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结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7233发布日期:2020-10-20 16:47阅读:49来源:国知局
触控结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领域属于触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结构以及具有该触控结构的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触发容易、反应迅速的电容屏逐渐占据了主流市场,尤其是能够支持多点触控的投射式电容屏。投射式电容屏通过在手指触碰到时,检测到位置电容的变化从而计算出手指所在,进行多点触控操作。

投射式电容屏中通过多个电极进行定位,而电极需要先通过引线与第一端子电连接,再将第一端子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子,以通过柔性电路板供电而驱动。常规的小屏设备,为电极的一端与第一端子连接,但此方案应用于大屏设置时,由于电极长度较长,电极远离引线的一端电信号微弱,不足以满足触控要求。因此,在大屏设备中,普遍采用的是每个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一端子,以使电极具有满足触控要求的电信号强度。

由于每个电极均需要连接两个第一端子,使得触控结构中第一端子的数目过多,导致触控结构中设置第一端子的区域面积较大,不适用于大屏设备的窄边框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结构,在能够顺利驱动电极的同时,能够减少触控结构中第一端子的数目,从而满足大屏设备的窄边框设计要求。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结构,触控结构包括多个电极、多个第一引线、多个第二引线和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引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极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引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引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极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引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用于与柔性电路板连接。通过设置单个电极的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电连接至同一个第一端子,在能够顺利驱动电极的同时,减少了第一端子的数目,使得触控结构中设置第一端子的区域面积减小,从而满足大屏设备的窄边框设计要求。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线远离所述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引线远离所述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子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通过设置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分别连接第一端子的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便于简化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走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驱动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一夹角,每一个所述驱动电极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一端子,每一个所述感应电极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一端子。通过设置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感应电极,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夹角,从而构成电容矩阵,当触摸时,可通过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扫描,从而检测出触摸点,具有较高的触控精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结构包括触控区和绑定区,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触控区的一侧,所述多个电极设置在所述触控区,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绑定区,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互相平行且间隔设置。通过设置触控区和绑定区,多个电极设于触控区,多个第一端子设于绑定区,使得电极和第一端子分区设置,便于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走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结构还包括引线走线区,所述引线走线区位于所述触控区的外围,所述绑定区与所述引线走线区连接,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设置于所述引线走线区。通过设置位于触控区外围的引线走线区,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均设于引线走线区,有利于进一步简化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走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60°-120°。通过设置第一夹角的范围为60°-120°,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构成的电容矩阵所覆盖的范围完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触控精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屏,触控屏包括柔性电路板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的第一端子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通过在触控屏中加入本发明提供的触控结构,触控屏中的柔性电路板中的第二端子的数目较少,且走线容易,便于增大可视区的占比,有利于大屏设备的窄边框设计。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端子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二端子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值。通过设置第一端子的第一长度与第二端子的第二长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值,在将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绑定时,避免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错开而造成的接触不良,有利于提高触控屏的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通过设置第二长度大于第一长度,有利于触控结构的走线排布。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触控屏。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加入本发明提供的触控屏,有利于增大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同时电子设备具有较良的触控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实施方式中触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方式中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中触控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结构100,触控结构100主要应用于投射电容触控屏,尤其是具有大尺寸投射性电容触控屏的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和大屏幕的智能手机等。触控结构100包括多个电极10、多个第一引线20、多个第二引线30和多个第一端子40。第一引线20的一端连接电极10的第一端111,第一引线2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端子40。第二引线30的一端连接电极10的与第一端111相对的第二端112,第二引线3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端子40。柔性电路板200上设有第二端子210,第一端子40用于与第二端子210连接。

通过设置单个电极10的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电连接至同一个第一端子40,以使在能够顺利驱动电极11的同时,减少了第一端子40的数目,使得触控结构100中设置第一端子40的区域面积降低,从而满足大屏设备的窄边框设计要求。

具体的,触控结构100中具有基材层(未图示),基材层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者薄膜,其中薄膜的材质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多个电极10以及多个第一端子40可设于基材层的双面或者单面,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在玻璃材质的基材层的双面设置多个电极10。触控结构100中的电极10的材料为氧化铟锡和纳米银等。电极10呈条状,电极10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指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一端子40和第二端子210均为引脚,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用于导通电极10和第一端子40,实现触摸信号的传输和处理。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绑定,一般而言触控结构100上的第一端子40与柔性电路板200的第二端子210的数目相同,因此第一端子40的数目减少时,柔性电路板200所需设置的第二端子210的数目自然减少了,从而有利于简化柔性电路板200的设计。由于柔性电路板200的第二端子210的数目减少了,芯片的使用以及计算方式也随之而变得简易,从而大大降低了芯片的设计要求,成本也自然下降。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引线20远离电极10的一端连接第一端子40的第一连接端41,第二引线30远离电极10的一端连接第一端子40的与第一端111相对的第二连接端42。通过设置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分别连接第一端子40的相对的第一连接端41和第二连接端42,便于简化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的走线。

