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通异构多应用系统端到端业务流程的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37366发布日期:2021-05-11 17:1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贯通异构多应用系统端到端业务流程的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贯通异构多应用系统端到端业务流程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各部门先后上线了多套信息系统,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信息系统之间往往存在信息孤岛和数据隔阂。然而,企业内部的运营流程是一个整体,往往是跨部门、跨应用系统的。信息孤岛和数据隔阂导致企业内整体运营流程存在业务断点,需要人为线下去驱动流程的运转,完成业务数据的传递工作。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整体运营流程脱节,影响企业内部的协同管理和外部的业务运营。

如果不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统一的梳理和整体规划,很难解决企业运营中凸显的问题。目前一般采用的解决方式是,对涉及到运营流程的应用系统进行流程梳理及定制开发。涉及到业务集成的应用系统两两之间均需互相协调配合,改造时间久,协调难度大,尤其是异构应用系统,集成难度更高。同时,大量的定制开发工作造成项目的人员投入多、实施周期长、软件质量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贯通异构多应用系统端到端业务流程的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基于总线型的集成架构,将多个应用系统之间点到点的业务流程集成,改为各应用系统与流程集成平台之间进行流程集成,降低业务流程集成的难度和复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贯通异构多应用系统端到端业务流程的实现方法,包括流程建模、流程引擎、监控api和监控页面和应用系统与流程集成平台的交互过程。

一、流程建模:流程集成平台需提供如下任务类型:

(1)接收任务;

(2)服务任务。

二、流程引擎:流程集成平台和应用系统需提供如下的接口:

(1)流程集成平台;

1)启动全局流程的api;

2)提交全局流程任务的api;

(2)各应用系统:由流程集成平台在全局流程的业务衔接点调用执行;

1)启动局部流程的api;

2)提交局部流程任务的api。

三、监控api和监控页面:实现在各应用系统中浏览整体流程的运行情况,及过程中的意见信息:

(1)监控api;

(2)监控页面。

四、应用系统与流程集成平台的交互过程。

一种贯通异构多应用系统端到端业务流程的实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梳理业务流程贯通需求,根据业务监控需求,设计全局流程模板,确定业务衔接点及主要功能,梳理跨系统传输的业务数据及流程数据。根据业务流转的情况,可能需在各局部流程中添加若干衔接点任务;

s2、为流程集成涉及到业务数据确定统一的关键字命名规范。流程集成平台封装全局流程启动api接口,任务提交api接口;各应用系统封装局部流程启动api接口,任务提交api接口;

s3、配置全局流程,在业务衔接点对应的服务任务配置启动或者提交局部流程的api接口;

s4、在各应用系统中,采用数据库或者配置文件的方式配置流程集成平台的访问地址。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采用脚本、编码或者监听器的方式,在业务衔接点配置启动或者提交全局流程的api接口;

s5、各应用系统根据需求,通过脚本或者少量编码的方式在系统中展示全局流程图的监控以及审批意见列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流程建模需要提供接收任务和服务任务两个任务类型。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流程引擎需要提供流程集成平台接口和各应用系统接口,流程集成平台接口包括启动全局流程的api和提交全局流程任务的api,各应用系统接口包括启动局部流程的api和提交局部流程任务的api。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流程集成平台链接企业内异构多应用系统中的局部流程,驱动业务流程以及业务数据的自动化流转,贯通端到端的业务全局流程;不影响现有业务流程的运转模式及操作方式,各应用系统只需要少量的定制开发工作,人员投入少,实施周期短,即可实现业务流程的跨系统集成,业务数据贯通,业务流程整体的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贯通异构多应用系统端到端业务流程的实现方法的主要组成部分框图。

图2为一种贯通异构多应用系统端到端业务流程的实现方法中应用系统与流程集成平台交互过程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贯通异构多应用系统端到端业务流程的实现方法,包括流程建模、流程引擎、监控api和监控页面和应用系统与流程集成平台的交互过程。

一、流程建模

为了实现业务流程的整体监控,描述完整的端到端业务流程,标明业务的衔接点,实现业务自动流转,流程集成平台需提供如下任务类型:

(1)接收任务:无需用户操作的自动节点,用以占位和停留,表明全局流程当前正在进行的业务动作;需依靠应用系统调用流程集成平台提供的api接口,提交该任务,驱动全局流程的流转;

(2)服务任务:无需用户操作的自动节点,表明全局流程当前正在进行的业务动作,用于配置第三方应用系统的服务api接口,触发局部流程的启动和流转,当全局流程流转到该接口时,自动调用第三方应用系统的api接口执行。

