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1122发布日期:2020-12-15 08:3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务器机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服务器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服务器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核心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服务器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较多,影响服务器的性能,因此需要对服务器的内部进行散热处理,通常通过在服务器内部设置散热风扇以对大功率器件及整机进行散热处理。

现有的服务器的电源、主板都放置在机箱中靠后的位置,对于服务器的散热来说,当风从前面进入服务器机箱内时,对冷风的利用率不高,散热效果差。授权公告号为cn20959075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的自冷却散热结构,包括机箱、底座,在所述机箱底部通过栅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周边侧壁上设有通风口,所述机箱内自下而上分别设置有通过隔热板、导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机箱底部两侧内壁上,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导流孔,所述机箱顶部及上部侧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导流孔的孔径大小于所述散热孔的孔径大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上部主板等发热模块周边的热空气经导热板传热,经机箱上散热孔散热形成的自吸力作用使得冷空气从底座的通风口进入,但是导流孔的大小和散热孔的孔径大小均有限,使得机箱内部的循环空气量有限,散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服务器机箱,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服务器机箱,包括顶板、与顶板相对设置的底板、前门、与前门相对设置的后板以及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顶板、底板、前门、后板与两块侧板共同围成带有容纳腔的箱体,所述前门和后板均为格栅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栅网上有很多通孔,使得服务器机箱的前门和后板几乎是通透的,机箱使用时,风从前门进入然后从后板出,提高了机箱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量,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包括从下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段、第一倾斜段、竖直段、第二倾斜段与下段,所述第一倾斜段、竖直段与第二倾斜段形成向箱体内部凸出的凸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侧板的凸出部均向箱体内部凸出,使得箱体在中部向内收缩,热空气一般都是上升的,当箱体内的空气从下向上流动时,空气经过两凸出部之间的空间时,由于该空间较小,使得空气流经此处时速度增大,根据伯努利效应,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使得下方的空气压向两凸出部之间的空间,提高空气的流速,加快机箱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速率,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倾斜段开设有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增大机箱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速度,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孔安装有散热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风扇将机箱内的空气排出,提高机箱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倾斜段开设有通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孔增大机箱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速度,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段开设有散热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箱内的空气流经两凸出部的间隙后,该处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散热窗与外界相连通,使外界的空气通过散热窗进入机箱内,提高机箱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底板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散热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风扇提高机箱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速度,提高散热效率;另外,底板的散热风扇将外界的空气吸入机箱内,空气从下往上流动,顶板的散热风扇再将机箱内的空气排出至外界,通过顶板和底板两散热风扇的作用,加快机箱内的空气从下往上的流动速度,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门设置有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机箱内的温度,当机箱内的温度过高时,可将安装于机箱内的散热风扇打开,提高机箱内的散热效率,若是机箱内的温度不高时,可将散热风扇关闭,节省用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段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安装有透明玻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透过透明玻璃观察机箱内部的情况,方便工作人员查看机箱内服务器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格栅网上有很多通孔,使得服务器机箱的前门和后板几乎是通透的,机箱使用时,风从前门进入然后从后板出,提高了机箱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量,提高散热效率;

2.当箱体内的空气从下向上流动时,空气经过两凸出部之间的空间时,由于该空间较小,使得空气流经此处时速度增大,根据伯努利效应,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使得下方的空气压向两凸出部之间的空间,提高空气的流速,加快机箱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速率,提高散热效率;

3.底板的散热风扇将外界的空气吸入机箱内,空气从下往上流动,顶板的散热风扇再将机箱内的空气排出至外界,通过顶板和底板两散热风扇的作用,加快机箱内的空气从下往上的流动速度,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服务器机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服务器机箱整体结构示意图的另一视角;

图3为实施例一中散热风扇与箱体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箱体内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箱体的剖视图以及空气在箱体内的流向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箱体的剖视图以及空气在箱体内的流向图。

图中,1、顶板;11、出风口;2、底板;21、万向轮;22、进风口;3、前门;4、后板;5、侧板;51、上段;52、第一倾斜段;521、散热孔;522、过滤板;53、竖直段;54、第二倾斜段;541、通风孔;542、防尘板;55、下段;551、散热窗;56、凸出部;57、观察窗;6、检测盒;61、盖板;7、服务器;71、托板;8、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与图2,一种服务器机箱,包括顶板1、与顶板1相对设置的底板2、前门3、与前门3相对设置的后板4以及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5,顶板1、底板2、前门3、后板4与两块侧板5共同围成带有容纳腔的箱体,容纳腔内设置有若干服务器7,箱体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21。

