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及交互平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10601发布日期:2022-12-20 19:4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及交互平板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交互平板。


背景技术:

2.为了帮助人们在会议中交流,传统技术提供了很多技术方案。一种方式是将演示文稿投影到幕布上展示分享、远程即时通信以及大屏幕触控平板提供书写画布等,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直接连接挂设在墙体上的交互平板,将媒体数据传输到交互平板上显示。还有一种方式是使用数据传输设备,数据传输设备通过连接线与用户的电子设备连接,并将用户的电子设备中的媒体数据传输到会议室中的交互平板上进行展示。
3.现有技术中,由于交互平板通常安装在会议室的墙体上不便于移动,同时数据传输设备的体积设计的越来越小方便携带,因此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向交互平板传输数据时,需要开启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进行连接相关的配置后,电子设备才能够根据用户所进行的配置操作,向交互平板传输媒体数据。
4.但是采用现有技术,电子设备在向交互平板传输数据之前需要用户进行的配置操作流程较为繁琐费时,增加了传输数据之前进行配置的等待时间,进而降低了数据传输效率、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交互平板,由交互平板对交互平板的用户进行拍照,随后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确定用户所使用的电子设备的连接信息,并将连接信息直接发送至电子设备,使电子设备与交互平板建立连接关系从而传输数据,在这个过程中用户都不需要进行相关的连接配置操作,从而减少了数据传输所需的配置流程以及等待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以及提高了交互平板的用户体验。
6.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并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的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与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已注册的电子设备;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交互平板的通信信息;其中,所述通信信息用于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交互平板发送数据;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在显示屏幕上显示所述数据对应的内容。
7.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与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已注册的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其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多个人脸图像的特征信息,多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每个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
8.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包括目标物体的图像之前,还包括:当接收到注册指令,获取包括人脸图像的注册图像中,并确定所述注册图像中人脸图像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设备信息,得到第一对应关
系,并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存入所述映射关系。
9.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映射关系存储在服务器中,所述交互平板通过互联网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所述映射关系。
10.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物体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所述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人脸特征。
11.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所述通信信息包括:所述交互平板的ip地址和mac地址。
12.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交互平板的通信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通过wi-fi direct技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交互平板的通信信息。
13.在本技术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获取包括多个目标物体的图像,分别确定所述多个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多个特征信息,确定多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分别向所述多个电子设备发送所述交互平板的通信信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用于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交互平板发送数据;接收所述多个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在显示屏幕上的不同区域内,分别显示所述多个电子设备的数据对应的内容。
1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接收交互平板发送的通信信息;其中,所述通信信息包括:所述交互平板的ip地址和mac地址;根据所述交互平板的ip地址和mac地址,通过wi-fi direct技术,向所述交互平板发送数据。
15.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交互平板,可用于执行如本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例如,该交互平板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并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的特征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与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已注册的电子设备;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交互平板的通信信息;其中,所述通信信息用于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交互平板发送数据;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显示模块,用于在显示屏幕上显示所述数据对应的内容。
