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文档序号:25425930发布日期:2021-06-11 21:3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宏观能源结构转型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对电网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在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还要结合不同地区发展转型的需要对电网进行科学规划,这对促进电网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局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存在,目前对电网进行合理规划仍是一个技术难题,为了保证电网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升投资建设的效益,因此,如何对电网在发展中的适配度进行准确的评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对电网在发展中的适配度进行准确的评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及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所述实际利用度用于表征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情况;

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以及所述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所述发展利用度用于表征所述每个电网设备在所述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利用情况;

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确定所述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所述发展适配类型用于表征所述待评价电网在所述预设未来时间段内是否满足用电需求。

可选地,所述根据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及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在所述待评价电网中的网架拓扑,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设备属性,确定所述预设基准负载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及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包括:

根据所述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及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饱和度;

对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饱和度,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设备类型对应的第一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以及所述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所述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预设最大负荷的利用时长,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在所述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等效基准负载参数;

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以及所述等效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

对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设备类型对应的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评价电网中每个供电区域内的每个电网设备在所述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等效基准负载参数以及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

根据所述待评价电网中每个供电区域内的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计算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饱和度;

对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饱和度,和所述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利用度;

根据所述每个供电区域内的每个电网设备在所述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计算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饱和度;

对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饱和度,和所述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利用度;

根据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利用度,和,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利用度,确定所述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确定所述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和所述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利用度;

所述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确定所述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利用度,以及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确定所述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类型的利用度进行标识显示,其中,所述预设类型的利用度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类型的利用度:所述实际利用度、所述发展利用度、所述等效利用度、所述综合利用度以及所述综合发展利用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及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所述实际利用度用于表征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情况;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以及所述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所述发展利用度用于表征所述每个电网设备在所述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利用情况;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确定所述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所述发展适配类型用于表征所述待评价电网在所述预设未来时间段内是否满足用电需求。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在所述待评价电网中的网架拓扑,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设备属性,确定所述预设基准负载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及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饱和度;对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饱和度,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设备类型对应的第一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所述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预设最大负荷的利用时长,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在所述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等效基准负载参数;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在所述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以及所述等效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对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设备类型对应的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待评价电网中每个供电区域内的每个电网设备在所述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等效基准负载参数以及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计算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根据所述待评价电网中每个供电区域内的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计算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饱和度;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饱和度,和所述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利用度;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每个供电区域内的每个电网设备在所述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计算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饱和度;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饱和度,和所述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利用度;根据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利用度,和,所述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利用度,确定所述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和所述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利用度;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利用度,以及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确定所述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对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类型的利用度进行标识显示,其中,所述预设类型的利用度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类型的利用度:实际利用度、发展利用度、等效利用度、综合利用度以及综合发展利用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所述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所述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及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该实际利用度用于表征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情况;根据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以及该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该发展利用度用于表征每个电网设备在该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利用情况;根据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和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确定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该发展适配类型用于表征该待评价电网在该预设未来时间段内是否满足用电需求。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可以基于待评价电网中各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得到主变压器以及线路对应的实际利用度,还基于该待评价电网中各电网设备在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设负载参数,得到主变压器以及线路对应的预测负载参数,根据该实际负载参数以及预测负载参数获取各电网设备对应的实际利用度以及发展利用度。结合该实际利用度以及发展利用度从电网设备的角度分析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度。也就是说,在实际利用度的基础上,可结合负荷需求对待评价电网的当前性能进行预判,根据判断结果对该待评价电网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可以对待评价电网在发展中的适配度进行准确的判断,保证待评价电网健康有序的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包括:

s101、根据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及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该实际利用度用于表征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情况。

其中,该待评价电网中的电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可用关联模型表示,该关联模型是电网物理连接的一种拓扑抽象。该待评价电网中的电网设备可包括变电站(配电站)、线路等其他电网设备,该变电站(配电站)中可包括多台主变压器。变电站(配电站)在关联模型中称为节点,线路在关联模型中称为支路。其中,节点的属性主要包括由设备选型所决定的设备属性及由设备运行状态统计数据所决定的运行属性,线路的属性也主要包括与其对应的设备属性和运行属性。

