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77168发布日期:2021-08-06 18:2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态管理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生态保护红线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其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对于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关生态保护红线的制度的研究,另一方面是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分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及其保护的研究。当前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只是在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制度、划定方法、监督管理以及保护等层面,对于划定好的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尚没有引入到软件开发领域,国内外有很多环境方面的webgis软件,bennithiebes等基于极限平衡模型建立了关于斜坡稳定性的webgis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中集成各类滑坡信息,模拟可能性滑坡,可供业务人员作出相应决策;但鉴于我国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现有相关工作尚不能满足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与管理的要求,还需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工作。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一种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系统,以满足环境保护部门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需求、管护人员对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系统的维护需求,以及相关人员对生态保护红线的查询、咨询等需求,实现生态保护红线的网络共享和数据维护,为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保护、环境管理、业务查询、信息发布等服务化、业务化提供基础平台。技术实现要素:(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系统,解决了当前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只是在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制度、划定方法、监督管理以及保护等层面,对于划定好的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尚没有引入到软件开发领域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系统,包括系统数据整理与基础分析模块、数据采集加工与建库模块、数据发布模块、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模块以及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系统;系统数据整理与基础分析模块,对管理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地理特征与基础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整理,包括生态保护红线位置、范围、类别、生态功能、管控要求;对系统数据分析是建立地理管理信息的基础,按数据表现形式划分,项目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基础地理数据是指由测绘主管部门提供及进行维护的各类全省基础地理信息,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采集加工与建库模块,针对生态保护红线环境管理的要求,研究并编制生态保护红线入库分类编码体系,要求编码能够体现功能区的所属行政区、类型、生态功能、管控级别、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信息;结合管理区域内遥感影像图、1:1万地形数据,打印输出生态保护红线空间位置影像图,影像图返回后,要应用于系统中,需要对现有数据进行校验,并附加相关生态保护红线的属性信息,最终建立数据库管理数据;数据发布模块,对生态保护红线图层进行编辑,发布成featureserver,发布红线数据之前,通过arcsde10.0将红线数据导入到sqlserver2005数据库中;将mxd文档发布到arcgisserver上,发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arcgisservermanager,另一种是arccatalog,本方案采用arcgisservermanager,除发布两个mxd文档外,还需要发布一个geometryserver;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模块,通过java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传送到前台;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配置flex服务器,主要是将flex生成的swf文件存放到后台项目的webroot文件夹下,以便于前台页面调用swf文件;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系统包括为地图基本操作模块、红线数据查询统计模块、红线数据维护模块、红线分布特征分析模块以及红线管理文件模块;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系统,最主要的业务是对生态保护红线的查询功能,即查询某点,某范围是不是在生态保护红线之内,或查询某红线所在位置,并高亮显示,以便服务环保部门做出相应的决策。优选的,所述系统数据整理与基础分析模块进一步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根据现有生态保护红线保护规划和图件,分析生态保护红线在管理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各方面信息,结合范围的文字描述以及管理区域1:1万地形数据,对每一个生态保护红线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与范围确定。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加工与建库模块进一步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分类编码体系研究与编制;为了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对管理区域的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统一的编码,编码能够体现功能区的所属行政区,类型等信息,为建立管理区域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库奠定基础。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加工与建库模块的数据建库流程如下:1)数据采集:分为数据标载和数据校验,数据标载首先分析红线区域范围,回放影像图,并在影像图上标出红线位置,填写属性信息表;数据校验根据影像信息校验红线矢量图,检查核对红线区域空间位置,并形成最终电子地图;2)数据处理:根据采集的数据生成生态保护红线标识码,并对属性信息检查表核对,将红线数据的属性信息通过编码匹配到具有空间位置信息的红线区域上;3)数据建库:将处理完的数据进行入库前处理,影像数据融合裁切,并利用入库工具将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最终生成红线区城数据库。