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5455发布日期:2021-02-23 14:4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笔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电子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笔。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触摸设备就是其中之一。人们通过触摸设备可以直接在显示屏上进行操作,无需鼠标或其他设备进行有线或无线的操作,方便快捷。与此同时,能够在触摸设备上进行书写的书写设备也应运而生。人们通过使用书写设备可以像使用笔一样在触摸设备上随意进行书写。
[0003]
目前的书写设备绝大多数都是有源设备,即需要内置一次性电池或通过充电的方式为书写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电能。但是如果采用一次性电池会导致书写设备的整体结构过于复杂,并且频繁更换电池也会给用户使用带来困扰。而如果采用充电的方式的话,就需要在笔身上开设充电口。这就导致笔身整体造型无法做到连贯和美观,同时也会增加生产工序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笔。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笔,所述电子笔包括笔头和笔身,所述笔头设置在所述笔身的前端,所述笔身的后端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的充电端朝向所述笔身的外部,所述充电接口焊接在充电板上,所述笔身内部设置有主控板,且所述主控板位于所述充电板的下方,所述充电板与所述主控板上均布设有电子元件,所述充电板上的电子元件与所述主控板上的电子元件之间通过导电机构连接,所述充电板的底部设置有按键弹片,所述按键弹片的曲面侧与所述主控板的顶部相抵,所述充电板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按键弹片与所述主控板产生挤压。
[0006]
优选地,所述主控板的顶部中心向上突起形成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顶端与所述按键弹片的曲面侧相抵。
[0007]
优选地,所述主控板的顶部中心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为柱体结构,所述接触部的顶部向下凹陷且与所述按键弹片的曲面侧契合。
[0008]
优选地,所述主控板板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笔身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充电板的板面与所述主控板的板面垂直。
[0009]
优选地,所述充电板上的电子元件与所述主控板上的电子元件之间通过弹性导电机构连接,所述充电板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按键弹片与所述主控板产生挤压,所述充电板在所述弹性导电机构作用下回弹至初始位置。
[0010]
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电机构固定在所述主控板的板面上,所述弹性导电机构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弹簧探针,所述弹簧探针包括固定部和弹簧部,所述固定部和弹簧部均为导电材质,所述固定部为柱体结构,所述固定部的侧壁固定在所述主控板的板面上,且所述
固定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控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主控板上的电子元件电连接,所述弹簧部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顶部,所述弹簧部的顶部与所述充电板的板面连接且与所述充电板上的电子元件电连接,所述弹簧部可在外力作用下伸缩。
[0011]
优选地,所述弹簧部的顶部插接或焊接在所述充电板的板面上,且与所述充电板上的电子元件电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主控板的板面两侧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对所述的弹簧探针,且所有的所述弹簧探针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0013]
优选地,所述电子笔还包括遮尘帽,所述遮尘帽扣设在所述充电接口的充电端上,且所述遮尘帽可在外力作用下脱离所述充电接口的充电端。
[0014]
优选地,所述遮尘帽包括帽体和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固定在所述笔身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帽体之间柔性连接,所述帽体扣设在所述充电接口的充电端上,且所述帽体可在外力作用下脱离所述充电接口的充电端。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将常规设置在笔身侧壁上的充电接口放置在了笔身的后端,使得笔身整体外形更为流畅,加工组装也更为方便。同时,将充电接口与按键结合在一起以丰富电子笔的功能,另外也可以节省电子笔的内部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0016]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子笔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0019]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20]
图4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0021]
图5为图2中的c部放大图;
[0022]
图6为图4中的d部放大图;
[0023]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接口与主控板之间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4]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接口与主控板之间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5]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接口与主控板之间另一个视角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6]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遮尘帽的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
[0029]
1、笔头,2、笔身,3、充电接口,4、充电板,5、主控板,6、导电机构,7、按键弹片,8、突起部,9、遮尘帽;
[0030]
6-1、固定部,6-2、弹簧部;
[0031]
9-1、帽体,9-2、连接体,9-3、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再者为提供更清楚的描述及更易理解本申请,图式内各部分并没有依照其相对尺寸绘图,某些尺寸与其他相关尺度相比已经被夸张;不相关的细节部分也未完全绘出,以求图式的简洁。