16.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用于执行如本技术第二方面任一项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例如,该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模块,接收交互平板发送的通信信息;其中,所述通信信息包括:所述交互平板的ip地址和mac地址;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交互平板的ip地址和mac地址,通过wi-fi direct技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交互平板发送数据。
17.综上,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交互平板,能够当用户将要使用电子设备向交互平板传输投屏数据时,可以由交互平板对用户进行拍照,随后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确定用户所携带的电子设备、进而确定电子设备,并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将该交互平板的通信信息直接发送至电子设备,使电子设备能够根据通信信息向交互平板传输数据,在这个过程中用户都可以不进行相关的连接配置操作,与图3所示的技术相比,减少了电子设备1向交互平板4传输数据之前,电子设备等待用户a进行数据传输所需的配置流程以及等待时间,由电子设备1“被动地”等待用户输入信息、变化为交互平板“主动地”代替获取用户获取信息,从而减少了数据传输所需的配置流程以及等待时间,使电子设备向交互平板的数据传输过程更加智能,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以及提高了交互平板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所应用的一种数据传输场景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所应用的另一种数据传输场景的示意图;
21.图3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一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24.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另一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25.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8.图1为本技术所应用的一种数据传输场景的示意图,其中,如图1所示,以用户a需要会议上分享电子设备1中演示文稿的场景作为示例,由于电子设备1屏幕大小的限制,用户a可以将电子设备1使用连接线2与数据传输设备3连接后,通过数据传输设备3将电子设备1的显示界面中所显示的演示文稿的画面传输到挂设在墙体上的交互平板4进行显示。
29.其中,电子设备1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机或者工作站等具有显示界面的设备;数据传输设备3又可称为投屏设备、投屏器、无线投屏器、传屏器或者无线传屏器等,交互平板4(interactive white board)又可被称为交互智能平板、智能交互平板、智能交互白板、大屏幕平板或简称为大板等。数据传输设备3与交互平板4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wi-fi)、蓝牙或者其他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等。交互平板4能够配合数据传输设备3共同实现电子设备1中演示文稿的分享。在一些实施例中,交互平板4还能够单独实现远程即时通信以及通过可触控面板提供书写画布等功能。在一些实现中,数据传输设备3与交互平板4可以由同一家生产厂商提供,用户a可以同时购买数据传输设备3和交互平板4,并将交互平板4安装到会议室墙体上后,使用数据传输设备3将电子设备1的显示界面上的画面传输到会议平板4
显示。
30.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之间能够进行数据通信,例如电子设备1与数据传输设备3之间可以设置连接线2以通过有线通信方式相互连接。连接线2可以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连接线、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简称:hdmi)连接线或者网线等。在一种实施例中,usb连接线可以是usb type-c连接线。由于交互平板4通常安装在会议室的墙体上不便于移动,同时数据传输设备3的体积设计的越来越小方便携带,因此数据传输设备3通常是通过usb连接线2等有线方式与电子设备1连接,并通过wi-fi、蓝牙等无线通信方式与交互平板4连接。
3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2可以与数据传输设备3分体式设置,连接线2可以由数据传输设备3的厂商提供、或者由用户a单独购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2可以和数据传输设备3一体化设置,即连接线2和数据传输设备3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设备,此时连接线2可以视视为是数据传输设备3的一部分,这样用户a在将数据传输设备3连接电子设备1时,可以省略了数据传输设备3与连接线2的一端进行连接的步骤,只需要将电子设备1与连接线的另一端进行连接,从而提高了效率,也能够避免因为找不到连接线2而导致数据传输设备3无法连接电子设备1的情形。
32.图2为本技术所应用的另一种数据传输场景的示意图,在如图2所示的会议场景中,电子设备1可以在不需要连接如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3的情况下,直接与交互平板4建立连接关系,随后,用户a可以将所使用的电子设备1的显示界面中所显示的内容,通过电子设备1与交互平板4之间的连接关系,传输到挂设在墙体上的交互平板4进行显示。其中,电子设备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等具有显示界面的设备,电子设备1与交互平板4之间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建立的无线连接关系,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wi-fi、蓝牙或者其他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等。
33.图3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如图3所示的方法示出了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场景中,电子设备1与交互平板4建立连接关系、并最终由电子设备1将数据传输到交互平板4的过程。
34.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用户a需要将电子设备1的内容数据发送至交互平板4进行显示,首先在步骤s1打开电子设备1中用于数据传输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以是交互平板4的生产商提供的、与交互平板4对应的程序。随后用户a在步骤s2在电子设备1内运行的应用程序中,对电子设备1与交互平板4之间建立连接关系进行配置,例如,用户a进行选择交互平板、输入用户名、输入密码等配置操作。
