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联运售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联运售票方法、联运售票系统、票务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2.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点,从数字货币延伸到供应链、版权保护、物联网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区块链一般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三大类。公有链访问门槛低,链上各个节点均可自由加入和退出区块链网络,所有信息对各节点成员公开透明,并具有链上数据的读写权限,如数字货币等;私有链要求被授权后才可加入节点,链上各节点权限受到严格控制,一般在企业内部应用;联盟链是由多个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链上并非所有信息都公开透明,可以适度保护各节点的隐私信息,适用于企业组织机构之间的交易结算。
3.联运售票的参与方一般包含民航、铁路、公路、城市交通等多个交通方式中的部分或全部,各交通方式的运营方均为大型实体企业,因此,联盟链在联运售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4.目前联运售票存在共享用户隐私信息如用户身份信息等,而导致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等的问题,由于各交通方式的运营方都要求保护用户隐私信息,也就是说,不同交通方式的运营方之间需要避免泄露用户隐私信息。此外,各交通方式之间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竞争关系,联运售票时需要防止重要运力数据等商业信息被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如何在联运售票中保护用户隐私信息和各自的商业信息,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联运售票方法、联运售票系统、票务系统以及电子设备,能够避免多个交通方式的运营方之间泄露用户隐私信息和各自的商业信息。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联运售票方法,应用于联运售票系统,所述联运售票系统与多个票务系统建立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7.响应用户第一操作,获取联运售票请求,所述联运售票请求中包含用户出行信息;
8.响应于所述联运售票请求,向每个所述票务系统发送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共享请求中包含所述用户出行信息,所述数据共享请求用于请求获取与所述用户出行信息相关的运力信息;
9.接收由每个所述票务系统发送的运力信息;
10.基于所述用户出行信息以及多个所述运力信息,计算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生成联运订单,其中,所述联运订单中包含多个子订单,每个所述子订单分别对应不同所述票务系统。
11.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用户出行信息以及多个所述运力信息,计算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生成联运订单,包括:
12.按照所述用户出行信息,对多个所述票务系统的运力信息进行组合,得到多个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
13.响应用户第二操作,从所述多个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中,选择到目标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并生成联运订单。
14.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票务系统中包含第一票务系统以及多个第二票务系统,所述多个子订单中包含第一订单以及第二订单,所述第一订单包括用户身份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对应的第一交通信息,所述第二订单包括与所述第二票务系统对应的第二交通信息。
15.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子订单中包含用户身份信息,在将每个所述子订单发送至所述第一票务系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6.对每个所述子订单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以得到脱敏处理后的子订单。
17.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票务系统中包含第一票务系统以及多个第二票务系统,所述方法还包括:
18.将每个所述子订单发送至对应的所述票务系统,或将每个所述子订单发送至所述第一票务系统。
19.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票务系统输入用户出行信息,所述响应用户第一操作,获取联运售票请求,包括:
20.接收由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发送的联运售票请求。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联运售票方法,应用于第一票务系统,所述第一票务系统与联运售票系统建立连接,所述第一票务系统中包含第一运力信息,包括:
22.获取用户出行信息;
23.判断所述第一运力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用户出行信息;
24.若所述第一运力信息不满足所述用户出行信息,则向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联运售票请求以及所述第一运力信息,所述联运售票请求中包含所述用户出行信息;
25.接收由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的第一订单,所述第一订单与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对应。
26.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票务系统与多个第二票务系统建立连接,所述第一票务系统中还包含第一区块链,所述第二票务系统中还包含第二区块链,所述方法还包括:
27.接收由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的第二订单,所述第二订单与所述第二票务系统对应;
28.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将所述第二订单转发至所述第二票务系统的第二区块链。
