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78931发布日期:2021-06-01 17:2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器件的制造,具体涉及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控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了感光技术及显示技术的具有光控功能的显示面板应用而生。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不同的扫描线分别扫描光控器件和显示器件,即光控器件和显示器件需要在对应的扫描线的控制下工作,导致显示面板内线路的成本和驱动电路设计的成本均急剧增加。

因此,有必要提供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以降低显示面板内线路的成本和驱动电路设计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将扫描线和光控器件、显示器件电性连接,并且扫描线可以驱动光控器件和显示器件同时工作,解决了现有的显示面板的线路的成本和驱动电路设计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及位于所述基板上的扫描线、光控器件和显示器件,所述扫描线和所述光控器件、所述显示器件电性连接,使得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同时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控器件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感光薄膜晶体管和开关薄膜晶体管,所述显示器件包括显示薄膜晶体管,所述扫描线连接于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和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和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同层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感光读取线,所述感光读取线和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导电部,所述导电部设于所述光控器件上,连接所述感光读取线;

导电连接部,所述导电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所述导电部和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复用电极,所述扫描线、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设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多个复用电极的一侧;其中,

所述多个复用电极中每一个复用电极在第一时间段用作公共电极,所述多个复用电极中每一个复用电极在第二时间段用作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无交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多个金属部,所述多个金属部设于所述多个复用电极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多个金属部和所述多个复用电极一一对应;

多个连接部,所述多个连接部和所述多个复用电极一一对应,且所述多个连接部中每一个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复用电极和对应的金属部,以电性连接对应的复用电极和对应的金属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适用于如上文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驱动所述扫描线以驱动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同时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公共复用电极、触控器件和像素电极,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复用电极中每一个复用电极在第一时间段用作公共电极,驱动所述公共电极以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

所述多个复用电极中每一个复用电极在第二时间段用作触控电极,驱动所述触控电极以接收触控驱动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文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光控器件和显示器件,并且所述扫描线和所述光控器件、所述显示器件电性连接,使得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同时工作。该方案中所述扫描线可以驱动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同时工作,即不需要额外的扫描线驱动所述光控器件,也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驱动所述光控器件,该方案节省了线路的成本和驱动电路设计的成本,并且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刷新率和报点率。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不同扫描信号的波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部分区域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靠近”、“远离”、“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上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电性连接”表示两者之间是导通的,不限制于是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提供的仅仅是和本发明关系比较密切的结构和步骤,省略了一些与发明关系不大的细节,目的在于简化附图,使发明点一目了然,而不是表明实际中装置就是和附图一模一样,不作为实际中装置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包括基板40及位于所述基板40上的扫描线10、光控器件20和显示器件30,所述扫描线10和所述光控器件20、所述显示器件30电性连接,使得所述光控器件20和所述显示器件30同时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所述光控器件20的数目和所述显示器件30的数目均大于1,且所述光控器件20和所述显示器件30可以呈对应关系或者非对应关系,此处仅以所述光控器件20和所述显示器件30呈一一对应关系为例进行描述。