35.随后,在步骤s3中,电子设备1根据用户a进行的配置操作,向交互平板4发送连接请求,在连接请求中可以携带电子设备1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可以是任意能够唯一标识电子设备的信息,例如,电子设备的媒体存取控制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简称:mac地址)、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简称:imei)、移动设备识别码(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简称:meid)、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简称:imsi)等。
3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具体可以根据用户a所进行的配置,通过蓝牙、wi-fi等近距离无线方式,向交互平板4发送连接请求。则对于交互平板4,在接收到电子设备1发
送的连接请求之后,在步骤s4向电子设备发送连接信息。例如,交互平板4可以根据连接请求为电子设备分配ip地址等,并将分配的ip地址发送给电子设备。
37.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的步骤s3中,电子设备1向交互平板4发送的连接请求时,当应用在图2所示的场景中,则为电子设备1直接向交互平板4发送连接请求,当应用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则为电子设备1通过数据传输设备3向交互平板4发送连接请求。同样地,在s5中所电子设备1和交互平板4所建立的连接关系,当应用在图2所示的场景中,则为电子设备1与交互平板4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关系,当用于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则为电子设备1通过数据传输设备3,建立的数据传输设备3与交互平板4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关系。
38.最终,电子设备1在接收到连接信息后,在步骤s5中使用连接信息与交互平板4建立连接关系,例如可以通过ip地址等与交互平板4建立wi-fi连接关系。使得在连接关系建立之后,在步骤s6中,电子设备1就可以向交互平板4发送数据,实现将电子设备1的显示内容发送至交互平板4进行显示。
39.但是,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数据传输,对于电子设备1而言,还需要用户a至少进行打开应用程序、连接配置等操作之后,电子设备1这才能够根据用户a的操作与交互平板4建立连接关系并最终传输数据,在这个过程中,电子设备1需要用户a进行的配置操作流程较为繁琐费时,增加了电子设备1在传输数据之前所需等待时间,一旦用户a对配置流程不熟悉、或者配置过程中出现错误,将影响数据传输的效率,进而降低交互平板的用户体验。
40.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交互平板,由交互平板对交互平板的用户进行拍照,随后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确定用户所使用的电子设备的连接信息,并将连接信息直接发送至电子设备,使电子设备与交互平板建立连接关系从而传输数据,在这个过程中用户都不需要进行相关的连接配置操作,从而减少了数据传输所需的配置流程以及等待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以及提高了交互平板的用户体验。
41.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4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或者图2所示的场景中,由电子设备1和交互平板4执行。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43.s101:交互平板获取包括目标物体的图像,并通过s102计算出目标物体的特征。其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平板可以设置图像采集装置和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可用于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图像,随后处理装置可以计算出图像中目标物体的特征。
44.在本实施例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目标物体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用户,则s101中所获取的图像中包括人脸图像,同时,s102中计算的特征可以是图像中人脸图像的特征信息,其中,人脸的特征信息是通过人脸特征提取模型计算得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人脸特征提取模型输入为包含人脸的图像,输出为图像中最大人脸的特征,因此,如果图像中只有一个人脸图像,则输出就是这个人脸图像对应的特征,如果图像中有多个人脸图像,则输出为其中最大脸图像的特征;如果没有人脸图像,输出为空。
45.示例性地,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一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在图5所示的场景中,挂设在会议室墙体上的交互平板4上,在边框的正上方居中处设置有图像采集模块
41,该图像采集模块41可以是摄像头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采集模块41可以不间断地向环境进行拍照,并通过人脸识别等方式确定图像中是否包括用户的人脸,则当交互平板4通过其图像采集模块41采集到包括人脸的图像后,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算法计算出人脸的特征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人脸识别算包括人脸检测、人脸关键点检测、人脸矫正和人脸特征提取等步骤,其中,人脸检测步骤包括retinaface、mobilenet、yolo、mtcnn等方法及其相关变形方法;人脸矫正步骤包括仿射变换、透射变换等方法;人脸特征提取包括:mobilefacenet、vggface等训练好的识别率较高的人脸识别网络。
46.又示例性地,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另一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在图6所示的场景中,交互平板4可以在其显示屏幕上显示例如“一键投屏”等形式的控件42,则在如图4所示的s100中用户a需要站在交互平板4的图像采集模块41前方点击控件42,并通过点击操作向交互平板4发出图像采集指令,则当交互平板接收到用户a通过对控件42的点击操作发出的图像采集指令,开始执行s101中通过图像采集模块41获取图像的步骤,此时图像中包括了人脸,可以直接计算所获取的图像中的人脸特征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仅为交互平板4接收图像采集指令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交互平板4还可以接收用户a通过其他形式发出的图像采集指令,例如,交互平板4接收用户a通过遥控器、鼠标键盘等交互设备发出的指令;或者用户a通过语音方式说出指令,由交互平板4的语音识别模块识别出用户a所说的指令等。又或者,用户a还可以通过开启电子设备1上的应用程序,并通过电子设备1的应用程序中的点选操作,向交互平板4发送图像采集指令。
