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电站三维GIS和模型数据快速加载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64655发布日期:2021-02-05 16:4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电力变电站三维GIS和模型数据快速加载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电力变电站三维gis和模型数据快速加载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输变电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变电站三维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和模型数据快速加载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网建设的推进,在输变电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数据也呈指数级的增长。作为网端起点的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应用数据并实现了有效管理,但是针对gis数据和变电站模型数据,由于数据来源广泛、数据量巨大、涉及专业较多,目前对这些数据的管理依旧停留在分散的传统数据库和简单的可视化管理阶段,由此产生的数据“壁垒”导致管理协同差、速度慢、效率低,只能通过硬件堆积或者提高设备性能等手段暂时规避,严重影响了变电站工程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变电站三维gis和模型数据快速加载方法和系统,提供了一种快速、直观、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加载手段,可以有效辅助变电站工程的数据管理工作。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变电站三维gis和模型数据快速加载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5]
1)建立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
[0006]
2)以步骤1)中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为基础,采用基于多层影像的数据贴合映射方法,对电力变电站中的多层影像数据进行表达,实现多层影像数据的快速加载;
[0007]
3)基于步骤1)中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对电力变电站工程中的多源异构地形数据进行快速融合;
[0008]
4)基于步骤1)中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对电力变电站工程中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快速加载和可视化。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包括场景图和三维引擎两部分;
[0010]
所述场景图以多层节点进行描述,节点类型包括绘制节点、功能节点和相机节点,所述绘制节点是场景图的最小节点单元,三维gis数据和电力变电站模型数据都是由一个个所述绘制节点组合形成;
[0011]
所述功能节点作为逻辑控制单元,用于对各所述绘制节点进行组合关联,并对各所述绘制节点进行逻辑处理或管理;所述功能节点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绘制节点位置姿态的变换节点、用于控制所述绘制节点显示与隐藏的开关节点以及用于呈现模型多级状态的lod节点以及用于对节点动态记载于删除的代理节点;所述相机节点只有一个,对应观察者的视角,用于确定场景的最终成像方式;
[0012]
所述三维引擎用于实现通用的三维场景数据加载和渲染功能,包括三维数据绘制状态、顶点与索引、模型矩阵、三维逻辑处理以及视图投影矩阵,且所述三维数据绘制状态、顶点与索引、模型矩阵、三维逻辑处理以及视图投影矩阵分别与所述绘制节点的绘制状态、所述绘制节点、所述变换节点、所述功能节点以及所述相机节点一一映射。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对电力变电站工程中涉及的多层影响数据进行快速加载时,包括以下步骤:
[0014]
2.1)基于三维场景图的瓦片四叉树方法构建一套全球统一的空间场景,所述空间场景内整个地球无论全球还是局部,均采用一套地形瓦片进行表达;
[0015]
2.2)以纹理的方式将电力变电站中的影像图层数据关联到各个地形瓦片之上,关联时按照高分辨率映射高模表面、低分辨率映射低模表面的原则进行多层影像数据的uv处理;
[0016]
2.3)基于法向量贴图技术对于多层影像进行贴合,并采用一张纹理图像记录复杂地形表面的法向量信息,实现多层影像数据的快速加载。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进行多源异构地形数据的快速融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
3.1)将不同来源的所有地形数据按照金字塔结构进行组织,并将金字塔按照层级剖分成多个单独的地形瓦片;
[0019]
3.2)根据各单独地形瓦片内存储的地形数据信息,进行地形构网,实现多源异构地形数据的快速融合。
[002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1)中,将不同来源的所有地形数据按照金字塔结构进行组织,并将金字塔按照层级剖分成多个单独的地形瓦片的方法为:
[0021]
首先,将不同来源的地形数据按照数据精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自上而下,按照影像的分辨率进行数据采样,形成与影像一致的固定分辨率;然后按照和影像一样的规则构建金字塔;