可以理解的,所述扫描线10和所述光控器件20、所述显示器件30电性连接,即所述扫描线10可以同时向所述光控器件20和所述显示器件30传输对应的扫描信号,以同时控制所述光控器件20和所述显示器件30开始工作。此实施例可以避免设置两条扫描线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光控器件20、所述显示器件30,即在一条扫描线驱动所述显示器件30的基础上,不需要额外的扫描线驱动所述光控器件20,也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驱动所述光控器件20,此实施例节省了线路的成本和驱动电路设计的成本,并且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00的刷新率和报点率。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00中可以包括多个光控器件20、多个显示器件30和多条扫描线10,例如,所述多个光控器件20和所述多个显示器件30在列和行的方向上,均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重复排列,即以一个光控器件20和一个显示器件30的组合为最小单元沿列和行的方向均重复排列成为矩阵,其中,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光控器件20和多个显示器件30共用对应的一根扫描线10。具体的,所述扫描线10可以向对应一行的多个光控器件20和多个显示器件30传输显示/光控扫描信号gate/laser,使得所述光控器件20和所述显示器件30接收到相同的显示/光控扫描信号gate/laser。假设所述显示面板00包括n1行所述光控器件20和所述显示器件30,则如图2所示,对于任意第i行所述光控器件20和所述显示器件30而言,传输至第(i+1)行的多个光控器件20和第(i+1)行的多个显示器件30的第(i+1)个显示/光控扫描信号gate/laser(i+1)中的脉冲比传输至第i行的多个光控器件20和第i行的多个显示器件30的第i个显示/光控扫描信号gate/laseri中的脉冲延迟的时长为一个脉冲持续的时长。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同一行的多个光控器件20和多个显示器件30同步工作,其中,一帧内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所述多个光控器件20和所述多个显示器件30均完成工作的总时间为t1,则对应的扫描所述多个光控器件20的频率和扫描所述多个显示器件30的频率均为1/t1。需要注意的是,所述一个脉冲持续的时长可以理解为n1行所述光控器件20和所述显示器件30中的任意一行中多个光控器件20和多个显示器件30工作所处的时间段。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光控器件20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感光薄膜晶体管201和开关薄膜晶体管202,所述显示器件30包括显示薄膜晶体管301,所述扫描线10连接于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和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301。具体的,所述显示器件30还包括数据线302,所述显示面板00还包括像素电极601,所述像素电极601和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301相对设置且电性连接,所述扫描线10中的信号可以控制所述像素电极601经由所述显示器件30获取所述数据线302中的信号;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用于感知外界光线并产生光电信号,所述扫描线10也可以控制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经由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获取所述光电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和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301同层设置。具体的,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301可以包括栅极01、覆盖所述栅极01的栅极绝缘层02、设于所述栅极绝缘层02上的有源层03、分别与所述有源层03左右两侧接触设置的源极04和漏极05。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像素连接部302的一端连接所述漏极05,所述像素连接部30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像素电极601,使得所述漏极05和所述像素电极601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有源层03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氢化非晶硅、锗、锗和硅的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的结构均可以和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301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和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301可以同时制备,例如三者中的栅极可以同时制备,三者中的栅极绝缘层也可以同时制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还包括:感光读取线203,所述感光读取线203和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感光读取线203可以通过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接收所述光电信号。具体的,所述光控器件20还包括存储电容204、第一电压线205和第二电压线206,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的栅极、漏极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线206、所述第一电压线205,所述第二电压线206、所述第一电压线205分别向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的栅极、漏极传输对应的工作电压,使得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处于工作状态,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感知外界光线并在源极产生光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二电压线206、所述第一电压线205中传输的信号均为恒定的电压信号;所述存储电容204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的源极和所述第二电压线206,所述存储电容204用于储存所述光电信号;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的栅极和所述扫描线10电性连接,所述扫描线10中的信号使得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在打开时,所述感光读取线203经由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接收保存在所述存储电容204中的所述光电信号。其中,当所述光控器件20中的薄膜晶体管数目分别2个、3个、4个或者5个时,分别和存储电容204组成2t1c、3t1c,4t1c或者5t1c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光控器件20中的感光薄膜晶体管201的光感波段可以包括波长为380nm-780nm的可见光或者波长为780nm-1000nm的红外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还包括:导电部80,所述导电部80设于所述光控器件20上,连接所述感光读取线203;导电连接部90,所述导电连接部9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所述导电部80和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具体的,如图1所示,根据上文的连接关系可知,所述感光读取线203可以依次通过所述导电部80、所述导电连接部90以和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的漏极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感光读取线203可以和所述导电部80同层设置;再进一步的,多条所述感光读取线203可以连接至外界电路以传输相应的感光读取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40上的多个复用电极501,所述扫描线10、所述光控器件20和所述显示器件30设于所述基板40靠近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的一侧;其中,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中每一个复用电极501在第一时间段用作公共电极,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中每一个复用电极501在第二时间段用作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无交集。具体的,所述多个复用公共电极501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具有第一信号,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具有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不相同。