29.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订单中包含与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对应的第一交通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30.按照所述第一交通信息,对所述第一运力信息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第一运力信息。
31.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联运售票系统,所述联运售票系统与多个票务系统建立连接,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包括:
32.售票请求获取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第一操作,获取联运售票请求,所述联运售票请求中包含用户出行信息;
33.数据共享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联运售票请求,向每个所述票务系统发送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共享请求中包含所述用户出行信息,所述数据共享请求用于请求获取与所述用户出行信息相关的运力信息;
34.运力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每个所述票务系统发送的运力信息;
35.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出行信息以及多个所述运力信息,计算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生成联运订单,其中,所述联运订单中包含多个子订单,每个所述子订单分别对应不同所述票务系统。
36.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票务系统,所述票务系统与联运售票系统建立连接,所述票务系统中包含运力信息,包括:
37.出行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出行信息;
38.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运力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用户出行信息;
39.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运力信息不满足所述用户出行信息,则向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联运售票请求以及所述运力信息,所述联运售票请求中包含所述用户出行信息;
40.订单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的订单。
41.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42.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43.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44.第七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4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七方面中的程序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介质上,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存储在不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器上。
附图说明
46.图1为本技术联运售票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
47.图2为本技术联运售票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交互示意图;
48.图3为本技术联运售票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
49.图4为本技术联运售票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50.图5为本技术票务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51.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联运售票系统与票务系统的总体架构示意图;
52.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联运售票系统与票务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53.图8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联运售票系统与票务系统的业务流程示意图;
54.图9为本技术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5.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技术。
56.目前联运售票存在共享用户隐私信息如用户身份信息等,而导致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等的问题,由于各交通方式的运营方都要求保护用户隐私信息,也就是说,不同交通方式的运营方之间需要避免泄露用户隐私信息。此外,各交通方式之间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竞争关系,联运售票时需要防止重要运力数据等商业信息被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如何在联运售票中保护用户隐私信息和各自的商业信息。因此,如何在联运售票中保护用户隐私信息,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57.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联运售票方法、联运售票系统、票务系统以及电子设备,能够避免多个交通方式的运营方之间泄露用户隐私信息和各自的商业信息。
58.具体地,联运售票系统可以与多个票务系统建立连接(如互联网连接等),每个票务系统对应于不同交通方式的运营方,如,铁路交通运营方、民航交通运营方、公路交通运营方、公交交通运营方、地铁交通运营方、水运交通运营方等。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票务系统中可以包含第一票务系统和多个第二票务系统,例如,第一票务系统可以包括铁路票务系统,第二票务系统可以包括民航票务系统、公路票务系统(如城际班车或大巴等票务系统)、公交票务系统、地铁票务系统、水运票务系统等。
59.进一步地,每个票务系统中可以包含运力信息,运力信息可以包括可供用户选择的交通班次以及每个交通班次中的可用座位或空闲座位等。例如,第一票务系统可以包含第一运力信息,第一运力信息可以包括可供用户选择的铁路班次以及每个铁路班次中的可用座位或空闲座位等,第二票务系统可以包含第二运力信息,如民航运力信息、公路运力信息、公交运力信息、地铁运力信息、水运运力信息等。
