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95423发布日期:2021-02-09 12:0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教学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0001]
本申请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002]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新时代,知识经济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各国间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民族文化凝聚力的竞争日益加剧。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为教育和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尤其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带宽、计算机处理能力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图像视频广泛的应用于远程教育领域。
[0003]
现有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老师在远程教学时不能准确的了解到教室中各个学生的坐位位置,使得老师需要针对指定的学生或后排坐位的学生进行问题回答时,并不能准确的点名到对应的学生,进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学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由于老师在远程教学时不能准确的了解到教室中各个学生的坐位位置,所导致的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
[0005]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教学管理方法,包括:
[0006]
控制拍摄设备对教室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教室图像,并对所述教室图像进行人头检测,得到人头显示位置;
[0007]
根据所述人头显示位置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教室中的学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学生采集图像;
[0008]
对所述学生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学生姓名;
[0009]
根据所述学生姓名对所述教室图像中对应的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并将姓名标注后的所述教室图像进行显示。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人头显示位置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教室中的学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学生采集图像,包括:
[0011]
根据预设移动轨迹控制所述拍摄设备进行移动;
[0012]
若移动过程中的所述拍摄设备的拍摄中心与任一所述人头显示位置重合,则对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所述学生采集图像。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所述学生采集图像,包括:
[0014]
将所述人头显示位置与预存储的焦距查询表进行匹配,得到目标焦距,所述焦距查询表中存储有不同显示位置与对应焦距之间的对应关系;
[0015]
根据所述目标焦距对所述拍摄设备进行变焦,并根据变焦后的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所述学生采集图像。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学生姓名对所述教室图像中对应的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包括:
[0017]
获取所述学生姓名对应的所述学生采集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并获取所述人脸图像的图像中点;
[0018]
计算所述图像中点与所述人脸图像中预设边界之间的图像距离,并根据所述图像距离计算所述学生姓名的显示距离,所述显示距离为姓名标注后与对应人头显示位置之间的距离;
[0019]
在预设方位上查找与所述人头显示位置的距离为所述显示距离的位置,并在查找到的位置对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
[0020]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图像距离计算所述学生姓名的显示距离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0021][0022]
f
n
是第n个所述学生采集图像对应的所述目标焦距,f0是所述拍摄设备的初始焦距,δp
n
是第n个所述学生采集图像中所述图像中点与所述人脸图像中预设边界之间的图像距离,δp0是第n个所述学生采集图像对应所述学生姓名的显示距离。
[0023]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拍摄设备对教室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教室图像之后,还包括:
[0024]
若接收到针对所述教室图像的选取指令,则根据所述选取指令获取所述教室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并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感兴趣图像;
[0025]
对所述感兴趣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学生姓名,并根据所述学生姓名对所述感兴趣图像进行姓名标注;
[0026]
将姓名标注后的所述感兴趣图像进行显示。
[0027]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感兴趣图像,包括:
[0028]
计算所述感兴趣区域中心点与所述教室图像中心点之间的像素距离;
[0029]
根据所述像素距离对所述拍摄设备进行转动,直至所述感兴趣区域中心点与所述教室图像中心点重合;
[0030]
对所述拍摄设备进行变焦,并根据变焦后的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所述感兴趣图像。
[0031]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教学管理装置,包括:
[0032]
人头检测单元,用于控制拍摄设备对教室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教室图像,并对所述教室图像进行人头检测,得到人头显示位置;
