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559092发布日期:2021-04-06 12: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方案制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需求与约束条件,制定用能需求方案;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能源设备运行与环境感知设备运行量测类信息;

数据服务模块,用于存储,以及计算得到的性能系数;

运行评估模块,用于基于能源设备运行与环境感知设备运行量测类信息,结合数据库中历史数据、历史调度方案进行能源站综合能源供应调度;

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调度方案以及方案状况评估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需求主要包括:供冷需求、供暖需求、用电负荷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制冷时间、制热时间、温度维持时间、负荷稳定运行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用于获得不可控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控参数为环境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设备运行与环境感知设备运行量测类信息包括:环境温度、进水温度,每1分钟读取一次,传输存储于数据服务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cop=制冷量/耗电量;

制冷量=c×m×△t=c×m×(t回水-t供水);

c=4.2×103j/kg℃;

m=q×h=d×1h;

△t=(t回水-t供水)t代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q=系统水流量,d代表数据采集值,单位为m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运行评估模块包括:合规性评估单元、关键设备评估单元、综合用能效率评估单元、收益率评估单元;

合规性评估单元,用于评估边界条件是否合规,边界条件为理论计算供热量/供冷量是否满足用户侧需求,设备运行总功率是否超过限额,热泵运行是否满足最低负荷率要求;

关键设备评估单元,用于利用在热泵机组采集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水流量、热本机组耗电量,通过拉依达准则法,在剔除随机误差范围外的异常数据后,与机组运行测试时的样本数据进行对比,评估关键设备运行情况;

综合用能效率评估单元,利用多站合一分布式能源站内低端的小容量边缘计算终端完成用能效率评估;

收益率评估单元,用于评价整体运行经济性,通过热泵用电量、空调用电量总和按实际分时电价进行用电成本计算,进而与测试方案、历史调度方案进行对比以及节能减排确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综合用能效率评估单元包括:电能效率评估模块、供冷效率评估模块和供热效率评估模块。

10.一种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在不同用能需量的情境下符合合规性评价的多个供能方案;

取调控范围中的中间部分作为适中型调控方案,分别取调控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作为备选1方案和备选2方案;

根据不同方案下成本与效果的预测结果来制定调控方案模板,根据用户最终需求,配置最接近的调控方案模板作为最佳运行调度方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方案制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需求与约束条件,制定用能需求方案;设定关键参数,对热泵机组负荷率与运行时长、空调运行功率与时长进行条件约束;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能源设备运行与环境感知设备运行量测类信息;数据服务模块,用于存储用能需求方案制定所需信息,计算性能系数;运行评估模块,用于基于信息采集模块采集信息,结合数据库中历史数据、历史调度方案进行能源站综合能源供应调度;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调度方案以及方案状况评估结果。能够实现合理有序用电、终端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和优化用电行为,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石世锋;王峻尧;秦帅;邱吉多;王林;高颖;朱梓源;韩蓄;郄文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