60.图1为本技术联运售票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联运售票方法可以应用于联运售票系统,上述联运售票方法可以包括:
61.s101、响应用户第一操作,获取联运售票请求,所述联运售票请求中包含用户出行信息。
62.也就是说,第一操作可以包括用户输入的用户出行信息。例如,用户出行信息中可以包含出行地点(或出发地)、到达地点(或目的地)、出发日期等。
63.具体地,用户可以在用户终端(如手机或电脑等)输入用户出行信息等。用户终端可以包含通信端口,如售票软件或网站等,该通信端口用于响应用户输入用户出行信息的操作,向联运售票系统发送联运售票请求。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端口可以直接与联运售票系统相通信。或者该通信端口可以与票务系统(如铁路票务系统等)相通信,然后由铁路票务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出行信息,向联运售票系统发送联运售票请求。
64.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票务系统输入用户出行信息,步骤s101可以包括:
65.接收由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发送的联运售票请求。
66.具体地,第一票务系统为铁路票务系统,用户终端中可以包含相应的铁路售票软件或网站等,如12306app或网站等。用户可以在铁路售票软件上输入用户出行信息,由铁路票务系统向联运售票系统发送联运售票请求。
67.例如,当用户在铁路售票软件上输入用户出行信息后,铁路票务系统判断第一运力信息是否满足用户出行信息,若第一运力信息不满足用户出行信息,则向联运售票系统发送联运售票请求。
68.具体地,可以根据第一运力信息中可供用户选择的铁路班次以及每个铁路班次中的可用座位或空闲座位等与用户出行信息中出行地点、到达地点、出发日期等,确定第一运力信息是否满足用户出行信息。例如,若出行地点为a地点,达到地点为b地点,第一运力信息中没有从a地点到b地点的铁路班次或中转班次等,或者从a地点到b地点的铁路班次中没有可用座位或空闲座位等,则确定第一运力信息不满足用户出行信息。
69.s102、响应于所述联运售票请求,向每个所述票务系统发送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共享请求中包含所述用户出行信息,所述数据共享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票务系统的运力信息。
70.举例地,当票务系统接收到由联运售票系统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后,票务系统可以将与该用户出行信息相关联的运力信息发送至联运售票系统,以减少数据传输时间,提高运行速度。例如,民航票务系统可以按照用户出发地点、到达地点以及出行日期等,将相应的航空班次以及每个航空班次中的可用座位或空闲座位等发送至联运售票系统。地铁票务系统可以按照用户出发地点、到达地点以及出行日期等,将相应的地铁班次以及每个地铁班次中的可用座位或空闲座位等发送至联运售票系统。
71.值得一提的是,若用户在铁路票务系统输入用户出行信息,且若铁路票务系统的第一运力信息不满足用户出行信息,则铁路票务系统还可以将与用户出行信息相关联的第一运力信息以及联运售票请求发送至联运售票系统。然后,由联运售票系统向其他的票务系统(如第二票务系统)发送数据共享请求。
72.s103、接收由每个所述票务系统发送的运力信息。
73.可以理解的是,联运售票系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每个票务系统的运力信息,为用户规划合适的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等,而各票务系统之间无需交互运力信息等。例如,铁路票务系统无需获取其他票务系统如民航票务系统的运力信息,有利于避免多个交通方式的运营方之间泄露用户隐私信息和商业信息。
74.s104、基于所述用户出行信息以及多个所述运力信息,计算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生成联运订单,其中,所述联运订单中包含多个子订单,每个所述子订单分别对应不同所述票务系统。
75.举例地,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可以包含为用户出行信息匹配相应的由多种不同交通方式的组合方案,联运订单中可以包含用户身份信息、出发地点、到达地点、多个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信息、子订单编号以及用户支付信息等。
76.也就是说,联运订单中可以包括多个不同交通方式的班次以及每个交通方式的班次的座位信息等,所有交通方式的班次可以按照时间以及地址等进行组合,以满足用户出行信息中出发地点、达到地点以及出行日期等。可以理解的是,联运订单可以按照交通方式,拆解出多个子订单,每个子订单对应于不同的交通方式,每个子订单可以包括对应交通方式的交通信息如班次、出发站、到达站以及出发时间等。例如,联运订单中多个子订单中可以包含第一订单以及第二订单,第一订单可以包含第一票务系统的第一交通信息(如铁路交通信息),第二订单可以包含第二票务系统的第二交通信息(如民航交通信息、公路交
通信息、公交交通信息、地铁交通信息、水运交通信息等)。
77.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输入的用户出行信息中还可以包含用户身份信息,按照每个票务系统的购票要求(如实名制购票等),要求实名制购票的交通方式(如铁路、民航等)对应的子订单中可以包含用户身份信息、联运订单编号、用户支付信息、对应交通方式的交通信息等,不要求实名制购票的交通方式(如公交、地铁等)对应的子订单可以则不包含用户身份信息。例如,所述第一订单可以包括用户身份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对应的第一交通信息,所述第二订单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票务系统对应的第二交通信息和/或用户身份信息以及与第二票务系统对应的第二交通信息。
78.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04可以包括:
79.s201、按照所述用户出行信息,对多个所述票务系统的运力信息进行组合,得到多个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
80.s202、响应用户第二操作,从所述多个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中,选择到目标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并生成联运订单。
81.举例地,组合方式可以包括最小换乘次数、最少出行时长、最少出行费用或途径用户指定地点等。在满足用户出行信息的情况下,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分别对多个票务系统的运力信息进行组合,得到多个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例如,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可以包含最小换乘次数、最少出行时长、最少出行费用或途径用户指定地点等的路径规划方案,每个路径规划方案中可以包含多个不同交通方式的目标运力信息。例如,多个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中可以包含第一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第二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第三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