具体的,节点的设备属性主要包括:指反映设计特性及设备本身所固有的负荷承载能力的相关指标,如主变压器容量、台数(主变压器负载率限值)、主接线形式(转供能力)和设计时所执行的可靠性标准(n-x),节点的运行属性主要包括:指反映设备实际运行水平的相关指标,如容载比、负载率、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过负荷小时、负荷峰谷差、功率因数;线路的设备属性主要包括:线路型号、线路持续允许载流量(导线型号)、分段或联络情况,线路的运行属性主要包括:负载率、功率因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电网设备的属性具体内容进行限定。

可根据该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得到对应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关联模型来说,该实际负载参数用于反映各节点中主变压器的实际运行容量(βt.ac)、各支路的实际运行容量(βl.ac),其中,实际运行容量也可称为实际负载率。

其中,该待评价电网中各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一般与自身对应的设备属性相关,该关联模型中各节点对应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可称为主变压器设计负载率(βt.opt),该关联模型中各支路对应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可称为线路设计负载率(βl.opt),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可用实际负载率(βt.ac、βl.ac)进行表示。以节点和支路为单位,该实际利用度可包括节点的实际利用度、支路的实际利用度,其中,该节点的实际利用度用来反映主变压器选型设计容量的利用程度,即节点的实际利用情况;该支路的实际利用度用来反映线路选型设计容量的利用程度,即支路的实际利用情况。

具体的,可根据主变压器设计负载率(βt.opt)以及上述提到的主变压器的实际负载率(βt.ac)得到该节点的实际利用度;可根据线路设计负载率(βl.opt)以及上述提到的线路的实际负载率(βl.ac)得到该支路的实际利用度。

s102、根据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以及该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该发展利用度用于表征每个电网设备在该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利用情况。

随着电网所覆盖区域的负荷水平的变化,需要对电网的未来进行规划,如对电网进行增容、调整或者扩建以满足覆盖区域的负荷需求。基于该发现,需要对该待评价电网中各电网设备在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负荷水平进行预测。可根据该待评价电网的管理模式,对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负荷水平进行预测,其中,该待评价电网的管理模式和其所在的区域相关,比如该待评价电网为农村电网时,一般可采用基于电力消费潜力的负荷预测方法(如趋势外推法、增长率法等),比如该待评价电网为城市电网时,一般可采用多种互相校验的负荷预测方法(如负荷密度法、大用户法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该待评价电网所在的区域进行限定,也不对负荷水平进行预测的方法进行限定。在得到预测负荷后,可得到该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对应的预测负载参数。以关联模型来说,该预测负载参数用于反映在预设未来时间段内各节点中主变压器的预测运行容量(βt.pre)、各支路的预测运行容量(βl.pre),该预测运行容量也可称为预测负载率。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未来时间段一般是以年为单位进行统计的,可获取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目标年的预测负载参数。

其中,该预设基准负载参数可包括主变压器设计负载率(βt.opt)、线路设计负载率(βl.opt),该预设负载参数可包括上述提到的主变压器的预测负载率(βt.pre)、线路的预测负载率(βl.pre)。以节点和支路为单位,该发展利用度可包括节点的发展利用度、支路的发展利用度,其中,该节点的发展利用度用来反映主变压器期望运行容量的预测利用程度,即节点的预测利用情况;该节点的发展利用度用来反映线路期望运行容量的预测利用程度,即支路的预测利用情况。具体的,可根据主变压器设计负载率(βt.opt)以及主变压器的预测负载率(βt.pre)得到该节点的预测利用程度;可根据线路设计负载率(βl.opt)以及线路的预测负载率(βl.pre)得到该支路的预测利用程度。

s103、根据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和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确定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该发展适配类型用于表征该待评价电网在该预设未来时间段内是否满足用电需求。

其中,电网设备可包括主变压器(节点)以及线路(支路),可通过主变压器的实际利用度以及发展利用度确定主变压器的发展适配类型,可通过线路的实际利用度以及发展利用度确定线路的发展适配类型。该发展适配类型可包括适配、失配等情况。实际利用度以及发展利用度一般可分为五个等级(低、较低、合理、较高和高),可预先设置实际利用度对应的等级、发展利用度对应的等级与发展适配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该对应关系,可得到用于表征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的主变压器对应的发展适配类型以及线路对应发展适配类型。

