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检测物流货品体积重量条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0713发布日期:2020-07-29 02:2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检测物流货品体积重量条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分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检测物流货品体积重量条码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快递行业对大件货物的处理是通过人工进行扫码,测量体积及称重处理,再把这些信息人工上传到服务器系统,当中间环节发生错误时很难追溯,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下,针对不同体积的货品,扫描拍照的距离均保持不变,导致扫描识别的精确度低,数据不够准确,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物流分选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检测物流货品体积重量条码系统,能够对扫描仪器进行自动调焦,使得扫描仪器获得合适的扫描距离,自动扫描读取货品的条码、自动读取货品的重量以及自动计算货品的体积,实现数据的录入及大件货物初级分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检测物流货品体积重量条码系统,其包括货品上包装置、称重装置以及设置于货品上包装置上方的扫描装置,货品上包装置与称重装置拼接;所述扫描装置包括固定架、安装于固定架的校准组件、滑动安装于固定架的移动架以及安装于移动架的扫描仪器,校准组件与移动架滑动连接,移动架包括第一固定臂以及第二固定臂,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通过多个支撑杠连接,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贯穿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远离第一固定臂的一端穿设于固定架,扫描仪器活动设置于称重装置的上方,扫描仪器与称重装置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架上下移动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均包括驱动连接端、弯折端以及承载端,驱动连接端、弯折端和承载端一体成型,弯折端的横截面呈“u”型,弯折端的一端与驱动连接端连接,弯折端的另一端与承载端连接,扫描仪器安装于承载端和/或弯折端。

进一步地,所述校准组件包括标尺底座、指示件以及刻度尺,标尺底座设有滑槽,指示件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滑槽,指示件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臂,标尺底座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一侧突伸至滑槽的开口端,刻度尺安装于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件包括指示连接杆、滑动块、插栓以及卡块,滑动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卡块和指示连接杆分别滑动设置于标尺底座的两侧,指示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调节通孔,滑动块设有滑动块通孔,卡块设有卡块通孔,插栓依次穿过调节通孔、滑动块通孔和卡块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货品上包装置包括上包架体,上包架体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辊,两个转动辊之间安装有上包输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装置与货品上包装置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送料辊,称重装置包括第一称重段以及与第一称重段拼接的第二称重段,第一称重段以及第二称重段之间安装有第二送料辊,第一称重段和第二称重段均设有电子秤,货品依次进入第一称重段的电子秤和第二称重段的电子秤。

进一步地,还包括主控制器,电子秤、扫描仪器和驱动杆分别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扫描读取货品的条码、自动读取货品的重量、自动计算货品的体积,自动识别率高,高效读取不良条码,能够对扫描仪器进行自动调焦,使得扫描仪器获得合适的扫描距离,提高扫描识别的精确度,通过上位机与快递公司等系统进行数据上传、数据对比,通过采用工业级相机的体积扫描接口,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智能算法,输出的重量数值、体积误差控制在客户需求范围内,快速上传条码、称重及体积等数据,从而实现数据的录入及大件货物初级分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架和校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校准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检测物流货品体积重量条码系统,其包括货品上包装置1、称重装置2以及设置于货品上包装置1上方的扫描装置3,货品上包装置1与称重装置2拼接;所述扫描装置3包括固定架31、安装于固定架31的校准组件4、滑动安装于固定架31的移动架5以及安装于移动架5的扫描仪器34,校准组件4与移动架5滑动连接,移动架5包括第一固定臂51以及第二固定臂52,第一固定臂51和第二固定臂52通过多个支撑杠53连接,第一固定臂51和第二固定臂52贯穿设置有驱动杆54,驱动杆54远离第一固定臂51的一端穿设于固定架31,扫描仪器34活动设置于称重装置2的上方,扫描仪器34与称重装置2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架5上下移动调节。所述扫描仪器34选用高分辨率的工业级相机机,扫描拍照时强力补光。驱动杆54选用丝杆,驱动杆54驱动连接有伺服电机,驱动杆54用于驱使移动架5上下移动,校准组件4用于辅助移动架5上下移动,对扫描仪器34进行调焦,使得扫描仪器34获得合适的焦距,提高扫描识别的精确度。实际运用中,物流货品放置于货品上包装置1上,货品上包装置1将物流货品运送至称重装置2上,称重装置2对物流货品进行称重,称重的同时,扫描仪器34对物流货品进行扫描,自动读取物流货品上的条码以及物流货品的体积,自动识别不良条码。

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扫描读取货品的条码、自动读取货品的重量、自动计算货品的体积,自动识别率高,高效读取不良条码,能够对扫描仪器进行自动调焦,使得扫描仪器获得合适的扫描距离,提高扫描识别的精确度,通过上位机与快递公司等系统进行数据上传、数据对比,通过采用工业级相机的体积扫描接口,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智能算法,输出的重量数值、体积误差控制在客户需求范围内,快速上传条码、称重及体积等数据,从而实现数据的录入及大件货物初级分拣。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臂51和第二固定臂52均包括驱动连接端511、弯折端512以及承载端513,驱动连接端511、弯折端512和承载端513一体成型,弯折端512的横截面呈“u”型,弯折端512的一端与驱动连接端511连接,弯折端512的另一端与承载端513连接,扫描仪器34安装于承载端513和/或弯折端512。第一固定臂51的结构和第二固定臂52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固定臂51和第二固定臂52相对设置,第一固定臂51和第二固定臂52用于将扫描仪器34固定,使得扫描仪器34上下移动时更加平稳,提高扫描识别的精确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校准组件4包括标尺底座401、指示件402以及刻度尺403,标尺底座401设有滑槽404,指示件402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滑槽404,指示件402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臂51,标尺底座401安装有挡板405,挡板405的一侧突伸至滑槽404的开口端,刻度尺403安装于挡板405上。刻度尺403上刻有刻度,指示件402用于指示刻度尺403上的刻度,以便于人们识别,挡板405用于挡止指示件402。

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件402包括指示连接杆406、滑动块408、插栓(图中未示出)以及卡块411,滑动块408滑动设置于滑槽404内,卡块411和指示连接杆406分别滑动设置于标尺底座401的两侧,指示连接杆406的一端设有调节通孔407,滑动块408设有滑动块通孔409,卡块411设有卡块通孔412,插栓依次穿过调节通孔407、滑动块通孔409和卡块通孔412。滑动块408的横截面呈“l”型,能够防止滑动块408滑出滑槽404,调节通孔407呈长条状,调节通孔407使得刻度尺403与第一固定臂51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货品上包装置1包括上包架体11,上包架体11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辊12,两个转动辊12之间安装有上包输送带13。转动辊12用于驱使输送带13转动,输送带13用于将物流货品运送至称重装置上,称重装置2对物流货品进行称重,称重的同时,扫描仪器34对物流货品进行扫描,自动读取物流货品上的条码以及物流货品的体积,自动识别不良条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称重装置2与货品上包装置1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送料辊6,称重装置2包括第一称重段21以及与第一称重段21拼接的第二称重段22,第一称重段21以及第二称重段22之间安装有第二送料辊23,第一称重段21和第二称重段22均设有电子秤24,货品依次进入第一称重段21的电子秤24和第二称重段22的电子秤24。第二称重段22的输出端设有补条码工作台,对于不合格的条码,位于补条码工作台上补贴。第二称重段22与上包输送带13拼接,第二送料辊23用于对第一称重段21和第二称重段22之间的间隙提供动力,第一送料辊6用于对第二称重段22与上包输送带13之间的间隙提供动力,使得货品运输顺畅。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主控制器,电子秤24、扫描仪器34和驱动杆54分别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