其中,所述基板40具有绝缘性,所述基板40可以为硬性基板或者柔性基板。所述硬性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石英粉、碳酸锶、碳酸钡、硼酸、硼酐、氧化铝、碳酸钙、硝酸钡、氧化镁、氧化锡、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柔性基板可以为聚合物衬底,所述聚合物衬底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传输不同的信号以进行不同的工作,可以节省线路的成本和制备工艺的流程。例如,可以先形成连续的膜层,再将所述连续的膜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其中,所述连续的膜层、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铟锡。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还包括多个金属部503,所述多个金属部503设于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靠近所述基板40的一侧,所述多个金属部503和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一一对应;多个连接部502,所述多个连接部502和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一一对应,且所述多个连接部502中每一个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复用电极501和对应的金属部503,以电性连接对应的复用电极501和对应的金属部503,所述金属部503中每一个金属部503再和对应的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使得对应的复用电极501具有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或者其它的信号。其中,所述导电部80可以和所述金属部503同层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部80的组成材料可以和所述金属部503的组成材料相同,例如导电的金属材料,因此,所述所述导电部80可以和所述金属部503同时制备。

具体的,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中每一个复用电极501在第一时间段用作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像素电极601之间的电压差用于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其中,所述显示面板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或者有机电激光显示面板,此处以所述显示面板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还包括液晶层70,所述液晶层70设于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远离所述基板40的一侧,所述像素电极601可以和所述显示器件30电性连接以获取对应的像素电压。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显示面板00包括多个显示器件30,所述显示面板00也包括和多个显示器件30一一对应的多个像素电极601。其中,所述多个像素电极601可以和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同层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像素电极601可以和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交错设置,所述多个像素电极302的组成材料也可以和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的组成材料相同。结合上文所述,例如,可以先形成连续的膜层,再将所述连续的膜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和所述多个像素电极601,其中,所述连续的膜层、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和所述多个像素电极601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铟锡。

可以理解的,在所述第一时间段,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中每一个复用电极501用作所述公共电极,即每一个复用电极501经由所述连接部502和所述金属部503获取所述第一信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信号可以为恒压信号,此时每一个像素电极601和对应的至少一个公共电极之间均具有电压差,所述电压差产生横向的电场,以驱使所述液晶层70中的液晶分子偏转,从而控制所述显示面板00的画面显示。具体的,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可以和所述多个显示薄膜晶体管301一一对应,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线302可以和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301的源极、漏极其中一者电性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复用电极501可以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301的源极、漏极其中另一者电性连接。当所述扫描线10中的信号使得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301在所述第一时间段打开时,所述数据线302的数据信号经由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301的源极和漏极到达所述像素电极601,所述像素电极601被加载所述数据信号后与对应的至少一个复用电极501之间形成用于驱动所述液晶层70中的液晶转动的水平电场。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和所述多个像素电极601的相对位置关系不限于以上关系,即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除了为ips,还可以为ads或者ffs。

具体的,假设所述显示面板00包括n1行所述光控器件20、所述显示器件30和所述复用电极501。如图2所示,例如,在一帧内的所述第一时间段t1中,所述复用电极501均具有所述第一信号以用作所述公共电极,在此基础上,n1行所述光控器件20和所述显示器件30可以根据对应的扫描信号中的脉冲所处时间段依次工作,具体可以参考上文中关于图2的描述;与此同时,所述复用电极501没有用作所述触控电极,因此所述显示面板00中暂停触控的工作。

具体的,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中每一个复用电极501在第二时间段用作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用于接收触控驱动信号。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可以阵列排布以点扫描的自电容触控传感方式实现触控功能,其中每一所述复用电极501通过对应的线路5011电性连接至触控驱动电路01,每一触控驱动电路01可以通过部分所述线路5011驱动对应的部分所述复用电极501。例如,所述显示面板00的显示区的长度为a、宽度为b,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可以阵列排布成为m*n的矩阵,其中所述显示面板00的显示区的长度方向设有n列复用电极501,所述显示面板00的显示区的宽度方向设有m行复用电极501,进一步的,其中(a/n)可以不大于7mm,(b/m)可以不大于7mm;根据上文描述可知,如图3所示,相邻的两个复用电极501之间设有所述像素电极601。