…
等,第一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的换乘次数最少,第二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的出行时长最短,或第三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的出行费用最低等。
82.可以理解的是,多个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可以发送至用户终端,并由显示屏幕(如用户终端的触摸显示屏等)进行显示,用户第二操作可以包括用户点击选中多个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等,目标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可以包括由用户点击选中的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例如,目标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为换乘次数最少的方案,如包含目标铁路班次以及目标民航班次等,则按照该目标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生成相应的联运订单,即该联运订单中可以包含目标铁路班次及座位信息,和目标民航班次及座位信息,该联运订单可以拆分为两个子订单,一个子订单包含目标铁路班次及座位信息,另一个字订单包含目标民航班次及座位信息。
83.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84.s301、将每个所述子订单发送至对应的所述票务系统。
85.也就是说,联运售票系统可以将与每个交通方式对应的子订单发送至对应的票务系统,因此,不同的票务系统只需接收与自身交通方式对应的子订单即可,而无法获得与其他交通方式对应的子订单,有利于避免用户隐私信息泄露。例如,与铁路交通方式对应的子订单发送至铁路票务系统,与民航交通方式对应的子订单发送至民航票务系统,与公路交通方式对应的子订单发送至公路票务系统,等。
86.进一步地,步骤s301可以包括:当用户选择目标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并支付成功后,将联运订单中每个子订单以及用户支付信息(如支付金额等)发送至对应的票务系统。
87.优选地,各票务系统中可以包含区块链(如联盟链等),票务系统接收到由联运售票系统发送的对应子订单后,可以将子订单以及用户支付信息上链,如写入区块链状态数据库中等。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特点,数据上链后将永久保存,以提高安全性。对于交易频繁的业务来说,需要尽可能减少上链信息,降低区块链数据块的存储和维护成本,并有助于提高区块链计算性能。因此,上链的信息可以包括:旅客编号如id等、订单编号、支付编号、订单哈希、支付哈希、运输企业、出发日期、出发时间、出发地点、到达地点、订单状态等信息。
88.进一步地,票务系统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子订单,对自身运力信息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运力信息。例如,票务系统的运力信息可以存储在本地数据集库、数据仓库等中,票务系统可以将接收到的子订单保持至本地数据库、数据仓库等,并按照该子订单,预留对应交通班次的座位、生成乘车凭证等。
89.或者,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90.s302、将每个所述子订单发送至所述第一票务系统。
91.与步骤s301不同的是,在步骤s302中,联运售票系统可以将每个子订单发送至第一票务系统(如铁路票务系统等),然后,由铁路票务系统将与其他票务系统对应的子订单分别转发至对应的票务系统。
92.进一步地,步骤s301可以包括:当用户选择目标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并支付成功后,联运售票系统将每个子订单以及用户支付信息发送至第一票务系统。
93.例如,各票务系统的区块链中可以包含中继节点,第一票务系统可以通过第一票务系统的区块链中继节点将每个第二订单以及用户支付信息(如交易数据块等)上传至对应第二票务系统的区块链中继节点。中继节点用于将接收到的子订单以及用户支付信息打包并在区块链中广播发送至记账节点。记账节点在接收到中继节点发送的交易数据块后,逐笔校验区块中的交易,若该笔交易及其签名合法,且从未出现过,则通过校验,可写入区块链状态数据库中。
94.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子订单中包含用户身份信息,在将每个所述子订单发送至所述第一票务系统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95.s401、对每个所述子订单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以得到脱敏处理后的子订单。
96.在本实施例中,对子订单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脱敏,可以避免各票务系统之间泄露用户隐私信息等。脱敏处理后的子订单中可以包含订单摘要等信息,如订单编号等,以保证每个子订单可以发送至对应的票务系统。
97.可以理解的是,联运售票系统可以包括安全多方计算集群,该安全多方计算集群为一种采用特殊加密机制的集群,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同态加密密码机制、线性密钥共享机制、不经意传输协议或混淆电路框架等。安全多方计算集群用于承担各票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任务,例如,根据所述用户出行信息以及多个所述运力信息,为用户规划合适的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生成联运订单,以及对联运订单中的多个子订单进行脱敏处理,可以在安全多方计算集群中完成,以实现与各票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等。
98.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
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99.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联运售票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票务系统,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100.s501、获取用户出行信息;
101.s502、判断所述第一运力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用户出行信息;
