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动触摸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4777发布日期:2020-11-06 16:4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互动触摸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互动触摸墙。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互动触摸墙通常包括墙面和位于墙面外的屏幕,屏幕以呈现画面的方式与用户互动,但是,屏幕容易受到环境光影响,从而,影响互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屏幕在墙面外显示画面时容易受到环境光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互动触摸墙,所述互动触摸墙包括触控感应装置、导电油墨线路、控制装置和墙体基座,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呈第一预设图案且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墙体基座外,所述控制装置适于通过所述导电油墨线路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电性连接;

当所述触控感应装置被施加触控操作时,所述导电油墨线路适于导通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以改变所述第一预设图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智能显示装置在墙面外显示画面的传统方式,借助导电油墨线路和控制装置,为用户对触控感应装置的形状进行控制提供便利,促使触控感应装置以形变方式呈现动态效果,防止环境光影响动态效果,有助于提升人墙互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对互动触摸墙做出如下改进。

可选地,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包括触摸开关和适于与所述触摸开关组合且形成所述第一预设图案的形状记忆导电结构,所述形状记忆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墙体基座外,所述触摸开关和所述形状记忆导电结构适于与所述导电油墨线路电性连接;

当所述触摸开关被施加所述触控操作时,所述形状记忆导电结构适于通过所述导电油墨线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导通,所述形状记忆导电结构适于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导通时产生形变,以改变所述第一预设图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形状记忆导电结构与触摸开关组合成触控感应装置,提升了触控感应装置在结构上的紧凑性,借助触摸开关、导电油墨线路和控制装置,在保持触摸开关的形状不变的基础上,便于用户对形状记忆导电结构的形状进行控制,有助于提升触控感应装置局部的形状的可控性,以增强人墙互动体验。

可选地,当所述形状记忆导电结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导通时,所述形状记忆导电结构适于因工作电流而发热以产生形变。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助于保证对形状记忆导电结构的形状进行控制的简易性和灵敏性。

可选地,当所述触摸开关被解除所述触控操作时,所述形状记忆导电结构与所述控制装置断开电性导通,所述形状记忆导电结构恢复所述第一预设图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用户对形状记忆导电结构的形状进行逆变控制,有助于提升对触控感应装置局部的形状进行逆变控制的简易性,保证了触控感应装置的复用性。

可选地,所述触摸开关的一部分镶嵌在所述墙体基座内,所述触摸开关的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墙体基座外。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触摸开关整体在墙体基座内部,便于用户触控触摸开关,有助于保证触摸开关在被用户触控时的灵敏性,相比于触摸开关整体装配在墙体基座外,触摸开关在墙体基座外占用更少的空间,提升了墙体基座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所述形状记忆导电结构包括导线、与所述导线电性连接的形状记忆金属层和包覆在所述形状记忆金属层外的两层柔性绝缘层,所述导线夹在两层所述柔性绝缘层之间且延伸至两层所述柔性绝缘层外,以及,所述导线适于与所述导电油墨线路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借助两层柔性绝缘层,对导线和形状记忆金属层进行位置固化,有助于提升两层柔性绝缘层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借助导线,对在两层柔性绝缘层内的形状记忆金属层与两层柔性绝缘层外的导电油墨线路进行电性连接,有助于降低形状记忆金属层与导电油墨线路电性连接的难度,借助形状记忆金属的形状记忆特性,促使两层柔性绝缘层跟随形状记忆金属层产生形变,有助于提升形状记忆导电结构形变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图案为仿生图案,所述导电油墨线路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墙体基座外,且所述导电油墨线路呈第二预设图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丰富了位于墙体基座外的图案,有助于提升互动触摸墙外观的美感和人墙互动体验。

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分别呈不同的所述仿生图案,至少两条所述导电油墨线路分别呈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图案,各条所述导电油墨线路分别适于对所述控制装置与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装置电性连接;

当各个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分别被施加所述触控操作时,各条所述导电油墨线路分别适于导通所述控制装置与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以改变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装置的所述仿生图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借助控制装置和不同的导电油墨线路,便于用户自主选择对不同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形状进行控制,以防不同的触控感应装置在形变过程中相互干扰,有助于提升对不同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形状进行控制的可靠性,有助于提升人墙互动体验。

可选地,所述互动触摸墙还包括适于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发光装置,至少一个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为与所述发光装置对应的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还适于在与所述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导通时,驱动所述发光装置发光。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借助控制装置,对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形状和发光装置发光进行同步化控制,有助于提升控制装置的控制效率和人墙互动体验。

可选地,所述互动触摸墙还包括适于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音频播放装置,至少一个所述触控感应装置为与所述音频播放装置对应的第二触控感应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还适于在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装置导通时,驱动所述音频播放装置发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借助控制装置,对第二触控感应装置的形状和音频播放装置播发声进行同步化控制,有助于提升控制装置的控制效率和人墙互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互动触摸墙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形状记忆导电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互动触摸墙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互动触摸墙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触控感应装置,2-导电油墨线路,3-控制装置,4-墙体基座,5-发光装置,6-音频播放装置,7-椅子实物,11-导线,12-形状记忆金属层,13-柔性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互动触摸墙包括触控感应装置1、导电油墨线路2、控制装置3和墙体基座4,触控感应装置1呈第一预设图案且至少部分置于墙体基座4外,控制装置3适于通过导电油墨线路2与触控感应装置1电性连接。

