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车数量存储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61139发布日期:2020-12-11 18:4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车数量存储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过车数量存储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增多,交通的压力逐渐变大。对某个路口或地区进行车流量统计及过车数量存储对于交通管制与分散车流十分的必要。相关技术中,通过车辆抓拍相机上报一次抓拍数据,存储一次的方法,一方面资源占用大,后续需要根据时间段统计过车数量时,也需要消耗大量资源,效率低下。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车数量存储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过车数量存储、根据时间段统计时资源消耗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车数量存储方法,包括:每获取到一次过车事件,第一计数、第二计数、第三计数分别加1;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一计数存储入第一数据库;间隔第二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二计数存储入第二数据库;间隔第三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三计数存储入第三数据库,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所述第三预设时间的时间长度依次增加。可选的,所述每获取到一次过车事件,第一计数、第二计数、第三计数分别加1之前,还包括: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库对应的车牌抓拍设备所上报的抓拍数据,所述抓拍数据包括车牌图像;识别所述车牌图像得到车牌信息;生成过车事件。可选的,还包括:分别获取并记录所述第一计数存储入第一数据库的第一存储时间、所述第二计数存储入第二数据库的第二存储时间和所述第三计数存储入第三数据库的第三存储时间。可选的,还包括:若检测到所述第二计数发生异常,获取当前时间和所述第二存储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和所述第二存储时间确定第二计数丢失时段,根据所述第二计数丢失时段和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各第一计数确定第二计数丢失数量,将所述第二计数丢失数量作为所述第二计数。可选的,还包括:若检测到所述第三计数发生异常,获取当前时间和所述第三存储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和所述第三存储时间确定第三计数丢失时段,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各第一计数、所述第二数据库所存储的各第二计数、所述第三计数丢失时段确定第三计数丢失数量,将所述第三计数丢失数量作为所述第三计数。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包括1分钟,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包括1小时,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包括1天,所述第一数据库包括分钟数据库,所述第二数据库包括小时数据库,所述第三数据库包括天数据库。可选的,还包括:获取统计时间段,将所述统计时间段分解为统计天、统计时、统计分钟;根据所述统计天获取所述第三数据库中的第三统计计数,所述第三统计计数包括所述第三数据库中与所述统计天所对应的各所述第三计数之和;根据所述统计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第二统计计数,所述第二统计计数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库中与所述统计时所对应的各所述第二计数之和;根据所述统计分钟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第一统计计数,所述第一统计计数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库中与所述统计分钟所对应的各所述第一计数之和;所述统计时间段的过车数量等于所述第一、二、三统计计数之和。可选的,还包括:获取到第一次过车事件时,启动定时器,所述定时器每隔1分钟触发一次;所述定时器每次触发时,将所述第一计数存储入第一数据库;所述定时器每触发60次时,将所述第二计数存储入第二数据库;所述定时器每触发1440次时,将所述第三计数存储入第三数据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过车数量存储装置,包括:过车事件获取模块,用于每获取到一次过车事件,将第一计数加1、第二计数加1、第三计数加1;第一存储模块,用于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一计数存储入第一数据库;第二存储模块,用于间隔第二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二计数存储入第二数据库;第三存储模块,用于间隔第三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三计数存储入第三数据库,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所述第三预设时间的时间长度依次增加。