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拍卖资产风险监控评估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667626发布日期:2021-09-17 21:1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拍卖资产风险监控评估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拍卖资产风险监控评估系统及方法,属于数据信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当前在线拍卖系统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资产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资产拍卖活动,因此导致在线拍卖过程中的相关资产信息流转量大,数据类型种类多,但参与拍卖活动的人员与资产间往往均缺乏直接有效的接触与了解,从而极易存在恶意隐瞒信息等欺诈交易行为、因信息不全而导致交易误判及因信息不足而导致流拍等情况发生,从而导致在线拍卖交易成功率相对较小,且拍卖后存在纠纷率较高,极大的增加了资产在线拍卖交易工作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拍卖资产风险监控评估系统及方法,可有效满足多种类型资产、客户类型参与在线拍卖作业的需要。
4.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拍卖资产风险监控评估系统,包括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数据加密服务平台、交易信息管理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身份识别管理平台、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其中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分别与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数据加密服务平台、交易信息管理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身份识别管理平台建立数据连接,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若干,相互并联并分别与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交易信息管理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身份识别管理平台建立数据连接;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另分别于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交易信息管理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建立数据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包括基于大数据的综合数据管理数据层、拍卖资产信息数据管理层、拍卖客商信息数据管理层、拍卖交易量数据统计管理层,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综合数据管理数据层分别与拍卖资产信息数据管理层、拍卖客商信息数据管理层、拍卖交易量数据统计管理层、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建立数据连接,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综合数据管理数据层、拍卖客商信息数据管理层分别与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身份识别管理平台建立数据连接,所述拍卖交易量数据统计管理层分别与交易信息管理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建立数据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包括交易资产信息存储子系统、客户身份识别信息存储子系统及拍卖交易信息存储子系统,且交易资产信息存储子系统、客户身份识别信息存储子系统及拍卖交易信息存储子系统均与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建立数据连接,其中交易资产信息存储子系统分别与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建立数据连接,所述客户身份识别信息存储子系统与身份识别
管理平台建立数据连接,所述交易资产信息存储子系统分别与数据加密服务平台、交易信息管理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建立数据连接,所述拍卖交易信息存储子系统分别与交易信息管理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建立数据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的交易信息管理平台和身份识别管理平台均为象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结构中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为基础的数据库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的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为工业计算机、pc计算机、移动通讯终端、扫描仪、摄像头、麦克风中的任意一种。
9.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拍卖资产风险监控评估系统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基础拍卖信息,首先通过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采集待拍卖资产的基础数据,将采集的待拍卖资产基础数据发送至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然后由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与数据加密服务平台配合运行,一方面对待拍卖资产拍卖信息、资产风险进行统计评估,并生成资产风险评估清单;另一方面将接收的待拍卖资产基础数据进行编码加密,得到资产加密数据,然后将待拍卖资产基础数据和资产加密数据同步保存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的交易资产信息存储子系统内,同时将资产加密数据生成映射文件,并将映射文件和资产风险评估清单同时推送至交易信息管理平台、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实现待拍卖资产信息发布;第二步,客户身份信息采集;拍卖参与客户首先通过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获取并选择待参与拍卖的资产信息,然后通过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录入客户个人身份信息及根据资产风险评估清单提交客户满足资产风险评估清单的个人风险评估资料,然后将客户个人身份信息和个人风险评估资料发送至身份识别管理平台,并由身份识别管理平台和