举例来说,若主变压器(线路)对应的发展适配类型为适配,则可反映主变压器容量设计裕度大,该待评价电网可以满足负荷较长时期(如预设未来时间段)用电增长的需求,即满足用电需求;若主变压器(线路)对应发展适配类型为失配,则可反映现有的负荷水平对主变压器的设计容量有充分利用,预设未来时间段后,可能存在负荷水平突破现有的主变压器的设计容量,即该待评价电网不能满足用电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实际利用度的等级、发展利用度的等级以及发展适配类型进行限定,如该发展适配类型还可包括潜在失配类型。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中,可以基于待评价电网中各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得到主变压器以及线路对应的实际利用度,还基于该待评价电网中各电网设备在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设负载参数,得到主变压器以及线路对应的预测负载参数,根据该实际负载参数以及预测负载参数获取各电网设备对应的实际利用度以及发展利用度。结合该实际利用度以及发展利用度从电网设备的角度分析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度。也就是说,在实际利用度的基础上,可结合负荷需求对待评价电网的当前性能进行预判,根据判断结果对该待评价电网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可以对待评价电网在发展中的适配度进行准确的判断,保证待评价电网健康有序的发展。

可选地,上述根据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及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每个电网设备在该待评价电网中的网架拓扑,和每个电网设备属性,确定该预设基准负载参数。

其中,每个电网设备在该待评价电网中的网架拓扑关系可根据上述提到的关联模型获取,电网设备的设备属性可包括主变压器台数、线路持续允许载流量、相应供电模式下的变电站出线数目等。该预设基准负载参数可包括主变压器设计负载率(βt.opt)、线路设计负载率(βl.opt),其中,该线路设计负载率与自身对应的主变压器设计负载率相关,下面分别对获取主变压器设计负载率(βt.opt)的情况以及获取线路设计负载率(βl.opt)的情况进行介绍。

获取主变压器设计负载率(βt.opt)的情况主要包括:

(1)单座具有x台主变压器的变电站,主变压器设计负载率:

(2)若有n座变电站互联,每座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台数为x,则相应主变压器设计负载率:

(3)在变电站及其互联变电站均满足n-1可靠性标准的前提下,如果变电站间负荷转移系数为m且主变压器容量相同,则主变压器设计负载率:

获取线路设计负载率(βl.opt)的情况主要包括:

(1)基于主变压器设计负载能力下的线路设计负载率:

其中,stn为单台主变压器的容量或平均单台主变压器容量,xt为变电站主变压器台数,sln为线路持续允许输送容量,xl为相应供电模式下的变电站出线数目。

(2)考虑线路n-1情况下,且变电站出线多于1条情况下的线路设计负载率:

βl.opt=(stn×xt×βt.opt)/(sln×(xl-1))

(3)在考虑同一组供电模式下变电站互联,若组间负荷转供需求差值为sm,则相应的线路设计负载率为: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选地,上述根据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及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包括:

s201、根据该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及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饱和度。

其中,可将各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与各电网设备的预设基本负载参数的比值作为各电网设备的实际饱和度,各电网设备的实际饱和度也可称为设计负载能力利用饱和度。具体的,可通过下式计算主变压器的设计负载能力利用饱和度(ηt):

可通过下式计算线路的设计负载能力利用饱和度(ηl):

可以看出,该主变压器的设计负载能力利用饱和度重点反映主变压器实际运行容量对自身设计容量的利用程度;该线路的设计负载能力利用饱和度重点反映线路实际运行容量对自身设计容量的利用程度。

s202、对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饱和度,和每个电网设备的设备类型对应的第一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

s203、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

其中,该第一预设饱和度可根据电网设备类型分为主变压器对应的第一预设饱和度以及线路对应的第一预设饱和度。该主变压器对应的第一预设饱和度可包括主变压器设计负载能力利用饱和度下限(ηt.low)、主变压器设计负载能力利用饱和度期望(ηt.exp)以及主变压器设计负载能力利用饱和度上限(ηt.up)。可根据下述标准判别主变压器的实际利用度(主变压器选型设计容量的利用程度),一般情况下,该主变压器的实际利用度可包括五个等级(低、较低、合理、较高和高):ηt<ηt.low,主变压器容量设计利用度低;ηt.low<ηt<0.9ηt.exp,主变压器容量设计利用度较低;0.9ηt.exp<ηt<1.1ηt.exp,主变压器容量设计利用度合理;1.1ηt.exp<ηt<1.1ηt.up,主变压器容量设计利用度较高;ηt>ηt.up,主变压器容量设计利用度高。