可选的,还包括:抓拍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过车事件获取模块获取到一次过车事件,第一计数、第二计数、第三计数分别加1之前,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库对应的车牌抓拍设备所上报的抓拍数据,所述抓拍数据包括车牌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车牌图像得到车牌信息;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过车事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将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过车数量存储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过车数量存储方法。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过车数量存储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每获取到一次过车事件,第一计数、第二计数、第三计数分别加1,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将第一计数存储入第一数据库,间隔第二预设时间将第二计数存储入第二数据库,间隔第三预设时间将第三计数存储入第三数据库,可以实现高效,准确的统计过车数量并持久化数据,且资源消耗较少,效率较高,同时以第一预设时间为最小颗粒持久化过车数据,通过控制第一预设时间的长短,可以有效控制程序出现错误时丢失数据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过车数量存储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过车数量存储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过车数量存储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过车数量存储方法,包括:s101:每获取到一次过车事件,第一计数、第二计数、第三计数分别加1;s102: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一计数存储入第一数据库;s103:间隔第二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二计数存储入第二数据库;s104:间隔第三预设时间将所述第三计数存储入第三数据库。其中,每获取到一次过车事件,第一计数加1、第二计数加1、第三计数加1。例如,在获取到当前过车事件x之前一次的过车事件为过车事件(x-1),过车事件(x-1)所对应的第一计数、第二计数和第三计数分别为20,130,370,此时,当前过车事件x对应的第一计数、第二计数和第三计数分别为21,131,371,当前过车事件x之后的下一次过车事件(x+1)所对应的第一计数、第二计数和第三计数分别为22,132,372。需要说明的是,若不存在前一次过车事件,也即,当前过车事件为初始过车事件,此时第一计数、第二计数和第三计数均为0,也即,第一、二、三计数的初始值均为0。在一些实施例中,每获取到一次过车事件,第一计数、第二计数、第三计数分别加1之前,还包括:获取与第一数据库对应的车牌抓拍设备所上报的抓拍数据,抓拍数据包括车牌图像;识别车牌图像得到车牌信息;根据抓拍数据生成过车事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抓拍数据还包括抓拍时间。需要说明的是,过车事件的生成与识别车牌图像得到车牌信息的步骤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获取到抓拍数据后,对抓拍数据中的车牌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车牌信息后,再根据抓拍数据生成过车事件。又例如,在识别车牌图像得到车牌信息的同时生成过车事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过车事件由车牌抓拍设备抓拍到车牌后上报抓拍数据的事件生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过车事件根据车牌信息生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过车事件根据抓拍数据生成。由于车牌抓拍设备每抓拍一次,就上报一次抓怕数据,该抓拍数据除用来分析车牌信息外,还可以用来统计过车数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二、三数据库所对应的车牌抓拍设备相同。通过车牌抓拍设备与第一、二、三数据库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得到某一车牌抓拍设备的过车数量(车流量),由于各车牌抓拍设备的设置位置是可以得知的,因此,可以得到某一地区或某一路口的过车数量(车流量),以便在需要进行交通管制、分散车流时可以有准确的数据基础。在一些实施例中,关联的第一数据库、第二数据库和第三数据库均对应多个车牌抓拍设备,此时,各车牌抓拍设备所上报的抓拍数据均会对应生成一条过车事件,第一计数、第二计数和第三计数对应的也是各车牌抓拍设备所抓拍到车辆数量的总和。在一些实施例中,过车事件包括抓拍时间,根据该抓拍时间创建对应的第一计数、第二计数、第三计数的暂存内存。在一些实施例中,过车数量存储方法还包括:分别获取并记录第一计数存储入第一数据库的第一存储时间、第二计数存储入第二数据库的第二存储时间和第三计数存储入第三数据库的第三存储时间。