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9205873发布日期:2022-03-12 00:3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油藏工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2.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具有三个重要特点:高角度裂缝发育;溶洞特别是大型溶洞发育,是主要的优质储集空间;缝洞发育状况自上而下逐步变差,在油藏和水域(底水)之间存在厚度不等、分布复杂并有发育程度不同的为裂缝所穿越的相对致密段。虽然缝洞型油藏开发存在着很多困难,经过试注、温和注水及后期的大规模的推广各种注水方式,提高了缝洞单元的开发效果。注采井网设计是缝洞油藏注水开发的基础,在井网设计中发现缝洞型油藏与碎屑岩油藏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效果的差异很大,注采井网设计理念和方法完全不同。
3.缝洞油藏注采井网设计和实践中发现,不同地质背景下,缝洞结构不同,注采井网的开发效果千差万别,井网控制和动用程度完全不同,极大地影响注水开发技术的推广。究其原因是原来适合于碎屑岩油藏的注采井网的水驱控制控制和动用程度计算方法多数情况下不适用,甚至采用砂岩油藏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得到了错误的结果,无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缝洞油藏注采井网设计技术,随着大规模的注水技术的推广,急需建立适合于缝洞油藏注采井网的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计算方法。
4.对于井网的水驱控制程度来说,碎屑岩油藏水驱控制程度是指现有注采井网条件下注入水所能波及到的含油面积内的储量与其油藏总的动用地质储量的比值。水驱控制程度是注入水体积波及系数的一个反映,其大小不仅受地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布井方式等人为控制因素的影响,通常简化为:与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的有效厚度与井组内采油井射开的总有效厚度之比。该定义认为只要注水井与采油井相互连通的有厚度被射开,该有效厚度就己被控制住,对于注水井与采油井不连通的储层,就划分为水驱没有储层范围内。根据定义,水驱控制程度的数学表达式为:rc=h/h,式中:rc水驱储量控制程度,%;h与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有效厚度,m;h采油井射开总有效厚度,m。
5.在碳酸盐岩油藏中,由于储层以离散缝洞为主要储集空间,裂缝和溶洞既是储集空间也是流动通道,基质基本没有储集性的特征,储集体间的分隔性很强,原有的基于厚度来定义控制程度概念不再适用,需要重新构建适合于缝洞型油藏的井网控制程度的定义。
6.目前,已有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定义包括以下几种:
7.注采井数比:注采井数比是指单元内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比值。该指标主要从横向上描述注采井网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该计算方法只考虑了井网密度等人为控制因素而没有考虑油藏地质情况。
8.缝洞控制体积比:已打井关联井组缝洞体积之和与总缝洞体积之比。即,在同一关联井组内,与注水井井距较小(一般小于500m)或井距较大但已证实连通的空间范围内的地质储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9.井距之半面积比:注水井以油水井井距之半为半径划圆圈,采油井以油水井井距三分之一为半径划圆圈,以切线相连,切线内即为水驱控制范围,其储量即为水驱控制储量。该方法只考虑了注采井的单井控制程度,即认为注采井之前的某一区域即为水驱储量控制程度,而忽略了注采单元内部复杂连通关系。
10.井控系数比:针对碳酸盐岩油藏以离散缝洞为主要储集空间,裂缝和溶洞既是储集空间也是流动通道,基质基本没有储集性的特征。刘慧卿提出的井控系数的公式,引入注采井与缝洞网络的空间配置关系这一概念来刻画分析衡量注采井网对储层的控制情况更符合塔河缝洞型油藏的特点和地质认识。
11.对于井网的水驱动用程度来说,碎屑岩油藏水驱动用程度是指水驱动用储量与油藏地质储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比表示。矿场上,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估算方法通常是指按年度所有测试水井总的吸水厚度与注水井总射开连通厚度之比或总产液厚度与油井总射开厚度之比。数学表达式为:rp=hi/hi或rp=ho/ho,hi、ho注水井总吸水厚度、油井总产液厚度,m;hi、ho注水井、油井总连通厚度,m。水驱动用程度概念包括三种定义:
12.①
厚度比:依据定义认为只要油层出液或油层吸水,储量就全部动用,按水井吸水剖面资料和油井产液剖面资料体积计算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13.②
储量比:选用丙型水驱特征曲线方法求取水驱动用储量,进而求取水驱动用程度,适用范围是见水后的注水驱油阶段,数学表达式为:
[0014][0015]
lp累积产液量,万吨;np累积产油量,万吨;系数b就是水驱动用储量的倒数。
[0016]
首先,对于常规砂岩油藏,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的评价指标为注采井网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其确定方法包括:
[0017]
(1)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利用地质建模结果和生产动态数据,在生产历史拟合基础上,计算注水井的纵向注水厚度和对应的油井产层厚度,油井产层厚度与注水层厚度比就是控制程度,加权后得到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注水井纵向水淹厚度和对应的油井水淹厚度,油井水淹厚度与水井水淹厚度比得到控制程度,加权后得到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
[0018]
(2)油藏工程计算方法:利用经典的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计算理论,针对规则井网建立不同类型注采井网的水驱图板,加载实际的水驱特征曲线,计算井网的开发指标,得到注采井网的控制和动用程度。
[0019]
(3)油藏监测方法:根据生产测井和处理解释结果,分析纵向上油水井的水淹厚度,借助数值模拟方法注采井网的控制和动用程度的定义,分时段性地计算不同时刻的控制和动用程度。
[0020]
其次,对缝洞油藏,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和碎屑岩油藏由于储集体类型和分布完全不一样,因此原来用于碎屑岩油气藏井网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0021]
第一是缝洞油藏纵向上分层性差,常常以几十米到几百米厚度的层段形式分布,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连通的层位无法形成严格的一一对应的分布关系,因此按照原来的碎屑岩油藏中的控制程度的定义不适用;
[0022]
第二是即便是属于同一个层段,溶洞之间连通程度主要控制因素是储层岩性分布
特征、岩溶动力学和岩溶地质特征、溶解流体性质等,直接的后果是造成了缝洞油藏储层中的溶洞之间存在大概率的分隔性;
[0023]
第三是缝洞储层钻井过程中沟通的溶洞数量十分有限,要实现大部分溶洞之间的沟通,常常需要进行人工酸压措施,而酸压裂缝的起缝方位、裂缝延伸方向、裂缝延伸程度主要受到应力场及酸压规模的控制,这样很难确定也无法保证储层内部沟通的溶洞是属于同一套储集体的相同层段。
[0024]
第四是基于压力波及所计算的井网控制和动用程度的计算由于仅仅考虑的是驱动压力所波及的范围,属于平面的概念,对于纵向上由于重力差引起的控制和流动程度的差异无法考虑,因此需要引入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同时考虑驱动压力和重力的影响,并且能够得到剖面和平面三维的结果。
[0025]
基于上述的原因,缝洞油藏注采井之间的层段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应关系,这样采用层段纵向控制厚度比作为唯一的计算参数得到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的方法就值得商榷了;而且,由于控制程度存在纵向和平面两个方面,属于三维几何学定义范畴,很明显碎屑岩油藏的注采井网控制程度的定义方法与这种概念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直接后果是无法获取直观的调整对策。这个问题对于连续分布的碎屑岩来说,基本抓住了主要矛盾,但对于缝洞油藏纵向非均质性产生的问题不是主要矛盾,而是缝洞之间连通性差异产生的非均质性。