[0022]
然后,将所有的地形数据按照金字塔不同层级剖分成一个个空间连续、互不重叠的单独地形瓦片,每一个单独地形瓦片由唯一的层行列号和标识符进行编码,其中标识符g标示规则格网瓦片,标识符t标示不规则三角网格网瓦片。
[002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2)中,根据各单独地形瓦片内存储的地形数据信息,进行地形构网,实现多源异构地形数据的快速融合的方法为:
[0024]
对于规则格网瓦片数据,根据规则格网瓦片的地理范围元信息自北至南、自西向东按照格网剖分从规则格网瓦片数据中插值采样取得每个格网点的高程信息,从而完成规则格网地形的构网;
[0025]
对于不规则三角网瓦片数据,根据不规则三角网瓦片数据内部记录的每个不规则三角网三角面点的经纬度和高程信息以及三角面索引信息,还原不规则三角网地形的构网。
[0026]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对电力变电站工程中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快速加载和可视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4.1)基于面积阈值的变电站三维模型几何协同纹理自动化简方法对各变电站三维模型进行简化,得到精细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
[0028]
4.2)根据电力变电站的空间位置信息和设定的不同可视高度显示不同精度模型的要求,对步骤4.1)中的化简后的变电站三维模型按照不同阈值进行再次简化,得到电力变电站的lod层级模型;
[0029]
4.3)根据三维场景视点位置及视线方向等参数对场景中的lod模型进行拣选,建立电力点编制分块空间索引机制,实现变电站三维模型数据的快速加载和显示。
[003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1)中,基于面积阈值的变电站三维模型几何协同纹理自动化简方法对各变电站三维模型进行简化,得到精细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
4.1.1)对不同格式的电力变电站原始三维模型进行解析,并遍历电力变电站原始三维模型的每个三角面,计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0032]
4.1.2)根据面积大小对各电力变电站原始三维模型的各个三角面进行排序,得到各电力变电站原始三维模型的三角形列表,并计算面积阈值;
[0033]
其中,面积阈值计算公式如下:
[0034][0035]
其中:n为三角面的个数,s
i
为每个三角面的面积,δ为一个小于1的经验阈值,δs为变电站模型的面积阈值;
[0036]
4.1.3)遍历各电力变电站原始三维模型的三角形列表,如果该三角形的面积小于面积阈值,则删除该三角形;
[0037]
4.1.4)根据原始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的顶点位置和索引信息,为删除三角面之后的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重新构建索引,以及相应的纹理图像和坐标信息,输出精细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
[0038]
4.1.5)对模型的纹理,基于最低水平线择优插入算法拼合纹理,按照面积优先的原则将各个三角面纹理进行降序排列,进行优化组合合并,生成一张纹理。
[0039]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3)中,根据三维场景视点位置及视线方向参数对场景中的模型进行拣选,建立电力点编制分块空间索引机制,实现变电站三维模型数据的快速加载和显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
4.3.1)以电力变电站平面结构图作为划分原则,将整个站区等分为m*n个大小统一的正方形单元格,单元格位置坐标(x,y)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0041][0042]
其中,length为变电站长,width为变电站宽,a为沿长度方向改单元格的个数,b为沿宽度方向改单元格的个数;
[0043]
4.3.2)遍历模型中所有的设备是否落在相应的单元格中:如果是,将此单元格内的所有设备与该单元格绑定;如果不是,继续遍历下一个单元格,直至所有设备都分配到唯一的单元格中;
[0044]
4.3.3)在三维场景漫游的过程中,根据视点位置实时遍历所有单元格,判断每一个单元格是否满足当前可视距离判断,如果满足则加载该单元格绑定的所有设备模型,如
果不满足则不用加载,继续判断下一个单元格。
[0045]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电力变电站三维gis和模型数据快速加载系统,其包括:
[0046]
数据组织结构模块,用于建立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实现对电力变电站中的三维gis数据和模型数据进行统一组织,其中,三维gis数据包括多层影像数据和多源异构地形数据;
[0047]
影像加载模块,用于以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为基础,对电力变电站中的多层影像数据进行表达,实现多层影像数据的快速加载;
[0048]
地形加载模块,用于基于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对电力变电站工程中的多源异构地形数据进行快速融合;
[0049]
模型加载模块,用于基于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对电力变电站工程中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快速加载和可视化。
