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堂作业的推送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40128发布日期:2021-08-03 14:2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随堂作业的推送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堂作业的推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教师在上课结束后,布置随堂作业时,都是统一布置一套试题,班里面的学生共用一套,但这种作业的布置方式,不能做到个性化的针对每个学生对当前学习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对应布置,导致已经掌握知识点的学生机械和重复性的完成作业,而没掌握的学生则不能针对性的补习,学习效率不高,且不能依据每一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自动推送对应的随堂作业,推送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堂作业的推送系统及方法,可首先通过知识点获取模块和掌握程度获取模块自动获取每一学生对学习的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相应的试题难度基准,再通过作业匹配模块依据每个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匹配对应的随堂作业的试题数量和试题难度级别,然后,再通过试题抽取模块对每一学生针对性的抽取相应的试题并生成作业任务单,最后,通过自动派发模块将作业任务单发送至对应的学生,进而实现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布置作业的目的,以提高学习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随堂作业的推送系统,包括教师端、后台服务端;所述后台服务端包括:

知识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课程教师教学的核心知识点;

掌握程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学生对该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依据该掌握程度获取相应的试题难度基准;

作业匹配模块:用于获取学生应派发作业题目的总量和试题难度配比,并计算每个核心知识点应派发的试题数量和每一核心知识点中的每个难度级别的试题数量;

试题抽取模块:用于从试题库中自动抽取相应的试题,生成作业任务单并发送至教师端;

自动派发模块:用于在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内,判断教师是否在教师端已经将该作业任务单派发,若没有,则自动将该作业任务单派发至学生。

进一步地,所述后台服务端还包括触发模块;所述触发模块用于在当前教师上课结束后,接收教师发送的自动生成随堂作业的指令,并在接收该指令后,向知识点获取模块发送获取当前教师教学的核心知识点的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后台服务端还包括信息提醒模块;所述信息提醒模块用于在生成作业任务单后,向教师端发送该作业任务单的派发提醒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教师端包括:

自主配置及派发模块:用于自主配置随堂作业以及自主选择学生,将配置的随堂作业统一派发至学生;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息提醒模块发送的作业任务单的派发提醒信息;

派发确认模块:用于将自动派发模块发送的作业任务单自主派发至学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还提供一种随堂作业的推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当前课程教师教学的核心知识点,并判断是否自动生成随堂作业,若是,则转至s2,若不是,由教师自主配置随堂作业并派发至学生;

s2:获取学生对该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依据该掌握程度获取相应的试题难度基准;

s3:获取学生应派发作业题目的总量和试题难度配比,并计算每个核心知识点应派发的试题数量和每一核心知识点中的每个难度级别的试题数量;

s4:从试题库中自动抽取相应的试题,生成作业任务单并发送至教师端;

s5:教师自主或系统自动将作业任务单派发至学生。

进一步地,所述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预先将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划分为若干掌握级别,并对每一掌握级别对应设置一阈值范围;

s22:预先将试题难度基准划分为若干难度级别,并将每一难度级别与一掌握级别对应匹配;

s23:基于s22划分好的若干难度级别,预先将试题库中的试题进行分类,并将每一类中的试题与一难度级别进行对应绑定;

s24:在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内,获取当前教学的核心知识点的答题记录中,其正确率数值,并将该正确率数值与阈值范围比较,以获取该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级别及相应的试题难度级别。

进一步地,所述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预先自主配置每次随堂作业应派发的作业题目的总量;

s32:基于s21划分好的若干掌握级别和s22划分好的试题难度级别,为每一掌握级别预先自主配置一相应的试题难度配比k=x1:x2:x3…xn,其中,x1,x2,…,xn分别与一难度级别对应;

s33:依据下式计算每一核心知识点应派发的试题数量s;

s34:依据下式计算每一核心知识点中的每个难度级别的试题数量mi。

进一步地,所述s4中从试题库中自动抽取相应的试题时,优先抽取学生未做过的试题。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可首先通过知识点获取模块和掌握程度获取模块自动获取每一学生对学习的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相应的试题难度基准,再通过作业匹配模块依据每个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匹配对应的随堂作业的试题数量和试题难度级别,然后,再通过试题抽取模块对每一学生针对性的抽取相应的试题并生成作业任务单,最后,通过自动派发模块将作业任务单发送至对应的学生,进而实现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布置作业的目的,简单高效,且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性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的整体流程性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生成随堂作业的流程性框图;