顶板1、底板2、后板4与两块侧板5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固定连接。前门3和后板4均为格栅网,后板4与顶板1、后板4与两块侧板5以及后板4与底板2均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固定连接。

前门3通过检测盒6分为左右两部分,每一部分均与前门3铰接,使前门3分为两扇转动打开的门。检测盒6位于前门3的中间,且检测盒6的上端与顶板1固定连接,下端与底板2固定连接。检测盒6内部的空腔内设置有检测箱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盒6远离箱体的侧板5为盖板61,盖板61与检测盒6铰接,盖板61上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与温度传感器通过电信号连接,使显示屏显示箱体内的温度。

参见图2与图3,每一侧板5均包括从下至下依次设置且一体连接的上段51、第一倾斜段52、竖直段53、第二倾斜段54与下段55,上段51、竖直段53与下段55均为竖直设置的板状,第一倾斜段52、竖直段53与第二倾斜段54形成向箱体内部凸出的凸出部56,使得箱体在中部向内收缩。

两块侧板5的其中一个上段51开设有观察窗57,观察窗57安装有透明玻璃,工作人员可通过透明玻璃看到容纳腔内的服务器7。

第一倾斜段52开设有散热孔521,散热孔521安装有散热风扇8,散热风扇8通过螺钉与第一倾斜段52连接并位于箱体内部,散热风扇8的风向箱体外吹,从而将箱体内的空气吹向外界。第一倾斜段52通过螺钉连接有覆盖散热孔521的过滤板522,避免外界过大的杂质进入散热风扇8内,提高散热风扇8的使用寿命。

第二倾斜段54开设有通风孔541,通风孔541的形状与第二倾斜段54的形状相同,使通风孔541的开孔区域最大。第二倾斜段54通过螺钉连接有覆盖通风孔541的防尘板542,防尘板542上开设有密集的若干通气孔。

下段55开设有散热窗551,散热窗551的形状与下段55的形状相同,下段55设置有覆盖散热窗551的防尘板542,下段55的防尘板542与第二倾斜段54的防尘板542材质和结构均相同。

顶板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出风口11,出风口11安装有散热风扇8,散热风扇8通过螺钉与顶板1连接并位于箱体内部,散热风扇8的风向箱体外吹,从而将箱体内的空气吹向外界。顶板1通过螺钉连接有覆盖出风口11的过滤板522,顶板1的过滤板522与第一倾斜段52的过滤板522材质和结构均相同。

底板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进风口22,进风口22安装有散热风扇8,散热风扇8通过螺钉与底板2连接并位于箱体内部,散热风扇8的风吹向箱体内,从而将外界的空气吹向箱体内。底板2通过螺钉连接有覆盖进风口22的过滤板522,底板2的过滤板522与第一倾斜段52的过滤板522材质和结构均相同。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服务器7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服务器7通过托板71固定于两侧板5的两上段51之间,另一端服务器7通过托板71固定于两侧板5的下段55之间,两组服务器7的托板71均通过焊接或者螺钉与侧板5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参见图5,当箱体内温度过高时,开启箱体上的散热风扇8,一方面箱体内的空气通过前门3和后板4与外界空气在水平方向的发生交换,另一方面在竖直方向上,热空气向上移动,箱体通过底板2的散热风扇8从进风口22、通风孔541和散热窗551使外界的空气进入箱体内,在经过两凸出部56之间的空间时,空气的流通通道减小,使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空气流出两凸出部56之间的空间后,一部分通过两侧的第一倾斜段52的散热风扇8从散热孔521流出,另一部分继续向上行走并通过顶板1的散热风扇8从出风口11流出。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倾斜段52的散热风扇8的吹风方向不同。

第一倾斜段52开设有散热孔521,散热孔521安装有散热风扇8,散热风扇8通过螺钉与第一倾斜段52连接并位于箱体内部,散热风扇8的风向箱体内部吹,从而将外界的空气吹向箱体内。第一倾斜段52通过螺钉连接有覆盖散热孔521的过滤板522,避免外界过大的杂质进入散热风扇8内,提高散热风扇8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参见图6,当箱体内温度过高时,开启箱体上的散热风扇8,一方面箱体内的空气通过前门3和后板4与外界空气在水平方向的发生交换,另一方面在竖直方向上,热空气向上移动,箱体通过底板2的散热风扇8从进风口22、通风孔541和散热窗551使外界的空气进入箱体内,在经过两凸出部56之间的空间时,空气的流通通道减小,使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空气流出两凸出部56之间的空间后,与通过第一倾斜段52的散热风扇8从散热孔521进入箱体的风一同上升,最后通过顶板1的散热风扇8从出风口11流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