[0026]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缝洞油藏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0027]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0028]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在三维地质建模基础上,基于流势模拟方法,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和图像处理手段,获得不同地质背景下缝洞油藏的流程场和饱和度场变化,计算了缝洞油藏注采井网的控制和动用程度,为井网完善定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0029]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包括:
[0030]
构建地质模型;
[0031]
确定流势变化计算公式;
[0032]
通过计算流势变化,确定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
[0033]
优选地,所述流势变化计算公式为:
[0034][0035]
其中,φ为流势变化,z为研究点至基准面的距离,ρ为流体密度,p为研究点地层压力。
[0036]
优选地,所述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包括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与注采井网的动用程
度。
[0037]
优选地,计算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包括:
[0038]
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流势分布图像;
[0039]
针对所述流势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流势灰度图;
[0040]
改变井网流势,直至所述流势灰度图的灰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
[0041]
优选地,计算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包括:
[0042]
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流场分布图像;
[0043]
针对所述流场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流场灰度图;
[0044]
改变井网饱和度场,直至所述流场灰度图的灰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
[0045]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0046]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装置,包括:
[0047]
构建模块,构建地质模型;
[0048]
计算模块,确定流势变化计算公式;
[0049]
确定模块,通过计算流势变化,确定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
[0050]
优选地,所述流势变化计算公式为:
[0051][0052]
其中,φ为流势变化,z为研究点至基准面的距离,ρ为流体密度,p为研究点地层压力。
[0053]
优选地,所述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包括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与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
[0054]
优选地,计算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包括:
[0055]
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流势分布图像;
[0056]
针对所述流势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流势灰度图;
[0057]
改变井网流势,直至所述流势灰度图的灰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
[0058]
优选地,计算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包括:
[0059]
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流场分布图像;
[0060]
针对所述流场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流场灰度图;
[0061]
改变井网饱和度场,直至所述流场灰度图的灰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
[0062]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0063]
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
[0064]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所述的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
[0065]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
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
[0066]
其有益效果在于:
[0067]
(1)考虑了缝洞油藏实际地质情况和开发历程,具有现场指导意义,由于采用的实际油藏地质模型,计算过程完全模拟了油田开发历程,其结果对于提高缝洞油藏注水开发效果有很强指导意义。
[0068]
(2)计算结果采用图像显示,有直观的表现结果,对于油藏后期油水井加密、注采井网完善、油井转注、注水调整等措施提供定量化的依据,因此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有效。
[0069]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0070]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7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0072]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力下降幅度流势场变化的示意图。
[0073]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力下降幅度饱和度场变化的示意图。
[0074]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流势平面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075]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流势纵向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076]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饱和度平面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077]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饱和度纵向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078]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压力场变化的示意图。
[0079]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力下降幅度饱和度场变化的示意图。
