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内存条及内存条颗粒内循环老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4322发布日期:2021-03-16 22:40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脑内存条及内存条颗粒内循环老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存老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脑内存条及内存条颗粒内循环老化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设备之间的业务数据量急剧增加,导致网络设备的cpu和内存之间交互数据的速率越来越快,交互数据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相互之间数据的交互也越来越频繁,而且网络设备一旦上线将会持续运行,直到设备出现故障,这就造成设备的内存器件长期处于满载工作状态。同时网络设备应用于各行各业,实际安装环境也各不相同,由于受到高温、高湿、灰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内存器件的自然老化相对其他器件更加严重。

内存器件的老化有两种表现:一是内存性能下降,二是部分内存颗粒读写不稳定。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若其内存器件出现老化,会导致存储的数据发生变化,设备使用到这部分数据就容易产生宕机事故或部分业务功能不正常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尚未有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内存自然老化的问题,当遇到该类问题时,即使设备整机当前还未达到维修周期或者使用寿命,也只能将设备返厂维修或者直接报废购买新设备。

内存老化柜是一种仿真高温环境、高恶劣环境下内存工作的各项性能测试,通过测试从而进行改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提高电子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能,但是现有的老化柜测试性能简单,测试数据不准确,影响了对产品的正确评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电脑内存条及内存条颗粒内循环老化设备,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的老化单元不仅能够通过密封底座安装到电脑主板,而且能够通过高温恒温盒对电脑主板上的内存进行老化;以便于精确测试内存的老化数据,从而便于对内存的老化进行正确的评价。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脑内存条及内存条颗粒内循环老化设备,包括老化架以及设置在老化架上的控制单元和若干个内存老化单元,若干个所述内存老化单元呈阶梯式设置在老化架上,所述内存老化单元包括设置在电脑主板上的密封底座以及设置在密封底座上的高温恒温盒,所述高温恒温盒包括盒体以及设置在盒体内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风道、加热管、扇叶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与盒体的中间,并将盒体隔离成老化室和加热循环室;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老化室,所述风道设置于加热循环室,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风道的两侧,并将加热循环室隔离成进风室和出风室,所述出风室与第一隔板一侧设置的进风栅格连接,所述进风室与第一隔板另一侧设置的回风栅格连接;所述加热管设置于风道的一侧,所述扇叶设置于风道的另一侧,并与盒体一侧设置的高速电机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每个老化单元阶梯式布局,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密封底座用于安装在电脑主板内存槽四周;高温恒温盒安装在密封底座上,用于给电脑主板上的内存条进行高温恒温老化;风道用于扇叶和加热管安装;扇叶用于搅动气流;加热管用于加热空气,使热风在盒体内循环;具体的,由高速电机带动扇叶高速旋转,使进风室内的空气进入到风道,由加热管将经过的风进行加热,以变成热风,使热风从风道的另一侧进入到出风室,并通过进风栅格进入到老化室,将热风传递给内存条,而老化室内原有的空气通过回风栅格进入到进风室,以此进行热风循环;其中,温度感应器用于实时检测老化室内的温度,并将感应到的温度发送给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加热管的加热温度,以控制热风的温度,使老化室内的温度能够控制在一定的恒温范围之内。

作为优选,所述风道的一侧设置有容纳加热管的加热室,另一侧设置有容纳扇叶的风压室。采用此技术方案,以便于加热管和扇叶的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底座上设置有与高温恒温盒连接的翻转机构和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位于翻转机构的两侧,所述翻转机构与高温恒温盒的一侧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翻转机构用于驱动高温恒温盒进行翻转打开或关闭;限位开关用于高温恒温盒打开或关闭后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马达、马达减速机、联轴器和旋转铰链,所述翻转马达连接马达减速机,所述马达减速机与联轴器连接,所述联轴器与旋转铰链连接,所述旋转铰链的一侧与高温恒温盒连接,另一侧与密封底座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由翻转马达通过马达减速机减速后驱动联轴器,使联轴器所连接的旋转铰链带动连接的高温恒温盒进行翻转打开或关闭。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包括外盒和内盒,所述内盒和外盒之间设置有隔热柱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外盒隔热,减少电脑主板四周的零件不被高温损伤,以及人员容易碰到的位置温度降到安全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计算机以及与计算机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内存老化单元上的各个电子元件电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由控制单元控制各内存老化单元上的各个电子元件的运行,以便于控制个内存老化单元盒体内的温度。其中,控制单元中还设置有温控表。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室中还设置有与第二隔板和进风栅格连接的导风板。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将出风室中的热风引导到进风栅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的老化单元不仅能够通过密封底座安装到电脑主板,而且能够通过高温恒温盒对电脑主板上的内存进行老化;以便于精确测试内存的老化数据,从而便于对内存的老化进行正确的评价;

2.本实用新型采用加热管和独立加热室利用高速风机及特殊的风道设计使热风在盒体中形成循环状态,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温控表pid计算以实现精确控温的目的,其高温和最高温度可达150度,正常使用温度100度º±5度;

