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3788发布日期:2022-01-05 09:4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档案资料的管理基于人力监管,需要人工记录的方式获取档案的移出和归位,并且人工记录的方式仅仅是记录档案的移出时间和归位时间,并未对档案的移动过程进行监控,两点式的档案管理在非机密条的档案可以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机密级别较高的档案,则不太适用,因为机密级别较高的档案需要严格管控档案的移出和归位的全程路径,从而保障对机密档案不被泄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所述系统采集rfid标签作为档案的身份信息,并根据rfid信号实时计算档案资料的位置信息,用于监控档案资料的移动轨迹,从而对档案资料进行全程监控。
4.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所述系统获取操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和档案信息相匹配,从而可以监控操作人员对档案资料的全程操作,便于对档案资料的追踪和泄密追责。
5.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所述系统可采用规划路径,用于供操作人员按照规划路径对档案进行移动,当操作人员不按规划路径执行档案的运输时,可进行报警操作,一方面便于档案管理人员对不同机密档案的操作要求的熟悉,同时也对操作人员的规划化操作起到较好监控作用。
6.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所述系统根据获取的rfid信号强度对所述rfid标签进行监控转移,通过设多个合理距离的fid读写器,当rfid读写器采集到的rfid信号小于一定阈值时,可以转移到另一rfid读写器对rfid标签发出的rfid信号进行监控,从而使得整个监控过程保持稳定和连续。
7.为了实现至少一个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包括:
8.rfid模块;
9.人体探测模块;
10.告警模块;
11.处理模块;
12.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rfid模块、人体探测模块、告警模块,所述人体探测模块用于唤醒所述rfid模块,所述rfid模块用于获取管理身份标识和档案身份标识,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计算管理身份标识和档案身份标识的移动路径,所述告警模块安装于档案室,所述告警模块根据处理器计算的移动路径用于发出告警信息。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rfid模块包括rfid读写器和rfid标
签,所述rfid读写器安装于档案室,用于采集rfid标签的信号。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rfid标签包括档案rfid标签和管理rfid标签,所述档案rfid标签用于贴覆于档案资料上,用于采集档案的位置和移动信息,所述管理rfid标签设置于管理人员身上,用于采集管理人员的位置和移动信息。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rfid读写器间隔固定距离安装于档案室,其中所述固定距离为3

5m。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rfid读写器在档案室中成阵列安装,形成rfid监控阵列,用于对档案室空间的全方位监控。
17.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人体检测模块安装于rfid读写器位置,人体检测模块包括红外摄像头,用于采集人体信息。
18.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告警模块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安装于档案室,用于发出告警信息。
19.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rfid标签具有四个天线。
20.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包括poe供电模块,所述poe供电模块分别连接所述rfid模块、人体探测模块、告警模块和处理模块,用于供电。
附图说明
21.图1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中采集装置在档案室内的阵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2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26.请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rfid模块,所述rfid模块包括多个rfid读写器和多个rfid电子标签,其中所述rfid电子标签被预先配置于每一档案上,所述rfid读写器被配置于档案室的合适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rfid读写器可被间隔固定距离安装,并且rfid读写器可被安装于同一平面,因此使
得所述rfid标签在相邻rfid读写器的总距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7.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包括人体探测模块、处理模块和告警模块,所述人体探测模块、告警模块和rfid模块分别通讯连接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人体探测模块可采用包括但不仅限于红外摄像头,激光感应装置等人体感应器,用于接收人体信号。生所述人体探测模块通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所述人体探测模块用于获取人体和人体感应器之间的距离,举例来说,当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是红外摄像头时,当目标人体出现在所述红外摄像头的拍摄界面内时,通过红外摄像头向外发射红外光,计算发射的红外光和接收人体反射的红外光之间的差值,若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时,则判定目标人体在探测范围内,所述处理器根据判定结果向所述rfid模块发出唤醒指令,所述rfid模块被唤醒启动后,各个rfid读写器开始接受rfid标签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若rfid标签为有源标签,则可直接获得rfid标签,若所述rfid标签为无源标签,则通过所述rfid读写器发出信号并接收rfid标签反射信号以识别rfid标签的身份。在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可计算人体在所拍摄界面的占比来判断目标人体是否需要唤醒所述rfid模块。
28.进一步的,所述档案资料轨迹跟踪定位系统还包括poe模块,所述poe模块分别连接rfid模块、所述人体探测模块、处理模块和告警模块,用于对上述模块进行供电。