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及数据加密服务平台同步运行,对客户身份信息和个人风险评估资料进行加密,得到客户身份加密信息,并将客户身份信息和个人风险评估资料及相应客户身份加密信息保存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的客户身份识别信息存储子系统中,同时对客户身份加密信息生成客户身份加密信息映射文件,并将客户身份加密信息映射文件推送至交易信息管理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身份识别管理平台、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第三步,风险评估,由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根据第二步客户通过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选择的待参与拍卖的资产信息,首先从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中调取相应资产的资产加密数据及资产风险评估清单,然后从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获取各客户身份加密信息映射文件,然后一方面由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根据资产风险评估清单与客户身份加密信息映射文件中的个人风险评估资料进行比对,根据各个人风险评估资料与资产风险评估清单数据进行比对,并根据匹配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获得拍卖风险评估清单,并将拍卖风险评估清单保存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的拍卖交易信息存储子系统中,另一方面由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对各客户身份加密信息映射文件对应的客户以往拍卖交易成功率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并将拍卖交易成功率补录到拍卖风险评估清单内,作为附录参考;从而获得资产拍卖风险清单,并将资产拍卖风险清单保存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的拍卖交易信息存储子系统内,同时生成资产拍卖风险清单的同步资产拍卖风险清单映射文件,并将同步资产拍卖风险清单映射文件推送至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身份
识别管理平台内指导后续拍卖交易作业。
10.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步中,拍卖风险评估清单中匹配度高则拍卖风险低,反之拍卖风险高。
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步中,在拍卖交易活动中,一方面由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在线拍卖交易支付工作;另一方面在完成交易后,将拍卖交易活动中的各客户交易数据信息均保存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内,并通过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将各客户交易数据信息补录汇总并补录到拍卖风险评估清单内本发明系统构成简单,数据处理能力强,系统运行稳定性好,可有效满足多种类型资产、客户类型参与在线拍卖作业的需要;并实现对在线拍卖活动中资产、人员信息及拍卖活动数据信息进行精确核对筛查、数据加密及备份,从而一方面可有效防止数据丢失、泄露造成的拍卖信息泄露及丢失风险;另一方面可实现在拍卖前对拍卖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在提前发现排查拍卖风险的同时,另可有效的降低拍卖过程中的风险发生,提高拍卖活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成交率。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13.图中各标号: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1、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2、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3、数据加密服务平台4、交易信息管理平台5、第三方交易平台6、身份识别管理平台7、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8、基于大数据的综合数据管理数据层21、拍卖资产信息数据管理层22、拍卖客商信息数据管理层23、拍卖交易量数据统计管理层24、交易资产信息存储子系统31、客户身份识别信息存储子系统32、拍卖交易信息存储子系统33。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施工,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15.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拍卖资产风险监控评估系统,包括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1、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2、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3、数据加密服务平台4、交易信息管理平台5、第三方交易平台6、身份识别管理平台7、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8,其中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1分别与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2、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3、数据加密服务平台4、交易信息管理平台5、第三方交易平台6、身份识别管理平台7建立数据连接,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8若干,相互并联并分别与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2、交易信息管理平台5、第三方交易平台6、身份识别管理平台7建立数据连接;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2另分别于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3、交易信息管理平台5、第三方交易平台6建立数据连接。
16.需要说明的,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2包括基于大数据的综合数据管理数据层21、拍卖资产信息数据管理层22、拍卖客商信息数据管理层23、拍卖交易量数据统计管理层24,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综合数据管理数据层21分别与拍卖资产信息数据管理层