该线路对应的第一预设饱和度可包括线路设计负载能力利用饱和度下限(ηl.low)、线路设计负载能力利用饱和度期望(ηl.exp)以及线路设计负载能力利用饱和度上限(ηl.up),可根据下述标准判别线路的实际利用度(线路选型设计容量的利用程度),一般情况下,该线路的实际利用度可包括五个等级(低、较低、合理、较高和高):ηl<ηl.low,线路容量设计利用度低;ηl.low<ηt<0.9ηl.exp,线路容量设计利用度较低;0.9ηl.exp<ηl<1.1ηl.exp,线路容量设计利用度合理;1.1ηl.exp<ηl<1.1ηl.up,线路容量设计利用度较高;ηl>ηl.up,线路容量设计利用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主变压器的实际利用度判断标准以及线路的实际利用度判断标准和该待评价电网所覆盖的区域对应的负荷需求相关,本申请不对其进行限定。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选地,上述根据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以及该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包括:

s301、根据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预设最大负荷的利用时长,计算每个电网设备在该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等效基准负载参数。

其中,该预设单位时间段一般以年为单位。相应地,该等效基准负载参数包括主变压器年等效基准负载率以及线路年等效基准负载率该主变压器年等效基准负载率是基于主变压器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βt.opt)定义的,具体的,该主变压器年等效基准负载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一年内(8760)的预设最大负荷的利用时长为tmax。

该线路年等效基准负载率是基于线路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βl.opt)定义的,具体的,该线路年等效基准负载率计算公式如下:

s302、根据每个电网设备在该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以及该等效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每个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

其中,可将各电网设备的预测负载参数与各电网设备的等效基准负载参数的比值作为各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各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也可称为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发展利用饱和度。

具体的,可通过下式计算主变压器的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发展利用饱和度

可通过下式计算线路的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发展利用饱和度

s303、对每个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和每个电网设备的设备类型对应的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

s304、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

其中,该第二预设饱和度可根据电网设备类型分为主变压器对应的第二预设饱和度以及线路对应的第二预设饱和度。该主变压器对应的第二预设饱和度可包括主变压器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利用饱和度下限主变压器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利用饱和度期望以及主变压器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利用饱和度上限可根据下述标准判别主变压器的发展利用度(主变压器期望运行容量的预测利用程度),一般情况下,该主变压器的发展利用度可包括五个等级(低、较低、合理、较高和高):主变压器容量运行预测利用度低;主变压器容量运行预测利用度较低;主变压器容量运行预测利用度合理;主变压器容量运行预测利用度较高;主变压器容量运行预测利用度高。

该线路对应的第二预设饱可包括线路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利用饱和度下限线路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利用饱和度期望以及线路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利用饱和度上限可根据下述标准判别线路的发展利用度(线路运行预测利用度),一般情况下,该线路的发展利用度可包括五个等级(低、较低、合理、较高和高):线路容量设运行预测利用度低;线路容量运行预测利用度较低;线路容量运行预测利用度合理;线路容量运行预测利用度较高;线路容量运行预测利用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主变压器的发展利用度判断标准以及线路的发展利用度判断标准和该待评价电网所覆盖的区域对应的负荷需求相关,本申请不对其进行限定。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401、根据该待评价电网中每个供电区域内的每个电网设备在该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等效基准负载参数以及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计算各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

其中,以上述提到的关联模型来说,供电区域内可包括多个节点以及多个支路,此处以一个供电区域为例进行说明,其他类似。可将该供电区域内各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与各电网设备的等效基准负载参数的比值作为各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各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可称为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利用饱和度。

具体的,可通过下式计算主变压器的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利用饱和度

可通过下式计算线路的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利用饱和度

s402、根据该待评价电网中每个供电区域内的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和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计算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饱和度。

其中,供电区域的综合饱和度可包括变电设备综合饱和度以及输电设备综合饱和度

该变电设备综合饱和度可通过下式获取:

其中,stac.i和stac.∑表示变电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具体的,stac.i和stac.∑为供电区域内第i台主变压器的实际负载容量和m台主变压器的实际负载总容量,为供电区域内第i台主变压器的等效饱和度。

该输电设备综合饱和度可通过下式获取:

其中,slac.j和slac.∑表示输电设备的实际负载参。具体的,slac.j和slac.∑为供电区域内第j条线路的实际负载容量和n条线路的实际负载总容量,为供电区域内第j条线路的等效饱和度。

s403、对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饱和度,和该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利用度。

其中,该第二预设饱和度的概念上述已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解释。可根据下述标准判别变电设备的综合利用度,一般情况下,该变电设备的综合利用度可包括五个等级(低、较低、合理、较高和高):变电设备综合利用度低;变电设备综合利用度较低;变电设备综合利用度合理;变电设备综合利用度较高;变电设备综合利用度高。