具体的,此处还是假设所述显示面板00包括n1行所述光控器件20、所述显示器件30和n2个所述复用电极501。如图2所示,例如,在一帧内的所述第二时间段t2中,n1行所述光控器件20和所述显示器件30对应的扫描信号中已无脉冲,即n1行所述光控器件20和所述显示器件30暂停工作,与此同时,所述复用电极501用作所述触控电极,每一个复用电极501经由所述连接部502和所述金属部503获取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可以包括多个触控扫描信号,所述多个触控扫描信号和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一一对应,具体的,例如传输至第(i+1)个的触控电极的第(i+1)个触控扫描信号tx(i+1)中的脉冲比传输至第i个的触控电极的第i个触控扫描信号txi中的脉冲延迟的时长为所述脉冲的时长,即n2个所述触控电极可以根据对应的触控扫描信号中的脉冲所处时间段依次工作,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t2在所述第一时间段t1之后。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均完成工作的总时间为所述第二时间段t2,则对应的扫描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的频率均为1/t2。需要注意的是,所述一个脉冲持续的时长可以理解为任意一个中触控电极工作所处的时间段。可以理解的,一帧内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所述多个光控器件20、所述多个显示器件30和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均完成工作的总时间为(t1+t2),则对应的频率均为1/(t1+t2)。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还可以在第三时间段经由所述连接部502和所述金属部503向所述触控驱动电路01输出触控信号,使得所述触控驱动电路01确定触控点的位置,所述第三时间段不同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例如,当所述复用电极501受到手指触摸时所述复用电极501与手指电容耦合后,所述复用电极501与地形成电容的两极,相当于串联一个电容,对应的电容值会增大,每个复用电极501的电容变化量通过所述触控驱动电路01读取,从而可以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综上所述,一方面,本实施例采用点扫描的自电容触控传感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自电容传感器可以减弱“鬼点”的现象;另一方面,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中每一个复用电极501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分别用作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触控电极,使得所述显示面板00分别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行使液晶偏转变换和触控的功能,此实施例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00中所述显示器件30和所述触控电极工作的可靠性。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所述复用电极501和所述像素电极601可以并排设置,进一步的,两者可以互补设置,例如所述复用电极501的突起部分可以和所述像素电极601中的凹陷部分卡合设置。可以理解的,相邻所述复用电极501和所述像素电极601之间可以具有间隙以绝缘两者,进一步的,所述光控器件20可以与所述间隙相对设置,这样可以避免遮挡外界光线照射至所述光控器件20。进一步的,所述光控器件20中的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均可以和所述像素电极601平行设置,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和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在竖直方向投影的面积之和可以为所述像素电极601在竖直方向投影的面积的(1/16)至1。其中,所述复用电极501、所述像素电极601和所述光控器件20三者之间的排列顺序不限于图5中的顺序。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不同膜层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限于图3中的位置关系。具体的,此处还是以所述显示面板00为液晶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301的栅极绝缘层02、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的栅极绝缘层和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的栅极绝缘层可以相连设置以形成一连续的栅极绝缘层,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和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可以串联设置,例如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的源极可以和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的漏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还可以包括:设于所述基板10和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301之间的光提取层401,所述光提取层401包括周期性交替层叠的折射率不同的两种膜层而成,以反射从外延层20射入的光线,提高led的光提取效率;覆盖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301、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201和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202的第一钝化层402;位于所述第一钝化层402上的多个色阻块403,所述多个色阻块403中每三个相邻的色阻块403可以和一个像素电极601、一个显示薄膜晶体管301相对设置,且每三个相邻的色阻块403的颜色均不相同;覆盖所述多个色阻块403的有机绝缘层404,且所述金属部503和所述导电部80均设于所述有机绝缘层404远离所述基板40的一侧;覆盖所述金属部503和所述导电部80的第二钝化层405,且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和所述多个像素电极601设于所述第二钝化层405远离所述基板40的一侧,所述502部分贯穿所述第二钝化层405;覆盖所述多个复用电极501和所述多个像素电极601的第一配向层406,所述第一配向层406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设于所述液晶层70中的支撑柱407;设于所述液晶层70远离所述基板40一侧的第二配向层408;设于所述第二配向层408远离所述基板40一侧的多个遮挡部409,所述多个遮挡部409中每一个遮挡部409设于相邻的两不同颜色的色阻块403之间;设于所述多个遮挡部409远离所述基板40一侧的彩膜基板504,所述彩膜基板用于504承载所述多个遮挡部409。