102.s503、若所述第一运力信息不满足所述用户出行信息,则向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联运售票请求以及所述第一运力信息,所述联运售票请求中包含所述用户出行信息;
103.s504、接收由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的第一订单,所述第一订单与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对应。
104.举例地,第一票务系统可以包括铁路票务系统,用于提供铁路交通的运力信息。
105.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501至步骤s504与图1所示的应用于联运售票系统的联运售票方法相对应,其功能或原理可以参考图1所示的联运售票方法,在此不做赘述。
106.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票务系统与多个第二票务系统建立连接,所述第一票务系统中还包含第一区块链,所述第二票务系统中还包含第二区块链,所述方法还包括:
107.s601、接收由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的第二订单,所述第二订单与所述第二票务系统对应;
108.s602、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将所述第二订单转发至所述第二票务系统的第二区块链。
109.步骤s601与步骤s602与上述应用于联运售票系统的联运售票方法中的步骤s302相对应,其功能或原理可以参考应用于联运售票系统的联运售票方法中的步骤s302,在此不做赘述。
110.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订单中包含与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对应的第一交通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111.按照所述第一交通信息,对所述第一运力信息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第一运力信息。
112.也就是说,第一票务系统的第一运力信息可以存储在本地数据集库、数据仓库等中,第一票务系统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一订单保持至本地数据库、数据仓库等,并按照第一订单中的第一交通信息,预留对应交通班次的座位、生成乘车凭证等,以避免出现重复售票的现象。
113.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114.图4所示为本技术联运售票系统100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联运售票系统与多个票务系统建立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联运售票系统100可以包括:
115.售票请求获取模块110,用于响应用户第一操作,获取联运售票请求,所述联运售票请求中包含用户出行信息;
116.数据共享模块120,用于响应于所述联运售票请求,向每个所述票务系统发送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共享请求中包含所述用户出行信息,所述数据共享请求用于请求获取
与所述用户出行信息相关的运力信息;
117.运力信息接收模块130,用于接收由每个所述票务系统发送的运力信息;
118.生成模块140,用于基于所述用户出行信息以及多个所述运力信息,计算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并生成联运订单,其中,所述联运订单中包含多个子订单,每个所述子订单分别对应不同所述票务系统。
119.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生成模块140还用于:
120.按照所述用户出行信息,对多个所述票务系统的运力信息进行组合,得到多个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
121.响应用户第二操作,从所述多个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中,选择到目标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并生成联运订单。
122.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票务系统中包含第一票务系统以及多个第二票务系统,所述多个子订单中包含第一订单以及第二订单,所述第一订单包括用户身份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对应的第一交通信息,所述第二订单包括与所述第二票务系统对应的第二交通信息。
123.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子订单中包含用户身份信息,在将每个所述子订单发送至所述第一票务系统之前,所述系统100还可以包括:
124.处理模块,用于对每个所述子订单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以得到脱敏处理后的子订单。
125.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票务系统中包含第一票务系统以及多个第二票务系统,所述系统100还可以包括:
126.订单发送模块,用于将每个所述子订单发送至对应的所述票务系统,或将每个所述子订单发送至所述第一票务系统。
127.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票务系统输入用户出行信息,售票请求获取模块110还用于:
128.接收由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发送的联运售票请求。
129.可以理解的是,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联运售票系统100可以用于执行本技术图1所示联运售票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130.图5所示为本技术票务系统200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票务系统与联运售票系统建立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票务系统200可以包括:
131.出行信息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用户出行信息;
132.判断模块220,用于判断所述运力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用户出行信息;
133.发送模块230,用于若所述运力信息不满足所述用户出行信息,则向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联运售票请求以及所述运力信息,所述联运售票请求中包含所述用户出行信息;
134.订单接收模块240,用于接收由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的订单。