[0080]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流势平面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081]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流势纵向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082]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
饱和度平面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083]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饱和度纵向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084]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力下降幅度流势场变化的示意图。
[0085]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力下降幅度饱和度场变化的示意图。
[0086]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流势平面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087]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流势纵向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088]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饱和度平面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089]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饱和度纵向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090]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装置的框图。
[0091]
附图标记说明:
[0092]
201、构建模块;202、计算模块;203、确定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93]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0094]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包括:
[0095]
构建地质模型。
[0096]
具体地,按照重构数据的多少,将重构方法划分为稀疏重建、半稠密重建和稠密重建,对缝洞油藏,本发明采用半稠密重建。
[0097]
确定流势变化计算公式;在一个示例中,流势变化计算公式为:
[0098][0099]
其中,φ为流势变化,z为研究点至基准面的距离,ρ为流体密度,p为研究点地层压力。
[0100]
具体地,通过储层液流静态和动态分析,建立研究区水动力场的概念模型,计算在不同开发时期的流体势变化,厘清研究区油气水的形成过程、保存条件、运动规律及分布规律。
[0101]
地下水运动速度、运动方向、运动规律和运动特征主要受制于流体势的大小和分布。流体势是重力、压力、速度和流体界面张力的综合指标,该指标可有效地刻画地下流体运动态势,确定气、水的运移方向、途径和聚散区段。在水动力作用下,液流运移方向不能简单地用浮力方向或构造等高线方向来指示,只有通过计算流体势的方法来确定。任何含水
综合体中的流体分子,其势能大小可用下式计算:
[0102][0103]
式中z表示研究点至基准面的距离,当基准面选择某一时期沉积表面时,则z为古埋深,ρ为流体密度,p为研究点地层压力,u为流体运动速度,б为流体界面张力,θ为润湿角,γ为毛细管半径。
[0104]
公式右边第一项为位置势能,第二项为压力势能,第三项为流体运动势能,第四项为界面位能。由于油气储层中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其运动势能可以忽略,界面位能又远小于压力势能和位置势能,故流体势计算可以简化为公式(1)。
[0105]
通过计算流势变化,确定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在一个示例中,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包括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与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
[0106]
在一个示例中,计算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包括: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流势分布图像;针对流势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流势灰度图;改变井网流势,直至流势灰度图的灰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
[0107]
在一个示例中,计算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包括: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流场分布图像;针对流场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流场灰度图;改变井网饱和度场,直至流场灰度图的灰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
[0108]
具体地,注采井网流势所能波及的区域占据注采井网涉及区域的比例,包括纵向和平面两个方向,注采井网所涉及的区域为井距之半组成的区域,流势波及的区域被称为注采井网的控制区,这个区域面积与注采井网所涉及的区域面积比值为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将数值模拟获得的压力场即流势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形成流势灰度图,利用图像处理方法,通过改变注水压力、注入介质、注采速度等改变井网流势,计算不同流势变化区域和井网控制程度变化,直到流势灰度图得灰度变化小于设定阈值,计算得到最终的压力场纵向和平面波及程度,两个波及程度乘积作为注采井网最终的控制程度,用于评价井网控制程度。
[0109]
注采井网流线所能波及的区域占据注采井网涉及区域的比例,也包括纵向和平面两个方向,注采井网所涉及的区域为井距之半组成的区域,流线波及的区域为动用区域,这个区域面积与注采井网所涉及的区域面积比值为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将数值模拟的饱和度场即流场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形成流场灰度图,利用图像处理方法,通过改变注水压力、注入介质、注采速度等改变井网饱和度场,计算不同流势变化区域和井网动用程度变化,直到流场灰度图得灰度变化小于设定阈值。计算得到最终饱和度场的纵向和平面波及程度,两个波及程度乘积作为注采井网最终的动用程度,用于评价井网动用程度。
[0110]
以上述得到的缝洞油藏的井网控制和动用程度作为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的评价指标。很明显,缝洞型油藏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与井网类型、井网参数、注采参数、注入流体性质、开发阶段、开发方式等项关联,提高缝洞型油藏注采井网控制程度是井网设计的主要目标,而获得较高的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是活的较高的采收率的基础。
[011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装置,包括:
[0112]
构建模块,构建地质模型。
[0113]
具体地,按照重构数据的多少,将重构方法划分为稀疏重建、半稠密重建和稠密重
建,对缝洞油藏,本发明采用半稠密重建。
[0114]
计算模块,确定流势变化计算公式;在一个示例中,流势变化计算公式为:
[0115][0116]
其中,φ为流势变化,z为研究点至基准面的距离,ρ为流体密度,p为研究点地层压力。
[0117]
具体地,通过储层液流静态和动态分析,建立研究区水动力场的概念模型,计算在不同开发时期的流体势变化,厘清研究区油气水的形成过程、保存条件、运动规律及分布规律。
[0118]
