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82184发布日期:2021-06-22 16:1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校园管理领域,涉及互联网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幅蓝图描绘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简而言之,“要做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

智慧校园体现在智慧二字,现有的学校选课方式大多为自己选科,没有根据自己的以前的学过的课本以及自己的预习程度去进行合理的选取,或是对选科没有一个指导性的意见。

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服务器、智慧选科模块、智能推荐模块、注册登录模块、科目预习模块、学习交流模块;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学生的学生信息并将学生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内;

所述智慧选科模块用于对学生进行选科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步骤一:学生通过手机终端输入身份证号,并通过手机终端输入选科分析信号,手机终端将选科分析信号发送至智慧选科模块;

步骤二:智慧选科模块接收到学生的身份证号及选科分析信号后,生成查询信号,智慧选科模块将查询信号和该学生的身份证号发送至选科查询模块;选科查询模块接收到查询信号和该学生的身份证号后进行查询处理并生成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选科查询模块将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发送至智慧选科模块;

当智慧选科模块接收到第一信号,则执行步骤三;

当智慧选科模块接收到第二信号,则生成分析失败信号并将分析失败信号发送至该学生的手机终端上;

步骤三:获取学生每科对应的考试成绩并进行分析,将学生考试科目标记为ki,i=1、……、6;获取学生每科考试的成绩并计算均值得到考试科目对应的成绩均值,将成绩均值标记为cki;其中k1表示物理,k2表示化学,k3表示生物,k4表示政治,k5表示历史,k6表示地理;

步骤四:获取学生每科的预习值和交流值并将预习值和交流值分别标记为yki和jki;

步骤五:智慧选科模块向学生的手机终端上发送专业获取信号;学生通过手机终端接收到专业获取信号后并通过手机终端输入学校名称和预选专业名称,然后将学校名称和专业名称发送至智慧选科模块;

步骤六:智慧选科模块接收到学校名称和专业名称后获取该学校对应预选专业的课程;

步骤七:将预选专业的课程与学生考试科目进行匹配,当预选专业的课程涉及学生考试科目,则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课程数量增加一:将学生考试科目的课程数量标记为uki;

步骤八:将成绩均值、预习值和交流值去量化,取其数值;

步骤九: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学生考试科目的选科值eki;其中,b1、b2、b3和b4均为预设比例系数;λ为修正因子;

步骤十:智慧选科模块将学生考试科目的选科值发送至智能推荐模块;

所述智能推荐模块接收到学生考试科目的选科值后并通过选科值由大到小对学生考试科目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学生考试科目和选科值发送至该学生的手机终端上。

优选的,所述学生信息包括学生的身份证号、姓名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包括学生考试科目对应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的考试分数。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注册登录模块,注册登录模块用于学生通过手机终端提交注册信息进行注册并将注册成功的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内;注册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科目预习模块,所述科目预习模块用于学生对学生考试科目进行预习并计算预习值,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s1:学生通过手机终端输入开始预习信号和预习的考试科目名称至科目预习模块,科目预习模块接收到开始预习信号后并与该学生的手机终端通信连接,同时科目预习模块控制该学生的手机终端的摄像头采集学生的预习视频;

s2:学生通过手机终端输入结束预习信号并将结束预习信号发送至科目预习模块,科目预习模块接收到结束预习信号后并与该学生的手机终端断开连接;

s3:科目预习模块将接收到开始预习信号的时刻和接收到结束预习信号的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学生的预习时长;

s4:科目预习模块将学生的预习视频分成若干帧图片并将其发送至工作人员的智能终端上,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终端接收到若干帧图片并根据图片输入在学习状态或未学习状态并将在学习状态或未学习状态发送至科目预习模块;

s5:科目预习模块接收到图片及在学习状态或未学习状态后,统计在学习图片的数量和图片总数量;将在学习图片的数量除以图片总数量得到预习比率;

s6:将学生的预习时长标记为y1;预习比率为y2;

s7:利用公式yd=y1×y2×b5获取得到该学生预习的考试科目的单次预习值wd;其中b5为预设信号系数;

s8:将该学生所有的单次预习值进行求和并取其均值,即得到该学生预习的学生考试科目的预习值yki;

s9:科目预习模块将该学生预习的学生考试科目的预习值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学习交流模块;所述学习交流模块用于学生与对应的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进行在线视频交流并计算交流值,具体步骤为:

ss1:学生通过手机终端发送交流开始信号和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至学习交流模块;学习交流模块接收到交流开始信号和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后并将交流开始信号发送至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对应的手机终端上;

ss2:当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通过手机终端发送同意信号至学习交流模块,则学习交流模块将学生的手机终端与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手机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同时将该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刻标记为交流开始时刻;

ss3:当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通过手机终端发送结束交流信号至学习交流模块,学生交流模块将学生的手机终端与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手机终端断开连接,同时将断开连接的时刻标记为断开时刻,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交流总次数增加一次;

ss4:将交流开始时刻与断开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单次交流时长,并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所有单次交流时长进行求和得到交流总时长;

ss5:设定学生考试科目的交流总次数记为j1,交流总时长记为j2;

ss6:利用公式jki=j1×b6+j2×b7获取得到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交流值jki;其中,b6和b7均为预设比例系数;

ss7:学习交流模块将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交流值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