135.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票务系统与多个第二票务系统建立连接,所述票务系统中还包含第一区块链,所述第二票务系统中还包含第二区块链,订单接收模块240还用于:
136.接收由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的第二订单,所述第二订单与所述第二票务系统对
应;
137.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将所述第二订单转发至所述第二票务系统的第二区块链。
138.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订单中包含与所述票务系统对应的交通信息,所述系统200还包括:
139.更新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交通信息,对所述运力信息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运力信息。
140.可以理解的是,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票务系统200可以用于执行本技术图3所示联运售票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141.应理解以上图3所示的联运售票系统以及图4所示票务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生成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142.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以下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以下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以下简称:fpga)等。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
‑
on
‑
a
‑
chip;以下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143.如图6所示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务系统与联运售票系统的总体架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总体架构可以包括区块链资源层、区块链服务层、数据层、存储层、分析层、应用程。
144.区块链资源层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运维资源、记账资源等,用于根据业务需求,配置相应的软硬件和网络资源,支撑区块链服务、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应用服务等。
145.区块链服务层包括区块链服务以及数据共享服务,区块链服务包括共识算法、智能合约、权限控制、认证鉴权等服务,各交通方式对应的票务系统通过智能合约和权限控制来约定上链的数据范围,并采取一定的隐私保护策略确保数据安全。根据目前国家密码局要求,需要对用户身份、设备环境等敏感数据采用国密算法进行脱敏处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区块链服务平台可以将记账能力、运维能力和配套设施能力转化为可编程接口,链上的企业节点只需要根据业务需要、关注应用层和合约层的开发,从而提升开发效率。数据共享服务包括安全多方计算协议,用于提供隐私保护策略服务,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同态加密密码机制、线性密钥共享机制、不经意传输协议或混淆电路框架等。
146.数据层包含铁路、民航、公路、公交、地铁、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用户请求、运力、突发事件等数据。
147.存储层包括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文件适配等,分析层包括需求特征、运
力预估、供需瓶颈、交通状况等,存储层和分析层属于数据管控层,数据管控层包括元数据管理、模型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标准管理等。存储层对所有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并满足联运售票系统或票务系统各业务模块的实时、离线分析需求。分析层主要构建基于r、python等主流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分析环境,采用统计学方法和决策树、聚类、分类、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开展实时和离线分析。
148.应用层包括需求预测、运力资源调控、路径规划、出行诱导、联运售票等,用于将基于其他各层的能力支撑实现运力评估、需求预测、跨交通方式的运力资源调控、路径规划、联运售票等服务或功能。
149.总体架构还可以包括区块链系统安全层,其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运维安全、应用安全等。
150.如图7所示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务系统与联运售票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网络架构可以包括客票网、互联网、客服内网、客服外网等。
151.铁路票务系统中不同类型数据的网络分布于客运专网的不同网段,如客票网、客服内网和客服外网等,铁路客运售票业务部署在客票网,12306售票业务实时订单存储在客服内网,12306用户行为日志则存储于客服外网。铁路票务系统与民航、公路、公交、地铁、水运等其他交通方式票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走互联网渠道,可以快速上线相关数据服务;二是建设专网,需要额外投入费用。在做好安全保障策略的情况下,考虑到建设成本、运维等成本,可优先考虑互联网传输渠道。根据铁路客运业务的网络分布情况,将区块链相关服务分别部署于客票网和互联网。
152.联运售票系统可以包括安全多方计算集群,安全多方计算集群可以部署在铁路票务系统的客票网,其按照客票网安全规范进行建设。互联网、客服内网、客服外网等相关系统通过相关安全组件与客票网上各类系统、服务器实现数据交换,以满足客票网的安全要求。
153.根据铁路票务系统的网络分布情况,将铁路票务系统的区块链节点、区块链中继节点和安全多方计算集群部署在客票网。区块链节点和中继节点主要负责数据的确权、订单生成服务。其他交通方式区块链节点及其相应的中继节点,通过互联网和铁路区块链节点及其中继节点进行数据交互,形成一个跨网段的、跨链的区块链网络。中继节点的作用在于实现联盟链网络中不同交通方式区块链节点的数据中转,让被认证过的交易从一个交通方式的区块链快速传输到其他交通方式的区块链,快速完成联运售票服务。
154.安全多方计算集群是一种采用特殊加密机制的集群,其一般实现方法有4种:同态加密密码机制、线性密钥共享机制、不经意传输协议或混淆电路框架。安全多方计算集群承担各交通方式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任务。用户的出行路径规划、联运订单生成等在安全多方计算集群中完成,但铁路票务系统无法掌握其他交通方式票务系统的运力明细数据,只能获知基于当前其他交通方式提供的运力数据,是否可以向用户提供合适的路径规划方案。