[0033]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头显示位置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教室中的学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学生采集图像;
[0034]
人脸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学生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学生姓名;
[0035]
姓名标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学生姓名对所述教室图像中对应的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并将姓名标注后的所述教室图像进行显示。
[0036]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终端设备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案提供的教学管理方法的各步骤。
[0037]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案提供的教学管理方法的各步骤。
[0038]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管理方法,通过对教室图像进行人头检测,以得到不同学生在教室图像中对应的显示位置,通过根据人头显示位置控制拍摄设备对教室中的学生进行图像采集,以得到不同学生对应的学生采集图像,方便了针对不同学生的人脸识别,通过对学生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得到学生采集图像对应学生的学生姓名,通过根据学生姓名对教室图像中对应的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并将姓名标注后的教室图像进行显示,使得在教室图像中能针对不同学生的坐位位置进行学生姓名的显示,方便了老师对教室中不同坐位位置对应学生姓名的查看,进而方便了老师对指定的学生或后排坐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点名,提高了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004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0042]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0043]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图;
[0044]
图4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0045]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0046]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48]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教学管理方法,可以由控制设备或终端(以下称“移动终端”)执行。
[0049]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包括:
[0050]
步骤s10,控制拍摄设备对教室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教室图像,并对所述教室图像进行人头检测,得到人头显示位置。
[0051]
其中,该拍摄设备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例如,该拍摄设备可以为ptz(pan/
tilt/zoom)摄像头或广角摄像头等,该步骤中,通过调节该拍摄设备的焦距,使得当拍摄设备的拍摄画面能拍摄到教室中所有的学生时,停止该拍摄设备的焦距调节,将当前调节到的焦距设置为拍摄设备的初始焦距,并根据该初始焦距对教室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教室图像。
[0052]
具体的,该步骤中,通过对教室图像进行人头检测,以得到教室中不同学生对应的人头显示位置,可选的,该步骤中,可以采用图像匹配或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方式对该教室图像进行人头检测,以达到自动识别该教室图像中学生人头的效果,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采用分类模型或目标检测模型等。
[0053]
步骤s20,根据所述人头显示位置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教室中的学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学生采集图像。
[0054]
其中,通过根据人头显示位置控制拍摄设备进行移动,使得拍摄设备的拍摄画面分别对准不同人头显示位置对应的学生进行图像采集,以得到该学生采集图像。
[0055]
可选的,该步骤中预存储有设备移动控制表,该设备移动控制表中存储有不同人头显示位置与对应拍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拍摄信息包括拍摄坐标、拍摄焦距、拍摄角度或拍摄高度等参数信息,因此,该步骤中,通过将人头显示位置与设备移动控制表进行匹配,得到目标拍摄信息,并基于该目标拍摄信息控制拍摄设备进行移动,使得拍摄设备的拍摄画面对准人头显示位置对应的学生进行图像采集,以得到该学生采集图像。
[0056]
具体的,该步骤中,通过控制拍摄设备的拍摄画面分别对准不同人头显示位置对应的学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学生采集图像,有效的方便了后续对不同人头显示位置对应学生的人脸识别,防止了多个不同学生同时进行人脸识别所导致的识别干扰,提高了后续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0057]
步骤s30,对所述学生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学生姓名,并根据所述学生姓名对所述教室图像中对应的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
[0058]
其中,可以采用图像匹配或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方式对该学生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使得能自动获取不同学生采集图像中对应学生的学生姓名。
[0059]
可选的,该步骤中,基于该得到的学生姓名可以查询到对应学生的学生信息,该学生信息包括学生年龄、学生班级或学生学号等信息,并在根据学生姓名对教室图像中对应的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时,可以同时将该学生信息对对应的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学生信息标注,使得后续老师能基于教室图像中的学生信息标注,能直观的查看到不同人头显示位置对应学生的学生信息。
[0060]
可选的,该步骤中,该姓名标注和学生信息标注均可以采用图像覆盖或批注的方式进行标注,例如,当采用图像覆盖的方式进行标注时,则将识别到的学生姓名或学生信息对对应人头显示位置的图像进行覆盖,以达到直接在教室图像上进行学生姓名显示或学生信息显示的效果,有效的方便了老师对每个学生所处位置的查看。
[0061]
