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测井数据采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70835发布日期:2020-10-09 22:0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时测井数据采集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测井领域,涉及一种高效的实时测井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测井技术的不断发展,成像测井技术使用越来越广泛,而成像测井数据相对于常规测井技术具有数据量大,采样频率高等特点。在现有的数据存储方法中,成像测井数据由于这些特点,在后期数据处理时往往面临着复杂的深度校正问题。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逐步应用到测井装备及地面系统,测井仪器采集数据利用网络通讯技术实现端对端的数据采集传输,每个仪器采集的数据作为一个网络节点就具有自身的深度和时间信息,按照自身的采样频率上传原始信号数据。如果基于现有的数据采集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化传输的优势,部分关键信息如深度对应关系会存在采集误差,这些缺陷的解决都需要有新的数据采集方法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的实时测井数据采集方法,保证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完整性、兼容性,以及后续数据处理的灵活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实时测井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数据采集实时存储的初始存储结构;

步骤2,保存一次测井采集作业需要记录的描述类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标准化及格式转换,最后按照xml的格式进行存储;

步骤3,实时获取每个数据节点的测井数据包,测井数据包包含时间、仪器采集信号数据以及本次数据包的校验和;检验数据包的校验和是否正确,否则,反馈异常给测井仪器;

步骤4,将每次获取的测井数据包进行时间深度匹配;因为获取的测井数据包内只有时间与采集数据,通过地面系统获取的深度和时间对应关系数据,按照最近时间的深度为测井数据包添加本次采集的深度数据;

步骤5建立以仪器为单位的测井数据存储单元,每个测井数据存储单元包含采集数据、时间和深度信息;建立二维结构,用于存储处理后的深度、时间、采集数据;

步骤6,判断采集数据的通信协议约定的特定特征标记值实际特征,剔除异常测井数据包,将深度、时间、采集数据按照各自测井仪器对应的计算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后将采集数据写入存储数据的二维结构中;

步骤7,将测井过程中仪器参数、命令下发、状态切换、处理编辑参数过程数据,分别存储到对应位置中,供后续处理使用或者重放测井数据;

步骤8,建立数据处理快照及历史日志区,当对仪器采集数据处理后,将这部分数据覆盖前的原数据进行存储,并记录操作日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集处理的数据,可以同时记录多个曲线数据,每个曲线数据的记录都按照各自的采样频率,不受限制某个特定的采样频率,并且每个曲线数据都可以以不同的采样方式进行数据读取和定位,不仅完整的保存的数据,还可以灵活的进行数据定位。同时,数据文件中的描述信息采用xml方式,还可以对信息进行个性化扩展定义,特别的针对多语言环境下的应用可以方便的进行切换。最后,本发明可以解决大数据量数据存储效率和索引信息的完整性问题,能够保证真实的记录测井采集到的数据,有效地提高测井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测井数据的文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曲线数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发明公开的概念。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本发明公开的上下文中,当将一层/元件称作位于另一层/元件“上”时,该层/元件可以直接位于该另一层/元件上,或者它们之间可以存在居中层/元件。另外,如果在一种朝向中一层/元件位于另一层/元件“上”,那么当调转朝向时,该层/元件可以位于该另一层/元件“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高效的实时测井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某次测井作业采集测井作业描述类信息。将作业的描述信息设置为xml格式存储上文件描述信息中。

步骤二,获取到测井采集节点的名称、属性信息、导出曲线名称、导出曲线在采集数据中的排列顺序,建立以仪器为单位的数据存储结构。

步骤三,获取地面深度与时间对应关系,将获取的仪器测井数据包进行拆分,验证校验和后,仪器测井数据包内的时间在地面深度数据包内查找到对应的深度,将深度数据打包到仪器测井数据中,此时测井数据包中包含深度、时间、采集数据。

步骤四,将每个测井数据包内的按照深度、时间、采集数据的顺序存储到对应的数据结构中。按照这样的方式,就建立了一套深度、时间、帧号为索引的数据索引机制。

步骤五,将测井过程中仪器参数、命令下发、状态切换、处理编辑参数过程数据,分别存储到对应位置中,供后续处理使用或者重放测井数据。

步骤六,测井记录结束,整理测井数据,分别存储每个曲线的采样间隔和采样方式,供后续数据解释使用。

实施例:

步骤一:某次测井采集开始时,建立一个采集存储文件在测井工控机上,假设名称为wellname.ldfx。测井仪器a和测井仪器b为两个井下采集节点,地面采集深度、时间对应关系数据。

步骤二:测井操作人员记录井场信息、套管信息、作业信息、操作信息、地质信息、设置仪器运行参数。此时,将这些信息对应存储到文件中对应的信息结构存储中。

步骤三:测井仪器下井后,开始实时采集信号数据并按照某个周期频率上传测井采集数据包。

步骤四:获取到a仪器测井采集数据包,将包内的校验和与按照计算规则计算的校验和进行比较。此时不相同,则抛弃改测井数据包,反馈给仪器和界面显示。此时,建立另外一个处理线程,进行仪器b数据采集处理,数据处理的流程相同。

步骤五:在处理a仪器数据的线程中,获取地面深度时间对应关系,并将测井数据包内的时间查找到最近时间对应的深度,将深度信息打包进测井数据包中。b仪器数据处理相同。

步骤六:将获取到a、b仪器数据包的测井采集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处理、导出存储到存储结构中对应位置。此时,仪器a和仪器b的采样频率均能够保持自身的测井采集频率。

步骤七,将测井过程中仪器参数、命令下发、状态切换、处理编辑参数过程数据,分别存储到对应位置中,供后续处理使用或者重放测井数据。

步骤八,测井记录结束后,整理测井数据,分别存储每个曲线的采样间隔和采样方式,供后续数据解释使用,最终形成结构如图3所示。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