29.请继续参考图2,图2展示了采集装置在档案室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黑点代表不同的rfid读写器和人体探测模块,rfid读写器在档案室中成规则的阵列结构,从而可以便于所述处理器分析rfid信号的来源和身份信息。
30.所述人体探测模块被安装于档案室的入口,并且每一管理人员都需要携带指定的rfid标签,当所述人体检测模块检测到人体感应信息并唤醒所述rfid模块时,所述rfid模块自动识别管理人员身上的rfid标签,用于获取管理身份标识,根据所述管理身份标识实时识别管理人员的移动路径。
31.值得一提的是,每一rfid读写器位置都设有人体感应器,所述人体感应器用于获取人体图像信息,所述rfid模块在唤醒后实时采集管理身份标签,由于不同的rfid读写器采集到的管理身份标签的距离不同,因此本实用新型设定第二阈值,管理人员进入档案室内时,最接近管理人员的rfid读写器在所述管理人员进入到第二距离阈值范围内时,该rfid读写器和所述管理员身上rfid建立通讯连接,获取的管理身份标识用于实时监控所述管理人员的移动路径。
32.当所述管理人员远离监控的rfid读写器时,所述处理器判断该距离若大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时,则断开该rfid读写器对管理人员的监控,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rfid读写器的位置设置,当管理身份标识脱离之前的rfid读写器监控范围前可进入另一rfid读写器的监控范围,也就是说,管理人员在档案室内的任意位置都会受到rfid读写器的监控。
33.所述rfid读写器还识别任意位置档案的rfid标签,用于生成档案身份标识,由于每一rfid标签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档案身份标识通过预贴标签可获得档案在档案室内的位置信息,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所述处理器可设置安全阅读距离,由于档案的管理和移送存在必要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将档案资料拿出,使得档案资料脱离原来的位置一定距离,通过设置安全阅读距离可避免档案发出错误告警信息。具体而言:所述安全阅读距离可被设置为0.3m

1.5m,所述rfid模块通过获取rfid信号实时记录目标档案的原始位置信息,当所述目标档案脱离原始位置超过所述安全阅读距离时,所述处理器触发告警指令,告警
模块向外发送告警信息。
3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规划线路,所述规划路线为预设线路保存于内存中,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一档案可根据自身的密级预设可移动的规划线路,所述rfid模块通过处理模块识别管理身份标识对应管理人员的移动线路,通过计算管理身份标识移动线路和预设的线路的重合度来判断是否是合法路径。
35.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管理人员获取档案运输指令时,自动生成关联指令,也就是说,将识别的管理身份标识和目标档案身份标识相互关联,同时获取所述管理身份标识和目标档案身份标识的移动线路,在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获取管理身份标识和目标档案身份标识的移动线路后分别和预设的移动线路对比,设置线路重合度阈值,所述线路重合度阈值可设置为90%,当任意一条线路重合度小于预设的重合度阈值,则判定移动线路为非法线路,所述处理器生成告警指令,发送所述告警模块对法发出告警信息。
36.在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计算管理身份标识和目标档案身份标识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的计算方式可以通过计算rfid信号获取,该信号可以是相同的读取器和不同的读取器,并且在处理器中形成一定的坐标位置,根据管理身份标识和目标档案身份标识的坐标位置计算两个标识之间的距离,所述处理器内设有第三距离阈值,当两个标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距离阈值,则将所述管理身份标识和目标档案身份标识建立关联,并同时监控两个标识的移动线路信息。当两个标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距离阈值,则判断所述目标档案的位置的移动线路和最终位置是否在预设的线路和位置上,若是,则断开两个标识之间的关联;若否,所述处理器发出告警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系统可以对档案传输的完整过程进行监控。
37.本实用新型所述处理器还设有第二距离阈值,所述rfid模块在当管理人员进入监控范围时,启动和管理人员最近的rfid读写器对管理身份标识进行监控;举例来说:所述rfid读写器包括第一rfid读写器和第二rfid读写器,其中第一rfid读写器被设置在更靠近入口处,第二rfid读写器为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最接近的相邻rfid读写器,当管理人员从入口进入到档案室时,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和管理人员最近,当管理人员的管理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时,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启动对所述管理身份标识的位置监控,当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探测到所述管理身份标识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则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断开对所述管理身份标识的监控;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档案室中空间上的安装,使得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在断开对所述管理身份标识监控前,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对所述管理身份标识进行监控。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位置处安装有人体探测模块,当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在断开对管理身份标识监控时,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位置的人体探测模块截获当前位置的人体感应信息,并将人体感应信息上传至处理器。在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获取告警信息并识别告警信息对应rfid读写器,并启动对应rfid读写器位置的人体探测模块,用于识别人体感应信息并上传。
38.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