该步骤中,当采用批注的方式进行学生姓名或学生信息的标注时,则通过预设批注框或预设批注线将学生姓名或学生信息对对应人头显示位置的图像进行批注,以达到采用批注说明的方式进行学生姓名显示或学生信息显示的效果。
[0062]
步骤s40,将姓名标注后的所述教室图像进行显示。
[0063]
其中,通过查询该教师对应的通信地址,并基于查询到的通信地址将姓名标注后
的教室图像对老师进行显示,该通信地址可以为老师预设置的平板通信地址、电脑通信地址或基于任一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app端口地址。
[0064]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教室图像进行人头检测,以得到不同学生在教室图像中对应的显示位置,通过根据人头显示位置控制拍摄设备对教室中的学生进行图像采集,以得到不同学生对应的学生采集图像,方便了针对不同学生的人脸识别,通过对学生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得到学生采集图像对应学生的学生姓名,通过根据学生姓名对教室图像中对应的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并将姓名标注后的教室图像进行显示,使得在教室图像中能针对不同学生的坐位位置进行学生姓名的显示,方便了老师对教室中不同坐位位置对应学生姓名的查看,进而方便了老师对指定的学生或后排坐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点名,提高了教学质量。
[0065]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相对于图1对应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教学管理方法是对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s20的进一步细化,包括:
[0066]
s21,根据预设移动轨迹控制所述拍摄设备进行移动。
[0067]
其中,该预设移动轨迹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例如,该预设移动轨迹可以设置为“z”型移动轨迹、“s”型移动轨迹或“弓”型移动轨迹等。
[0068]
s22,若移动过程中的所述拍摄设备的拍摄中心与任一所述人头显示位置重合,则对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所述学生采集图像。
[0069]
其中,若移动过程中的拍摄设备的拍摄中心与任一人头显示位置重合,则需要对当前重合的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图像采集,以得到该人头显示位置对应的学生采集图像。
[0070]
该步骤中,若对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学生采集图像之后,根据该预设移动轨迹继续控制拍摄设备进行移动,直至该拍摄设备满足预设结束条件时,停止该拍摄设备的移动控制,该预设结束条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例如,该预设结束条件可以设置为判断该拍摄设备针对所有的人头显示位置是否均有采集到对应的学生采集图像,若判断到拍摄设备针对所有的人头显示位置均有采集到对应的学生采集图像,则判定该拍摄设备满足预设结束条件,该预设结束条件可以设置为判断该拍摄设备是否有行驶完该预设移动轨迹,若判断到拍摄设备有行驶完该预设移动轨迹,则判定该拍摄设备满足预设结束条件。
[0071]
可选的,该步骤中,所述对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所述学生采集图像,包括:
[0072]
将所述人头显示位置与预存储的焦距查询表进行匹配,得到目标焦距;
[0073]
根据所述目标焦距对所述拍摄设备进行变焦,并根据变焦后的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所述学生采集图像。
[0074]
其中,该焦距查询表中存储有不同显示位置与对应焦距之间的对应关系,且,焦距查询表中存储的焦距均大于拍摄设备的初始焦距,该步骤中,通过将人头显示位置与焦距查询表进行匹配得到目标焦距,并根据目标焦距对拍摄设备进行变焦,使得能有效的放大该拍摄设备的拍摄画面,进而增大了学生采集图像的图像分辨率,防止了由于学生采集图像分辨率较低所导致的人脸识别错误,提高了后续学生采集图像的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0075]
可选的,当该预设移动轨迹为“z”型移动轨迹或“弓”型移动轨迹时,每当完成一次横向的人头显示位置的图像采集,则根据预设焦距对拍摄设备进行焦距调节,并根据焦距
调节后的拍摄设备对下一横向的人头显示位置的图像采集,例如,当该拍摄设备采用从上到下的“z”型移动轨迹时,由于拍摄设备对教室后方进行图像拍摄时所采集到的图像画面较小,因此,每当完成一次横向的人头显示位置的图像采集,则根据预设焦距降低拍摄设备的焦距,并根据焦距降低后的拍摄设备对下一横向的人头显示位置的图像采集,当该拍摄设备采用从下到上的“z”型移动轨迹时,由于拍摄设备对教室前方进行图像拍摄时所采集到的图像画面较大,因此,每当完成一次横向的人头显示位置的图像采集,则根据预设焦距增大拍摄设备的焦距,并根据焦距增大后的拍摄设备对下一横向的人头显示位置的图像采集。
[0076]
具体的,请参阅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教学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控制ptz摄像头以初始焦距获取教室中最大视野的图片,得到该教室图像,将该ptz摄像头移动至教室图像的左下方顶角,并根据“z”型移动轨迹或控制ptz摄像头对教室进行水平扫描,若ptz摄像头水平扫描过程中的拍摄中心与任一人头显示位置重合,则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学生采集图像,并对学生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学生姓名,根据学生姓名对教室图像中对应的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记,若ptz摄像头水平扫描完成时,则控制ptz摄像头垂直方向转动一次,并在垂直转动的同时判断是否与人头显示位置发生重合,若ptz摄像头垂直方向完成扫描后,增大ptz摄像头的焦距,并根据焦距增加后的ptz摄像头重新进行水平方向的扫描,直至针对教室均完成图像的扫描。
[0077]
根据预设焦距对拍摄设备进行焦距调节,并根据焦距调节后的拍摄设备对下一横向的人头显示位置的图像采集。
[0078]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针对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s30,所述根据所述学生姓名对所述教室图像中对应的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包括:
[0079]
获取所述学生姓名对应的所述学生采集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并获取所述人脸图像的图像中点;
[0080]
计算所述图像中点与所述人脸图像中预设边界之间的图像距离,并根据所述图像距离计算所述学生姓名的显示距离;
[0081]
在预设方位上查找与所述人头显示位置的距离为所述显示距离的位置,并在查找到的位置对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
[0082]
