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老院智能看护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4823发布日期:2021-02-18 20:5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0001]
本申请属于看护管理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养老院智能看护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的刃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上述标准,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所占比重已经接近 10%,而根据2013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将提高到18.2%。
[0003]
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必然使得养老院的数量增加,养老院中的老人数量增加。例如某些地区的养老和护理人员工作收入比较低,职业认同感比较差,而且由于规范化的培训上位有效地展开,造成局部地区老龄人口护理人员的缺口较大。同时,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层级的不断演进,生活压力逐渐增加,一些老龄人口选择进入到养老机构,导致养老机构中的床位较为紧张,养老机构中的管理人才也越发匮乏,且管理经验并不一致。如何实现对每个老人进行全方位的看护,成为养老院或养老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老院智能看护管理系统,其能够通过合理设置的装置实现对养老院中老人的智能看护,并且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有效降低管理人员不足与入驻养老院中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之间的矛盾。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本发明中所述的养老院智能看护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主控制器、总接收器、分接收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的服务器用于区域的划分并接收与处理来自该区域内主控制器的信号,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信息分类存储,并具备主动报警及根据不同权限账号的请求进行信息共享;
[0007]
所述主控制器设置于服务器划分的区域之中,并通过总接收器接收来自分接收器的信号,主控制器能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比对后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通过无线或有线通讯的方式与具有权限的用户账号进行信息分享;
[0008]
所述总接收器用于汇总处于同一区域内的分接收器信号,并将汇总后的信号传递至主控制器;
[0009]
所述分接收器分布于同一区域并且能够通过无线方式与用户佩戴的终端设备进行感知与通讯;
[0010]
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识别与读取佩戴者的生物信息,并将识别与读取后的生物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递至分接收器。
[0011]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服务器用于创建养老院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将三维
空间模型分为室外区域和室内区域,室内区域按照楼层分为多层区域;所述室外区域和室内区域分别设置有主控制器。
[0012]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室外区域和室内区域的主控制器之间不进行通讯,所述室内区域中的主控制器之间不进行通讯。
[0013]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分接收器与用户佩戴的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短程通讯通讯。
[0014]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终端设备所采集的生物信息至少包括心跳、步数、运动状态。
[0015]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还包括视频监控设备,所述视频监控设备位于分接收器处,用于采集分接收器处的视频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至服务器。
[0016]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视频监控设备在用户佩戴的终端设备被分接收器感知后,以照片的形式存储经过处的人员信息;当用户所佩戴的终端设备被同一分接收器在多个单位时间内感知时,视频监控设备开始视频存储上传模式。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18]
本申请能够通过合理设置的装置实现对养老院中老人的智能看护,并且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有效降低管理人员不足与入驻养老院中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之间的矛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0020]
在下述段落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类似表述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结合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设计规范、标准文献等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1]