3.本实用新型每个内存老化单元独立温控及开盒关盒的动作控制,温度数据及老化状态有上位机集中采集,每个老化单页的数据信息通过条码独立管控与客户mes链接,数据实时对接,以保证每个内存条在老化设备的相关参数可追溯。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老化设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内存老化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高温恒温盒关闭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高温恒温盒打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高温恒温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老化架1,控制单元2,内存老化单元3,密封底座4,高温恒温盒5,盒体6,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风道9,加热管10,扇叶11,温度传感器12,老化室13,加热循环室14,进风室15,出风室16,进风栅格17,回风栅格18,高速电机19,限位开关20,翻转马达21,马达减速机22,联轴器23,旋转铰链24,导风板25,电脑主板26,内存条27,外盒601,内盒6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脑内存条及内存条颗粒内循环老化设备,包括老化架1以及设置在老化架1上的控制单元2和若干个内存老化单元3,若干个所述内存老化单元3呈阶梯式设置在老化架1上,所述内存老化单元3包括设置在电脑主板26上的密封底座4以及设置在密封底座4上的高温恒温盒5,所述高温恒温盒5包括盒体6以及设置在盒体6内的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风道9、加热管10、扇叶11和温度传感器12,所述第一隔板7设置与盒体6的中间,并将盒体6隔离成老化室13和加热循环室14;所述温度传感器12设置于老化室13,所述风道9设置于加热循环室14,所述第二隔板8设置于风道9的两侧,并将加热循环室14隔离成进风室15和出风室16,所述出风室16与第一隔板7一侧设置的进风栅格17连接,所述进风室15与第一隔板7另一侧设置的回风栅格18连接;所述加热管10设置于风道9的一侧,所述扇叶11设置于风道9的另一侧,并与盒体6一侧设置的高速电机19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每个老化单元3阶梯式布局,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密封底座4用于安装在电脑主板26内存槽四周;高温恒温盒5安装在密封底座4上,用于给电脑主板26上的内存条27进行高温恒温老化;风道9用于扇叶11和加热管10安装;扇叶11用于搅动气流;加热管10用于加热空气,使热风在盒体6内循环;具体的,由高速电机19带动扇叶11高速旋转,使进风室15内的空气进入到风道9,由加热管10将经过的风进行加热,以变成热风,使热风从风道9的另一侧进入到出风室16,并通过进风栅格17进入到老化室13,将热风传递给内存条27,而老化室13内原有的空气通过回风栅格18进入到进风室15,以此进行热风循环;其中,温度感应器12用于实时检测老化室13内的温度,并将感应到的温度发送给控制单元2,由控制单元2控制加热管10的加热温度,以控制热风的温度,使老化室13内的温度能够控制在一定的恒温范围之内。

作为优选,所述风道9的一侧设置有容纳加热管10的加热室,另一侧设置有容纳扇叶11的风压室。采用此技术方案,以便于加热管10和扇叶11的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底座4上设置有与高温恒温盒5连接的翻转机构和限位开关20,所述限位开关20位于翻转机构的两侧,所述翻转机构与高温恒温盒5的一侧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翻转机构用于驱动高温恒温盒5进行翻转打开或关闭;限位开关20用于高温恒温盒5打开或关闭后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马达21、马达减速机22、联轴器23和旋转铰链24,所述翻转马达21连接马达减速机22,所述马达减速机22与联轴器23连接,所述联轴器23与旋转铰链24连接,所述旋转铰链24的一侧与高温恒温盒5连接,另一侧与密封底座4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由翻转马达21通过马达减速机22减速后驱动联轴器23,使联轴器23所连接的旋转铰链24带动连接的高温恒温盒5进行翻转打开或关闭。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6包括外盒601和内盒602,所述内盒602和外盒601之间设置有隔热柱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外盒601隔热,减少电脑主板26四周的零件不被高温损伤,以及人员容易碰到的位置温度降到安全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2包括计算机以及与计算机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内存老化单元3上的各个电子元件电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由控制单元2控制各内存老化3单元上的各个电子元件的运行,以便于控制个内存老化单元3盒体6内的温度。其中,控制单元2中还设置有温控表。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室16中还设置有与第二隔板8和进风栅格17连接的导风板25。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将出风室16中的热风引导到进风栅格17。

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使用时,由高速电机带动扇叶高速旋转,使进风室内的空气进入到风道,由加热管将经过的风进行加热,以变成热风,使热风从风道的另一侧进入到出风室,并通过进风栅格进入到老化室,将热风传递给内存条,而老化室内原有的空气通过回风栅格进入到进风室,以此进行热风循环;其中,温度感应器用于实时检测老化室内的温度,并将感应到的温度发送给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中的温控表pid计算以控制加热管实现精确控温的目的,使盒体内的温度能够控制在一定的恒温范围之内;高温和最高温度150度,正常使用温度100度±5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