其中,该显示距离为姓名标注后与对应人头显示位置之间的距离,该预设方位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例如,该预设方位可以设置为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当该预设方位为上方、显示距离为1厘米,则在人头显示位置的上方查找与人头显示位置的距离为1厘米的位置,并在查找到的位置对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
[0083]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图像距离计算所述学生姓名的显示距离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0084][0085]
f
n
是第n个所述学生采集图像对应的所述目标焦距,f0是所述拍摄设备的初始焦距,δp
n
是第n个所述学生采集图像中所述图像中点与所述人脸图像中预设边界之间的图像距离,δp0是第n个所述学生采集图像对应所述学生姓名的显示距离。
[0086]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预设移动轨迹控制拍摄设备进行移动,使得该拍摄设备的
拍摄中心能分别与不同的人头显示位置进行重合,并当移动过程中的拍摄设备的拍摄中心与任一人头显示位置重合,则对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人头显示位置对应的学生采集图像,进而提高了学生采集图像获取的准确性,通过将人头显示位置与焦距查询表进行匹配得到目标焦距,并根据目标焦距对拍摄设备进行变焦,使得能有效的放大该拍摄设备的拍摄画面,防止了由于学生采集图像分辨率较低所导致的人脸识别错误,提高了后续学生采集图像的人脸识别的准确性,通过计算图像中点与人脸图像中预设边界之间的图像距离,并根据图像距离计算学生姓名的显示距离,有效的提高了人头显示位置上姓名标注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教室图像中学生姓名显示的准确性。
[0087]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相对于图1对应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教学管理方法在步骤s10中控制拍摄设备对教室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教室图像之后,还包括:
[0088]
步骤s50,若接收到针对所述教室图像的选取指令,则根据所述选取指令获取所述教室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并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感兴趣图像。
[0089]
其中,该选取指令中携带有区域标识,该区域标识用于指向对应的感兴趣区域(roi区域),该步骤中,通过接收针对教室图像的选取指令,并根据选取指令获取roi区域的设计,有效的方便了老师对感兴趣区域的查看。
[0090]
可选的,该步骤中,所述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感兴趣图像,包括:
[0091]
计算所述感兴趣区域中心点与所述教室图像中心点之间的像素距离;
[0092]
根据所述像素距离对所述拍摄设备进行转动,直至所述感兴趣区域中心点与所述教室图像中心点重合;
[0093]
对所述拍摄设备进行变焦,并根据变焦后的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所述感兴趣图像。
[0094]
步骤s60,对所述感兴趣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学生姓名,并根据所述学生姓名对所述感兴趣图像进行姓名标注。
[0095]
其中,通过对roi区域进行人脸识别,有效的方便了老师对roi区域中学生姓名的查看。
[0096]
步骤s70,将姓名标注后的所述感兴趣图像进行显示。
[0097]
其中,基于姓名标注后的感兴趣图像的显示,可以对roi区域中的学生进行行为分析,以判断对应的学生是否处于开小差状态;
[0098]
具体的,该步骤中,通过识别roi区域中学生面部图像的面部特征,以判断对应的学生是否处于说话状态、玩手机状态或睡觉状态,该学生面部图像包括眼睛特征、嘴型特征和头部仰角特征等;
[0099]
若判断到的学生处于说话状态、玩手机状态或睡觉状态时,则针对处于开小差的学生自动进行图像突显,以提示老师在该roi区域对应的学生处于开小差状态,该图像突显包括标亮显示或颜色标记显示等。
[0100]
本实施例中,根据选取指令获取教室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并控制拍摄设备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采集,能有效的获取到老师针对教室中感兴趣区域对应的图像,通过对
感兴趣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学生姓名,并将姓名标注后的感兴趣图像进行显示,使得能有效的将感兴趣区域中对应的学生姓名进行显示,方便了老师对感兴趣区域中开小差学生的查看。
[0101]
在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基于学生姓名对教室图像中对应的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得到姓名标注后的教室图像,具体来说,姓名标注后的教室图像由学生姓名对教室图像中对应的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得到。将姓名标注后的教室图像上传至区块链可保证其安全性和对用户的公正透明性。用户设备可以从区块链中下载得到该姓名标注后的教室图像,以便查证姓名标注后的教室图像是否被篡改。本示例所指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可以包括区块链底层平台、平台产品服务层以及应用服务层等。
[0102]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管理装置100的结构框图。本实施例中该教学管理装置100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1、图2、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1、图2、图4以及图1、图2、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参见图5,教学管理装置100包括:人头检测单元10、图像采集单元11、人脸识别单元12和姓名标注单元13,其中:
[0103]
人头检测单元10,用于控制拍摄设备对教室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教室图像,并对所述教室图像进行人头检测,得到人头显示位置。
[0104]
图像采集单元11,用于根据所述人头显示位置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教室中的学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学生采集图像。
[0105]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1还用于:根据预设移动轨迹控制所述拍摄设备进行移动;
[0106]
若移动过程中的所述拍摄设备的拍摄中心与任一所述人头显示位置重合,则对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所述学生采集图像。
[0107]
