为绿色;

当学号为1101的学生的语文成绩小于班级语文平均分时,标记为红色;

当学号为1101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大于等于班级数学平均分时,标记为绿色;

当学号为1101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小于班级数学平均分是,标记为红色,以此类推,学生的各科成绩对比处理同s07;

s08:学生的学号作为关联检索数据,通过存储模块调取对应学号学生的以往考试分数信息;

s09:将以往的语文分数进行对比,得到个人语文最高分,将以往的数学分数进行对比,得到个人数学最高分,将以往的英语分数进行对比,得到个人英语最高分,以此类推,其他科目的最高分如上得出;

s10:将学生当前的语文分数、数学分数、英语分数、政治分数、历史分数、地理分数、物理分数、化学分数、生物分数与以往的语文最高分、数学最高分、英语最高分、政治最高分、历史最高分、地理最高分、物理最高分、化学最高分、生物最高分一一对应相减,依次得到语文分数差值、数学分数差值、英语分数差值、政治分数差值、历史分数差值、地理分数差值、物理分数差值、化学分数差值、生物分数差值;

s11:当语文分数差值大于等于-10时,判定学生为退步状态;

当语文分数差值大于等于0小于-10时,判定学生为稳定状态;

当语文分数差值大于0时,判定学生为进步状态。

s12:将同一个班级内各个学生的总分数相加再除以班级人数,得到该班级的总科目平均分;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学生的指纹信息;考勤通报模块预设置了学生的指纹信息与签到标准时间,并将学生的指纹信息与对应的学号相关联,考勤通报模块用于学生的正常上学记录,具体的记录处理步骤包括:

h01:实时获取学生指纹信息;

h02:将实时获取的学生指纹信息与预设置的指纹信息做配对处理;

若配对成功,获取当前时间,并根据签到标准时间对当前签到状态进行判定;

当签到时间晚于签到标准时间时,判定该学生为迟到状态,生成发送指令,将学生学号与迟到信息发送给分配模块;

当签到时间不晚于签到标准时间时,判定该学生为正常到校状态;

家长端为家长用移动终端绑定了家长身份编号,用于接收对应学生的学生数据,教师端为教师用移动终端绑定了辅导教师身份编号,用于接收对应班级内学生的学生数据,分配模块用于根据家长端与教师端的绑定编号进行分类数据推送处理,具体的分类推送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获取家长端的家长身份编号;

步骤二:将家长身份编号作为检索依据,从存储模块中检索到与家长身份编号相关联的学号,将该学号下的所有学生数据与迟到信息发送给家长端;

步骤三:获取教师端的辅导教师身份编号;

步骤四:将辅导教师身份编号作为检索依据,从存储模块中检索到与辅导教师身份编号相关联的所有学号,将学号下的学生数据与迟到信息发送至教师端;

存储模块还用于根据当前学期下的总科目平均分进行班级评优处理,评优处理步骤包括:

r01:获取当前学期信息,将学期信息作为检索依据,调取该学期下的所有班级的总科目平均分;

r02:根据各个班级的总科目平均分进行排名,总科目平均分位列第一的班级评为优秀班级。

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在工作时,通过身份识别模块识别获取学生指纹,考勤通报模块根据数据库中所预设置的指纹信息与获取到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时,签到成功,并根据签到时间进行判定,实际签到时间晚于标准时间时,判定学生为迟到状态,并生成发送指令将迟到信息与学生学号一并发送至分配模块,实际签到时间不晚于标准时间时,判定学生为正常到校状态,学生通过信息录入单元录入自己的学号、学生姓名、性别、班级、各科分数、各科辅导教师身份编号、家长身份编号,并将学号、学生姓名、性别、班级、各科分数、各科辅导教师身份编号、家长身份编号,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学号对该学生的分数进行统计处理,将该学生的所有科目分数累加在一起得到总分,将同一个班级内各个学生的总分数相加再除以班级人数,得到该班级的总科目平均分,根据当前学期下的总科目平均分进行班级评优处理,将学期信息作为检索依据,调取该学期下的所有班级的总科目平均分,根据各个班级的总科目平均分进行排名,总科目平均分位列第一的班级评为优秀班级,根据学号对学校内的各个学生进行班级分类统计,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学生分数情况归类在一个班级区域下,获取同一个班级内不同学生的语文分数、数学分数、英语分数、政治分数、历史分数、地理分数、物理分数、化学分数、生物分数,,将不同学生的语文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语文平均分,将不同学生的数学分数相加除以班级总人数得到班级数学平均分,以此类推处理,获取班级内各科平均分,根据班内的各科平均分对各个学生的各科成绩进行判定处理,当学生的语文成绩大于等于班级语文平均分时,标记合格,当学生的语文成绩小于班级语文平均分时,标记为不合格,进一步将学生的学号作为关联检索数据,通过存储模块调取对应学号学生的以往考试分数信息,将以往的语文分数进行对比,得到个人语文最高分,将以往的数学分数进行对比,得到个人数学最高分以此类推,将学生当前的语文分数、数学分数、英语分数、政治分数、历史分数、地理分数、物理分数、化学分数、生物分数与以往的语文最高分、数学最高分、英语最高分、政治最高分、历史最高分、地理最高分、物理最高分、化学最高分、生物最高分一一对应相减,得到各科当前分数与以往最高分数的分数差值,当语文分数差值大于等于-10时,判定学生为退步状态,当语文分数差值大于等于0小于-10时,判定学生为稳定状态,当语文分数差值大于0时,判定学生为进步状态,各科目判定方式同上,先是通过班级的平均分了解学生各科在班级内的分数状态,再通过与自身以往分数的对比,了解学生自身学习的状态,分配模块用于根据家长端与教师端的绑定编号进行分类数据推送处理,将家长身份编号作为检索依据,从存储模块中检索到与家长身份编号相关联的学号,将该学号下的所有学生数据与迟到信息发送给家长端,将辅导教师身份编号作为检索依据,从存储模块中检索到与辅导教师身份编号相关联的所有学号,将学号下的学生数据与迟到信息发送至教师端,至此完成信息点对点的推送。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