通过获取并记录第一存储时间、第二存储时间和第三存储时间,可以知晓第一数据库、第二数据库和第三数据库的最近数据更新时间以及存储入第一、二、三数据库中的各第一、二、三计数的数据获取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过车数量存储为实时存储,也即,车牌抓拍设备实时抓拍车牌,实时生成过车事件,实时分别将第一、二、三计数加1,间隔第一、二、三预设时间实时将第一、二、三计数实时分别存储入第一、二、三数据库,将上述过程中由于计算等必须操作产生的延迟忽略不计,可以将第一、二、三分别存储入第一、二、三数据库的当前时间作为第一、二、三计数的第一、二、三存储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过车数量存储存在延时,也即,车牌抓拍设备抓拍车牌,生成过车事件,分别将第一、二、三计数加1,间隔第一、二、三预设时间将第一、二、三计数实时分别存储入第一、二、三数据库上述步骤中存在延时,且不能忽略不计,则分别将第一、二、三计数为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过车事件的发生时间,也即分别将第一、二、三计数为最大值时的抓拍时间作为第一、二、三存储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过车数量存储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计数的数据结构包括年、月、日、时、分、秒和过车数量;第二计数的数据结构包括年、月、日、时、分、秒和过车数量;第三计数的数据结构包括年、月、日、时、分、秒和过车数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计数的数据结构中,秒的数据为00;第二计数的数据结构分和秒的数据结构均为00;第三计数的数据结构时、分和秒的数据结构均为00。第一计数的数据结构例如为<2020-04-3006:01:00,17>,第二计数的数据结构例如为<2020-04-3005:00:00,120>,第三计数数据结构例如为<2020-04-3000:00:00,1369>。在一些实施例中,过车数量存储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第二计数发生异常,获取当前时间和第二存储时间,根据当前时间和第二存储时间确定第二计数丢失时段,根据第二计数丢失时段和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各第一计数确定第二计数丢失数量,将第二计数丢失数量作为第二计数。当第一预设时间包括1分钟,第二预设时间包括1小时,第三预设时间包括1天时,第一数据库包括分钟数据库,第二数据库包括小时数据库,第三数据库包括天数据库,第一计数包括分钟计数,第二计数包括小时计数,第三计数包括天计数。若检测到第二计数发生异常,导致小时计数发生丢失归零,此时,假设当前时间为2020年9月7日16点20分,最近一次第二存储时间为2020年9月7日16点,则第二计数丢失时段为2020年9月7日16点1分到2020年9月7日16点20分,获取分钟数据库中第一存储时间位于第二计数丢失时段的各分钟计数,假设分钟数据库中最近一次的第一存储时间为2020年9月7日16点19分,则获取分钟数据库中第一存储时间位于2020年9月7日16点1分到2020年9月7日16点19分的共计19个分钟计数,将这19个分钟计数求和,作为第二计数丢失数量,将该第二计数丢失数量作为当前新的小时计数。可见,如果小时计数发生异常修复的足够快(1分钟之内),则损失的仅是1分钟左右的小时计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过车数量存储方法在异常情况下数据准确性更佳。在一些实施例中,过车数量存储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第三计数发生异常,获取当前时间和第三存储时间,根据当前时间和第三存储时间确定第三计数丢失时段,根据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各第一计数、第二数据库所存储的各第二计数、第三计数丢失时段确定第三计数丢失数量,将第三计数丢失数量作为第三计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计数或第三计数异常的标志包括但不限于发生崩溃等异常情况,导致尚未存储入第二数据库、第三数据库中的第二、三计数发生丢失。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二、三计数分别存储入第一、二、三数据库中后,第一、二、三计数分别清零,以重新计数。例如,当第一计数为50,当前时间为2020年9月7日16点20分,将第一计数以如下数据格式存储入第一数据库:<2020-09-0716:20:00,50>,此时第一计数初始化为0,再重新计数。第二、三计数的初始化与第一计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当第一预设时间包括1分钟,第二预设时间包括1小时,第三预设时间包括1天时,第一数据库包括分钟数据库,第二数据库包括小时数据库,第三数据库包括天数据库,第一计数包括分钟计数,第二计数包括小时计数,第三计数包括天计数。若检测到第三计数发生异常,导致天计数发生丢失归零,此时,假设当前时间为2020年9月7日16点20分,最近一次第三存储时间为2020年9月7日0点,则第三计数丢失时段为2020年9月7日0点0分到2020年9月7日16点20分,先获取小时数据库中第二存储时间位于第三计数丢失时段的各小时计数,假设小时数据库中最近一次的第二存储时间为2020年9月7日16点,则获取小时数据库中第二存储时间位于2020年9月7日0点到2020年9月7日16点的共计16个小时计数,再获取分钟数据库中第一存储时间位于第二计数丢失时段的各分钟计数,假设分钟数据库中最近一次的第一存储时间为2020年9月7日16点19分,由于2020年9月7日0点到2020年9月7日16点的过车数量已经从小时数据库中提取完成了,此时仅需获取分钟数据库中第一存储时间位于2020年9月7日16点1分到2020年9月7日16点19分的共计19个分钟计数,将上述方式得到的19个分钟计数和16个小时计数求和得到第三计数丢失数量,将该第三计数丢失数量作为当前新的天计数。可见,如果天计数发生异常修复的足够快(1分钟之内),则损失的仅是1分钟左右的天计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过车数量存储方法在异常情况下数据准确性更佳。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数据库每隔第一预设时间就会将第一计数进行存储,间隔第二预设时间将第二计数存储入第二数据库,因此,当第二计数丢失时,实质上丢失的数据就是第二计数丢失时段的数据,其中,第二计数丢失时段包括从最近一次第二存储时间起到当前时间止。此时,可以通过获取与第二计数丢失时段对应的各第一存储时间所存储的各第一计数的总和作为第二计数丢失数量,此时,将第二计数丢失数量作为第二计数,继续该过车数量存储。这样,即便意外,导致尚未存入到数据库的第二计数发生丢失,也可以通过第一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找回部分数据,不至于数据完全丢失。