47.s103:交互平板根据s101中获取的图像中,s102中计算得到的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确定与该目标物体对应的电子设备,进而确定与该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信息。
48.具体地,基于如图5和图6所示的场景,不同用户可以拿着不同的电子设备1进入会议室,并希望在相同的交互平板4上进行投屏,则用户和电子设备1之间可以存着对应关系,例如,每个用户可以携带自己的电子设备1,交互平板4通过人脸的特征信息也就能够确定用户,进而确定用户对应的电子设备;又例如,多个用户可以共用一个电子设备1,例如,一个公司会议室内放置的电子设备1,由公司内不同用户可以分别使用该电子设备1向交互平板4上投屏,则交互平板通过多个人脸的特征信息确定是多个用户中任一用户时,可以确定出所对应的电子设备1。
4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与交互平板4可以通过wi-fi direct技术进行通信,则用于二者进行通信的wi-fi direct的通信信息可以包括: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等。例如,交互平板4为了与电子设备1通过wi-fi direct技术进行通信,首先需要确定电子设备1的wi-fi direct通信信息,随后,交互平板4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的wi-fi direct通信信息,向电子设备1发送交互平板4的wi-fi direct通信信息,使得电子设备1在接收到交互平板的wi-fi direct通信信息后,通过wi-fi direct方式向交互平板传输数据。
50.基于用户与电子设备的对应关系,交互平板在采集到包括用户的人脸的图像后,根据图像中人脸的特征能够确定出唯一的用户,进而可以根据用户确定出用户所对应的电子设备,最终确定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因此在s103中,从上述用户、用户的人脸图像、人脸的特征信息、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整个对应关系中,交互平板可以在采集到包括用户的图像后,即可确定对应的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
5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示例中的对应关系可以以映射关系的方式存储,其中,映射
关系可以包括多个对应关系,每个对应关系中,包括一个用户的人脸的特征信息,以及该特征信息对应的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例如映射关系可以表示为:“用户a的人脸特征信息-通信信息1”、“用户b的人脸特征信息-通信信息2
”……
等。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交互平板4,在如图5或图6所示的场景中,当获取用户a的特征信息后,可以通过映射关系中,用户a的特征信息与其通信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该映射关系中的通信信息为设备信息。具体地,交互平板4可以在得到用户a的人脸特征信息后,与映射关系中的特征信息,根据进行相似度的检测,并确定相似度最高的特征所对应的通信信息。其中,相似度检测算法包括但不限于:余弦相似度检测、l2距离相似度检测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交互平板4将人脸特征信息与映射关系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相似度检测时,也可以使用检索算法,例如排序检索或者其他具有较快检索速度的检索算法。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映射关系中,每个对应关系还可以包括人脸所属用户的用户名、用户的照片等其他信息,从而提高后续根据特征信息从映射关系中确定设备信息的准确度,并可以由用户对特征信息进行可视化的管理与操作等,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54.在一些实施例中,映射关系可以存储在交互平板内的存储空间内,在处理模块需要使用时,从存储空间中读取所存储的映射关系。或者,映射关系还可以存储在与交互平板4连接的其他网络服务器中,由交互平板4通过互联网从服务器中获取映射关系。又或者,映射关系还可以是交互平板4的运营商在销售交互平板时确定,并存储在交互平板中的。而在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会议场景中,还可以在预约会议时生成映射关系,并在会议结束后删除映射关系。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本技术所处理的是人脸图像,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还可以对人脸图像的特征信息进行加密存储以及加密传输,本技术对具体的加密方式不做限定。
56.s104:交互平板4根据所确定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将交互平板4自身的通信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1,相应地,电子设备1则接收交互平板4的通信信息。
57.具体地,交互平板4在确定电子设备1的设备信息后,即可根据设备信息,通过交互平板4中的通信模块向电子设备1发送数据,则在s104中交互平板4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的设备信息,向电子设备1发送交互平板4的通信信息,例如发送交互平板的mac地址和ip地址等。使得电子设备1在接收到通信信息后,可以根据通信信息向交互平板4发送数据。
58.在一些实施例中,交互平板4向电子设备1发送的通信信息,具体可以是经过编码压缩处理的ip地址和mac地址,则电子设备1接收到通信信息后,通过解压和解码处理,得到其中的ip地址和mac地址。
59.s105:电子设备1根据交互平板4的通信信息,向交互平板4发送数据,所述数据包括电子设备1待投屏的视频、图像和/或文字等。使得交互平板4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交互平板4的显示模块显示所接收到的数据对应的内容。本技术对交互平板4在接收到电子设备1发送的数据之后,对数据所进行的处理不做限定。
60.在一种实施例中,交互平板4为了与电子设备1通过wi-fi direct技术进行通信,则交互平板4通过wi-fi通信模块,根据电子设备1的设备信息中的mac地址和ip地址向电子设备1发送交互平板4的通信信息;相应地,电子设备1也可以根据通信信息中的mac地址和ip地址向交互平板发送数据。或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交互平板4还可以通过蓝牙等方式向电子设备发送其通信信息,则此时,设备信息是电子设备1的蓝牙地址等蓝牙通信
信息,交互平板4在确定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后,通过蓝牙通信模块向电子设备1发送交互平板4的wi-fi通信信息,使得电子设备1可以通过wi-fi通信方式向交互平板4发送数据。