155.大数据集群可以部署于客票网,用于铁路交易、日志、票务等相关存储结构化数据,提供数据加工、集成处理功能,并以主题的形式存放,用于支持在线分析和离线分析、模型训练等业务功能。
156.服务器可以部署于客票网,服务器可以包括应用服务器集群,其涵盖了web/app服
务器、olap服务器、数据挖掘服务器等,数据接口服务器,其根据各业务系统需求进行数据汇总、分类等工作。各服务器为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计算和应用提供支撑。
157.如图8所示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务系统与联运售票系统的业务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上述业务流程可以包括:
158.s1、用户输入用户出行信息到铁路票务系统;
159.s2、铁路票务系统判断铁路运力信息是否满足用户出行信息,若铁路运力信息不满足用户出行信息,则向联运售票系统发送联运售票请求以及铁路运力信息;
160.s3、联运售票系统通过安全多方计算协议,执行以下步骤:
①
向其他票务系统(如民航、公路、公交、地铁、水运等票务系统)发送数据共享请求;
②
接收由不同票务系统发送的运力信息;
③
生成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
161.s4、(在用户选择并支付成功后)联运售票系统生成联运订单,并发送多个子订单至铁路票务系统的铁路区块链中继节点;
162.s5、由铁路票务系统的铁路区块链中继节点将各子订单转发至其他票务系统的区块链中继节点;
163.s6、各票务系统的区块链中继节点将订单、支付信息打包,并广播发送至区块链记账节点;
164.s7、各票务系统将订单、支付等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数据仓库等,以及将订单、支付等信息上链,写入区块链账本、状态数据库等。
165.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图8示出的业务流程示意图以铁路票务系统作为举例,在此不受限制。
166.图9为本技术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167.其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手机),智慧屏,无人机,智能网联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以下简称:icv),智能(汽)车(smart/intelligent car)或车载设备等设备。
168.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上述指令被上述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169.响应用户第一操作,获取联运售票请求,所述联运售票请求中包含用户出行信息;
170.响应于所述联运售票请求,向每个所述票务系统发送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共享请求中包含所述用户出行信息,所述数据共享请求用于请求获取与所述用户出行信息相关的运力信息;
171.接收由每个所述票务系统发送的运力信息;
172.基于所述用户出行信息以及多个所述运力信息,计算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并生成联运订单,其中,所述联运订单中包含多个子订单,每个所述子订单分别对应不同所述票务系统。
173.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上述指令被上述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设备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用户出行信息以及多个所述运力信息,计算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生成联运订单,包括:
174.按照所述用户出行信息,对多个所述票务系统的运力信息进行组合,得到多个联
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
175.响应用户第二操作,从所述多个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中,选择到目标联运出行路径规划方案,并生成联运订单。
176.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票务系统中包含第一票务系统以及多个第二票务系统,所述多个子订单中包含第一订单以及第二订单,所述第一订单包括用户身份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对应的第一交通信息,所述第二订单包括与所述第二票务系统对应的第二交通信息。
177.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子订单中包含用户身份信息,在将每个所述子订单发送至所述第一票务系统之前,当上述指令被上述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设备还执行:
178.对每个所述子订单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以得到脱敏处理后的子订单。
179.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票务系统中包含第一票务系统以及多个第二票务系统,当上述指令被上述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设备还执行:
180.将每个所述子订单发送至对应的所述票务系统,或将每个所述子订单发送至所述第一票务系统。
181.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票务系统输入用户出行信息,当上述指令被上述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设备执行所述响应用户第一操作,获取联运售票请求,包括:
182.接收由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发送的联运售票请求。
183.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上述指令被上述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设备还执行:
184.获取用户出行信息;
185.判断所述第一运力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用户出行信息;
186.若所述第一运力信息不满足所述用户出行信息,则向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联运售票请求以及所述第一运力信息,所述联运售票请求中包含所述用户出行信息;