二、流程引擎

为了实现对全局流程的监控,全局流程和局部流程的自动流转,应用系统和流程集成平台需提供流程启动及流转相关的api接口和规范;业务数据和流程数据作为接口的参数进行传递,从而跨系统实现流程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收集、协同;流程集成平台和应用系统需提供如下的接口:

(1)流程集成平台:流程集成平台需提供启动全局流程及提交全局流程任务的api接口,根据全局业务的需求,由各应用系统在局部流程的业务衔接点调用执行。

1)启动全局流程的api:各应用系统局部流程启动的先后顺序不同。最先启动的局部流程,根据全局流程监控的需求,在某任务执行前调用本接口,启动全局流程,从而实现对所有局部流程的监控以及局部流程数据的收集。本接口的参数为启动局部流程时产生的局部流程数据;

2)提交全局流程任务的api:应用系统的局部流程通过调用该api接口,提交全局流程中的接收任务,驱动全局流程的流转。本接口的参数为调用该接口的应用系统中的局部流程的流程信息、审批信息及业务数据。

(2)各应用系统:各应用系统根据业务流转及衔接的需求,提供启动局部流程及提交局部流程任务的api接口,由流程集成平台在全局流程的业务衔接点调用执行。

1)启动局部流程的api:用于启动局部流程,由各应用系统根据自己的流程启动api接口进行封装。本接口用于流程集成平台提供的服务任务,配置为服务任务执行的服务api,从而经由流程集成平台实现局部流程的按需自动启动。本接口的参数为全局流程当前已获取的第三方应用系统的流程数据和其他业务数据;

2)提交局部流程任务的api:用于提交局部流程任务,需各应用系统根据自己的任务提交接口进行封装。本接口用于流程集成平台提供的服务任务,配置为服务任务执行的服务api,将应用系统局部流程中需要人为处理的任务,经由流程集成平台按需自动提交,从而实现局部流程的自动化衔接、流转。本接口的参数为局部流程实例唯一标识、全局流程当前已获取的第三方应用系统的流程数据和其他业务数据。

三、监控api和监控页面

为应用系统提供全局流程的监控api和监控页面,应用系统只需要进行少量的开发工作即可实现在各应用系统中浏览整体流程的运行情况,及过程中的意见信息:

(1)监控api,可随时获取当前全局流程的流程图,运行到的流程节点,及各节点执行的时长;

(2)监控页面,包括全局流程实例的运行监控页面,及各节点审批意见,该监控页面通过少量的开发可直接集成到各应用系统中。

四、应用系统与流程集成平台的交互过程

为简化描述过程,需要进行集成的两个应用系统分别以a系统和b系统指代;应用系统和流程集成平台之间的交互过程主要为:

(1)在a系统中,启动a系统中的局部流程实例,在待监控的任务执行前,启动全局流程,全局流程启动之后,进入接收任务;

(2)a系统中的局部流程正常流转,直至到达需启动b系统流程实例的业务衔接点,此时,业务衔接点配置的提交全局流程任务的api接口,会提交全局流程的接收任务;

(3)全局流程流转至服务任务,流程集成平台自动调用服务任务上配置的启动b系统局部流程的api接口,实现b系统局部流程的自动启动,全局流程流转至下一个接收任务;

(4)b系统局部流程在其系统中正常流转。根据业务监控的需要,可在全局流程上设置多个接收任务,在b系统局部流程的多个任务上分别设置提交提交全局流程api接口,b系统的任务执行后,会提交全局流程的接收任务,直至到达需提交a系统任务的任务衔接点;

(5)全局流程提交接收任务,流转至服务任务,流程集成平台自动调用服务任务上配置的提交a系统局部流程任务的api接口,自动提交a系统的任务。全局流程流转至接收任务;

(6)根据业务需求,依据步骤(2)-(5),在流程集成平台和应用系统之间来回交互,直至全局流程结束,完成流程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收集。

一种贯通异构多应用系统端到端业务流程的实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梳理业务流程贯通需求,根据业务监控需求,设计全局流程模板,确定业务衔接点及主要功能,梳理跨系统传输的业务数据及流程数据。根据业务流转的情况,可能需在各局部流程中添加若干衔接点任务;

s2、为流程集成涉及到业务数据确定统一的关键字命名规范。流程集成平台封装全局流程启动api接口,任务提交api接口;各应用系统封装局部流程启动api接口,任务提交api接口;

s3、配置全局流程,在业务衔接点对应的服务任务配置启动或者提交局部流程的api接口;

s4、在各应用系统中,采用数据库或者配置文件的方式配置流程集成平台的访问地址。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采用脚本、编码或者监听器的方式,在业务衔接点配置启动或者提交全局流程的api接口;

s5、各应用系统根据需求,通过脚本或者少量编码的方式在系统中展示全局流程图的监控以及审批意见列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