同时,由于第一数据库没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就会存储一次,因此,如果系统恢复的足够快,丢失的数据可能也就只是最近第一预设时间内的数据,通过控制第一预设时间,可以将系统发生崩溃等意外所导致的数据丢失的数据损失量控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对于第三计数丢失后的数据恢复,也可以参考上述第二计数丢失的数据恢复逻辑,在此不再赘述。同样的,若第三计数丢失,也可以通过当前时间和最近一次第三存储时间来确定第三计数丢失时段,根据最近一次的第二存储时间和第三计数丢失时段可以确定第二数据库中的与第三计数丢失时段对应的第二计数,根据最近一次的第一存储时间和最近一次的第二存储时间以及第三计数丢失时段可以确定第一数据库中与第三计数丢失时段对应的第一计数,其中,第一数据库中与第三计数丢失时段对应的第一计数为最近一次第二存储时间到最近一次第一存储时间之间的第一计数。进而根据与第三计数丢失时段对应的第二计数和第一计数的总和作为第三计数丢失数量,将该第三计数丢失数量作为第三计数。同样的,如果系统恢复的足够快,丢失的数据可能也就只是最近第一预设时间内的数据,通过控制第一预设时间,可以将系统发生崩溃等意外所导致的数据丢失的数据损失量控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包括1分钟,第二预设时间包括1小时,第三预设时间包括1天,第一数据库包括分钟数据库,第二数据库包括小时数据库,第三数据库包括天数据库。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二、三预设时间也可以是其他更长或更短的时间,在此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二、三计数可以缓存于预设内存或预设缓存中,在此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过车数量存储方法还包括:获取统计时间段,将统计时间段分解为统计天、统计时、统计分钟;根据统计天获取第三数据库中的第三统计计数,第三统计计数包括第三数据库中与统计天所对应的各第三计数之和;根据统计时获取第二数据库中的第二统计计数,第二统计计数包括第二数据库中与统计时所对应的各第二计数之和;根据统计分钟获取第一数据库中的第一统计计数,第一统计计数包括第一数据库中与统计分钟所对应的各第一计数之和;统计时间段的过车数量等于第一、二、三统计计数之和。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过车数量存储方法还包括:获取到第一次过车事件时,启动定时器,定时器每隔1分钟触发一次;定时器每次触发时,将第一计数存储入第一数据库;定时器每触发60次时,将第二计数存储入第二数据库;定时器每触发1440次时,将第三计数存储入第三数据库。通过定时器的定时触发,可以触发第一、二、三计数按照预设规则存储入对应的第一、二、三数据库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过车数量存储方法应用于车流量统计平台,该平台配置有若干个能够采集过车事件如车牌抓拍相机等的采集设备。下面提供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示例性的说明上述过车数量存储方法。一种具体的过车数量存储方法,包括:s201:车牌抓怕设备上报过车事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车牌抓拍设备如车牌抓拍相机等对过往的车辆进行车牌抓拍,每抓拍一次,就会上报一次抓拍数据,根据该抓拍数据可以得到车牌信息,根据该抓拍数据还可以触发过车事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牌抓拍设备上报的抓拍数据中包括相机id及上报时间。例如,在交通路口,安装多个车牌抓拍相机。车牌抓拍相机每抓拍一次,就会上报一次抓拍数据。抓拍数据除可以用来分析车牌信息外,还可以用来统计过车数量。s202:获取过车事件。s203:第一计数、第二计数、第三计数分别加1。可选的,每获取到一次过车事件,分别会在对应的第一、二、三计数加1。预先设置第一计数、第二计数、第三计数三种数据结构s,数据格式如下:<时间,过车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计数为分钟计数,第二计数为小时计数,第三计数为天计数,此时,对于某车牌抓拍设备相机1的过车数量存储的数据结构如下:相机1的分钟计数的数据结构例如为<2020-04-3006:01:00,17>,相机1的小时计数的数据结构例如为<2020-04-3005:00:00,120>,相机1的天计数的数据结构例如为<2020-04-3000:00:00,1369>。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内存中找到触发过车事件的车牌抓拍设备所对应的第一计数、第二计数、第三计数,分别记为s_min,s_hour,s_day;将s_min,s_hour,s_day对应上报的时间的过车数分别加1,例如上报时间为2020-04-3006:01:00,则s_min内2020-04-3006:01:00对应的过车数加1,s_hour内2020-04-3006:00:00对应的过车数加1,s_day内2020-04-3000:00:00对应的过车数加1。s204:启动定时器。可选的,该定时器的触发时间为1分钟。可选的,还可以设置一个计数值min_num,初始化为0,定时器触发一次,计数值min_num加1,通过计数值来表示该定时器的触发次数。此时,该方法还包括:s2041:定时器每触发一次,计数值min_num加1。s205:定时器每次触发时,将第一计数存储入第一数据库;s206:判断定时器的触发次数是否能被60整除,若是,执行s208;s207:判断定时器的触发次数是否能被1440整除,若是,执行s209;s208:将第二计数存储入第二数据库;s209:将第三计数存储入第三数据库。