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1—教师端;2—后台服务端;

11—自主配置及派发模块;12—信息接收模块;

13—派发确认模块;21—知识点获取模块;

22—掌握程度获取模块;23—作业匹配模块;

24—试题抽取模块;25—自动派发模块;

26—触发模块;27—信息提醒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随堂作业的推送系统,包括教师端1、后台服务端2;所述后台服务端2包括:

知识点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当前课程教师教学的核心知识点;

掌握程度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学生对该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依据该掌握程度获取相应的试题难度基准;

作业匹配模块23:用于获取学生应派发作业题目的总量和试题难度配比,并计算每个核心知识点应派发的试题数量和每一核心知识点中的每个难度级别的试题数量;

试题抽取模块24:用于从试题库中自动抽取相应的试题,生成作业任务单并发送至教师端1;

自动派发模块25:用于在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内,判断教师是否在教师端1已经将该作业任务单派发,若没有,则自动将该作业任务单派发至学生。

其中,所述后台服务端2还包括触发模块26;所述触发模块26用于在当前教师上课结束后,接收教师发送的自动生成随堂作业的指令,并在接收该指令后,向知识点获取模块21发送获取当前教师教学的核心知识点的指令;所述后台服务端2还包括信息提醒模块27;所述信息提醒模块27用于在生成作业任务单后,向教师端1发送该作业任务单的派发提醒信息。

所述教师端1包括:

自主配置及派发模块11:用于自主配置随堂作业以及自主选择学生,将配置的随堂作业统一派发至学生;

信息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信息提醒模块27发送的作业任务单的派发提醒信息;

派发确认模块13:用于将自动派发模块25发送的作业任务单自主派发至学生。

还提供一种随堂作业的推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当前课程教师教学的核心知识点,并判断是否自动生成随堂作业,若是,则转至s2,若不是,由教师自主配置随堂作业并派发至学生;

s2:获取学生对该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依据该掌握程度获取相应的试题难度基准;

s3:获取学生应派发作业题目的总量和试题难度配比,并计算每个核心知识点应派发的试题数量和每一核心知识点中的每个难度级别的试题数量;

s4:从试题库中自动抽取相应的试题,生成作业任务单并发送至教师端1;

s5:教师自主或系统自动将作业任务单派发至学生。

其中,所述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预先将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划分为若干掌握级别,并对每一掌握级别对应设置一阈值范围;

s22:预先将试题难度基准划分为若干难度级别,并将每一难度级别与一掌握级别对应匹配;

s23:基于s22划分好的若干难度级别,预先将试题库中的试题进行分类,并将每一类中的试题与一难度级别进行对应绑定;

s24:在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内,获取当前教学的核心知识点的答题记录中,其正确率数值,并将该正确率数值与阈值范围比较,以获取该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级别及相应的试题难度级别。

所述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预先自主配置每次随堂作业应派发的作业题目的总量;

s32:基于s21划分好的若干掌握级别和s22划分好的试题难度级别,为每一掌握级别预先自主配置一相应的试题难度配比k=x1:x2:x3…xn,其中,x1,x2,…,xn分别与一难度级别对应;

s33:依据下式计算每一核心知识点应派发的试题数量s;

s34:依据下式计算每一核心知识点中的每个难度级别的试题数量mi。

所述s4中从试题库中自动抽取相应的试题时,优先抽取学生未做过的试题。

本发明工作原理:

继续参照图1至3所示,该系统包括教师端1和后台服务端2,其中后台服务端2又包括:

触发模块26:用于在当前教师上课结束后,接收教师发送的自动生成随堂作业的指令,并在接收该指令后,向知识点获取模块21发送获取当前教师教学的核心知识点的指令;即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可选择自动生成随堂作业或自主配置随堂作业,可由当前教师自由确定;若选择自动生成随堂作业,则向触发模块26发送生成作业的指令即可,若自主配置作业,则通过教师端1的自主配置及派发模块11自主配置即可。

知识点获取模块21:用于在教师选择自动生成随堂作业后,获取当前教师教学的核心知识点;核心知识点可根据教材目录涉及到的知识点,预先自主配置,可采用标签的方式,根据知识点的考察率、易错率等将知识点标记为核心知识点。