优选的,所述数据发布模块进一步包括:数据采集、加工和建库;影像图返回后,不能应用于系统中,需进行数据校验,并附加相关生态保护红线的属性信息,最终建立数据库管理数据。采用arcsde10.0将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存储到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2005中的数据库sde中,将基础地理数据的属性表先导出成excel文件后再导入到sqlserver2005数据库table中。优选的,所述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模块进一步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明确地理信息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分析比较系统的开发方式、采用的开发平台以及工具,确定系统应实现的功能,最终完成系统的开发。优选的,所述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需包括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图形显示、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图形的基本操作、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属性查询、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空间查询、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编辑、生态保护红线分布特征分析和生态保护红线文件的管理公告功能。优选的,所述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系统进一步包括:地图基本操作与浏览,通过提供一套完善的地图操作与浏览工具,方便系统使用人员对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浏览与操作;其中包括地图浏览、放大、缩小、无缝漫游、全图显示、鸟瞰图显示、鸟瞰图定位、图层可见等;地图辅助工具,可以提供多种地图辅助工具,如距离量测、面积量测、获取鼠标点击处经纬度坐标、快速定位(根据省辖市定位)等,方便用户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工作的辅助决策;信息共享和发布,信息共享和发布首先是是管理区域内基础地理数据和管理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共享和发布,该发布首先是将管理区域内的底图和管理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地图采用arcgis制成mxd文档,然后利用arcgisserver,对地图进行发布,对于其属性数据,则将其导入到excel中,再导入到sqlserver中,通过java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存取,利用flex在前台显示。文件管理,该系统中还提供环境保护相关的文件的发布和共享功能,主要的相关文件为环境管理,准入管理和执法管理等,该文件管理模块可以实现文件的上传,删除,显示阅读等,实现了文件的快速发布与显示。查询统计,查询统计包括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两个方面,其中属性查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大的模块,一个模块是基本查询,其中包括区域查询、类型查询和管控级别查询,还有一个模块即为综合查询;在此基本查询模块中,区域查询,主要是查询管理区域内的生态保护红线分布状况,数量,类型和面积统计等;类型查询,主要是查询某一类型的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分布状况,数量,面积等;管控级别查询是查询某一管控区域红线的分布状况,数量,类型和面积等。综合查询即为属性查询中比较综合的模块,其中包括根据红线名称关键字,筛选的红线类型,筛选的管控级别和筛选的面积范围进行查询查询结果在页面中弹框显示,并且最终结果可以导出成excel表格,方便业务人员利用查询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并将查询结果保存以便于生成文档显示;数据维护和管理,数据维护模块主要是对数据库中的生态保护红线数据进行更新、维护,能够及时反映生态保护红线变更情况,并能快速补充生态保护红线环境监督管理信息。主要包括红线的区域编辑工具,方便用户添加、删除生态保护红线;新添加的红线需要填入红线相关信息;红线属性数据的修改等。(三)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系统,通过在现有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显示、生态保护红线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空间查询与定位、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编辑、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分布特征分析和生态保护红线有关的文件管理。2、该种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系统,通过设计综合性管理系统,满足了环境保护部门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需求、管护人员对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系统的维护需求,以及相关人员对生态保护红线的查询、咨询等需求,实现了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网络共享和数据维护,为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保护、环境管理、业务查询、信息发布等服务化和业务化提供基础平台。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生态保护红线地理信息系统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系统技术路线图;图3为本发明数据建库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生态保护红线保护webgis系统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系统,包括系统数据整理与基础分析模块、数据采集加工与建库模块、数据发布模块、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模块以及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系统;系统数据整理与基础分析模块,对管理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地理特征与基础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整理,包括生态保护红线位置、范围、类别、生态功能、管控要求;对系统数据分析是建立地理管理信息的基础,按数据表现形式划分,项目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基础地理数据是指由测绘主管部门提供及进行维护的各类全省基础地理信息,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系统数据整理与基础分析模块进一步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根据现有生态保护红线保护规划和图件,分析生态保护红线在管理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各方面信息,结合范围的文字描述以及管理区域1:1万地形数据,对每一个生态保护红线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与范围确定。