61.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交互平板4还可以与电子设备1通过5g相关的传输协议进行通信,则设备信息是电子设备1的5g通信地址等通信参数、通信信息是交互平板4的5g通信地址等通信参数,同样可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62.综上,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用户将要使用电子设备向交互平板传输投屏数据时,可以由交互平板对用户进行拍照,随后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确定用户所携带的电子设备、进而确定电子设备,并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将该交互平板的通信信息直接发送至电子设备,使电子设备能够根据通信信息向交互平板传输数据,在这个过程中用户都可以不进行相关的连接配置操作,与图3所示的技术相比,减少了电子设备1向交互平板4传输数据之前,电子设备等待用户a进行数据传输所需的配置流程以及等待时间,由电子设备1“被动地”等待用户输入信息、变化为交互平板“主动地”代替获取用户获取信息,从而减少了数据传输所需的配置流程以及等待时间,使电子设备向交互平板的数据传输过程更加智能,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以及提高了交互平板的用户体验。
6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执行时,交互平板4所需要使用的映射关系中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交互平板根据用户的注册指令获取、生成、并存储的。其中,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使用不同的设备进行注册,例如,用户可以使用电子设备1进行注册、或者用户可以直接在交互平板上进行注册,或者用户还可以在其他任意具有相关功能的电子设备上注册(而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此时所使用的其他电子设备需要与交互平板处于同一个局域网内进行注册)。例如,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的示例可以单独执行,或者,可以在如图4所示的s100之前执行。下面,以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用户所使用的电子设备1作为执行主体,进行用户注册的过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的方法包括:
64.s201: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用户的注册指令。
65.其中,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交互平板上显示的控件或者其他形式,向交互平板发出注册指令,用于指示对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以及用户的电子设备的连接信息进行注册。
66.s202:电子设备获取注册图像,注册图像包括用户的人脸图像。其中,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采集用户的图像,对用户进行注册。或者,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选择或者上传的图像,并根据图像对用户进行注册。
67.s203:电子设备确定注册图像中人脸的特征信息。电子设备具体可以通过与s102中相同的人脸特征识别的方法确定人脸特征信息,不再赘述。
68.s204:电子设备确定该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电子设备还可以确定用户希望连接的交互平板的信息,此时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通过交互设备输入的交互平板的信息。
69.s205:电子设备根据s203中确定的特征信息、以及s204中获取的设备信息,得到电子设备的用户的人脸特征与设备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得到的对应关系存入映射关系中。
7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或交互平板得到映射关系后,将映射关系发送至局域网内设置的服务器、存储器中或发送到云端进行共享,由局域网内其他交互平板都可以
读取到该映射关系,并在各自进行人脸识别时使用或者实时调用该映射关系。
71.此外,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以一个电子设备1向交互平板4发送数据,并且交互平板4在其显示屏幕上显示该一个电子设备1的流程作为示例。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的流程还可以应用于多个电子设备1同时向交互平板4发送数据,交互平板4同时显示该多个电子设备1的内容,从而通过并行的方式,同时实现多个电子设备1的同时传屏,减少了对每个电子设备进行单独配置的过程,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用户体验。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多人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示例,在公司会议的场景中,多人的人脸特征对应于会议室的一台电脑;在家庭电视投屏场景中,将全家人的人脸特征信息对应于同一条电视。
7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交互平板采集到的图像中,包括多个人脸,则分别确定出多个人脸的特征信息,随后根据多个人脸的特征信息从映射关系中,可以确定出多个对应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随后,交互平板分别按照每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向所有电子设备都发送该交互平板的通信信息。使得多个电子设备中的每个电子设备都可以接收到通信信息,随后分别根据通信信息将各自的数据发送到交互平板。这时,交互平板将接收到多个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例如接收到4个电子设备的数据后,可以将显示屏幕的整个显示区域划分为四个相同面积的区域,并在四个区域中分别显示接收到的4个电子设备的数据。
73.在前述各实施例中,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触控动作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而为了实现上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作为执行主体的交互平板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74.