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智能开关站的选址方法、系统及信息数据处理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05093发布日期:2021-01-23 12: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网智能开关站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s1、编写配网分块形成算法;将配网上对配网负荷损失有着相同的元件集合定义为供电区块,以供电区块的形式对配网进行分析,进而编写配网分块形成算法;s2、配电网供电区块负荷重要程度分级;利用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统计该区块的负荷大小,根据负荷大小程度进行分级,最终形成供电区块负荷重要程度热分布图;s3、对各个供电区块中的元件进行统计,运用fema法逐一评估可能出现的元件失效事件集合,并确定其对供电区块的影响,形成故障模式后果分析表,进而得到需要的系统可靠性指标;s4、按照减少系统缺电量期望值的目标,来确定智能开关站的选址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智能开关站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以各个供电区块的缺电量期望值为标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智能开关站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为:利用节点间临接矩阵对配电网进行分析;首先将配电网中的节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父节点,另一类是子节点;对于父节点与子节点的定义如下:节点a、b为一配电网中直接相连的两节点,若有功功率由节点a流向节点b,则称节点a为节点b的父节点,节点b为节点a的子节点;由于10kv配电网络是闭环设计的树状运行模式,这就决定了任意一个节点有且仅有一个父节点,但每个节点可能存在多个子节点;邻接矩阵l用于描述配电网节点间的联结关系,记l=(l
ij
)n
×
n;上式中l
ij
=0表明节点i、j之间没有联结关系,即无父子关系;l
ij
=1表明节点i、j之间有父子关系,且在i处配置有开关设备,即在i处配置有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或熔断器;l
ij
=2表明节点i、j之间有父子关系,但在i处未配置开关设备,根据以上步骤即可得到配网系统的临接矩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智能开关站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述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的用电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用电监控、推行阶梯定价、负荷管理、线损分析,最终达到自动抄表、错峰用电、用电检查、负荷预测和节约用电成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智能开关站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ema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枚举单个元件停运,考虑到开关开断、隔离和恢复供电过程,确定停运对各负荷点停电率和停电时间的贡献;

、分别分析每个元件单独停运后各负荷点的停运率和停电时间列表,列表并汇总后得到各负荷点的停运率和停电时间指标;根据步骤

分析结果判断其是否造成负荷点停电,如果造成停电,则计算相应的停电率期望值λ
lp
、恢复供电时间期望值r
lp
和停电时间期望值u
lp

供电区块的停电率期望值计算公式:设备故障停运率;供电区块故障停电时间期望值计算公式:设备故障停运率与故障后供电区块负荷恢复供电时间的乘积等于设备故障停运率x;

、基于各负荷点可靠性指标计算系统可靠性指标;供电区块的平均供电可靠率期望值计算公式:asai
lp
=(1-u
lp
/8760)配网系统缺电量期望值计算公式:eens
lp
=∑供电区块停电时间期望值
×
配网线路的负荷容量。6.一种配电网智能开关站的选址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算法生成模块,用于编写配网分块形成算法;将配网上对配网负荷损失有着相同的元件集合定义为供电区块,以供电区块的形式对配网进行分析,进而编写配网分块形成算法;分级模块,配电网供电区块负荷重要程度分级;利用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统计该区块的负荷大小,根据负荷大小程度进行分级,最终形成供电区块负荷重要程度热分布图;统计模块,对各个供电区块中的元件进行统计,运用fema法逐一评估可能出现的元件失效事件集合,并确定其对供电区块的影响,形成故障模式后果分析表,进而得到需要的系统可靠性指标;选址模块,按照减少系统缺电量期望值的目标,来确定智能开关站的选址位置。7.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配电网智能开关站的选址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网智能开关站的选址方法。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