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岭综合管廊的水文地质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7315212发布日期:2021-11-09 23: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山岭综合管廊的水文地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文地质分析方法包括:获取采用遥感手段勘察到的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质特征;获取采用工程勘探手段勘察到的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水文地质数据;获取对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下水监测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地质特征、所述水文地质数据和所述地下水监测数据,模拟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下水变化,以在对所述山岭综合管廊施工前预测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在不同工况下的地下水流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地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文地质分析方法还包括:设置对所述山岭综合管廊进行勘察的勘察范围和勘察精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采用遥感手段勘察到的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质特征包括:基于采用遥感手段得到的遥感卫片或者遥感航片,提取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遥感影像;基于所述遥感影像中的影像特征,对所述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的地质特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勘探手段包括钻探方式、物探方式、抽水试验和/或压水试验,且所述水文地质数据包括:通过所述钻探方式或者物探方式而得到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含水层分布条件、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储水和/或阻水构造;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岩性地层透水性,该岩性地层透水性基于对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进行压水试验的压水数据而被获得;以及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该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基于对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进行抽水试验而被获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监测数据包括地下水质量评价数据和地下水水位周期性数据;并且,所述获取对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下水监测数据包括:对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下水进行取样测试分析,以得到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下水质量评价数据;监测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得到所述地下水水位周期性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地质特征、所述水文地质数据和所述地下水监测数据,模拟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下水变化,以在对所述山岭综合管廊建设施工前预测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在不同工况下的地下水流场,包括:根据所勘察到的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数据,建立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水文地质结构模型;确立用于表征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地下水变化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所述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建立所述山岭综合管廊工程场区的地下水数值模型;根据所获取到的地下水监测数据,调节所述地下水数值模型的模型参数,对所述地下
水数值模型进行识别验证;基于识别验证后的地下水数值模型,在对所述山岭综合管廊施工前模拟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在不同工况下的地下水变化。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文地质分析方法还包括:在对所述山岭综合管廊施工及运行期间,监测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涌水情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涌水情况,包括:基于配置于所述山岭综合管廊内的流量监测断面,获取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排水流量数据;对所获取到的排水流量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所述山岭综合管廊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涌水情况。9.一种山岭综合管廊的水文地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文地质分析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采用遥感手段勘察到的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质特征;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采用工程勘探手段勘察到的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水文地质数据;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下水监测数据;以及模拟单元,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和所述第三获取单元通信,用于获取并根据所述地质特征、所述水文地质数据和所述地下水监测数据,模拟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下水变化,以在对所述山岭综合管廊施工前预测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在不同工况下的地下水流场。10.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用于使得机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文地质分析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山岭综合管廊的水文地质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水文地质勘察技术领域。所述水文地质分析方法包括:获取采用遥感手段勘察到的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质特征;获取采用工程勘探手段勘察到的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水文地质数据;监测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下水情况,以获取地下水监测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地质特征、所述水文地质数据和所述地下水监测数据,模拟所述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地下水变化,以预测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在不同工况下的地下水流场。本发明采用多种勘察手段从多角度分析山岭综合管廊的工程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山岭综合管廊建设施工提供所需的地下水预测数据。需的地下水预测数据。需的地下水预测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王彪 张琦伟 刘勇 姚旭初 袁鸿鹄 张如满 孙洪升 魏红 吴广平 晋凤明 杨良权 王宗刚 汪琪 孙宇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1/1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