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执行触控动作的检测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触控装置交互平板可以包括如图6所示的触控装置中图像采集模块、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显示模块等,其中,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并确定人脸图像的特征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特征信息,确定与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已注册的电子设备;通信模块用于向电子设备发送交互平板的通信信息;其中,通信信息用于电子设备向交互平板发送数据;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显示模块用于在显示屏幕上显示数据对应的内容移动检测组件211、处理组件212、通信组件213和压力检测组件214,并分别用于执行如图7所示的触控动作的检测方法中对应的方法步骤,例如,压力检测组件214用于第一触控装置在显示屏幕上第一区域内进行的第一触控动作时,确定第一触控动作的第一压力信息;处理组件212用于确定第一触控装置所在位置的第一相对位置信息;其中,第一相对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触控装置进行第一触控动作时,在显示屏幕上的相对位置;通信组件213用于向显示装置发送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一相对位置信息,以使显示装置确定在显示屏幕上显示的第一触控动作对应的第一内容;移动检测组件211用于确定第一触控装置从第二位置移动到当前所在的第一位置的移动信息。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可参照本技术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75.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执行本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触控动作的检测方法的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交互平板发送的通信信息;其中,通信信息包括:交互平板的ip地址和mac地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交互平板的ip
地址和mac地址,通过wi-fi direct技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交互平板发送数据触控检测组件、通信组件和处理组件等,例如,触控检测组件,当多个触控装置分别在显示屏幕上的多个区域内进行触控动作时,确定多个区域内的触控动作对应的多个移动路径信息;通信组件,用于接收多个触控装置中,第一触控装置发送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一相对位置信息;其中,第一压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触控装置在显示屏幕上的第一区域内进行第一触控动作时对显示屏幕的压力值,第一相对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触控装置进行第一触控动作时,在显示屏幕上的相对位置;处理组件,用于根据第一相对位置信息,从多个移动路径信息中确定与第一触控装置的第一触控动作对应的第一移动路径信息;以及,根据第一移动路径信息和第一压力信息,确定在显示屏幕上显示的第一触控动作对应的第一内容。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可参照本技术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76.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本实施例以上所述的触控动作的检测交互平板和电子设备装置中,各个组件、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主控组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主控组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77.例如,以上这些组件/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78.在上述实施例中,由触控动作的检测装置交互平板或者电子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方法步骤,可以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
等。
7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交互平板,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处理器可用于执行如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任一由交互平板显示装置执行的触控动作的检测数据传输方法。
8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处理器可用于执行如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任一由第一触控装置电子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触控动作的检测方法。
8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用于执行如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任一由交互平板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由显示装置执行的触控动作的检测方法。
8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用于执行如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任一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由第一触控装置执行的触控动作的检测方法。
8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行指令的芯片,所述芯片用于执行如本技术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由交互平板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由显示装置执行的触控动作的检测方法。
8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行指令的芯片,所述芯片用于执行如本技术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由显示装置执行的触控动作的检测方法。
8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所述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如本技术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由交互平板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由触控检测装置所执行的触控检测方法。
8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所述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如本技术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由第一触控装置执行的触控动作的检测方法。
8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8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