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物联网水表的用水量监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66243发布日期:2021-06-08 16:1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物联网水表的用水量监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物联网水表的用水量监管方法和系统,属于水量监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居民用水的监控已不需要人工监控,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表系统,但是,现有的智能水表系统只是实时监控和记录居民的用水量,并根据用水量计算水费,没有对用户的用水进行有效监控的用水标准划分来进行水量监管,导致仍存在大量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物联网水表的用水量监管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水表系统无法对用户的用水量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的问题:
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物联网水表的用水量监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5.采集每家居民用户的最近三个月的用水量数据,并根据每家居民用户最近三个月的用水量数据设置当前月份的用水阈值;
6.实时监控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将每家居民用户的实时用水量与用水阈值比较,并对所述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进行管理。
7.所述用水阈值包括:用水第一阈值c1、用水第二阈值c2和用水第三阈值c3;其中,c1<c2<c3。
8.进一步地,通过如下公式分别获取用水第一阈值c1、用水第二阈值c2和用水第三阈值c3:
[0009][0010][0011][0012]
其中,c
p
表示最近三个月的每月用水量平均值;c01、c02和c03分别表示用水第一阈值初始值、用水第二阈值初始值和用水第三阈值初始值;c
max
表示最近三个月的单月用水最大值;c
min
表示最近三个月的单月用水最小值。
[0013]
进一步地,实时监控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将每家居民用户的实时用水量与用水阈值比较,并对所述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进行管理,包括:
[0014]
当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超过用水第一阈值c1时,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消息,向用户告知用水量初级超标信息;
[0015]
当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超过用水第二阈值c2时,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消息,向用户告知用水量中级超标信息;并在工作日的工作时段设置单次用水放水量标准,当居民用户在工作日的工作时段内用水时,单次放水量超过单次用水放水量标准时,通过水表进行声音提示,其中,所述工作时段为9:00——11:00及13:00——17:00;
[0016]
当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超过用水第三阈值c3时,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消息,向用户告知用水量高级超标信息;根据居民用户的实际用水情况设置用水增加量标准,同时,将所述用水增加量标准通过短信形式告知用户。
[0017]
针对超出用水增加量标准的用水量,可通过增加每吨用水的费用或定时给水方式控制用户用水,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用水增加量标准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0019][0020]
其中,c
y
表示用水增加量标准,n表示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三阈值c3之日在内的当月总用水天数;r
y
表示当月剩余天数;r1表示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一阈值c1之日在内的第一阶段用水天数;r2表示超过用水第一阈值c1之日后至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二阈值c2之日在内的用水天数;r3表示超过用水第二阈值c2之日后至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三阈值c3之日在内的用水天数;c
di
表示用户当月的第i天单日用水量;表示选择中的最大值。
[0021]
一种适用于物联网水表的用水量监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22]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每家居民用户的最近三个月的用水量数据,并根据每家居民用户最近三个月的用水量数据设置当前月份的用水阈值;
[0023]
监控管理模块,用于实时监控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将每家居民用户的实时用水量与用水阈值比较,并对所述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进行管理。
[0024]
进一步地,所述用水阈值包括:用水第一阈值c1、用水第二阈值c2和用水第三阈值c3;其中,c1<c2<c3。
[0025]
进一步地,通过如下公式分别获取用水第一阈值c1、用水第二阈值c2和用水第三阈值c3:
[0026][0027]
[0028][0029]
其中,c
p
表示最近三个月的每月用水量平均值;c01、c02和c03分别表示用水第一阈值初始值、用水第二阈值初始值和用水第三阈值初始值;c
max
表示最近三个月的单月用水最大值;c
min
表示最近三个月的单月用水最小值。
[0030]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管理模块包括:
[0031]
初级监控模块,用于当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超过用水第一阈值c1时,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消息,向用户告知用水量初级超标信息;