示例性地,在图1所示的墙体基座4外,一个触控感应装置1的第一预设图案为蝴蝶仿生图案,以及,在采用喷印或者丝印工艺对导电油墨进行固化后,形成呈第二预设图案的导电油墨线路2,第二预设图案适于表征蝴蝶飞行轨迹,导电油墨线路2具备轻薄化特性,导电油墨线路2在墙体基座4外占据更少的空间。

示例性地,以图1中的虚线框示出控制装置3安装在在墙体基座4内部,防止控制装置3在墙体基座4外占据空间,提升了墙体基座4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和互动触摸墙外观的美感。

当触控感应装置1被施加触控操作时,导电油墨线路2适于导通控制装置3与触控感应装置1,以改变第一预设图案。

示例性地,当触控感应装置1被用户施加长按操作时,触控感应装置1将开关信号输出至导电油墨线路2,前述开关信号经导电油墨线路2传导至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在检测到前述开关信号时,将工作电流输出至导电油墨线路2,工作电流经导电油墨线路2传导至触控感应装置1,由于触控感应装置1自带电阻,在工作电流作用下,触控感应装置1发热而产生形变,使蝴蝶仿生图案适于呈现蝴蝶飞动的动态效果。

区别于智能显示装置在墙面外显示画面的传统方式,借助导电油墨线路2和控制装置3,为用户对触控感应装置1的形状进行控制提供便利,促使触控感应装置1以形变方式呈现动态效果,防止环境光影响动态效果,有助于提升人墙互动体验。

可选地,触控感应装置1包括触摸开关和适于与触摸开关组合形成第一预设图案的形状记忆导电结构,形状记忆导电结构设置在墙体基座4外,触摸开关和形状记忆导电结构适于与导电油墨线路2电性连接。

示例性地,参见图1,在呈蝴蝶仿生图案的触控感应装置1中,触摸开关作为蝴蝶躯干部分,形状记忆导电结构作为位于蝴蝶躯干部分两侧的蝴蝶翅膀部分。

当触摸开关被施加触控操作时,形状记忆导电结构适于通过导电油墨线路2与控制装置3电性导通,形状记忆导电结构适于在与控制装置3电性导通时产生形变,以改变第一预设图案。

示例性地,参见图1,当触摸开关被用户施加长按操作时,触摸开关将开关信号输出至导电油墨线路2,在前述开关信号经导电油墨线路2传导至控制装置3后,控制装置3根据前述开关信号输出工作电流至导电油墨线路2,工作电流经导电油墨线路2传导至形状记忆导电结构,在工作电流作用下,形状记忆导电结构的温度升高,产生塑性形变。

由于形状记忆导电结构与触摸开关组合成触控感应装置,提升了触控感应装置1在结构上的紧凑性,借助触摸开关、导电油墨线路2和控制装置3,在保持触摸开关的形状不变的基础上,便于用户对形状记忆导电结构的形状进行控制,有助于提升触控感应装置1局部的形状的可控性。

可选地,当形状记忆导电结构与控制装置3电性导通时,形状记忆导电结构适于因工作电流而发热以产生形变。

示例性地,控制装置3在检测到开关信号时,根据预设电流阈值稳定输出工作电流,工作电流的电流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有助于保证对形状记忆导电结构的形状进行控制的简易性和灵敏性。

可选地,当触摸开关被解除触控操作时,形状记忆导电结构与控制装置3断开电性导通,形状记忆导电结构恢复第一预设图案。

示例性地,当触摸开关上的长按操作消失时,触摸开关停止输出前述开关信号至导电油墨线路2,使控制装置3停止从导电油墨线路2接收前述开关信号,从而,控制装置3停止输出工作电流,导电油墨线路2停止将工作电流传导至形状记忆导电结构,由于形状记忆导电结构停止因工作电流而加热,所以形状记忆导电结构的形状发生逆变而恢复,以便用户对形状记忆导电结构的形状进行逆变控制,有助于提升对触控感应装置1局部的形状进行逆变控制的简易性,保证了触控感应装置1的复用性。

可选地,触摸开关的一部分镶嵌在墙体基座4内,触摸开关的另一部分延伸至墙体基座4外,相比于触摸开关整体在墙体基座4内部,便于用户触控触摸开关,有助于保证触摸开关在被用户触控时的灵敏性,相比于触摸开关整体装配在墙体基座4外,触摸开关在墙体基座4外占用更少的空间,提升了墙体基座4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参见图2,形状记忆导电结构包括导线11、与导线11电性连接的形状记忆金属层12和包覆在形状记忆金属层12外的两层柔性绝缘层13,导线11夹在两层柔性绝缘层13之间且延伸至两层柔性绝缘层13外,以及,导线11适于与导电油墨线路2电性连接。