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的选科查询模块接收到查询信号和该用户编号进行查询处理并生成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的具体步骤为:

sss1:将学生的注册时刻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学生的注册时长,并记为p1;

sss2:获取选科查询模块上一次接收到该学生的查询信号的时刻将其与本次接收到该学生的查询信号的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查询间隔时长,将查询间隔时长标记为p2;当该学生为第一次查询,则间隔时长取值为零;

sss3:若p1×b8-(1/p2)×b9>0则生成第一信号;

若p1×b8-(1/p2)×b9≤0则生成第二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系统包括科目预习模块,科目预习模块用于学生对学生考试科目进行预习并计算预习值,学生通过手机终端输入开始预习信号和预习的考试科目名称至科目预习模块,科目预习模块接收到开始预习信号后并与该学生的手机终端通信连接,同时科目预习模块控制该学生的手机终端的摄像头采集学生的预习视频;学生通过手机终端输入结束预习信号并将结束预习信号发送至科目预习模块,科目预习模块接收到结束预习信号后并与该学生的手机终端断开连接;科目预习模块将接收到开始预习信号的时刻和接收到结束预习信号的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学生的预习时长;科目预习模块将学生的预习视频分成若干帧图片并将其发送至工作人员的智能终端上,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终端接收到若干帧图片并根据图片输入在学习状态或未学习状态并将在学习状态或未学习状态发送至科目预习模块;科目预习模块接收到图片及在学习状态或未学习状态后,统计在学习图片的数量和图片总数量;将在学习图片的数量除以图片总数量得到预习比率;将学生的预习时长标记为y1;预习比率为y2;利用公式yd=y1×y2×b5获取得到该学生预习的考试科目的单次预习值wd;其中b5为预设信号系数;将该学生所有的单次预习值进行求和并取其均值,即得到该学生预习的学生考试科目的预习值yki;科目预习模块将该学生预习的学生考试科目的预习值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

2、本发明设置有学习交流模块;学习交流模块用于学生与对应的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进行在线视频交流并计算交流值,学生通过手机终端发送交流开始信号和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至学习交流模块;学习交流模块接收到交流开始信号和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后并将交流开始信号发送至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对应的手机终端上;当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通过手机终端发送同意信号至学习交流模块,则学习交流模块将学生的手机终端与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手机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同时将该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刻标记为交流开始时刻;当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通过手机终端发送结束交流信号至学习交流模块,学生交流模块将学生的手机终端与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手机终端断开连接,同时将断开连接的时刻标记为断开时刻,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交流总次数增加一次;将交流开始时刻与断开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单次交流时长,并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所有单次交流时长进行求和得到交流总时长;设定学生考试科目的交流总次数记为j1,交流总时长记为j2;利用公式jki=j1×b6+j2×b7获取得到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交流值jki;学习交流模块将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交流值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

3、将成绩均值、预习值和交流值去量化,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学生考试科目的选科值eki;智慧选科模块将学生考试科目的选科值发送至智能推荐模块;智能推荐模块接收到学生考试科目的选科值后并通过选科值由大到小对学生考试科目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学生考试科目和选科值发送至该学生的手机终端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服务器、智慧选科模块、智能推荐模块、注册登录模块、科目预习模块、学习交流模块;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学生的学生信息并将学生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内;

所述智慧选科模块用于对学生进行选科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步骤一:学生通过手机终端输入身份证号,并通过手机终端输入选科分析信号,手机终端将选科分析信号发送至智慧选科模块;

步骤二:智慧选科模块接收到学生的身份证号及选科分析信号后,生成查询信号,智慧选科模块将查询信号和该学生的身份证号发送至选科查询模块;选科查询模块接收到查询信号和该学生的身份证号后进行查询处理并生成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选科查询模块将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发送至智慧选科模块;

当智慧选科模块接收到第一信号,则执行步骤三;

当智慧选科模块接收到第二信号,则生成分析失败信号并将分析失败信号发送至该学生的手机终端上;