[0050]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结合电力变电站工程数据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从数据整合、算法与软件驱动角度出发,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变电站三维gis数据管理和加载方法,通过构建适于三维地理信息gis数据、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数据组织的三维场景图机制,优化数据组织结构,快速搭建数据空间索引,自动化处理设备精细、密集的变电站三维模型数据,解决了变电站模型数据的快速自适应加载、与多源异构gis数据融合管理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变电站工程数据管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51]
图1是本发明基于三维引擎的变电站gis场景图结构;
[0052]
图2是本发明变电站gis场景图设计;
[0053]
图3是本发明高模与低模影像的表面法向量映射;
[0054]
图4是本发明混合地形构网;
[0055]
图5是本发明变电站lod模型三维场景加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0057]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力变电站三维gis和模型数据快速加载方法,首先,根据电力变电站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gis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特点,建立了一套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通过不同节点状态和关联实现对所有数据的统一管理;然后,通过多层影像的数据贴合映射,实现了多层影像数据的加载;同时,通过在大范围低分辨率的规则格网中局部加入高分辨率的不规则三角网模型来实现多源异构精细地形的表达;最后,基于改良的电力变电站模型自动简化方法和高效的lod调度机制,实现了电力变电站三维gis数据的快速加载和显示。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0058]
1)建立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用于将电力变电站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gis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进行统一组织。
[0059]
本发明中针对的数据类型主要包括三维gis数据和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数据。其中,三维gis数据是指电力变电站工程范围内的具有坐标投影信息的基础地理数据,包括正
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等,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数据是指采用人工建模完成的三角形面片化的三维模型数据。
[0060]
为了高效管理这些类型和结构都不相同的数据,本发明对场景数据的基本组织框架与规范进行了设计,为后续数据的管理和加载奠定了基础。
[0061]
如图1所示,它将场景中的各个数据以图或树的形式组织在一起,每个绘制节点、功能节点、相机节点都定义为场景图中的一个节点,通过设计各类的节点并将他们关联起来可以实现自定义的场景效果。
[0062]
具体的,本发明中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包括场景图和三维引擎两部分。
[0063]
场景图以多层节点进行描述,节点类型包括绘制节点、功能节点和相机节点。其中,绘制节点是场景图的最小节点单元,三维gis数据和电力变电站模型数据都是由一个个基本绘制节点组合形成,最终呈现出完整的三维场景;而功能节点作为逻辑控制单元存在,本身并不包含任何场景数据,主要是对绘制节点的组合关联,起到对绘制节点进行逻辑处理或者管理的作用。功能节点一般由变换节点(控制绘制节点位置姿态)、开关接点(控制绘制节点显示与隐藏)、lod节点(模型多级状态)、代理节点(节点动态加载与删除)等各类功能性节点组成;相机节点只有一个,对应观察者的视角,确定了场景的最终成像方式。另外,每个节点都可以关联多个绘制状态,如果子节点没有关联状态,那么将会从父节点继承绘制状态。
[0064]
三维引擎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实现通用的三维场景数据加载、渲染功能的具体实现。主要包括三维数据绘制状态(纹理、材质等)、顶点与索引、模型矩阵、三维逻辑处理以及视图投影矩阵等要素。这些要素都一一映射为场景图对应节点,如顶点索引主要表现为绘制节点,模型矩阵表现为变换节点,逻辑处理表现为功能节点,视图投影矩阵表现为相机节点等。通过这种映射机制,将场景中的各个数据以树图形式组织在一起,实现了三维场景数据的统一组织与高效管理。
[0065]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的一个包含了多个影像(1到n)和多个变电站设备(1到n)的场景图。其中第一层为相机节点,该相机节点决定了观察者的位置与朝向;第二层为功能节点(变换节点),用于控制地面、变压器在场景中的位置与朝向;第三层为绘制节点(模型节点和地形节点),包含了地面、变电站设备的几何信息,同时每个绘制节点都关联了一个绘制状态(纹理状态),包含了影像、变电站设备的纹理、材质等状态信息,从而通过三维引擎可以还原建立在地面上的变电站三维场景。
[0066]
2)基于步骤1)中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采用基于多层影像的数据贴合映射方法,对电力变电站中的多层影像数据进行表达,实现多层影像数据的快速加载。
[0067]