地下水运动速度、运动方向、运动规律和运动特征主要受制于流体势的大小和分布。流体势是重力、压力、速度和流体界面张力的综合指标,该指标可有效地刻画地下流体运动态势,确定气、水的运移方向、途径和聚散区段。在水动力作用下,液流运移方向不能简单地用浮力方向或构造等高线方向来指示,只有通过计算流体势的方法来确定。任何含水综合体中的流体分子,其势能大小可用公式(2)计算。由于油气储层中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其运动势能可以忽略,界面位能又远小于压力势能和位置势能,故流体势计算可以简化为公式(1)。
[0119]
确定模块,通过计算流势变化,确定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在一个示例中,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包括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与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
[0120]
在一个示例中,计算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包括: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流势分布图像;针对流势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流势灰度图;改变井网流势,直至流势灰度图的灰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
[0121]
在一个示例中,计算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包括: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流场分布图像;针对流场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流场灰度图;改变井网饱和度场,直至流场灰度图的灰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
[0122]
具体地,注采井网流势所能波及的区域占据注采井网涉及区域的比例,包括纵向和平面两个方向,注采井网所涉及的区域为井距之半组成的区域,流势波及的区域被称为注采井网的控制区,这个区域面积与注采井网所涉及的区域面积比值为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将数值模拟获得的压力场即流势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形成流势灰度图,利用图像处理方法,通过改变注水压力、注入介质、注采速度等改变井网流势,计算不同流势变化区域和井网控制程度变化,直到流势灰度图得灰度变化小于设定阈值,计算得到最终的压力场纵向和平面波及程度,两个波及程度乘积作为注采井网最终的控制程度,用于评价井网控制程度。
[0123]
注采井网流线所能波及的区域占据注采井网涉及区域的比例,也包括纵向和平面两个方向,注采井网所涉及的区域为井距之半组成的区域,流线波及的区域为动用区域,这个区域面积与注采井网所涉及的区域面积比值为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将数值模拟的饱和度场即流场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形成流场灰度图,利用图像处理方法,通过改变注水压力、注入介质、注采速度等改变井网饱和度场,计算不同流势变化区域和井网动用程度变化,直到流场灰度图得灰度变化小于设定阈值。计算得到最终饱和度场的纵向和平面波及
程度,两个波及程度乘积作为注采井网最终的动用程度,用于评价井网动用程度。
[0124]
以上述得到的缝洞油藏的井网控制和动用程度作为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的评价指标。很明显,缝洞型油藏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与井网类型、井网参数、注采参数、注入流体性质、开发阶段、开发方式等项关联,提高缝洞型油藏注采井网控制程度是井网设计的主要目标,而获得较高的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是活的较高的采收率的基础。
[012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处理器,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的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
[012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
[0127]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及其效果,以下给出四个具体应用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该示例仅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其任何具体细节并非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0128]
实施例1
[0129]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0130]
如图1所示,该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包括:步骤101,构建地质模型;步骤102,确定流势变化计算公式;步骤103,通过计算流势变化,确定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
[0131]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力下降幅度流势场变化的示意图。
[0132]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力下降幅度饱和度场变化的示意图。
[0133]
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得到的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缝洞单元的压力场和饱和度场随地层压力下降的变化结果,可以统计出平面和剖面的压力和饱和度最大变化值,计算两个最大值的乘积作为井网的控制和动用程度,据此对不同的井网控制和动用程度进行评价。
[0134]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流势平面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135]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流势纵向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136]
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缝洞单元的平面最大控制程度为68.4%,纵向最大控制程度为93.2%,则井网最大控制程度为63.7%。
[0137]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饱和度平面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138]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饱和度纵向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139]
风化壳岩溶地质背景缝洞单元的平面最大动用程度为48.3%,纵向最大动用程度为66.1%,则井网最大动用程度为31.9%。
[0140]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压力场变化的示意图。
[0141]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力下降幅度饱和度场变化的示意图。
[0142]
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得到的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缝洞单元的压力场和饱和度场随地层压力下降的变化结果,可以统计出平面和剖面的压力和饱和度最大变化值,计算两个最大值的乘积作为井网的控制和动用程度,据此对不同的井网控制和动用程度进行评价。
[0143]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流势平面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144]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流势纵向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145]