187.接收由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的第一订单,所述第一订单与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对应。
188.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票务系统与多个第二票务系统建立连接,所述第一票务系统中还包含第一区块链,所述第二票务系统中还包含第二区块链,当上述指令被上述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设备还执行:
189.接收由所述联运售票系统发送的第二订单,所述第二订单与所述第二票务系统对应;
190.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将所述第二订单转发至所述第二票务系统的第二区块链。
191.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订单中包含与所述第一票务系统对应的第一交通信息,当上述指令被上述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设备还执行:
192.按照所述第一交通信息,对所述第一运力信息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第一运力信息。
193.电子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本技术图1或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联运售票方法中的功能/步骤。
194.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10和存储器920。其中,处理器910和存储器920之间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器9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910用于从该存储器920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
195.上述存储器920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
only memory,rom)、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
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
‑
only memory,cd
‑
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还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等。
196.上述处理器910可以和存储器920可以合成一个处理装置,更常见的是彼此独立的部件,处理器910用于执行存储器9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功能。具体实现时,该存储器920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910中,或者,独立于处理器910。
197.除此之外,为了使得电子设备900的功能更加完善,该电子设备90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930、电源940、输入单元950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198.可选地,电源950用于给电子设备中的各种器件或电路提供电源。
199.应理解,图9所示的电子设备900能够实现本技术图1a
‑
1d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各个过程。电子设备9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本技术图1或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200.应理解,图9所示的电子设备900中的处理器910可以是片上系统soc,该处理器910中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下简称:cpu),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类型的处理器,例如: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以下简称:gpu)等。
201.总之,处理器910内部的各部分处理器或处理单元可以共同配合实现之前的方法流程,且各部分处理器或处理单元相应的软件程序可存储在存储器920中。
20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连接,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实现本技术图1或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203.以上各实施例中,涉及的处理器可以例如包括cpu、dsp、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还可包括g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
‑
network process units;以下简称:npu)和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ing;以下简称:isp),该处理器还可包括必要的硬件加速器或逻辑处理硬件电路,如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技术技术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等。此外,处理器可以具有操作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的功能,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
20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技术图1或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20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技术图1或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206.本技术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20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208.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209.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任一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21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