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市民服务平台领域,具体是指基于轻应用的市民综合服务平台技术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让城市管理和城市服务更加科学、智能,新技术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形象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国内,各地政府部门面向市民推出了一系列集电话、网站、微信、手机app等方式的“互联网+”政府公共服务平台,这些服务平台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多方面获取政府政策及办事指南的通道,也为政府及时掌握市民诉求,调整优惠政府服务政策、制度、形式提供了数字化支撑。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政府信息化重复投资、互联网服务碎片化严重、信息孤岛、市民体验感差、缺乏统一运营推广等问题。
因此,建设市民公共服务统一平台,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服务资源,建设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的市民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个性化、便捷化、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的重点评价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基于轻应用的市民综合服务平台技术架构,包括标准规范体系、综合服务平台、开发者社区和运维四个模块组成,所述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服务体系、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所述服务体系包括服务分类编码体系、服务定义规范、服务库规范客户端接入ui标准-h5控件规范,实现各种服务的发布和运营,所述标准体系包括安全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服务规范体系三方面,所述安全体系包括数据安全、服务接入安全、消费认证与授权规范等;技术标准数据交换接口规范、业务系统接口规范等;所述综合服务平台包括大数据中心、平台支撑、平台智能、平台服务和用户,所述大数据中心以以用户、服务、系统等实体为基础,以动态行为为中心,多维度记录实体行为数据,所述平台支撑包括云计算分布式组件、城市信用、集成组件,所述用户包括城市本地居住市民和外来游客等,所述平台智能包括pattems、ai和ml,所述开发者社区包括为第三方开发团队提供一个带gui的轻应用调试环境和轻应用开发框架,所述轻应用开发框架包括api、平台开发工具箱和应用发布,所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通过api的方式集成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所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构成api库,同时基于ai进行数据和图片的处理,所述运维包括docker、git、监督和互动发展四个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服务平台设计采用微服务框架+docker+zookeeper的组合方式,实现第三发服务应用的发布和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生、老、病、养、医、学、住、行等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服务平台的用户包括城市本地居住市民和外来游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基于轻应用的平台技术架构建设的市民综合服务平台具有自我迭代和自我发展能力,可以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为城市管理者进行城市管理和城市治理提供基础和依据,为第三方服务应用提供了快速发布和运行的能力,为大数据管理部门、项目建设方提供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市民综合服务平台的技术方法和路径。
附图说明
图1是平台技术架构图;
图2是平台开发者社区建设路径图;
图3是轻应用开发技术架构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基于轻应用的市民综合服务平台技术架构,基于轻应用的市民综合服务平台技术架构,包括标准规范体系、综合服务平台、开发者社区和运维四个模块组成,所述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服务体系、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所述服务体系包括服务分类编码体系、服务定义规范、服务库规范客户端接入ui标准-h5控件规范,实现各种服务的发布和运营,所述标准体系包括安全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服务规范体系三方面,所述安全体系包括数据安全、服务接入安全、消费认证与授权规范等;技术标准数据交换接口规范、业务系统接口规范等;所述综合服务平台包括大数据中心、平台支撑、平台智能、平台服务和用户,所述大数据中心以以用户、服务、系统等实体为基础,以动态行为为中心,多维度记录实体行为数据,所述平台支撑包括云计算分布式组件、城市信用、集成组件,所述用户包括城市本地居住市民和外来游客等,所述平台智能包括pattems、ai和ml,所述开发者社区包括为第三方开发团队提供一个带gui的轻应用调试环境和轻应用开发框架,所述轻应用开发框架包括api、平台开发工具箱和应用发布,所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通过api的方式集成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所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构成api库,同时基于ai进行数据和图片的处理,所述运维包括docker、git、监督和互动发展四个部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阐述,所述综合服务平台设计采用微服务框架+docker+zookeeper的组合方式,实现第三发服务应用的发布和运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阐述,所述综合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生、老、病、养、医、学、住、行等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阐述,所述综合服务平台的用户包括城市本地居住市民和外来游客。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该平台采用顶层设计思路,以政策、法规和标准等为保障,按照标准规范、服务平台、社区和运维四个板块进行建设。其中,标准规范体系是项目的依据和保证,社区的建设是项目可持续发展、本地产业带动和服务生态建设的必要手段。市民综合服务平台既实现了服务的输出,同时又是能力输出的平台,以数据、用户、技术等为基础,为服务者社区提供支持,反过来,服务者社区又促进服务平台的繁荣。
标准规范包括安全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服务规范体系三方面。其中,安全体系包括数据安全、服务接入安全、消费认证与授权规范等;技术标准数据交换接口规范、业务系统接口规范等;服务规范体系包括服务分类编码体系、服务定义规范、服务库规范客户端接入ui标准-h5控件规范等,实现各种服务的发布和运营。
综合服务平台包括大数据中心、平台支撑、平台智能、平台服务和用户。大数据是市民综合服务平台的核心资产和平台能力基础,基于大数据分析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提供辅助决策;平台大数据以用户、服务、系统等实体为基础,以动态行为为中心,多维度记录实体行为数据;平台支撑包括云计算分布式组件、城市信用、集成组件;平台智能主要为服务和平台的运营赋能,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框架实现的各种算法库和模型库;平台服务为市民提供生、老、病、养、医、学、住、行等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平台用户包括城市本地居住市民、外来游客等。
平台开发者社区的建设和引导,充分考虑开发者需求,从技术和资源两方面为开发者应用服务创新和创业提供支持,让开发者聚焦在应用服务创新上,降低开发者技术开发门槛,培养最大开发者群体,提升平台服务创新效率。其中,轻应用技术是平台实现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开发者利用平台资源进行创新创业的重要渠道。轻应用开发平台为第三方开发团队提供一个带gui的轻应用调试环境、并提供轻应用开发框架。轻应用开发技术体系包括api、平台开发工具箱和应用发布。平台通过api的方式集成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这些api构成平台服务api库,同时提供基于ai(如语音、图像处理等)和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api,最终构成为开发者提供的基础开发能力。开发工具箱是平台提供的应用开发工具、开发规范和轻应用测试环境。应用发布是指开发者开发的应用,需要通过平台的统一审核和注册发布。平台设计采用“微服务框架+docker(容器云)+zookeeper(分布式协调服务)”的组合方式,实现第三发服务应用的发布和运行。
市民综合服务平台,是一个持续开发、持续运营的项目,随着平台的发展和大数据的不断沉淀,在技术上,整体上采用微服务(microservice)和容器云(docker)的技术路线,提供开放的开发者技术支撑体系,以保证平台技术的开放性、扩展性和伸缩性;在平台架构中,建立三个互相支撑的直属团队,技术研发团队、大数据团队和产品运营团队。
本发明的外形和大小可依据使用场所的大小调整,但内部结构及原理不变。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