可根据下述标准判别输电设备的综合利用度,一般情况下,该输电设备的综合利用度可包括五个等级(低、较低、合理、较高和高):输电设备综合利用度低;输电设备综合利用度较低;输电设备综合利用度合理;输电设备综合利用度较高;输电设备综合利用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变电设备的综合利用度判断标准以及输电设备的综合利用度判断标准和该待评价电网所覆盖的区域对应的负荷需求相关,本申请不对其进行限定。

s404、根据每个供电区域内的每个电网设备在该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和每个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计算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饱和度。

其中,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饱和度可包括变电设备综合发展利用度以及输电设备综合发展利用度该变电设备综合发展利用度可通过下式获取:

其中,stpre.i和stpre.σ表示变电设备的预测负载参数。具体的,stpre.i和stpre.σ为供电区域内第i台主变压器的预测负载容量和m台主变压器的预测负载总容量,为供电区域内第i台主变压器的预测饱和度。

该输电设备的综合发展饱和度可通过下式获取:

其中,slpre.j和slpre.σ表示输电设备的预测负载参数,具体的,slpre.j和slpre.σ为供电区域内第j条线路的预测负载容量和n条线路的预测负载总容量,为供电区域内第j条线路的预测饱和度。

s405、对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饱和度,和该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利用度。

其中,该第二预设饱和度的概念上述已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解释。可根据下述标准判别变电设备的综合发展利用度,一般情况下,该变电设备的综合发展利用度可包括五个等级(低、较低、合理、较高和高):变电设备综合发展利用度低;变电设备综合发展利用度较低;变电设备综合发展利用度合理;变电设备综合发展利用度较高;变电设备综合发展利用度高。

可根据下述标准判别输电设备的综合发展利用度,一般情况下,该输电设备的综合发展利用度可包括五个等级(低、较低、合理、较高和高):输电设备综合发展利用度低;输电设备综合发展利用度较低;输电设备综合发展利用度合理;输电设备综合发展利用度较高;输电设备综合发展利用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变电设备的综合发展利用度判断标准以及输电设备的综合发展利用度判断标准和该待评价电网所覆盖的区域对应的负荷需求相关,本申请不对其进行限定。

s406、根据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利用度,和,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利用度,确定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

其中,可根据预先设置的综合利用度对应的等级、综合发展利用度对应的等级与发展适配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得到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该对应关系可如表1所示,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可包括变电设备的发展适配类型、输电设备的发展适配类型。

表1

可以看出,供电区域的综合饱和度是从电网的角度来说的,在供电区域的综合利用度的基础上,再结合该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利用度,可从电网层面对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进行准确的判断。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和所述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确定所述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s501、对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和该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利用度。

其中,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等于该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与该电网设备的等效基准负载参数的比值,可包括主变压器的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利用饱和度以及线路的年等效基准负载率利用饱和度具体求解过程可参考上述描述。相应的,电网设备的等效利用度可包括主变压器的等效利用度以及线路的等效利用度。

该第二预设饱和度的概念上述已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解释。可根据下述标准判别主变压器的等效利用度,该主变压器的等效利用度用于表征主变压器的期望运行容量的利用程度。一般情况下,该主变压器的等效利用度可包括五个等级(低、较低、合理、较高和高):主变压器容量运行利用度低;主变压器容量运行利用度较低;主变压器容量运行利用度合理;主变压器容量运行利用度较高;主变压器容量运行利用度高。

可根据下述标准判别线路的等效利用度,该线路的等效利用度用于表征线路的期望运行容量的利用程度。一般情况下,该线路的等效利用度可包括五个等级(低、较低、合理、较高和高):线路容量设运行利用度低;线路容量运行利用度较低;线路容量运行利用度合理;线路容量运行利用度较高;线路容量运行利用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主变压器的等效利用度判断标准以及线路的等效利用度判断标准和该待评价电网所覆盖的区域对应的负荷需求相关,本申请不对其进行限定。

s502、根据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利用度,以及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确定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

其中,可根据预先设置的实际利用度对应的等级、等效利用度对应的等级、发展利用度对应的等级与发展适配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其中,该发展适配类型可包括适配、失配、潜在失配等,该对应关系具体可如表2所示。