示例性地,采用印制工艺,将形状记忆合金固化在一层柔性绝缘层13上,形成形状记忆金属层12,另一层柔性绝缘层13覆盖在形状记忆金属层12上,各层柔性绝缘层13可以为纸张或者由聚酰亚胺材料制成的透明薄膜。

借助两层柔性绝缘层13,对导线11和形状记忆金属层12进行位置固化,有助于提升两层柔性绝缘层13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借助导线11,对在两层柔性绝缘层13内的形状记忆金属层12与两层柔性绝缘层13外的导电油墨线路2进行电性连接,有助于降低形状记忆金属层12与导电油墨线路2电性连接的难度,借助形状记忆金属的形状记忆特性,促使两层柔性绝缘层13跟随形状记忆金属层12产生形变,有助于提升形状记忆导电结构形变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预设图案为仿生图案,导电油墨线路2至少部分设置在墙体基座4外,且导电油墨线路2呈第二预设图案,第二预设图案与仿生图案不同,丰富了位于墙体基座4外的图案,有助于提升互动触摸墙外观的美感和人墙互动体验。

可选地,参见图3及图4,至少两个触控感应装置1分别呈不同的仿生图案,至少两条导电油墨线路2分别呈不同的第二预设图案,各条导电油墨线路2分别适于对控制装置3与对应的触控感应装置1电性连接。

示例性地,三个触控感应装置1分别为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第二触控感应装置和第三触控感应装置,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第一预设图案为蜘蛛网仿生图案,第二触控感应装置的第一预设图案为小鸟仿生图案,第三触控感应装置的第一预设图案为蝴蝶仿生图案。

示例性地,三条导电油墨线路2分别为与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油墨线路、与第二触控感应装置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油墨线路以及与第三触控感应装置电性连接的第三导电油墨线路,第一导电油墨线路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任意形状,第二导电油墨线路的第二预设图案可以表征树,第三导电油墨线路可以表征蝴蝶飞行轨迹。

当各个触控感应装置1分别被施加触控操作时,各条导电油墨线路2分别适于导通控制装置3与对应的触控感应装置1,以改变对应的触控感应装置1的仿生图案。

示例性地,当第一触控感应装置被用户施加长按操作时,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将开关信号输出至第一导电油墨线路,前述开关信号经第一导电油墨线路传导至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根据前述开关信号将工作电流稳定输出至第一导电油墨线路,工作电流经第一导电油墨线路传导至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以使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蜘蛛网仿生图案产生形变。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触控感应装置的小鸟仿生图案产生形变的方式以及第三触控感应装置的蝴蝶仿生图案产生形变的方式均与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蜘蛛网仿生图案产生形变的方式类似,为了简要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借助控制装置3和不同的导电油墨线路2,便于用户自主选择对不同的触控感应装置1的形状进行控制,以防不同的触控感应装置1在形变过程中相互干扰,有助于提升对不同的触控感应装置1的形状进行控制的可靠性,有助于提升人墙互动体验。

可选地,互动触摸墙还包括适于与控制装置3电性连接的发光装置5,控制装置3还适于在与第一触控感应装置导通时,驱动发光装置5发光,在与第一触控感应装置断开时,停止驱动发光装置5。

示例性地,在呈蜘蛛网仿生图案的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中,触摸开关作为中心部分,形状记忆导电结构作为环绕在中心部分外的网格部分,在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产生形变过程中,发光装置5发出与蜘蛛网仿生图案相对应的光带,在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产生逆变过程中,发光装置5停止发出与蜘蛛网仿生图案相对应的光带,发光装置5可以为led灯带,led灯带设置在墙体基座4外。

借助控制装置3,对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形状和发光装置5发光进行同步化控制,有助于提升控制装置3的控制效率和人墙互动体验。

可选地,互动触摸墙还包括适于与控制装置3电性连接的音频播放装置6,控制装置3还适于在与第二触控感应装置导通时,驱动音频播放装置6发声,在与第二触控感应装置断开时,停止驱动音频播放装置6。

示例性地,以图4中的两个虚线框分别示出音频播放装置6和控制装置3安装在墙体基座4内,在呈小鸟仿生图案的第二触控感应装置中,触摸开关作为小鸟躯干部分,形状记忆导电结构作为位于小鸟躯干部分两侧的小鸟翅膀部分,在小鸟仿生图案形变过程中,音频播放装置播放与小鸟仿生图案相对应的鸟叫音频,在小鸟仿生图案恢复过程中,音频播放装置6停止播放鸟叫音频。

借助控制装置3,对第二触控感应装置的形状和音频播放装置6发生进行同步化控制,有助于提升控制装置3的控制效率和人墙互动体验。

可选地,在墙体基座4外设置椅子实物7,以便用户休息。

本说明书描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术语,仅用于区分装置/组件/子组件/部件等,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表示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描述的“方面”、“可选地”和“示例性地”等术语,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实施方式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