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1还用于:将所述人头显示位置与预存储的焦距查询表进行匹配,得到目标焦距,所述焦距查询表中存储有不同显示位置与对应焦距之间的对应关系;
[0108]
根据所述目标焦距对所述拍摄设备进行变焦,并根据变焦后的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所述学生采集图像。
[0109]
人脸识别单元12,用于对所述学生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学生姓名。
[0110]
姓名标注单元13,用于根据所述学生姓名对所述教室图像中对应的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并将姓名标注后的所述教室图像进行显示。
[0111]
其中,所述姓名标注单元13还用于:获取所述学生姓名对应的所述学生采集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并获取所述人脸图像的图像中点;
[0112]
计算所述图像中点与所述人脸图像中预设边界之间的图像距离,并根据所述图像距离计算所述学生姓名的显示距离,所述显示距离为姓名标注后与对应人头显示位置之间的距离;
[0113]
在预设方位上查找与所述人头显示位置的距离为所述显示距离的位置,并在查找
到的位置对所述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
[0114]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图像距离计算所述学生姓名的显示距离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0115][0116]
f
n
是第n个所述学生采集图像对应的所述目标焦距,f0是所述拍摄设备的初始焦距,δp
n
是第n个所述学生采集图像中所述图像中点与所述人脸图像中预设边界之间的图像距离,δp0是第n个所述学生采集图像对应所述学生姓名的显示距离。
[0117]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教学管理装置100还包括:
[0118]
感兴趣区域显示单元14,用于若接收到针对所述教室图像的选取指令,则根据所述选取指令获取所述教室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并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感兴趣图像;
[0119]
对所述感兴趣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学生姓名,并根据所述学生姓名对所述感兴趣图像进行姓名标注;
[0120]
将姓名标注后的所述感兴趣图像进行显示。
[0121]
可选的,所述感兴趣区域显示单元14还用于:计算所述感兴趣区域中心点与所述教室图像中心点之间的像素距离;
[0122]
根据所述像素距离对所述拍摄设备进行转动,直至所述感兴趣区域中心点与所述教室图像中心点重合;
[0123]
对所述拍摄设备进行变焦,并根据变焦后的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所述感兴趣图像。
[0124]
以上可以看出,通过对教室图像进行人头检测,以得到不同学生在教室图像中对应的显示位置,通过根据人头显示位置控制拍摄设备对教室中的学生进行图像采集,以得到不同学生对应的学生采集图像,方便了针对不同学生的人脸识别,通过对学生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得到学生采集图像对应学生的学生姓名,通过根据学生姓名对教室图像中对应的人头显示位置进行姓名标注,并将姓名标注后的教室图像进行显示,使得在教室图像中能针对不同学生的坐位位置进行学生姓名的显示,方便了老师对教室中不同坐位位置对应学生姓名的查看,进而方便了老师对指定的学生或后排坐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点名,提高了教学质量。
[0125]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2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包括:处理器20、存储器2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22,例如教学管理方法的程序。处理器2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23时实现上述各个教学管理方法各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s10至s40,或者图2所示的s21至s22,或者图4所示的s50至s70。或者,所述处理器2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22时实现上述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的单元10至14的功能,具体请参阅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
[0126]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2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2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
序22在所述终端设备2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22可以被分割成人头检测单元10、图像采集单元11、人脸识别单元12、姓名标注单元13和感兴趣区域显示单元14,各单元具体功能如上所述。
[0127]
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20、存储器2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终端设备2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2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0128]
所称处理器2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0129]
所述存储器2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2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2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2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2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2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2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2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2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2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013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