传统的三维gis软件中,每添加一层影像都要重新构建一次地形网格,随着影像图层数量的增加,将会极大占用系统内存消耗和影响绘制效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影像的数据贴合映射技术,来实现多层影像数据表达。
[0068]
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0069]
2.1)基于三维场景图的瓦片四叉树方法构建一套全球统一的空间场景,即整个地球无论全球还是局部,均采用一套地形瓦片进行表达。
[0070]
2.2)以纹理的方式将电力变电站中的影像图层数据逐层关联到各个地形瓦片之上,其中,多层影像相当于一个地形几何体的多张纹理,结合多级纹理映射的技术,实现多个影像图层之间的覆盖与融合。
[0071]
2.3)基于法向量贴图技术对多层影像(纹理)进行贴合,并采用一张纹理图像记录复杂地形表面的法向量信息,实现多层影像数据的快速加载。
[0072]
如图3所示,按照高分辨率映射高模表面、低分辨率映射低模表面的原则进行多层影像数据的uv处理,同时借由一张纹理图像记录复杂地形表面的法向量信息,快速实现多影像地面的细节表现。尤其在网络环境的电力变电站可视化的应用中,有效地降低数据传输和绘制带来的系统开销,大大提升了多影像数据的加载效率和效果。
[0073]
3)基于步骤1)中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对电力变电站工程中的多源异构地形数据进行快速融合。
[0074]
为解决变电站工程中存在的异构地形数据问题,本发明通过在100km2以上大范围低分辨率的grid格网(规则格网)地形场景中,加入1km2以下局部高分辨率的tin格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模型来实现多源异构地形的集成表达,不仅满足了不同源地形数据的镶嵌整合,也解决了在大尺度范围内构建精细化的地形场景的技术瓶颈。
[0075]
3.1)地形金字塔数据组织:将不同来源的地形数据按照分辨率大小构建成金字塔结构,并按照层级将构建的金字塔剖分成多个单独地形瓦片。
[0076]
具体的,地形金字塔数据组织方法为:
[0077]
首先,为保持与影像金字塔数据结构的一致性,将不同来源的地形数据按照数据精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自上而下,按照影像的分辨率进行数据采样,形成与影像一致的固定分辨率;然后按照和影像一样的规则构建金字塔。
[0078]
然后,将所有的地形数据按照金字塔不同层级剖分成一个个空间连续、互不重叠的单独地形瓦片,每一个地形瓦片由唯一的层行列号和标识符进行编码,其中标识符g标示规则格网瓦片,标识符t标示不规则三角网格网瓦片。
[0079]
如图4所示,规则格网金字塔构建按照自上至下统一分辨率二分法依次规则剖分,每一层瓦片和父层瓦片、子层瓦片具有空间延续性和边界一致性特点;不规则三角网金字塔构建在不规则三角网的区域范围内,自上至下按照细节层次进行剖分,直至全部瓦片无缝覆盖不规则三角网区块范围。
[0080]
3.2)瓦片数据结构:根据各单独地形瓦片内存储的地形数据信息,进行规则格网和不规则格网地形的构网,实现多源异构地形数据的快速加载。
[0081]
规则格网兼容主流瓦片数据格式,瓦片文件内部存储了按照地理范围规则划分的每个采样点的高程数据阵列。客户端在请求到规则格网瓦片数据后,会根据瓦片地理范围元信息自北至南、自西向东按照格网剖分从规则格网瓦片数据中插值采样取得每个格网点的高程信息,从而完成规则格网地形的构网,即
[0082]
[0083]
不规则三角网瓦片数据为自定义数据格式,瓦片文件内部存储了落在当前瓦片内的所有三角网点的经度、纬度、高程信息以及在绘制三角网时每个点的索引信息。客户端在请求到不规则三角网瓦片数据后,会根据瓦片数据内部记录的每个不规则三角网三角面点的经纬度和高程信息以及三角面索引信息,还原不规则三角网地形的构网,即
[0084][0085]
4)基于步骤1)中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对电力变电站工程中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快速加载和高效可视化。
[0086]
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0087]
4.1)精细变电站模型简化:基于面积阈值的变电站三维模型几何协同纹理自动化简方法对各变电站三维模型进行简化,得到精细电力变电站不同系数的简化三维模型。
[0088]
变电站三维模型可以对应于lod节点进行描述。lod节点可以包含多级绘制节点,比如原始精度是一个,0.5简化精度是一个,0.1简化精度是一个。
[0089]
一般三维模型包括几何和纹理2个部分。目前的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中,人工建立的模型主要采用三角网模型。本发明在传统三维模型几何三角网简化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面积阈值的变电站模型几何协同纹理自动化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0]
4.1.1)对不同格式的电力变电站原始三维模型进行解析,并遍历电力变电站原始三维模型的每个三角面,计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0091]
4.1.2)根据面积大小对各电力变电站原始三维模型的各个三角面进行排序,得到各电力变电站原始三维模型的三角形列表,并计算面积阈值,面积阈值计算公式如下:
[0092][0093]
其中:n为三角面的个数,s
i
为每个三角面的面积,δ为一个小于1的经验阈值,δs为变电站模型的面积阈值。
[0094]
4.1.3)删除三角面:遍历各电力变电站原始三维模型的三角形列表,如果该三角形的面积小于面积阈值,则删除该三角形。
[0095]