例如,定时器在2020-04-3006:02:00这一时间点触发后,将2020-04-3006:01:00这一分钟的过车数据第一计数写入第一数据库,第一数据库中数据的一种示例性表示可以参见表1:表1车牌抓拍设备id第一存储时间第一计数12020-04-3000:01:001012020-04-3000:02:001312020-04-3000:03:009将计数值min_num加1,并用计数值min_num除以60,如余数为0,说明距离上一次更新已过1小时,则将上一小时的过车数据第二计数记入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中数据的一种示例性表示可以参见表2:表2车牌抓拍设备id第二存储时间第二计数12020-04-3000:00:0012012020-04-3001:00:0013112020-04-3002:00:00152用计数值min_num除以1440,如余数为0,说明距离上一次更新已过1天,则将上一天的过车数据第三计数记入第三数据库,第二数据库中数据的一种示例性表示可以参见表3:表3在一些实施例中,过车数量存储方法还包括:将最近一次第一、二、三存储时间作为更新时间;将第一、二、三数据库的更新时间分别记录在更新时间数据库中。其中,更新时间数据库的一种示例性表示可以参见表4:表4车牌抓拍设备id数据库更新时间1第一数据库2020-04-3006:01:001第二数据库2020-04-3005:00:001第三数据库2020-04-3000:00:00继续参见表1,表2,表3,如需要查询2020/04/3000:00:00-01:00:00这一统计时间段的过车数量,将该统计时间段分解为统计天0,统计时2020年4月30日零点到一点,统计分钟0,则只需要读取表2中第二行数据131即可,查询更加方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车数量存储方法,通过每获取到一次过车事件,第一计数、第二计数、第三计数分别加1,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将第一计数存储入第一数据库,间隔第二预设时间将第二计数存储入第二数据库,间隔第三预设时间将第三计数存储入第三数据库,可以实现高效,准确的统计过车数量并持久化数据,且资源消耗较少,效率较高,同时以第一预设时间为最小颗粒持久化过车数据,通过控制第一预设时间的长短,可以有效控制程序出现错误时丢失数据的范围。可选的,通过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将第一计数存储入第一数据库,间隔第二预设时间将第二计数存储入第二数据库,间隔第三预设时间将第三计数存储入第三数据库的方式来实现过车数量存储,若一旦发生故障使得第二计数发生丢失,可以在排除故障后,及时读取第二数据库的更新时间,结合当前时间确定第二计数丢失时段,进而根据该第二计数丢失时段在第一数据库中处于第二计数丢失时段所存储的各第一计数全部读取并求和,作为新的第二计数,这样,新的第二计数与实际第二计数相比仅损失自第一数据库的最近的第一存储时间起到当前时间这一时间段内的过车数据,数据损失较少,精确性较高。此外,由于是存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第一预设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设置第一预设时间的长短,进而控制存储频率,提升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可选的,通过定时器来管理第一、二、三计数存储入第一、二、三数据库的存储时机,可以提高了过车数量存储的效率。可选的,第一预设时间包括1分钟,第二预设时间包括1小时,第三预设时间包括1天,此时第一、二、三数据库中的第一、二、三计数均是基于分钟、小时和天为时间间隔进行存储的,当需要根据统计时间段来确定过车数量时,则可以将统建时间段拆解为统计天、统计时、统计分钟,再将统计天对应的第三数据库中的第三统计计数,统计时对应的第二数据库中的第二统计计数,统计分钟对应的第一统计计数三者相加,作为过车数量,这样在查询某一统计时间段内的过车数量,可以极大的提高查询速度,减少i/o和运算。实施例二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车数量存储装置300,包括:过车事件获取模块301,用于每获取到一次过车事件,将第一计数加1、第二计数加1、第三计数加1;第一存储模块302,用于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将第一计数存储入第一数据库;第二存储模块303,用于间隔第二预设时间将第二计数存储入第二数据库;第三存储模块304,用于间隔第三预设时间将第三计数存储入第三数据库,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第三预设时间的时间长度依次增加。在一些实施例中,过车数量存储装置还包括:抓拍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过车事件获取模块获取到一次过车事件,第一计数、第二计数、第三计数分别加1之前,获取与第一数据库对应的车牌抓拍设备所上报的抓拍数据,抓拍数据包括车牌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车牌图像得到车牌信息;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过车事件。在本实施例中,该过车数量存储装置实质上是设置了多个模块用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一的过车数量存储方法,具体功能和技术效果参照上述实施例一即可,此处不再赘述。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400,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通信总线403;通信总线403用于将处理器401和存储器连接402;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一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过车数量存储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模块(programs),该一个或多个模块被应用在设备时,可以使得该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一所包含步骤的指令(instructions)。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一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车数量存储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