本发明还提供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适用于如上文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驱动所述扫描线以驱动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同时工作。

可以理解的,所述扫描线和所述光控器件、所述显示器件电性连接,即所述扫描线可以同时向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传输对应的扫描信号,以同时控制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开始工作。此实施例可以避免设置两条扫描线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光控器件、所述显示器件,即在一条扫描线驱动所述显示器件的基础上,不需要额外的扫描线驱动所述光控器件,也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驱动所述光控器件,此实施例节省了线路的成本和驱动电路设计的成本,并且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的刷新率和报点率。具体的,所述扫描线、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所述扫描线中传递的信号内容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复用电极,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

s1、所述多个复用电极中每一个复用电极在第一时间段用作公共电极,驱动所述公共电极以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

s2、所述多个复用电极中每一个复用电极在第二时间段用作触控电极,驱动所述触控电极以接收触控驱动信号。

可以理解的,所述多个复用电极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传输不同的信号以进行不同的工作,可以节省线路的成本和制备工艺的流程。例如,可以先形成连续的膜层,再将所述连续的膜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所述多个复用电极,其中,所述连续的膜层、所述多个复用电极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铟锡。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每一个复用电极可以通过连接部和金属部电性连接,所述金属部再和对应的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使得所述复用电极具有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或者其它的信号。

具体的,假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1行所述光控器件、所述显示器件和所述复用电极。如图2所示,例如,在一帧内的所述第一时间段中,所述复用电极均具有所述第一信号以用作所述公共电极,在此基础上,n1行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可以根据对应的扫描信号中的脉冲所处时间段依次工作,具体可以参考上文中关于图2的描述;与此同时,所述复用电极没有用作所述触控电极,因此所述显示面板中暂停触控的工作。

在一帧内的所述第二时间段t2中,n1行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对应的扫描信号中已无脉冲,即n1行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暂停工作,与此同时,所述复用电极用作所述触控电极,每一个复用电极经由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金属部获取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可以包括多个触控扫描信号,所述多个触控扫描信号和所述多个复用电极一一对应,具体的,例如传输至第(i+1)个的触控电极的第(i+1)个触控扫描信号tx(i+1)中的脉冲比传输至第i个的触控电极的第i个触控扫描信号txi中的脉冲延迟的时长为所述脉冲的时长,即n2个所述触控电极可以根据对应的触控扫描信号中的脉冲所处时间段依次工作,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t2在所述第一时间段t1之后。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均完成工作的总时间为所述第二时间段t2,则对应的扫描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的频率均为1/t2。需要注意的是,所述一个脉冲持续的时长可以理解为任意一个中触控电极工作所处的时间段。可以理解的,一帧内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所述多个光控器件、所述多个显示器件和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均完成工作的总时间为(t1+t2),则对应的频率均为1/(t1+t2)。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复用电极还可以在第三时间段经由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金属部获取向所述触控驱动电路输出触控信号,以便于所述触控驱动电路0确定触控点的位置,所述第三时间段不同于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例如,当所述复用电极受到手指触摸时所述复用电极与手指电容耦合后,所述复用电极与地形成电容的两极,相当于串联一个电容,对应的电容值会增大,每个复用电极的电容变化量通过所述触控驱动电路读取,从而可以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综上所述,一方面,本实施例采用点扫描的自电容触控传感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自电容传感器可以减弱“鬼点”的现象;另一方面,所述多个复用电极中每一个复用电极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分别用作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触控电极,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分别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行使液晶偏转变换和触控的功能,此实施例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器件和所述触控电极工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供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文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光控器件和显示器件,并且所述扫描线和所述光控器件、所述显示器件电性连接,使得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同时工作。该方案中所述扫描线可以驱动所述光控器件和所述显示器件同时工作,即不需要额外的扫描线驱动所述光控器件,也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驱动所述光控器件,该方案节省了线路的成本和驱动电路设计的成本,并且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刷新率和报点率。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