[0032]
中级监控模块,用于当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超过用水第二阈值c2时,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消息,向用户告知用水量中级超标信息;并在工作日的工作时段设置单次用水放水量标准,当居民用户在工作日的工作时段内用水时,单次放水量超过单次用水放水量标准时,通过水表进行声音提示,其中,所述工作时段为9:00——11:00及13:00——17:00;
[0033]
高级监控模块,用于当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超过用水第三阈值c3时,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消息,向用户告知用水量高级超标信息;根据居民用户的实际用水情况设置用水增加量标准,同时,将所述用水增加量标准通过短信形式告知用户。
[0034]
针对超出用水增加量标准的用水量,可通过增加每吨用水的费用或定时给水方式控制用户用水,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
[0035]
进一步地,所述用水增加量标准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0036][0037]
其中,c
y
表示用水增加量标准,n表示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三阈值c3之日在内的当月总用水天数;r
y
表示当月剩余天数;r1表示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一阈值c1之日在内的第一阶段用水天数;r2表示超过用水第一阈值c1之日后至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二阈值c2之日在内的用水天数;r3表示超过用水第二阈值c2之日后至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三阈值c3之日在内的用水天数;c
di
表示用户当月的第i天单日用水量;表示选择中的最大值。
[0038]
本发明有益效果:
[0039]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物联网水表的用水量监管方法和系统,能够通过多级用水量阈值的设置对用户的用水量进行多级监管,当用户的用水量超过最大限度时,可通过增加每吨用水的费用,或者进行定时定点供水举措来进行耗水较多用户的用水控制监管,达到节约用水的最大效果。
附图说明
[0040]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0041]
图2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物联网水表的用水量监管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0044]
s1、采集每家居民用户的最近三个月的用水量数据,并根据每家居民用户最近三个月的用水量数据设置当前月份的用水阈值;
[0045]
s2、实时监控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将每家居民用户的实时用水量与用水阈值比较,并对所述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进行管理。
[0046]
其中,所述用水阈值包括:用水第一阈值c1、用水第二阈值c2和用水第三阈值c3;其中,c1<c2<c3。
[0047]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能够通过多级用水量阈值的设置对用户的用水量进行多级监管,当用户的用水量超过最大限度时,可通过增加每吨用水的费用,或者进行定时定点供水举措来进行耗水较多用户的用水控制监管,达到节约用水的最大效果。
[0048]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如下公式分别获取用水第一阈值c1、用水第二阈值c2和用水第三阈值c3:
[0049][0050][0051][0052]
其中,c
p
表示最近三个月的每月用水量平均值;c01、c02和c03分别表示用水第一阈值初始值、用水第二阈值初始值和用水第三阈值初始值;c
max
表示最近三个月的单月用水最大值;c
min
表示最近三个月的单月用水最小值。
[0053]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公式获取的三个级别的用水量阈值,能够有效结合居民用水的实际情况进行获取,使用水量阈值的设置与居民用户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高度匹配,并能够根据近期三个月的用水情况进行自动设置调整,能够有效防止居民用户因家庭生活变化而导致的用水量增加时,固定的用水量阈值导致对用户用水的限制不合理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用水监控和限制的合理性。同时,能够在用户合理管控的情况下,保证居民用户的正常生活用水。
[0054]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时监控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将每家居民用户的实时用水量与用水阈值比较,并对所述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进行管理,包括:
[0055]
s201、当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超过用水第一阈值c1时,向用户的手机发送
短信消息,向用户告知用水量初级超标信息;
[0056]
s202、当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超过用水第二阈值c2时,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消息,向用户告知用水量中级超标信息;并在工作日的工作时段设置单次用水放水量标准,当居民用户在工作日的工作时段内用水时,单次放水量超过单次用水放水量标准时,通过水表进行声音提示,其中,所述工作时段为9:00——11:00及13:00——17:00;
[0057]
s203、当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超过用水第三阈值c3时,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消息,向用户告知用水量高级超标信息;根据居民用户的实际用水情况设置用水增加量标准,同时,将所述用水增加量标准通过短信形式告知用户。
[0058]
针对超出用水增加量标准的用水量,可通过增加每吨用水的费用或定时给水方式控制用户用水,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