掌握程度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学生对该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依据该掌握程度获取相应的试题难度基准。

可预先将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划分为若干掌握级别,并对每一掌握级别对应设置一阈值范围,本实施例中,掌握级别可划分为已经掌握的级别和未掌握的级别,其中,已经掌握的级别的阈值范围为:核心知识点的答题正确率大于或等于70%,而未掌握的级别的阈值范围为:核心知识点的答题正确率小于70%;其中,可再将已经掌握的级别又划分为:

及格的级别:阈值范围为核心知识点的答题正确率大于或等于70%,且小于80%;

良好的级别:阈值范围为核心知识点的答题正确率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90%;

优秀的级别:阈值范围为核心知识点的答题正确率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或等于100%;

再为上述每一级别匹配一试题难度基准,本实施例中,试题难度基准可划分为:

未掌握的级别:其试题难度基准为易或偏易;

及格的级别:试题难度基准为中;

良好的级别:试题难度基准为难;

优秀的级别:试题难度基准为偏难;

可预先将试题库中的试题进行分类,并将每一类中的试题与一难度级别进行对应绑定,这样,在获取每个学生的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的级别后,即可根据其绑定的试题难度基准,在试题库中抽取对应难度的试题,进而依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自适应生成试题,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具体在获取每个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时,可预先设置第二时间阈值(本实施例为90天),然后,获取学生在设置的第二时间阈值的时间内,当前教学的核心知识点的答题记录中,其正确率数值,并将该正确率数值与阈值范围比较,进而可获取该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级别及相应的试题难度级别。

作业匹配模块23:用于获取学生应派发作业题目的总量和试题难度配比,并计算每个核心知识点应派发的试题数量和每一核心知识点中的每个难度级别的试题数量。

为实现对学生进行减负的目的,在生成随堂作业前,可由教师自主配置每次随堂作业应派发的作业题目的总量,并预先针对划分好的掌握级别和试题难度级别,为每一掌握级别预先自主配置一相应的试题难度配比k=x1:x2:x3…xn,其中,x1,x2,…,xn分别与一难度级别对应,如:

及格的难度配比为:x1:x2:x3,其中,x2为及格的级别对应的试题难度基准;

良好的难度配比为:y1:y2:y3,其中,y2为及格的级别对应的试题难度基准;

再依据下式即可计算每一核心知识点应派发的试题数量s;

如,本次课程,学生学了2个核心知识点,预先设置的应派发试题数目的总量为12,则每一核心知识点的试题数量s=6;而每一核心知识点中的每个难度级别的应派发的试题数量mi可由下式计算:

如,上述中的及格级别中的x2难度级别应派发的试题数量为:

试题抽取模块24:依据上述计算的每一核心知识点应派发的试题总量和每一难度级别应派发的试题数量,从试题库中自动抽取相应的试题,生成作业任务单并发送至教师端1;其中,在试题库中自动抽取相应的试题时,优先抽取学生未做过的试题。

自动派发模块25:用于在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内,判断教师是否在教师端1已经将该作业任务单派发,若没有,则自动将该作业任务单派发至学生。

教师端1具体包括:

自主配置及派发模块11:教师可不选择自动生成随堂作业的功能,通过该模块可自主配置随堂作业以及自主选择学生,将配置的随堂作业统一派发至学生;

信息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信息提醒模块27发送的作业任务单的派发提醒信息;

派发确认模块13:用于将自动派发模块25发送的作业任务单自主派发至学生,若教师没有在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内,确认将该作业任务单发送至学生,则由后台服务端2自动发送。

此外,还提供一种随堂作业的推送方法,参照图2至3所示,在教师上课结束后,由教师自主选择是否自动生成随堂作业,若是,则通过后台服务端2自动生成作业,若不是,则由教师在教师端1自主配置随堂作业,并自主选择学生发送;在后台服务端2自动生成作业任务单后,会向教师端1发送是否派发至学生的确认信息,若教师选择确认发送,则将该作业任务单立即发送至对应的学生,若教师在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内,没有选择确认,则由后台服务端2自动发送至学生,以避免教师遗漏,通过该方法可实现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布置作业的目的,简单高效,且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