具体的,第一端子40的第一连接端41与电极10的的第一端111相对,第二连接端42背向电极10的第二端112,便于简化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的走线。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引线20远离电极10的一端与第二引线30远离电极10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端子40的第一连接端41或第二连接端42。该实施方式也可将电极10的两端连接至第一端子40而被驱动。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连接至第一端子40的同一端,可减少走线的长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多个电极10包括沿第一方向91延伸的多个驱动电极11、沿第二方向92延伸的多个感应电极12,第一方向91和第二方向92具有第一夹角α。每一个驱动电极11对应连接一个第一端子40,每一个感应电极12对应连接一个第一端子40。可以理解的是,图1省略了感应电极12的走线相关结构(与感应电极12连接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以及对应的第一端子40),仅示出了驱动电极11的走线相关结构,感应电极12的走线相关结构可参照驱动电极11的走线相关结构。通过设置多个驱动电极11和多个感应电极12,且第一方向91和第二方向92具有夹角α,从而构成电容矩阵,当触摸时,可通过第一方向91和第二方向92的扫描,从而检测出触摸点,具有较高的触控精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第一夹角α的范围为60°-120°。通过设置第一夹角α的范围为60°-120°,感应电极12和驱动电极11构成的电容矩阵所覆盖的范围完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触控精度。

具体的,驱动电极11和感应电极12的数目相同,且之和与第一端子40的数目相同,驱动电极11和感应电极12分别设于基材层的两侧。当第一夹角α的范围小于60°或大于120°时,驱动电极11或感应电极12的长度变化较大,部分位置的反应速度过慢且其加工难度较大。第一夹角α的数值可以为60°、80°、90°、110°和120°等,优选为90°。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触控结构100包括触控区101和绑定区102,绑定区102位于触控区101的一侧,多个电极10设置在触控区101,多个第一端子40设置在绑定区102,多个第一端子40互相平行且间隔设置。通过设置触控区101和绑定区102,多个电极10设于触控区101,多个第一端子40设于绑定区102,使得电极10和第一端子40分区设置,便于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的走线。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触控结构100还包括引线走线区103,引线走线区103位于触控区101的外围,绑定区102与引线走线区103连接,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设置于引线走线区103。通过设置位于触控区101外围的引线走线区103,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均设于引线走线区103,有利于进一步简化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的走线。

具体的,引线走线区103包围绑定区102和触控区101,引线走线区103包括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两部分,以便于区分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避免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交叉,减少短路的风险。绑定区102用于与柔性电路板200绑定,将第一端子40集中于绑定区102,便于简化绑定工艺。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屏,触控屏主要为投射式电容触控屏,可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数字助理等电子设备,以使电子设备具有较优的触控功能。触控屏包括柔性电路板200和本发明提供的触控结构100,触控结构100的第一端子40与柔性电路板200连接。通过在触控屏中加入本发明提供的触控结构100,触控屏中的柔性电路板200中的第二端子210的数目较少,且走线容易,便于增大可视区的占比,有利于大屏设备的窄边框设计。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柔性电路板200上设有第二端子210,第一端子40与第二端子210连接,第一端子40沿第一方向91的长度为第一长度x1,第二端子210沿第一方向91的长度为第二长度x2,第一长度x1与第二长度x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值。通过设置第一端子40的第一长度x1与第二端子210的第二长度x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值,在将第一端子40和第二端子210绑定时,避免第一端子40和第二端子210错开而造成的接触不良,有利于提高触控屏的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二长度x2大于第一长度x1,第二长度x2与第一长度x1之差大于预设值。设置第二端子210的第二长度x2大于第一端子40的第一长度x1,触控结构100的尺寸较小,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的走线空间充足。具体的,预设值为绑定时的对位公差,针对于不同的触控屏,对位公差也随之不同。举例而言,若触控屏的尺寸较大,其中的电极10数目较多,而所设置的第一端子40也较多,多个第一端子40的长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多个第一端子40并非完全平行,因此在绑定时,需要设置预设值以保证多个第一端子40和多个第二端子210能够可靠地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触控屏。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加入本发明提供的触控屏,有利于增大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同时电子设备具有较良的触控性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