[0059]
其中,所述用水增加量标准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0060][0061]
其中,c
y
表示用水增加量标准,n表示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三阈值c3之日在内的当月总用水天数;r
y
表示当月剩余天数;r1表示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一阈值c1之日在内的第一阶段用水天数;r2表示超过用水第一阈值c1之日后至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二阈值c2之日在内的用水天数;r3表示超过用水第二阈值c2之日后至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三阈值c3之日在内的用水天数;c
di
表示用户当月的第i天单日用水量;表示选择中的最大值。
[0062]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对用户用水的监管和控制,同时,通过上述用水增加量标准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用户的用水设置标准,使用户在确实需要增加用水量的情况下,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用水,防止对用户过度的监控管制用水造成对用户实际需求用水的影响。进而在保证用水量得到监管和控制的情况下,保证用户的正常及特殊需求用水。并且,在由于漏水等情况下导致耗水过多的情况下,有足够的用水量共用户正常生活。
[0063]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物联网水表的用水量监管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0064]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每家居民用户的最近三个月的用水量数据,并根据每家居民用户最近三个月的用水量数据设置当前月份的用水阈值;
[0065]
监控管理模块,用于实时监控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将每家居民用户的实时用水量与用水阈值比较,并对所述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进行管理。
[0066]
其中,所述用水阈值包括:用水第一阈值c1、用水第二阈值c2和用水第三阈值c3;其中,c1<c2<c3。
[0067]
通过如下公式分别获取用水第一阈值c1、用水第二阈值c2和用水第三阈值c3:
[0068][0069][0070][0071]
其中,c
p
表示最近三个月的每月用水量平均值;c
01
、c
02
和c
03
分别表示用水第一阈值初始值、用水第二阈值初始值和用水第三阈值初始值;c
max
表示最近三个月的单月用水最大值;c
min
表示最近三个月的单月用水最小值。
[0072]
所述监控管理模块包括:
[0073]
当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超过用水第一阈值c1时,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消息,向用户告知用水量初级超标信息;
[0074]
当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超过用水第二阈值c2时,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消息,向用户告知用水量中级超标信息;并在工作日的工作时段设置单次用水放水量标准,当居民用户在工作日的工作时段内用水时,单次放水量超过单次用水放水量标准时,通过水表进行声音提示,其中,所述工作时段为9:00——11:00及13:00——17:00;
[0075]
当每家居民用户的用水量情况超过用水第三阈值c3时,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消息,向用户告知用水量高级超标信息;根据居民用户的实际用水情况设置用水增加量标准,同时,将所述用水增加量标准通过短信形式告知用户。
[0076]
针对超出用水增加量标准的用水量,可通过增加每吨用水的费用或定时给水方式控制用户用水,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
[0077]
其中,所述用水增加量标准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0078][0079]
其中,c
y
表示用水增加量标准,n表示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三阈值c3之日在内的当月总用水天数;r
y
表示当月剩余天数;r1表示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一阈值c1之日在内的第一阶段用水天数;r2表示超过用水第一阈值c1之日后至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二阈值c2之日在内的用水天数;r3表示超过用水第二阈值c2之日后至包含用水量超过用水第三阈值c3之日在内的用水天数;c
di
表示用户当月的第i天单日用水量;表示选择中的最大值。
[0080]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能够通过多级用水量阈值的设置对用户的用水量进行多级监管,当用户的用水量超过最大限度时,可通过增加每吨用水的费用,或者进行定时定点供水举措来进行耗水较多用户的用水控制监管,达到节约用水的最大效果。
[0081]
同时,通过上述公式获取的三个级别的用水量阈值,能够有效结合居民用水的实际情况进行获取,使用水量阈值的设置与居民用户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高度匹配,并能够根据近期三个月的用水情况进行自动设置调整,能够有效防止居民用户因家庭生活变化而导致的用水量增加时,固定的用水量阈值导致对用户用水的限制不合理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用水监控和限制的合理性。同时,能够在用户合理管控的情况下,保证居民用户的正常生活用水。
[0082]
另一方面,通过上述用水增加量标准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用户的用水设置标准,使用户在确实需要增加用水量的情况下,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用水,防止对用户过度的监控管制用水造成对用户实际需求用水的影响。进而在保证用水量得到监管和控制的情况下,保证用户的正常及特殊需求用水。并且,在由于漏水等情况下导致耗水过多的情况下,有足够的用水量共用户正常生活。
[0083]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