实施例1
[0022]
一种养老院智能看护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主控制器、总接收器、分接收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的服务器用于区域的划分并接收与处理来自该区域内主控制器的信号,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信息分类存储,并具备主动报警及根据不同权限账号的请求进行信息共享;所述主控制器设置于服务器划分的区域之中,并通过总接收器接收来自分接收器的信号,主控制器能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比对后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通过无线或有线通讯的方式与具有权限的用户账号进行信息分享;所述总接收器用于汇总处于同一区域内的分接收器信号,并将汇总后的信号传递至主控制器;所述分接收器分布于同一区域并且能够通过无线方式与用户佩戴的终端设备进行感知与通讯;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识别与读取佩戴者的生物信息,并将识别与读取后的生物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递至分接收器。
[0023]
实施例2
[0024]
一种养老院智能看护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服务器用于创建养老院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将三维空间模型分为室外区域和室内区域,室内区域按照楼层分为多层区域;所述室外区域和室内区域分别设置有主控制器;所述室外区域和室内区域的主控制器之间不进行通讯,所述室内区域中的主控制器之间不进行通讯;所述分接收器与用户佩戴的终端设备
之间采用短程通讯通讯;所述终端设备所采集的生物信息至少包括心跳、步数、运动状态。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为避免行文繁琐,此处不再赘述。
[0025]
实施例3
[0026]
一种养老院智能看护管理系统,其还包括视频监控设备,所述视频监控设备位于分接收器处,用于采集分接收器处的视频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至服务器;所述视频监控设备在用户佩戴的终端设备被分接收器感知后,以照片的形式存储经过处的人员信息;当用户所佩戴的终端设备被同一分接收器在多个单位时间内感知时,视频监控设备开始视频存储上传模式。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为避免行文繁琐,此处不再赘述。
[002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利用下述段落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
[0028]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服务器用于区域的划分并接收与处理来自该区域内主控制器的信号,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信息分类存储,并具备主动报警及根据不同权限账号的请求进行信息共享。同时,服务器内部预先设置的数据库按照老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有无病史等信息录入,当服务器接收到来自主控制器的信号后,能够将用户佩戴的终端设备所采集到的信息匹配至对应的数据库内。
[0029]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服务器内还存储有室外区域和室内区域的三维空间模型地图,并且在室外区域、室内区域的三维模型地图中标注出主控制器、总接收器、分接收器的位置。在服务器的计算下,当用户佩戴的终端设备进入到室外区域或者室内区域时,其应当在单个分接收器信号覆盖的区域内只与该分接收器连接并传递信息;当用户佩戴的终端进入到该分接收器信号的边缘位置时,该分接收器的信号减弱而另一个接收器的信号增加时,用户佩戴的终端应当能够根据信号的强弱优先与信号较强的下一分接收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应当将分接收器优先设置于养老院中的行走通道附近,在覆盖行走通道后,对绿化区域进行弱覆盖。相邻的分接收器之间允许有部分区域的信号交叉区域,以满足用户佩戴的带有短程通讯通讯功能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与不同分接收器之间的信号感知或连接。
[0030]
在本发明中,当用户佩戴的移动终端被该区域的分接收器接收后,分接收器会通过感知的方式感知用户佩戴的终端设备的id,并且将该id经由总接收器、主控制器传递至服务器,服务器将该终端设备id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匹配,并且一并记录感应该终端设备的分接收器的位置信息。在用户行进的过程中,用户所佩戴的终端设备能够被不同的分接收器所感知到,分接收器将这些包含用户终端设备id、分接收器位置信息的信号传递至服务器后,能够在服务器的三维模型地图上构建出该老人的移动路径。
[0031]
与此同时,位于分接收器附近的视频监控设备会对经过的人员进行拍照,并将所拍摄的照片存储至服务器。服务器应当将上述照片进行存储,并匹配至对应人员名下的临时数据库。在设定时间内对所存储的临时数据进行删除。当用户所佩戴的终端设备被同一分接收器在多个连续的单位时间内感知时,视频监控设备开始视频存储上传模式,并通过服务器的通讯模块向管理人员报警或者向具备接收报警信息的用户账号进行报警。
[0032]
由于在本发明中,用户佩戴的终端设备具备感应用户生物信息的功能,其至少应当具备感应心跳、步数、运动状态的功能,且具备通过短程通讯被外界设备感知id及连接的能力。具体来讲,当用户佩戴该终端时,终端设备能够通过采集用户心跳的方式感应用户状态,通过采集步数的方式感应用户的行进能力,通过采集运动状态(包括步行、跑步)对用户的状态进行采集。通常情况下,只要用户佩戴了该终端,在未摘取的情况下其始终能够采集到用户的心跳,当用户摘除该终端后,终端无法采集心跳信号造成心跳信号减弱或丢失,与该终端连接的分接收器能够获取该信息并将信息传递至服务器,服务器应当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参照上述段落。
[0033]
最后,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