[0033]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笔,该电子笔包括笔身2和笔头1,其中,笔头1设置在笔身2的前端,该笔身2的后端设置有充电接口3,该充电接口3的充电端朝向笔身2的外部,充电接口3焊接在充电板4上,笔身2内部设置有主控板5,且主控板5位于充电板4的下方,充电板4与主控板5上均布设有电子元件,充电板4上的电子元件与主控板5上的电子元件之间通过导电机构6连接,充电板4的底部设置有按键弹片7,按键弹片7的曲面侧与主控板5的顶面相抵,充电板4在外力作用下可带动该按键弹片7与主控板5产生挤压。
[0034]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电子笔包括笔头1和笔身2两大部分。笔头1设置在笔身2的前端,其与笔身2之间可以为固定式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笔头1的尖端部分可设置倒角,以免划伤触摸设备的屏幕。同时,笔头1也可以采用耐磨且消音的材质。在笔身2的末端设置有充电接口3,该充电接口3的充电端朝向笔身2的外部,且该充电接口3焊接在充电板4上。该充电板4上布设有可以使充电接口3对笔身2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的相关电子元件。在充电板4与笔头1之间,即笔身2的内部,设置有主控板5。该主控板5上布设有能够实现电子笔基本功能的电子元件。主控板5和充电板4之间通过导电机构6连接,以使主控板5上的电子元件能够与充电板4上的电子元件电连接实现信号传输。在该主控板5与充电板4之间设置有按键弹片7。该按键弹片7焊接在充电板4上,并在充电板4上布设能够实现按键弹片7相关功能的电子元件。按键弹片7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按键弹片7分为平面侧和曲面侧。平面侧焊接在充电板4上,曲面侧与主控板5的顶部相抵。这样,用户在按动充电接口3时,充电接口3受力带动充电板4,进而使得充电板4底部的按键弹片7的曲面侧与主控板5的顶部产生挤压,从而使得按键弹片7受力导通,以实现该按键弹片7相对应的功能。
[0035]
进一步的,主控板5的顶部中心向上突起形成突起部8,该突起部8的顶端与该按键弹片7的曲面侧相抵。
[0036]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为了使主控板5与按键弹片7之间的接触更为稳定,且在主控板5与按键弹片7发生挤压时能够使按键弹片7的曲面侧变形充分以使按键弹片7内部导通,在主控板5的顶部形成突起部8。该突起部8与主控板5一体成型。突起部8的顶部可以为平面或与按键弹片7的曲面侧相契合的曲面。该突起部8的中心应与按键弹片7的中心重合,以使按键弹片7在与突起部8发生挤压时受力更为均匀,从而保证良好的压力效果。此外,也可以在主控板5顶部的中心位置单独设置一接触部。该接触部为柱体结构,比如圆柱体、长方体、锥形体等。单独设置接触部可以使接触部的直径大于主控板5的厚度,以便能够更充分的使接触部的顶部与按键弹片7的曲面侧接触。该接触部的顶部同样可以为平面或者与按键弹片7的曲面侧相契合的曲面。并且,该接触部的顶部中心也要与按键弹片7的中心保持重合。
[0037]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笔身2内部的空间进行有效且合理的利用,本实施例中的主控板5的板面的长度方向与笔身2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充电板4的板面与主控板5
的板面垂直。与笔身2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主控板5可以达到最佳的电子元件的布设面积。充电板4上仅需布设与充电接口3和按键弹片7相关的电子元件,因此,该充电板4的尺寸较小,只需与电子笔的宽度或直径相同甚至小于即可。
[0038]
本实施例中,导电机构6可以为弹性导电机构6。该弹性导电机构6的一部分固定在主控板5上,另一部分固定在充电板4上,并且该弹性导电机构6可与主控板5和充电板4上的电子元件电连接。当充电板4受到用户施加在充电接口3上的向下的压力时,充电板4底部的按键弹片7与主控板5发生挤压。在此过程中,设置在主控板5和充电板4之间的弹性导电机构6也会受力收缩。当用户卸掉施加在充电接口3上的压力时,弹性导电机构6会反向向充电板4施加力,使得充电板4在该弹性导电机构6的作用下回弹至其初始位置。
[0039]
具体的,该弹性导电机构6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弹簧探针,该弹簧探针包括固定部6-1和弹簧部6-2,并且该固定部6-1和弹簧部6-2均为导电材质。固定部6-1为柱体结构,例如圆柱体、长方体、锥形体等。固定部6-1的侧面固定在主控板5的板面上,并且该固定部6-1的长度方向与主控板5的长度方向平行。固定部6-1能够与主控板5上的电子元件实现电连接。弹簧部6-2的底部固定在固定部6-1的顶部。弹簧部6-2的顶部与充电板4的板面连接且与充电板4上的电子元件电连接。该弹簧部6-2中内嵌有具有一定弹性系数的弹性材质,例如弹簧、橡胶等。该弹簧部6-2可在外力作用下伸缩。由此,当充电板4受力时,弹簧导电机构6中的弹簧部6-2也会受到充电板4施加的力而使弹簧部6-2发生压缩。而当充电板4不受力时,弹簧导电机构6也会由于弹簧部6-2所具有的弹簧特性将充电板4回弹至初始位置。
[0040]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导电机构6中的弹簧部6-2可以直接焊接在充电板4的板面上,也可以采用插接的方式与充电板4连接。焊接的方式最为直接且有效,插接的方式更有利于组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0041]
此外,目前的电子笔包括其他电子配件中,都会配置有按键。但是长时间使用后就会发现按键帽会发生晃动或在静止状态下倾斜等现象。这是按键在多次或长时间按动时所产生的不良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在主控板5和充电板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对该弹簧探针。本实施例以设置两对该弹簧探针为例进行说明。该两对弹簧探针可设置在主控板5板面两侧的顶角处,也可以根据充电板4的尺寸进行调整。两对弹簧探针均处于同一平面上,使得充电接口3在不受外力或静止状态下能够保持平稳的状态。也会使得充电接口3在回弹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受力更为均匀,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42]
本实施例中,由于充电接口3的充电端朝向笔身2的外部,即暴露于外部空气当中。在长时间使用的状态下内部很容易积灰,会导致充电接口3与外部充电器之间的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基于此,本实施例还在充电接口3处设置一遮尘帽9。该遮尘帽9可直接扣设在充电接口3的充电端上,并且用户可以选择性的摘除该遮尘帽9。另外,为了防止用户将遮尘帽9丢失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还可以将遮尘帽9分为帽体9-1和连接体9-2两部分,如图11所示。其中,帽体9-1仍然可以扣设或摘除于充电接口3的充电端,而连接体9-2则将笔身2和帽体9-1连接起来。这样,即便用户将帽体9-1脱离充电接口3的充电端,但仍然能够保证遮尘帽9整体与笔身2的连接,不会遗失。同时,有些用户可能不习惯于电子笔上设置遮尘帽9,或者觉得在充电时遮尘帽9比较碍事。本实施例可在遮尘帽9的连接体9-2上设置挂钩9-3,在笔身2的相应位置上设置通孔。然后将挂钩9-3插入至通孔中,并使该遮尘帽9通过该挂钩9-3与笔身2结合。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是否拆卸遮尘帽9。
[0043]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