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缝洞单元的平面最大控制程度为73.3%,纵向最大控制程度为41.2%,则井网最大控制程度为30.2%。
[0146]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饱和度平面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147]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饱和度纵向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148]
古暗河岩溶地质背景缝洞单元的平面最大动用程度为47.7%,纵向最大动用程度为36.9%,则井网最大动用程度为17.6%。
[0149]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力下降幅度流势场变化的示意图。
[0150]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力下降幅度饱和度场变化的示意图。
[0151]
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得到的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缝洞单元的压力场和饱和度场随地层压力下降的变化结果,可以统计出平面和剖面的压力和饱和度最大变化值,计算两个最大值的乘积作为井网的控制和动用程度,据此对不同的井网控制和动用程度进行评价。
[0152]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流势平面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153]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流势纵向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154]
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缝洞单元的平面最大控制程度为40.9%,纵向最大控制程度为79.6%,则井网最大控制程度为32.6%。
[0155]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饱和度平面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156]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不同地层压降幅度饱和度纵向波及程度的示意图。
[0157]
断溶体岩溶地质背景缝洞单元的平面最大动用程度为25.3%,纵向最大动用程度为81.1%,则井网最大动用程度为20.5%。
[0158]
综上可知,风化壳单元由于连通性好,井网的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最高,古暗河和
断溶体单元非均质性强,井网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也低,因此古暗河和断溶体缝洞单元后期治理的潜力大,治理效果会好。
[0159]
实施例2
[0160]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装置的框图。
[0161]
如图20所示,该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装置,包括:
[0162]
构建模块201,构建地质模型;
[0163]
计算模块202,确定流势变化计算公式;
[0164]
确定模块203,通过计算流势变化,确定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
[0165]
作为可选方案,流势变化计算公式为:
[0166][0167]
其中,φ为流势变化,z为研究点至基准面的距离,ρ为流体密度,p为研究点地层压力。
[0168]
作为可选方案,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包括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与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
[0169]
作为可选方案,计算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包括:
[0170]
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流势分布图像;
[0171]
针对流势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流势灰度图;
[0172]
改变井网流势,直至流势灰度图的灰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注采井网的控制程度。
[0173]
作为可选方案,计算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包括:
[0174]
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流场分布图像;
[0175]
针对流场分布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流场灰度图;
[0176]
改变井网饱和度场,直至流场灰度图的灰度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注采井网的动用程度。
[0177]
实施例3
[0178]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处理器,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
[0179]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0180]
该存储器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地,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该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
[0181]
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该计算机可读指令。
[0182]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为了解决如何获得良好用户体验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包括诸如通信总线、接口等公知的结构,这些公知的结构也应包含在本公
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0183]
有关本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0184]
实施例4
[0185]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注采井网完善程度确定方法。
[0186]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该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由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前述的本公开各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0187]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存储介质(例如:cd-rom和dvd)、磁光存储介质(例如:mo)、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带或移动硬盘)、具有内置的可重写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媒体(例如:存储卡)和具有内置rom的媒体(例如:rom盒)。
[0188]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的目的仅为了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并不意在将本发明的实施例限制于所给出的任何示例。
[0189]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