步骤三:获取学生每科对应的考试成绩并进行分析,将学生考试科目标记为ki,i=1、……、6;获取学生每科考试的成绩并计算均值得到考试科目对应的成绩均值,将成绩均值标记为cki;其中k1表示物理,k2表示化学,k3表示生物,k4表示政治,k5表示历史,k6表示地理;

步骤四:获取学生每科的预习值和交流值并将预习值和交流值分别标记为yki和jki;

步骤五:智慧选科模块向学生的手机终端上发送专业获取信号;学生通过手机终端接收到专业获取信号后并通过手机终端输入学校名称和预选专业名称,然后将学校名称和专业名称发送至智慧选科模块;

步骤六:智慧选科模块接收到学校名称和专业名称后获取该学校对应预选专业的课程;

步骤七:将预选专业的课程与学生考试科目进行匹配,当预选专业的课程涉及学生考试科目,则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课程数量增加一:将学生考试科目的课程数量标记为uki;

步骤八:将成绩均值、预习值和交流值去量化,取其数值;

步骤九: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学生考试科目的选科值eki;其中,b1、b2、b3和b4均为预设比例系数;λ为修正因子;

步骤十:智慧选科模块将学生考试科目的选科值发送至智能推荐模块;

所述智能推荐模块接收到学生考试科目的选科值后并通过选科值由大到小对学生考试科目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学生考试科目和选科值发送至该学生的手机终端上。

优选的,所述学生信息包括学生的身份证号、姓名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包括学生考试科目对应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的考试分数。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注册登录模块,注册登录模块用于学生通过手机终端提交注册信息进行注册并将注册成功的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内;注册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科目预习模块,所述科目预习模块用于学生对学生考试科目进行预习并计算预习值,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s1:学生通过手机终端输入开始预习信号和预习的考试科目名称至科目预习模块,科目预习模块接收到开始预习信号后并与该学生的手机终端通信连接,同时科目预习模块控制该学生的手机终端的摄像头采集学生的预习视频;

s2:学生通过手机终端输入结束预习信号并将结束预习信号发送至科目预习模块,科目预习模块接收到结束预习信号后并与该学生的手机终端断开连接;

s3:科目预习模块将接收到开始预习信号的时刻和接收到结束预习信号的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学生的预习时长;

s4:科目预习模块将学生的预习视频分成若干帧图片并将其发送至工作人员的智能终端上,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终端接收到若干帧图片并根据图片输入在学习状态或未学习状态并将在学习状态或未学习状态发送至科目预习模块;

s5:科目预习模块接收到图片及在学习状态或未学习状态后,统计在学习图片的数量和图片总数量;将在学习图片的数量除以图片总数量得到预习比率;

s6:将学生的预习时长标记为y1;预习比率为y2;

s7:利用公式yd=y1×y2×b5获取得到该学生预习的考试科目的单次预习值wd;其中b5为预设信号系数;

s8:将该学生所有的单次预习值进行求和并取其均值,即得到该学生预习的学生考试科目的预习值yki;

s9:科目预习模块将该学生预习的学生考试科目的预习值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学习交流模块;所述学习交流模块用于学生与对应的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进行在线视频交流并计算交流值,具体步骤为:

ss1:学生通过手机终端发送交流开始信号和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至学习交流模块;学习交流模块接收到交流开始信号和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后并将交流开始信号发送至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对应的手机终端上;

ss2:当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通过手机终端发送同意信号至学习交流模块,则学习交流模块将学生的手机终端与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手机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同时将该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刻标记为交流开始时刻;

ss3:当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通过手机终端发送结束交流信号至学习交流模块,学生交流模块将学生的手机终端与该学生考试科目的老师手机终端断开连接,同时将断开连接的时刻标记为断开时刻,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交流总次数增加一次;

ss4:将交流开始时刻与断开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单次交流时长,并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所有单次交流时长进行求和得到交流总时长;

ss5:设定学生考试科目的交流总次数记为j1,交流总时长记为j2;

ss6:利用公式jki=j1×b6+j2×b7获取得到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交流值jki;其中,b6和b7均为预设比例系数;

ss7:学习交流模块将该学生对应学生考试科目的交流值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

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的选科查询模块接收到查询信号和该用户编号进行查询处理并生成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的具体步骤为:

sss1:将学生的注册时刻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学生的注册时长,并记为p1;

sss2:获取选科查询模块上一次接收到该学生的查询信号的时刻将其与本次接收到该学生的查询信号的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查询间隔时长,将查询间隔时长标记为p2;当该学生为第一次查询,则间隔时长取值为零;

sss3:若p1×b8-(1/p2)×b9>0则生成第一信号;

若p1×b8-(1/p2)×b9≤0则生成第二信号。

上述公式均是去除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接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和预设阈值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或者大量数据模拟获得。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