22、拍卖客商信息数据管理层23、拍卖交易量数据统计管理层24、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1建立数据连接,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综合数据管理数据层21、拍卖客商信息数据管理层23分别与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3、身份识别管理平台7建立数据连接,所述拍卖交易量数据统计管理层24分别与交易信息管理平台5、第三方交易平台6建立数据连接。
17.同时需要注意的,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3包括交易资产信息存储子系统31、客户身份识别信息存储子系统32及拍卖交易信息存储子系统33,且交易资产信息存储子系统31、客户身份识别信息存储子系统32及拍卖交易信息存储子系统33均与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8建立数据连接,其中交易资产信息存储子系统31分别与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1、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2建立数据连接,所述客户身份识别信息存储子系统32与身份识别管理平台7建立数据连接,所述交易资产信息存储子系统31分别与数据加密服务平台4、交易信息管理平台5、第三方交易平台6建立数据连接,所述拍卖交易信息存储子系统33分别与交易信息管理平台5、第三方交易平台6建立数据连接。
1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交易信息管理平台5和身份识别管理平台7均为象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结构中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为基础的数据库结构。
19.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8为工业计算机、pc计算机、移动通讯终端、扫描仪、摄像头、麦克风中的任意一种。
20.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拍卖资产风险监控评估系统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基础拍卖信息,首先通过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8采集待拍卖资产的基础数据,将采集的待拍卖资产基础数据发送至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2,然后由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1与数据加密服务平台4配合运行,一方面对待拍卖资产拍卖信息、资产风险进行统计评估,并生成资产风险评估清单;另一方面将接收的待拍卖资产基础数据进行编码加密,得到资产加密数据,然后将待拍卖资产基础数据和资产加密数据同步保存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3的交易资产信息存储子系统31内,同时将资产加密数据生成映射文件,并将映射文件和资产风险评估清单同时推送至交易信息管理平台5、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8,实现待拍卖资产信息发布;第二步,客户身份信息采集,拍卖参与客户首先通过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8获取并选择待参与拍卖的资产信息,然后通过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8录入客户个人身份信息及根据资产风险评估清单提交客户满足资产风险评估清单的个人风险评估资料,然后将客户个人身份信息和个人风险评估资料发送至身份识别管理平台7,并由身份识别管理平台7和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1及数据加密服务平台4同步运行,对客户身份信息和个人风险评估资料进行加密,得到客户身份加密信息,并将客户身份信息和个人风险评估资料及相应客户身份加密信息保存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3的客户身份识别信息存储子系统32中,同时对客户身份加密信息生成客户身份加密信息映射文件,并将客户身份加密信息映射文件推送至交易信息管理平台5、第三方交易平台6、身份识别管理平台7、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8;第三步,风险评估,由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1根据第二步客户通过拍卖信息操作展示平台8选择的待参与拍卖的资产信息,首先从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3中调取相应资产的资产加密数据及资产风险评估清单,然后从基于分布式存储系
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3获取各客户身份加密信息映射文件,然后一方面由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1根据资产风险评估清单与客户身份加密信息映射文件中的个人风险评估资料进行比对,根据个人风险评估资料与资产风险评估清单数据进行比对,并根据匹配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获得拍卖风险评估清单,并将拍卖风险评估清单保存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3的拍卖交易信息存储子系统33中,另一方面由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1对各客户身份加密信息映射文件对应的客户以往拍卖交易成功率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并将拍卖交易成功率补录到拍卖风险评估清单内,作为附录参考;从而获得资产拍卖风险清单,并将资产拍卖风险清单保存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3的拍卖交易信息存储子系统33内,同时生成资产拍卖风险清单的同步资产拍卖风险清单映射文件,并将同步资产拍卖风险清单映射文件推送至基于大数据的拍卖交易平台2、第三方交易平台6、身份识别管理平台7内指导后续拍卖交易作业。
2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步中,拍卖风险评估清单中匹配度高则拍卖风险低,反之拍卖风险高。
22.值得注意的,所述的第三步中,在拍卖交易活动中,一方面由第三方交易平台6进行在线拍卖交易支付工作;另一方面在完成交易后,将拍卖交易活动中的各客户交易数据信息均保存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拍卖信息存储平台3内,并通过基于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平台1将各客户交易数据信息补录汇总并补录到拍卖风险评估清单内本发明系统构成简单,数据处理能力强,系统运行稳定性好,可有效满足多种类型资产、客户类型参与在线拍卖作业的需要;并实现对在线拍卖活动中资产、人员信息及拍卖活动数据信息进行精确核对筛查、数据加密及备份,从而一方面可有效防止数据丢失、泄露造成的拍卖信息泄露及丢失风险;另一方面可实现在拍卖前对拍卖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在提前发现排查拍卖风险的同时,另可有效的降低拍卖过程中的风险发生,提高拍卖活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成交率。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