4.1.4)重新生成模型:根据原始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的顶点位置和索引信息,为删除三角面之后的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重新构建索引,以及相应的纹理图像和坐标信息,输出精细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对于精细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还需要保存相关的烘培纹理信息。
[0096]
4.1.5)纹理合并:对模型的纹理,基于最低水平线择优插入算法拼合纹理,按照面积优先的原则将各个三角面纹理进行降序排列,进行优化组合合并,生成一张纹理。
[0097]
4.2)变电站模型lod表达:根据电力变电站的空间位置信息和设定的不同可视高度显示不同精度模型的要求,对精细电力变电站三维模型按照不同阈值进行再次简化,得到电力变电站的lod层级模型。
[0098]
变电站lod数据是建立在模型原始数据基础上的一种层次迭代数据,通过模型简化构建多级层次细节信息,不同的观看距离加载不同细节的模型,从而加快了模型数据的调度效率。lod结构包含的属性信息如下表1所示。
[0099]
表1 lod结构包含的属性信息表
[0100]
属性值idlod模型标示可视范围100,1000,20000模型文件模型level0,模型level1,模型level2位置100,50,30
[0101]
通过解析其中可视范围和模型文件两个属性可以确定lod模型的多分辨率信息(视距在0到100米之间时显示模型level0,100到1000米时显示模型level1,1000到20000米时显示模型level2),解析位置属性可以确定lod模型的空间信息(该模型位于经度100,纬度50,高度30的地方)。
[0102]
如图5所示,在场景图中,模型可以用节点结构进行表示:
[0103]
在三维场景图中,lod模型主要包含四部分:
[0104]
变换节点:负责子节点从局部坐标系到世界坐标系的转换
[0105]
lod节点:负责根据视点远近对子节点(代理节点)进行切换显示。
[0106]
代理节点:负责动态加载和删除模型节点。
[0107]
模型节点:实际绘制节点,包含格网和纹理,不同模型节点具有不同分辨率。
[0108]
lod模型加载主要流程如下:
[0109]
a、获取观察者视角矩阵,遍历所有的单元格,判断单元格是否在视阈范围内,如果在视阈范围内,则进行下一步判断,否则结束;
[0110]
b、遍历当前单元格块内的每层lod模型信息,实时计算模型的屏幕像素,依据像素值判断满足当前场景的lod显示层级,记为lod_new;
[0111]
c、记本次更新前显示的lod层级为lod_last,判断lod_last是否等于lod_new,如果是,跳出;如果不是,转步骤d;
[0112]
d、加载lod_new对应的数据模型块;
[0113]
e、释放lod_last对应的数据模型块。
[0114]
4.3)精细变电站模型数据快速加载:根据三维场景视点位置及视线方向等参数对场景中的lod模型进行拣选,建立电力点编制分块空间索引机制,实现变电站三维模型数据的快速加载和显示。
[0115]
在电力变电站三维场景漫游时,对于一个给定的视点位置和视线方向,通常只有一部分范围可见。本发明根据三维场景视点位置及视线方向等参数对场景中的模型进行拣选,建立了变电站分块空间索引机制,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0116]
4.3.1)以电力变电站平面结构图作为划分原则,将整个站区等分为m*n个大小统一的正方形单元格,单元格位置坐标(x,y)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0117][0118]
其中,length为变电站长,width为变电站宽,a为沿长度方向改单元格的个数,b为沿宽度方向改单元格的个数。
[0119]
4.3.2)遍历模型中所有的设备是否落在相应的单元格中。如果是,将此单元格内的所有设备与该单元格绑定;如果不是,继续遍历下一个单元格,直至所有设备都分配到唯一的单元格中;
[0120]
4.3.3)在三维场景漫游的过程中,根据视点位置实时遍历所有单元格,判断每一个单元格是否满足当前可视距离判断,如果满足则加载该单元格绑定的所有设备模型,如果不满足则不用加载,继续判断下一个单元格。
[012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力变电站三维gis和模型数据快速加载系统,其包括:
[0122]
数据组织结构模块,用于建立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实现对电力变电站中的三维gis数据和模型数据进行统一组织,其中,三维gis数据包括多层影像数据和多源异构地形数据;
[0123]
影像加载模块,用于以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为基础,对电力变电站中的多层影像数据进行表达,实现多层影像数据的快速加载;
[0124]
地形加载模块,用于基于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对电力变电站工程中的多源异构地形数据进行快速融合;
[0125]
模型加载模块,用于基于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对电力变电站工程中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快速加载和可视化。
[0126]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127]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128]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29]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130]
以上给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基本思路在于上述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设计出各种变形的模型、公式、参数并不需要花费创造性劳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