数据采集加工与建库模块,针对生态保护红线环境管理的要求,研究并编制生态保护红线入库分类编码体系,要求编码能够体现功能区的所属行政区、类型、生态功能、管控级别、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信息;结合管理区域内遥感影像图、1:1万地形数据,打印输出生态保护红线空间位置影像图,影像图返回后,要应用于系统中,需要对现有数据进行校验,并附加相关生态保护红线的属性信息,最终建立数据库管理数据;数据采集加工与建库模块进一步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分类编码体系研究与编制;为了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对管理区域的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统一的编码,编码能够体现功能区的所属行政区,类型等信息,为建立管理区域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库奠定基础。如图1-3所示,数据采集加工与建库模块的数据建库流程如下:1)数据采集:分为数据标载和数据校验,数据标载首先分析红线区域范围,回放影像图,并在影像图上标出红线位置,填写属性信息表;数据校验根据影像信息校验红线矢量图,检查核对红线区域空间位置,并形成最终电子地图;2)数据处理:根据采集的数据生成生态保护红线标识码,并对属性信息检查表核对,将红线数据的属性信息通过编码匹配到具有空间位置信息的红线区域上;3)数据建库:将处理完的数据进行入库前处理,影像数据融合裁切,并利用入库工具将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最终生成红线区城数据库。数据发布模块,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红线图层进行编辑,发布成featureserver,发布红线数据之前,通过arcsde10.0将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导入到sqlserver2005数据库中;将mxd文档发布到arcgisserver上,发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arcgisservermanager,另一种是arccatalog,本方案采用arcgisservermanager,除发布两个mxd文档外,还需要发布一个geometryserver;数据发布模块进一步包括:数据采集、加工和建库;影像图返回后,不能应用于系统中,需进行数据校验,并附加相关生态保护红线的属性信息,最终建立数据库管理数据。采用arcsde10.0将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存储到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2005中的数据库sde中,将基础地理数据的属性表先导出成excel文件后再导入到sqlserver2005数据库table中。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模块,通过java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传送到前台;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配置flex服务器,主要是将flex生成的swf文件存放到后台项目的webroot文件夹下,以便于前台页面调用swf文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模块进一步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明确地理信息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分析比较系统的开发方式、采用的开发平台以及工具,确定系统应实现的功能,最终完成系统的开发。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需包括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图形显示、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图形的基本操作、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属性查询、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空间查询、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编辑、生态保护红线分布特征分析和生态保护红线文件的管理公告功能。如图4所示,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系统包括为地图基本操作模块、红线数据查询统计模块、红线数据数据维护模块、红线分布特征分析模块以及红线管理文件模块;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系统,最主要的业务是对生态保护红线的查询功能,即查询某点,某范围是不是在生态保护红线之内,或查询某红线所在位置,并高亮显示,以便服务环保部门做出相应的决策。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系统进一步包括:地图基本操作与浏览,通过提供一套完善的地图操作与浏览工具,方便系统使用人员对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浏览与操作;其中包括地图浏览、放大、缩小、无缝漫游、全图显示、鸟瞰图显示、鸟瞰图定位、图层可见等;地图辅助工具,可以提供多种地图辅助工具,如距离量测、面积量测、获取鼠标点击处经纬度坐标、快速定位(根据省辖市定位)等,方便用户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工作的辅助决策;信息共享和发布,信息共享和发布首先是是管理区域内基础地理数据和管理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共享和发布,该发布首先是将管理区域内的底图和管理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地图采用arcgis制成mxd文档,然后利用arcgisserver,对地图进行发布,对于其属性数据,则将其导入到excel中,再导入到sqlserver中,通过java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存取,利用flex在前台显示。文件管理,该系统中还提供环境保护相关的文件的发布和共享功能,主要的相关文件为环境管理,准入管理和执法管理等,该文件管理模块可以实现文件的上传,删除,显示阅读等,实现了文件的快速发布与显示。查询统计,查询统计包括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两个方面,其中属性查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大的模块,一个模块是基本查询,其中包括区域查询、类型查询和管控级别查询,还有一个模块即为综合查询;在此基本查询模块中,区域查询,主要是查询管理区域内的生态保护红线分布状况,数量,类型和面积统计等;类型查询,主要是查询某一类型的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分布状况,数量,面积等;管控级别查询是查询某一管控区域红线的分布状况,数量,类型和面积等。综合查询即为属性查询中比较综合的模块,其中包括根据红线名称关键字,筛选的红线类型,筛选的管控级别和筛选的面积范围进行查询查询结果在页面中弹框显示,并且最终结果可以导出成excel表格,方便业务人员利用查询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并将查询结果保存以便于生成文档显示;数据维护和管理,数据维护模块主要是对数据库中的生态保护红线数据进行更新、维护,能够及时反映生态保护红线变更情况,并能快速补充生态保护红线环境监督管理信息。主要包括红线的区域编辑工具,方便用户添加、删除生态保护红线;新添加的红线需要填入红线相关信息;红线属性数据的修改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