表2

可以看出,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等效利用度以及发展利用度是从设备的角度来说的,将三者结合综合判断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度,即对应的发展适配类型,这样可以更精确的对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进行判断。

可选地,对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类型的利用度进行标识显示,其中,该预设类型的利用度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类型的利用度:实际利用度、发展利用度、等效利用度、综合利用度以及综合发展利用度。

其中,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等级的利用度,如利用度的五个等级(低、较低、合理、较高和高)可分别用蓝色、绿色、黄色、橙色以及红色表示。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颜色的具体形态进行限定。结合上述提到的关联模型,从设备的角度来说,关联模型上节点对应的可视化指标包括主变压器的实际利用度、主变压器的等效利用度以及主变压器的发展利用度,可将节点对应的这三个可视化指标用图表的形态进行显示,如利用柱状图并列显示节点对应的这三个可视化指标,柱状图上的颜色表示对应的利用度等级,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图表的具体形态进行限定。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更清楚的了解节点对应的这三个可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也可以更方便的对比设计容量、目标的运行容量以及未来期望的运行容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可结合上述表2确定出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即主变压器的发展适配类型。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可直接在关联模型的节点上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节点对应的发展适配类型,这样可以将关联模型与节点对应的发展适配类型进行结合,在关联模型上对节点对应发展适配类型进行集中显示,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结合上述提到的关联模型,从设备的角度来说,关联模型上支路对应的可视化指标包括线路的实际利用度、线路的等效利用度以及线路的发展利用度,可将线路对应的这三个可视化指标用图表的形态进行显示,其他内容可参考上述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结合上述提到的关联模型,从电网的角度来说,关联模型上的供电区域对应的可视化指标包括变电设备的综合利用度、输电设备的综合利用度、变电设备的综合发展利用度以及输电设备的综合发展利用度,可将供电区域对应的这四个可视化指标用图表的形态进行显示,如利用柱状图并列显示供电区域对应的这四个可视化指标,柱状图上的颜色表示对应的利用度等级,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图表的具体形态进行限定。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更清楚的了解供电区域对应的这四个可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也可以更方便的对比目前变电设备综合利用水平以及未来预期变电设备综合利用水平之间的关系,目前输电设备综合利用水平以及未来预期输电设备综合利用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而可结合上述表1确定出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可直接在关联模型的供电区域上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供电区域对应的发展适配类型,这样可以将关联模型与供电区域对应的发展适配类型进行结合,在关联模型上对供电区域对应发展适配类型进行集中显示,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601,用于根据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及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该实际利用度用于表征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情况;

第二计算模块602,用于根据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以及该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该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该发展利用度用于表征每个电网设备在该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利用情况;

确定模块603,用于根据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和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确定该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该发展适配类型用于表征该待评价电网在该预设未来时间段内是否满足用电需求。

可选地,确定模块603,还用于根据每个电网设备在待评价电网中的网架拓扑,和每个电网设备的设备属性,确定预设基准负载参数。

可选地,第一计算模块601,具体用于根据该待评价电网中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以及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饱和度;对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饱和度,和每个电网设备的设备类型对应的第一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

可选地,第二计算模块602,还具体用于根据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基准负载参数、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预设最大负荷的利用时长,计算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等效基准负载参数;根据每个电网设备在所述预设未来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参数,以及等效基准负载参数,计算每个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对每个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和每个电网设备的设备类型对应的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

可选地,第一计算模块601,还用于根据待评价电网中每个供电区域内的每个电网设备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等效基准负载参数以及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计算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根据待评价电网中每个供电区域内的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负载参数,和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计算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饱和度;

确定模块603,还用于对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饱和度,和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利用度;

第一计算模块601,还用于根据每个供电区域内的每个电网设备的预测负载参数,和每个电网设备的预测饱和度,计算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饱和度;

确定模块603,还用于对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饱和度,和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利用度;根据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利用度,和,每个供电区域的综合发展利用度,确定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

可选地,确定模块603,还用于对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饱和度,和第二预设饱和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利用度;根据每个电网设备的实际利用度、每个电网设备的等效利用度,以及每个电网设备的发展利用度,确定待评价电网的发展适配类型。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用于对每个电网设备的预设类型的利用度进行标识显示,其中,预设类型的利用度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类型的利用度:实际利用度、发展利用度、等效利用度、综合利用度以及综合发展利用度。

上述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701、存储介质702和总线703,存储介质702存储有处理器701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该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701与存储介质702之间通过总线703通信,处理器701执行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上述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